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管理辦法
1總則
1.1制定目的
為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確保公司及員工之財產生命安全,將本公司安全防范體制化、明確化。
1.2適用范圍
凡隸屬本公司內之員工,應依照本辦法管理。
1.3權責單位
(1)?辦公室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
(2)?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
2安全防范
2.1主管之安全須知責任
(1)?主管人員應負防止意外事故之責任。
(2)?以身作則遵守安全須知。
(3)?教導及監督部屬遵行安全須知。
(4)?發生意外事故時,應立即聯絡安全管理人員撥打求救電話及公司主要負責人共同謀求改善。
(5)?主管人員應與其他人員合作,共同防止意外事故。
(6)?各主管
(A)?應熟識有關本職之安全工作方法,并督導下屬遵行。
(B)?熟識有關本職之安全維護裝置,對經辦工作中所使用的人體安全保護器材,應負妥為保養確實應用之責。
(7)?分派工作時,應指定一人為負責人,統一指揮。
(8)?各主管對下屬應施以正確的安全工作方法教導。
(A)?使下屬能熟練而安全地完成指定任務。
(B)?對于新進人員或由其他部門調用之人員,應注意其是否適合該工作。
(C)?對新進人員應詳細解釋該部門之特別危險事項及其防范辦法,以確保安全。
(D)?對新進人員應詳細解釋與其有關之安全工作方法。
2.2員工個人行為安全須知
(1)?切實遵守安全防范須知。
(2)?依照標準工作方法,或上級指示的工作方法,不得擅自改變工作方法。
(3)?非個人所負責操作機械,不得擅自操作。
(4)?放置物料于貨架上、高塔上或其他高處,須確保不絆跤他人或跌落擊傷他人。
(5)?若從高處拋物,地面上應有專人維護禁止他人通行。
(6)?若發現漏油、漏氣之處所不健全及己損壞之梯子、平臺、欄桿及其他不安全之環境時,應及時報告主管。
(7)?安全門出入口前后必須保持暢通,不得堆積任何物品妨礙通行。
(8)?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和機械。
(9)?任何時刻不得無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工作區域區。
(10)?移動一個設備或物料架時,須先將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體取下。
(11)?不得于廠內奔跑、嬉戲、惡作劇或有其他妨礙秩序之行為。
(12)?不可使用壓縮空氣管吹除身上灰法及將壓縮空氣管指向他人。
(13)?行走時不要為謀取捷徑而空越生產作業區域、跨越流水線。
(14)?不可在石綿瓦或類似之屋頂上行走。
(15)?不可在工作中之高架吊車下或懸空重物下走動。
(16)?推門出入時,不得用力過猛,以免撞及對面而來之人。
(17)?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工具和其他用品。
(18)?上下階梯或走過容易滑跌之場所須特別小心。
(19)?自覺勸阻他人冒險、違章作業。
(20)?搬運貨物專用之電梯、吊車、叉車、手推車,禁止人員搭乘。
(21)?每一員工都須將防止意外作為其應盡之責任,并互相勸勉遵守安全須知。
(22)?每一員工都須做到“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被他人傷害”。
(23)?熟記工作場所之出入口、安全門位置。緊急情況時,必須遵守秩序,接受指揮。
2.3著裝要求
(1)?救火時,操作或搬運熱的油類或其他物體時,必須穿著足以遮蔽全身之衣著,并佩戴適當之帽子,不得將袖子、褲管卷起。若為安全防護須穿著其他特殊之服裝,亦須購置使用。
(2)?在禁煙區域內禁止穿有大馬釘之鞋子。
(3)?操作或修理轉動機器或在近旁工作者,不應打領帶、懸垂袖口或穿過寬之衣服。
(4)?使用砂輪或其他無覆蓋裝置之高速度轉動機械時勿帶手套。
(5)?女性員工若留長發,須配戴頭巾或帽子。
(6)?特殊工種應依要求佩戴勞保用品。
(7)?作業現場人員不可穿高跟鞋。
