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辦法

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辦法

2024-07-23 閱讀 646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質量,規范我市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以下簡稱安全標準化)評審工作,根據《山東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管理辦法(試行)》(魯安監發〔2011〕124號)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青島市行政區域內金屬非金屬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以及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等行業企業三級安全標準化評審管理工作。

其他行業開展安全標準化評審工作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安全標準化評審采取企業自評、申請,外部評審,安全監管部門審核、公告、頒發證書和牌匾的方式。

企業應當根據有關評審標準和評分細則,對本企業安全標準化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定,經自評達到相應標準后申請評審定級。

外部評審由市安全監管部門確定的安全標準化評審單位(以下簡稱評審單位)組織實施,評審單位應當在認定的評審范圍內從事安全標準化評審工作。

第四條青島市安全監管局負責我市行政區域內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的審核公告。

第二章安全標準化評審程序

第五條企業應當根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和相關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等進行安全標準化自評。已制定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的,優先適用行業安全生產標準。

第六條企業自評達到安全標準化相應等級標準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相應的安全監管部門提交評審申請及相關資料(評審申請格式見附件一)。

申請安全標準化三級企業的,市直企業和中央、省駐青企業直接向市安全監管部門提出申請,其他企業向所在區(市)安全監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所在的區(市)安全監管部門審查同意后報市安全監管部門。

申請安全標準化二級企業的,經市安全監管部門審查同意后,向省安全監管部門提出申請。

第七條市安全監管部門接到企業評審申請后,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合規性審查。材料符合要求的,通知評審單位進行外部評審;不符合要求的,書面告知有關區(市)安全監管部門和申請企業,并說明原因。

申請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評審:

(一)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照過期、被吊銷或暫扣的;

(二)當年度因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被從重處罰,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

(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尚未整改到位的;

(四)謊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的;

(五)上級安全監管部門規定不能評審的。

第八條評審單位收到企業申請材料后,應當按照相關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要求,對企業安全標準化體系的建設情況進行審查。

評審單位要與企業充分溝通,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審工作方案,被評審企業應配合評審單位完成評審工作。

評審工作應當獨立進行,采取查閱文件資料、座談提問、試卷調查、現場檢查和抽樣檢查等方法,對照相應的安全標準逐項打分并做出評審結論。需要企業整改的,應告知企業進行整改,企業完成整改后,編制評審報告報市安全監管部門(評審報告格式見附件二)。

評審單位在接到市安全監管部門通知之日起兩個月內完成評審工作(不包括企業整改時間)。

評審依據相應標準采用評分的方式進行,滿分為100分。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評審得分為60分(含)以上。相關評審標準滿分不為100分的,按100分制折算(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九條市安全監管部門對評審單位報送的評審報告及其他評審材料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的,由市安全監管部門向社會公告并頒發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和牌匾;審核不合格的,應當書面通知評審單位和申請企業并說明理由。

審核發現的問題,需評審單位補充說明相關事項的,評審單位應當補充完善相關材料;需企業整改的,由評審單位通知企業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可進行再次評審。

市安全監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達標企業安全標準化工作及評審工作進行抽查,比例不得低于達標企業數量的10%。

第十條三級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有效期為3年。證書有效期滿需要延期的,企業應當于期滿前3個月參照本辦法有關規定申請復評。

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和牌匾式樣由省安全監管部門統一規定(見附件三、四),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一條取得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的企業,自取得評級之日起,每年應至少開展一次對本企業安全標準化實施情況的自評;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及時更新、調整安全標準化體系。

年度自評報告及安全標準化體系變更等材料,企業應于完成報告或變更后30天內向原評審單位備案,評審單位收到相關備案材料后,應及時向相關安全監管部門報告。

第三章評審單位及評審人員

第十二條市安全監管部門為安全標準化評審組織單位。

第十三條在青島市行政區域內進行安全標準化評審的三級評審單位由市安全監管部門確定,并向省安全監管部門備案。

市安全監管部門根據三級評審單位專業人員構成、技術條件認定其評審范圍,明確評審行業。對沒有相應安全標準化評審單位的行業,可由市安全監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審。

