油罐操作安全注意事項
1)新建或大修的油罐,在進行前應進行油罐檢定,并編制出油罐的容積表。
2)決定進油后再一次檢查油罐所有附件是否完備,連接是否緊固,閥門的開閉位置是否正確。
3)檢查完畢后開始進油,進油速率應在呼吸閥的允許范圍之內。
4)油罐進油時應加強巡邏檢查,注意焊縫或罐底有無滲漏現象,并定時檢尺,當油面接近安全油高時,要嚴加監視,防止冒頂跑油事故。
5)根據油罐的規定結構和工藝條件,應明確規定各油罐的最大裝油高度,(安全高度)和最低存油高度,進油時,應嚴格控制油面在最大裝油高度之內。抽油時,不得低于最低存油高度,
6)打開量油孔時,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保證吸到新鮮空氣,量油時,尺要沿著量油孔內的鋁制(或銅)導向槽下尺,以免鋼卷尺和孔壁摩擦發生火花,檢尺后,應將量油孔的蓋板蓋嚴,并注意蓋內的墊圈是否完好。
7)油罐加熱時,應先打開冷凝水閥門,然后逐漸打開進氣閥,以防止水力沖擊損壞加熱管的焊口,墊片或管子附件。
8)只有在液面高出加熱盤管50厘米以上的情況下,才允許向罐內進行加溫。
9)油加熱溫度應比其閃點低15℃,由于操作需要,必須提高溫度時,也不得超過90℃,以免油內含水造成突沸事故。
10)重油罐進行脫水作業時,油溫加熱到80℃為好,開閥時由小開-大開-小開的原則,操作人員要嚴守崗位,以免發生跑油事故。
11)油罐加熱時,應定時測溫,并檢查冷凝回水,發現回水有油時,應及時查找原因。
12)油罐應定期清除罐底積物,清理時間可根據油罐沉積程度和質量要求而定,一般兩年左右清洗一次。
13)清罐時要有充分的安全措施,并辦理進罐作業票,不準單獨一人進入罐內,進罐人員身上應栓有結實的救生信號繩,繩末端留在罐外,罐外人孔附近要經常有監護人,以備隨時救護罐內人員。
14)清洗罐時當排出底油后,一般采用通入蒸汽或熱水驅除罐內油氣的方式,同時打開人孔及透光孔進行通風,只有當罐內瓦斯濃度低于爆炸下限,并且油品蒸汽低于最大允許濃度時方可進罐操作,以防瓦斯爆炸或中毒。
15)油罐清洗后應該詳細檢查罐體及各個附件狀況,特別是下部人孔是否封閉緊固,脫水閥是否關閉,確實無誤后方可進油。
16)定期檢查呼吸閥動作是否靈敏,特別在冬季更要注意呼吸閥的閥盤及安全閥底部的積水不要凍凝,以防進出油操作時壓力超過允許范圍而鼓開灌頂或抽癟罐,對呼吸閥和安全閥下面的防火器,也要定時檢查,以免堵塞。
17)灌區內不準穿化纖服裝服裝和釘子鞋上罐,不準在罐頂撞擊鐵器,也不準在罐頂開關手電筒。
18)浮頂油罐在使用前應注意檢查如下事項:
浮梯是否在軌道上,導向炮架有無卡阻,密封裝置是否好用,頂部人孔是否密封,透氣閥有無堵塞等。
19)內浮頂油罐首次進油(或清罐后首次進油)檢尺及采用,要在空罐進油12小時后進行。
篇2:油罐汽車駕駛員的安全職責
(1)認真執行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法規、制度和規程,服從指揮與分配,熱愛工作崗位,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2)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自覺維護交通秩序,行駛證等證件齊全有效。
(3)保持良好駕駛作風,文明駕駛、禮貌行車,切實做到“三先、五慢、七不超”。
三先:會車時先慢、先讓、先停。
五慢:通過繁華街道慢;過窄橋、隧道慢;轉彎、下坡慢;過窄路、交叉路口慢;下雪、結冰、雨霧視線不清慢。
七不超:過橋梁、涵洞不超;前車不讓不超;前車正在超越其他車輛時不超;對面來車不超;下雪、結冰、雨霧視線不清不超;轉彎不超。
(4)掌握油料防火、防爆基本知識,熟悉油料裝卸、運輸操作要領,裝卸油料時不遠離車輛。
(5)熟悉本崗位防火要求及措施,做到“四懂四會”。
(6)嚴禁酒后開車、私自出車、私自將車交給他人駕駛。嚴禁超員和同時裝運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7)切實執行出車前、行車中、回車后的車輛技術狀況和安全檢查工作,能夠排除一般故障。
(8)保證行車安全,如發生事故應保護現場,并積極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
篇3:油罐區安全規定
第一條?嚴禁攜帶引火、發火危險品進入罐區。
第二條?一般情況禁止機動車輛進入罐區。特殊情況下應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帶阻火器后方可進入。
第三條?油罐區是全廠性重要設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第四條?嚴禁在罐區堆放油污、油布、紙張、木材等雜物。管溝、電纜溝保持暢通,不得積存油污、垃圾等。下水系統不得存油、瓦斯和滲油。