(8)不穿著過于寬大或有懸垂裝飾之衣裙。
2.4電器設備
(1)?離開工作地點或宿舍時,應將機器設備及電器產品之電源關閉,以防止意外。
(2)?電工人員應定期檢查機器設備及電源線路是否有損壞之情形,以防止電線走火。
(3)?非指定之工作人員不得開動電機及其他電動機械,見有故障或不正常之情況,應即通知有關單位。
(4)?保險絲熔斷時,應通知工程人員修換,但遇緊急狀況且電壓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可由主管指定人員修換。
(5)?所有電動機械及電動工具,其外殼必須接地,接地線路應定期檢查確保接觸良好。
(6)?不要擅自修理電氣線路及設備,見有故障如過熱、火花或電機冒煙應隨即切斷電源,報告主管通知有關人員修理。
(7)?臨時電線使用前必須加以檢視,有無絕緣不良、破皮等。避免將其繞于手臂或身體任何部位攜帶。
(8)?不可將身體或搬運物與電線相接觸。發現由電線桿上落下之任何電線,應立即通知電工人員處理。
(9)?再度發生保險絲熔斷或控制器跳閘必有原因,應先報告主管或由電工處理。
(10)?電氣機械之加油均應適量,過多過少都易于生事。
(11)?臨時電線切不可橫跨走道妨及通行,或浸入油水中。
(12)?若立于潮濕的場所或金屬物上,不可用潮濕的手去接觸電氣設備及其帶電部位。
(13)?外人不應擅入變電室及設有圍欄之變壓器室。
(14)?凡有電線通過工作場所之地面,如有人來往必須駕安全掩蓋。
(15)?不得用銅線等金屬絲代替保險絲。
2.5消防
2.5.1火災預防
(1)?倉庫及工廠內嚴禁吸煙,但在規定時間及地點吸煙者不在此限。
(2)?工廠各進出門戶在工作時間內不得上鎖,并應保證敞開。
(3)?工廠各進出通道不得堆積物品,應保持暢通。
(4)?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應放于安全地點,并妥為保管,除必要之使用數量外,不得攜入作業現場。
(5)?倉庫應有專人看守,并有醒目之“嚴禁煙火”字樣。
(6)?倉庫通道應保持暢通,不得堆放物品。
(7)?應依規定在現場、倉庫、設備區、辦公室等各場所設備足數、合適、有效之滅火器材。
(8)?滅火器材應設于容易取用之地點,并編號以便定期檢查.保持隨時可用之狀態.編號原則為□□□-□□□第一位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棟”,第二位用大寫英文字母“F”表示“樓層”,第三位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樓層數”,第四~六位數表示“系列號”(注:樓層數與系列號超過時可相應增加一位數).
(9)?電線不得接用容量過大之保險絲,電力使用后,應確實關閉電源。
(10)?使用氣割、電焊等明火作業時,應注意遠離易燃易爆品,并放置適當數量之滅火器材。
(11)?氣割、電焊作業人員應經嚴格的技術培訓與消防培訓,并有作業場所之責任人員在氣割、電焊現場監視。
(12)?電器設備應經常檢查,尤其在地震、臺風后更應仔細檢查是否受損。
(13)?爐灶、煙囪、煤氣等易引起燃燒之設備,應經常檢查,并作成點檢表。
(14)?下班前應確認明火是否熄滅,有無復燃隱患。
(15)?使用電器設備或易燃易爆物發生故障時,應請示專業人員,確認安全有保障時,方可繼續使用。
(16)?在各樓面門口的醒目位置要懸掛《安全疏散平面圖》。
2.5.2防火管理
工業安全部門人員、作業現場各級干部應經常作下列防火檢查:
(1)?消防器材配置數量是否恰當,位置是否合理,有變動的記錄與《消防設備匯總登記表》。
(2)?消防栓、滅火器前有無被堵塞、不便拿取的情形。
(3)?每周檢查消防器材有無損壞情形,有無按編號對應擺放,將結果記在《每半月消防檢查表》。
(4)?滅火器內藥品是否裝滿,是否過了有效期或壓力已降至低壓區。
(5)?倉庫易燃物有無隔離堆放。
(6)?庫區電源線下有無設于戶外,有無堆放易燃易爆品,照明設備是否適當。
(7)?有無臨時架設電線之情況。
(8)?電焊、氣割時,氧氣瓶與乙炔發生器有無保持十米距離,周圍有無易燃易爆品。
(9)?電焊、氣割前有無事先報備工安組及現場主管。
(10)?安全通道是否暢通。
(11)?各樓面門口是否懸掛《安全疏散平面圖》。
(12)?有無培訓員工熟記《安全疏散平面圖》上的安全通道出口.