第十四條三級評審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其開展工作相適應的固定工作場所和設施、設備,具有必要的技術支撐條件;

(三)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評審質量控制體系;

(四)需有10名以上專職評審員;

(五)每個評審范圍應有不少于3名與評審范圍專業技術要求相符、滿足評審工作需要的評審專家,并與其簽訂專家聘用協議;

(六)其他開展評審工作需要的條件。

第十六條三級評審單位由市安全監管部門發放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單位資格證書,并向社會公告,資格證書有效期為3年。

資格證書有效期滿需要延期的,應當于期滿前3個月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申請,經復審合格后予以辦理延期手續;不合格的,不予辦理延期手續。

第十七條評審單位取得資格滿1年以上,需要增加評審范圍的,應當于每年9月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申請。

第十八條評審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發生變動之日起30日內,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一)單位分立或合并的;

(二)單位名稱或注冊、辦公地址發生變化的;

(三)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第十九條評審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發證機關應當撤銷其評審資格,并收回資格證書:

(一)考核不合格的;

(二)違反有關評審規定和其他違規行為,不宜繼續從事評審工作的;

(三)資格證書有效期滿,未申請延期或申請延期但未獲批準的;

(四)按照有關法規、規定,應予撤銷的。

?第二十條?評審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遵循客觀公正、誠實守信的原則,遵守執業準則,恪守職業道德,依法獨立開展評審活動,客觀、如實地反映評審事項,并對作出的評審結果負責。

第二十一條評審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評審質量控制體系。評審記錄、被評審企業現場勘查記錄、影像資料及相關證明材料,應當及時歸檔,妥善保管。單位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加強評審活動全過程管理。

第二十二條評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含大學)以上學歷,且具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執業資格或中級(含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二)熟悉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和相關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評審標準等,掌握相應的評審方法;

(三)通過省安全監管部門或省安全監管部門委托單位組織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文件和標準化等知識的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并按時接受復訓。

第二十三條評審專家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含大學)以上學歷;

(二)具有工程類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三)具有5年以上相關專業技術或安全管理現場工作經歷,并經所在單位確認推薦;

(四)具有與評審工作要求相適應的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參與開展對申請單位的文件評審和現場評審等工作;

(五)通過省安全監管部門或省安全監管部門委托單位組織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文件和標準化等知識的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四條已取得三級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的企業發生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市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在3個月內委托評審單位對企業進行監督評審。

第二十五條已取得三級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頒發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的安全監管部門公告撤銷其安全標準化等級,收回其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和牌匾:

(一)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

(二)在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有效期內發生兩次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

(三)安全標準化評審存在弄虛作假、申請材料不真實的;

(四)不按規定接受檢查的;

(五)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的;

(六)監督評審不合格的;

(七)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有效期滿未申請復審或復審不合格的;

(八)按照有關法規、規定,應予撤銷的。

第二十六條被撤銷安全標準化等級的企業,自撤銷之日起滿一年,方可重新提出安全標準化評級申請。

第二十七條市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對三級評審單位的評審資格條件保持、評審工作開展、評審工作質量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和考核。

第二十八條評審單位應當自覺接受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定期對評審開展情況進行匯總統計,并向有關安全監管部門報告相關情況。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評審單位的確定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有關規定執行,并按照本辦法有關規定公布評審資格,發放資格證書。

第三十條國家和省對安全標準化達標工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一條本辦法自2011年月日起開始實行,有效期五年。