第五條?罐區應定時、定人進行巡回檢查,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向調度室和車間領導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六條?輕質油泵房應加強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室內禁止敲打和碰撞以防產生火花。
第七條?罐區內應有完善的滅火設施和消防水源,并使其始終處于完好狀態;消防道路要保持暢通無阻,不得堵塞。
第八條?避雷裝置和防靜電接地裝置每年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第九條?應定期檢查管道密閉性能是否良好,呼吸閥工作是否正常,在冬季呼吸閥有否凍結,液壓式安全閥的液面是否保持規定高度,阻火器是否有損壞和變形,量油口有色金屬襯墊是否完好等。
第十條?油罐區應有足夠的照明。宜采用遠距離高懸透光燈。罐體上一般不設照明,必須時應選用合適的防爆型燈具。
第十一條?貯罐應設置防火堤,其有效容積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管線穿越防火堤處或分隔堤處的縫隙及堤壁上的孔洞,必須全部封死。
第十二條?貯罐的走梯要有扶手,垂直走梯要有圍欄。貯罐頂上人孔周圍要有欄桿,防止墜落。
第十三條?對于正常生產或事故狀態下,雨水明排溝穿越防火堤處所設的隔斷設施的正確管理和操作,應由車間工藝技術員寫成文字材料作為工藝操作規程的補充,每個操作工人應非常熟悉并會應用。
第十四條?罐區和生產裝置內的殘液、瓦斯、污油等的排放應有回收系統,不準隨意排空或任意就地排放殘液。
第十五條?貯罐管線須保溫的,應嚴格控制溫度,防止過高或過低,造成物料揮發或管線凍壞。
第十六條?貯存低沸易揮發物料的貯罐,夏季須用冷卻水冷卻罐壁。天涼停用后,必須將水放盡,防止冬天凍裂管線。
第十七條?不同物料貯罐的管道不得相連。如貯罐換裝不同物料時,必須徹底清洗,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換裝,以防物料相混。
第十八條?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儀表指示的液面與實際液面是否相符,防止出現假液面造成跑料事故。
第十九條?油品貯罐進口管,應在罐的下部進入,以免沖擊磨擦產生靜電。嚴禁采用自由流入方式向油罐、油槽車和油桶中罐注輕質油及其他易燃液體。調合罐禁止通風攪拌。
第二十條?向貯罐輸油的油泵能力不應超過呼吸閥的工作能力,以免損壞貯罐。
第二十一條?油罐油品的加溫、脫水循環、清洗、輸轉、切換和油罐一系列管理制度,必須建立健全,應嚴格遵守如下規定:
1、除凝固點過高的原油外,溫度一般應控制在油品的閃點以下。向有水份的貯罐送油溫度不超過90℃。超過90℃以上的貯罐收油不得帶水,不得直接向該罐用蒸汽掃線,以防冒頂跑油。有升降管的必須將升降管提到水層以上。
2、油罐脫水不準離開人,應遵守“三脫水”制,即:收油前脫水;收油后沉降脫水;移動前脫水。
3、對調合罐可根據罐的容積大小,泵排量大小和各種調合油品的性質決定循環時間。循環時各有關閥門的開關情況應檢查好,防止串油。
4、為保證油品質量和安全檢修,貯罐必須定期清掃、清洗,清洗時必須采用蒸氣直接吹掃加溫并保證足夠時間,所有與罐體相連的閥門,管線一定要切斷關嚴,防止誤操作使油串入罐內傷人。
5、油罐收付前后,須詳細檢查閥門、管線是否開關正確,切換時必須遵守“先開后關”的原則,以免憋壓。
6、閃點低于60℃以下的油品,禁止用壓縮空氣掃線,夏季不掃線應防止管線受熱升壓。閃點高于60℃的油品在用壓縮空氣掃線時,油溫必須低于該油品閃點20℃。
7、清洗含有硫化物的貯罐時,應不斷用水澆灑,保持潮濕,防止硫化鐵自燃;清除出的硫化鐵應運出罐區,埋入地下。
第二十二條?灌裝、放置和搬運閃點45℃以下油品時應遵守如下規定:
1、灌裝速度應緩慢,放出口流速小于4米/秒。
2、油桶或其他容器的灌裝量要留有余地,即留有一定的空間高度。
3、露天貯放要防止撞擊。
4、搬運時要防止撞擊,滾動時墊好木板。
5、灌裝石油氣體的容器、槽車,須首先用惰性氣體置換,使氧含量小于0.5%。
第二十三條?雷雨時應停止輸送油品,防止雷電感應引起火災。
第二十四條?檢尺和采樣口平時要蓋嚴。量油尺和采樣器應有防止碰撞產生火花的措施,起落要緩慢。
第二十五條?嚴禁穿帶釘子的鞋進入罐區和油罐、槽車上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