(13)?有無在禁煙區內使用明火或吸煙現象。
2.5.3火災搶救
(1)?首先發現起火之人,應立即呼救,并停止工作,迅速關閉電源或其他火源。
(2)?火災現場員工,應立即就近取拿滅火器材,實施救火。
(3)?發現火情,應迅速將著火物周圍易燃、可燃品轉移。
(4)?現場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救火,并安排人員向上級部門及工安組報告,尋求支援。
(5)?必要時,現場負責人應安排人員撥打119求救當地消防部門。
(6)?若一時無法撲滅火情,現場負責人應一面組織人員救火搶險,一面安排其他人員按《安全疏散平面圖》標注的通道撤離現場.
(7)?油類物品或電線著火,應使用干粉滅火器、砂土等物撲滅,不可用水灌救。
(8)?衣服著火,應立即在地上打滾,以迅速滅火。
(9)?危險時刻,應先搶救人,再搶救物品。
(10)?搶救物品時,應先搶救賬冊、憑證、現金、文件或貴重物品。
(11)?在火煙中搶救,應用濕毛巾遮掩口鼻。
(12)?如火焰封住出口,應利用繩索或電線、水管等物從窗口逃出。
(13)?火災發生時,不可乘電梯逃生。
2.6重要文件維護
(1)?公司內重要之財務賬冊等資料應放置于防火保險箱內。
(2)?公司資料檔案室應設置自動滅火設施,其重要業務、管理資料也應放置于防火保險箱內。
?2.7盜竊防范
(1)?現金、貴重物品及重要文件,下班后應放置于安全櫥柜,指定專人負責保管。
(2)?守衛人員應隨時注意進出人員,并注意公司所有門窗是否完好、關好。
(3)?夜間值勤之守衛人員,應于規定時間在公司內巡視。
(4)?部門主管對經管財物之人員,應隨時注意其私生活是否嚴謹,以防自盜。
(5)?攜出物品時,守衛人員應憑放行單查驗放行。
(6)?最后離開辦公室的人員,應關閉門窗、電器開關等上鎖。
(7)?竊案發生后,應保持現場原狀,辦公室應立即報案。
?2.8臺風防范
(1)?氣象臺發布臺風預報后,辦公室及有關部門應隨時注意收聽預報,辦公室注意臺風風向,風向接近地區前應做好防范工作。
(2)?關閉門窗,門窗如有損壞,應緊急修繕,如有特別防范設備,應予裝置。
(3)?重要文件及物品放置于安全地點。
(4)?放于室外不堪雨淋之物品,應搬進室內,或加以適當之遮蓋。
(5)?準備手電筒、蠟燭、緊急照明燈等照明物品及雨衣、雨鞋等。
(6)?指定必要人員,集中待命,準備搶救災害。
?2.9身體傷害之防范
(1)?有危險性之工作應由熟練人員擔任,并派人在公司監督。
(2)?發生傷害時,應緊急將受傷者送往就近醫院治療。
(3)?工作地點之上方可能落下傷人物體時,工作人員應戴安全帽。
(4)?使用強烈腐蝕性之濃酸時,應使用安全之工具,避免與身體接觸。
(5)?在灰塵飛揚中工作者,應帶口罩及眼鏡。
(6)?在涉電區作業的工作者,應注意絕緣是否安全,是否有導電物體接近電源。
(7)?操作升降機時,應注意吊起物體下方及附近是否有人。
【注】辦公室應會同制定相關的安全操作手冊,如工業安全方面的《工業安全操作規定》。
3關于長假期之安全防范之補充規定
(1)?公司放假時間3天(含)以上時,各部門應作好相應的安全防范,物料應全部入庫,有車間倉的要入車間倉,無車間倉的要作好退庫工作,入公司主倉庫,原則上生產物料不準滯留在車間內,機器設備要封存好。
(2)?如放假時間超過5天(含),各單位應給門窗上好鎖并貼封條。
(3)?辦公室應在長假期間組織安全防范與巡檢工作,并及時處理異常狀況。
(4)?各部門主管監督執行,如有疏漏以失職處理。
篇2:三管部位安全防范管理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完善和落實安全防范制度,確保工廠財產安全。
1.2范圍