篇2:涂料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補充規定

附件6涂料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補充規定A級要素B級要素補充的內容達標要求評審扣分項3風險管理3.1范圍與評價方法(小型企業評審標準為3.1風險評價)風險評價的范圍應重點但不局限于對以下生產工藝過程、場所、設備設施等進行評價:(1)樹脂、基料、固化劑的生產工藝過程,包括合成或熱煉、稀釋、壓濾、檢驗、上槽(入庫);(2)成漆生產工藝過程,包括配料混合、分散研磨、調漆(色)、檢驗、過濾、包裝、入庫;(3)硝化棉、固體樹脂溶解工藝過程;(4)稀釋劑、輔助材料的配制工藝過程;(5)樹脂儲罐區、溶劑儲罐區的物料儲存、物料進出(或裝卸)過程;(6)硝化棉、甲苯-2,4-二異氰酸酯(下簡稱TDI)及其他甲、乙類危險化學品的儲運過程;(7)有機熱載體爐、蒸汽鍋爐、電熱棒加熱、電感應加熱等系統;(8)停水、停電、停蒸汽;(9)停儀表風氣源;(10)工藝參數偏差等。未列入風險評價范圍,缺1項扣1分。3.5重大危險源(小型企業評審標準為3.4)確認重大危險源按照GB18218辨識并確定重大危險源;應特別注意對以下危險化學品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硝化纖維素、甲醇、乙醇、丙酮、松節油、乙酸正丁酯、過氧化甲乙酮、過氧化(二)異丁酰、苯、甲基苯、甲苯-2,4-二異氰酸酯等。4管理制度4.2操作規程操作規程的內容編制的操作規程應涵蓋下列崗位:(1)漂油、脫酸、脫色崗位;(2)樹脂,如醇酸、聚酯、丙烯酸、聚氨酯、環氧酯、氨基等合成崗位;(3)基料,如油脂基料、天然樹脂基料、酚醛樹脂基料、瀝青基料等熱煉崗位;(4)固體樹脂,如硝化棉、改性松香樹脂、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乙烯樹脂、氯化橡膠等溶解崗位;(5)樹脂、基料壓濾,如使用板框式壓濾機、油水分離機、高速離心機、袋式過濾機、紙芯過濾機、過濾塔篩等設備的崗位;(6)研磨,包括使用攪拌機、高速分散機、砂磨機、三輥機、球磨機等分散設備的崗位;(7)色漆、清漆配料崗位;(8)調漆、調色崗位;(9)輔助材料配制崗位;(10)包裝崗位;(11)倉儲崗位。未制定相關操作規程,扣40分(B級否決項)。操作規程不符合規定要求,1項扣1分。企業編制但不局限于下列通用設備的操作規程:(1)輸送系統,包括氣動式隔膜泵、齒輪泵、真空泵、轉子泵、離心泵、空氣壓縮機等;(2)起重設備,包括電梯、電動葫蘆、吊車、升降機、液壓升降平臺等;(3)加熱系統,包括有機熱載體爐、鍋爐、電熱棒加熱、電感應加熱等。操作規程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1)正常開、停車操作程序;(2)各種操作參數、指標的控制;(3)安全注意事項和異常處理方法;(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5)急停車操作程序;(6)接觸化學品的危險性;(7)個體安全防護措施。6生產設施及工藝安全6.2安全設施1.檢測報警設施的配備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場所應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散發硫化氫、氰化氫、氯氣、一氧化碳、丙烯腈、環氧乙烷、氯乙烯等有毒區域設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1)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有效覆蓋水平平面半徑,室內宜為7.5m;室外宜為15m。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探頭宜在可燃氣體、可燃蒸汽釋放源處安裝;(2)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的檢測報警儀,其安裝高度應距地坪0.3~0.6m;(3)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其安裝高度宜高出釋放源0.5~2m。1.應當配備的安全設施,缺1項扣2分;2.配備的安全設施不符合規定,1項扣2分。其他設備設施:(1)輸送泵宜配置壓力表;(2)密閉式砂磨機配置壓力、溫度安全聯鎖裝置;(3)溶劑儲罐應配置壓力表、呼吸閥、液位計。