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臨時油罐安全管理措施
一、使用汽油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原離明火。
2盛裝汽油的容器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應沒有嚴禁煙火的標志,禁止放在明火旁或爆曬。
3儲油容器的蓋要拎緊,預防汽油及蒸發外溢。
4一切儲油設施及輸油管線均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
二、油罐的放火安全及要求:
小型油罐應裝有排氣管,排氣管上應裝有放火器;大型油罐應裝呼吸閥,排氣管出口距地面不應低于2.5m。新油罐動用前應用水壓進行牢固性試驗,試驗持續時間應不少于12小時。
三、輸油中應防止靜電和火花:
1、進液管應伸入儲罐底部,防止液體沖擊產生過量靜電,儲罐體以及儲罐內的一切鐵件,均應接地,導除靜電。
2、禁止懸空向罐內輸油,以免產生靜電,向罐內輸油的油泵能力不應超過呼吸閥的工作能力,以免破壞儲罐。
3、為保證油品不從儲罐溢出,在裝卸油品時,應注意罐內液面,定時測量,量油時應輕放慢提,不要撞擊,以免發生火花。
四、建立健全放火制度,責任制落實,加強放火檢查,消除不安全因素,配備好適當的、足夠的滅火器材。
**工程項目經理部
2013.04.28
篇2:油罐區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1新建和檢修后才能灌注油品,并且各種安全設備也必須在投產前安裝配備好。
2不能懸空向罐內輸油,以免產生靜電。向罐內輸油的油泵的工作能力不應超過呼吸閥的工作能力,以免損壞油罐。
3嚴禁在雷電時輸送油品,防止雷電感應而引起火災事故。
4在開啟蒸汽管線時,應緩慢進行,防止產生強烈水擊而損壞設備。在開啟蒸汽管線之前,應放凈管內的冷凝水。
5為了保證油品不從貯罐溢出,在裝卸油品時,要注意罐內液面,定時測量。量油時應輕放工具,不要撞擊,以免產生火花。
6嚴格監視油罐區的加熱溫度。罐內油的溫度不得超過90℃,否則,油中水分可能突然沸騰形成油沫,造成跑油。
7燃料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會混入一定數量的水分,要經常做好脫水工作。
8帶油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要經過油水分離,符合國家的污水排放標準后才可排放。
9油罐區(油泵房)的動力作業必須嚴格按動火級別規定進行審批,并做好嚴密的防火措施后方可動火,動火中應有監護人始終在場,動火后應徹底清理動火現場并對現場安全狀況進行確認后方可離開。
10嚴禁攜帶火種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庫區;非油罐區工作人員,未經批準不得擅自進入;其他因工作需要進入油罐區的人員,必須履行登記手續。
11油罐區內禁止使用一切電熱用具、生活用火及非防爆的電器和電動工具。
12油罐區工作人員上崗工作期間,禁止穿著化纖類工作服和帶鐵釘類的鞋子。
13油罐區工作人員,必須經消防部門進行化學危險物品專管員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后并取得操作證,方可上崗。
14企業組織對油罐區進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安全防火檢查,并做好記錄;油罐區管理車間對油罐區進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安全防火自查,并做好記錄。
篇3:壓力儲油罐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石油庫系指油田、煉化、銷售企業的收發和儲存原油、液化烴、液化石油氣、成品油、半成品油、溶劑油、潤滑油和重油等的倉庫或儲油罐設施。
第二條?石油庫新建、改建、擴建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其中油田企業石油庫應符合GB50183《石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煉化企業石油庫符合CB50160《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銷售企業石油庫應符合GB50074《石油庫設計規范》的規定。
第三條?石油庫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崗位人員應經過崗位及危險化學品安全培訓,持證上崗。
第四條?石油庫應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設置安全工程師(安全崗位),班?組設置兼職安全員。
第五條?安全生產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加強班組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2.制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措施,考核標準和獎懲辦法等,定期檢查、考核;
3.對重點防火部位,做到定人、定位、定措施管理。制定應急預案,并每季度組織一次演練;
4.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檢查;
5.按《安全臺賬管理規定》建立安全管理臺賬、記錄、檔案,逐步實現計算機管理,做好基礎管理工作;
6.負責與毗鄰單位組成治安、消防聯防組織,制定聯防公約,加強聯系,定期活動。
第六條?安全工程師(安全崗位)主要職責
1.負責安全技術工作,對班組安全員進行業務指導;
2.參與制定有關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安全措施和隱患整改方案;
3.負責安排、檢查班組安全活動;
4.負責現場安全檢查監督,制止“三違”作業;
5.負責用火申請,落實用火安全措施;
6.完善各種安全管理基礎資料。
7.按事故管理規定參與調查新葡京娛樂城,應急救災和善后處理。
第七條?班組兼職安全員主要職責
1.班組兼職安全員由班(組)長或副班(組)長兼任,做好本班組的安全工作;
2.組織開展本班組安全活動,負責安全活動記錄;
3.負責班組的崗位安全教育,制止違章行為;
4.監督本班組、崗位人員正確使用和管理好勞動保護用品、器具及滅火器材。
第八條?安全教育、安全檢查、隱患治理和事故管理分別執行《安全教育管理規定》、《安全檢查規定》、《事故隱患治理項目管理規定》和《事故管理規定》。
第九條?石油庫應在大門明顯處設置外來人員入庫安全須知及門衛管理制度,內容為:
1.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香煙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入庫;
2.禁止一切人員因私事入庫、住庫;
3.臨時施工人員應接受安全教育,入庫應佩戴臨時出入證;
4.外來人員因公人庫應辦理入庫手續,并由庫內有關人員陪同;
5.凡攜帶物品出入庫人員,應履行檢查、登記;
6.罐區、裝卸作業區、泵房等爆炸危險區域,禁止使用非防爆移動通信設備。
第十條?石油庫職工應遵守勞動紀律,嚴格遵守《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第十一條?入庫車輛管理
1.入庫機動車輛應佩戴有效的防火罩和小型滅火器材;
2.鐵路機車入庫,應符合安全規定,應加掛隔離車,不得頂車溜放作業,并有防止產生火花的安全措施;
3.各種外來機動車輛裝卸油后,不準在庫內停放和修理。除本庫消防車外的機動車輛未經批準不準進入罐區;
4.油罐汽車應有可靠的靜電接地部位,罐車的靜電接地拖帶應保持有效長度,符合接地要求。
第十二條?巡回檢查
1.嚴格執行崗位巡檢制度,逐步實現智能巡檢、打卡巡檢,并納入計算機監控系統;
2.巡檢人員應選擇責任心強,并有一定專業技術知識的人員擔任;
3.應制定責任明確的巡檢規定,具體內容包括:人員、巡檢線路、時間要求和巡檢內容;
4.認真填好巡檢記錄和交接班記錄,達到《職工聽力保護規定》的要求。
第十三條?勞動保護
1.勞動保護應執行《職業衛生管理規定》中的有關要求;
2.清掃車、船的甲、乙類油品余油時,嚴禁進入車、船內作業。清罐作業按照《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3.石油庫焊工、電工等工種作業時,應佩戴專用的勞動保護用品。高空作業按照《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4.石油庫鍋爐煙囪應有消煙除塵裝置,煙塵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產生噪音的設備或場所應采取隔音或消音措施,噪聲不大于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