適用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商用車變速箱廠“三管”部位安全防范管理。
2.名詞定義
“三管”部位--凡存放現金、資料(檔案、票證、文件、圖紙)、貴重物品的部位。
3.職責分工
3.1黨委工作科負責。
3.1.1“三管”部位安全防范設施的日常檢查。
3.2“三管”部位所在單位負責。
負責制定(修訂)安全防范制度、并落實到位。
4.管理程序
4.1各單位負責“三管”部位安全防范制度的落實和安全防范設施的維護管理。對“三管”人員的安全防范工作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4.2黨委工作科負責建立工廠“三管”部位的管理臺賬,掌握工廠“三管”部位和安全防范設施分布情況。
4.3“三管”部位所在單位對需新增和已損壞的安全防范措施,申報購置、更新、維修計劃,報經主管廠領導審核后,進行購置、更新、維修。
4.4黨委工作科負責對重點“三管”部位安全防范設施的日常檢查,發現不安全隱患立即整改。
4.5黨委工作科在每月底和重大節日前,組織一次“三管”部位安全防范工作檢查,對查出的問題下達“隱患整改意見通知單“,并督促整改。
5.附件和表格
篇3: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安全防范措施
手術室內有多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和化學制劑不可忽視。同時使用多種高頻電器也是可能導致燃爆的因素。麻醉氣體,其它揮發性有機溶劑在手術室工作中頻繁接觸,如酒精、碘酒、乙醚、丙醇、安息香酊及火膠綿,一般都不標有其可燃性而易被忽視,應防止布巾類被這類溶液沾濕而致燃爆。壓縮性氣體如氧氣,氬氣,二氧化碳等防止搬運儲存不當而發生爆炸。為防止手術室燃燒、爆炸意外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
1易燃易爆和性質相抵觸的各類物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專人保管,保持通風良好,并設置明顯標志。
2不得在手術間內貯存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用過的滲有易燃液體的載體(如棉球等)要隨時放入有蓋的容器內。
3手術室內要保持良好通風條件,若采取機械排風,不得循環。由于手術室內使用的乙醚蒸汽等比空氣重,排風口應設在手術室的下部。
4壓縮性氣體使用鋼瓶存儲時,應放于通風良好的地方,存放處應有消防系統。氣瓶外面應標示內容,氣瓶口應防油、防火,不可纏繞膠布或存放在高溫處,使用完畢應及時關閉好閥門;不用時,應用安全蓋保護氣閥。氣瓶搬運時應避免滾動﹑滑動﹑或碰撞尖銳物品。
5手術室內使用電爐、酒精燈時,應遠離氧氣,防止爆炸。側燈勿靠近麻醉機、氧氣筒。
6若使用氣動電鉆、骨鉆時,注意檢查氣體有無漏氣。
7每月定期檢查手術間電路、醫用氣體管道裝置的安全性、密閉性。每月對高頻點刀、無影燈以及其它設備進行測試維修或更換。手術間設地線接口,防止電線短路。
8醫務人員在防靜電時應采用特制的導電軟管,或對麻醉機和手術床作導除靜電處理,并應穿著防靜電服裝和導電鞋操作。麻醉機及手術臺周圍地板要采用金屬導線接地等導除靜電的技術措施
9術中盡可能保持手術間地面干燥,防止漏電。
10加強火警意識及教育,熟知主要電閘開關位置;掌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定點放置滅火器材,確保發生火災時能迅速控制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