玻璃管液位計加護套保護措施,易燃易爆液體不宜使用玻璃管液位計,儲罐液位計指示宜為電子液位顯示并設置液位高低限報警,報警信號送至控制室;(4)蒸汽鍋爐配置壓力表、溫度計及水位計;(5)樹脂反應釜的超溫報警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如壓力表、溫度計、水位計等完整、齊全、有效;(6)屬特種設備的樹脂反應釜(工作壓力≥0.1mpa表壓;負壓或真空下工作;工作溫度≥標準沸點等),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定期校驗、檢修、記錄;(7)有機熱載體爐配置液位計、溫度計、安全閥、膨脹器、自動調節保護裝置;(8)單體聚合釜設置防爆膜及溢沫槽。2.設備安全防護設施的配備(1)防護欄、安全梯、平臺的設置符合GB4053.1、GB4053.2、GB4053.3、GB4053.4的規定;(2)各種外露的機械轉動設備和皮帶傳動部位,設置便于觀察的安全防護裝置,防護罩符合GB/T8196要求;(3)分散機、攪拌機的轉盤或轉葉使用時,置于移動分散缸內的中央位置,分散缸設置固定裝置。3.防爆設施的配備(1)易燃易爆場所按GB50058規定配置防爆型電氣設備;(2)甲乙類廠房、倉庫內的起重設備和電梯為液壓升降平臺或防爆型電梯和防爆型電動起動設備;(3)甲乙類廠房、倉庫采用防爆工具;(4)散發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以及有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的乙類廠房,按照GB50016第3.6.6條款規定采用不產生火花的地面;(5)在有火災爆炸危險性的場所采用防爆型電子臺秤,即防爆型稱重顯示控制器;(6)砂磨機、分散機、包裝機、樹脂反應釜、樹脂過濾裝置等安裝靜電接地裝置;(7)電線、電纜采用穿鋼管敷設或防火電纜槽盒鋪設。4.作業場所防護設施(1)企業按照GB50057規定設置防雷設施;(2)重點防火防爆作業區的入口處,設置人體靜電消除裝置。5.控制事故的安全設施泄壓和止逆設施:(1)樹脂、固化劑反應釜設置用于泄壓的閥門、防爆膜(片)、溢位槽、放空管等設施;(2)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和倉庫應按照GB50016第3.6條款規定設置泄壓設施;(3)工藝上需要排空的設備,如樹脂反應釜、容器、物料儲罐(槽等)均安裝排空管,并定期檢查其有效性。易燃、易爆液體的儲罐(槽)的排空管應設有阻火器,并加裝傘蓋。緊急處理設施:(1)配備緊急備用電源;(2)樹脂反應釜配置通入氮氣封閉液面設施;(3)密閉砂磨機設定限溫、限壓的緊急停車、儀表聯鎖設施。6.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的安全設施防止火災蔓延設施:(1)當必需在間墻、樓梯間開門時,按照GB50016的規定采用防火門;防火墻上不開設門、窗、洞口,當必須開設時,設置固定的或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2)在甲乙類車間、倉庫防火分區的間墻、樓梯間按照GB50016第7.4和7.5條款規定設置防火門;(3)甲乙丙類液體的儲罐或儲罐組,其四周按照GB50016、GB50351的規定設置防火堤;(4)甲、乙、丙類液體倉庫設置防止液體流散的設施,如墁坡;(5)甲、乙類廠房內部或頂層(即天臺)不設置溶劑儲罐及儲罐區。如工藝需要設置高位儲槽時,其儲量不超過一晝夜的用量,但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6)進入生產廠區、罐區及爆炸性氣體環境或危險化學品作業區范圍的機動車輛在排氣管出口處,佩帶防火罩;(7)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防火堤出口處的含油污水排水管應設置安全水封設施,雨水排水管應設置閥門等封閉、隔離裝置。滅火設施:(1)按照GB50140、GB50016規定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室內外消防栓、給水管道、滅火器材、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水池等消防給水和滅火設施;(2)在易燃液體儲罐區、甲類可燃液體桶裝堆場、溶解硝化棉的廠房設置噴淋裝置;(3)建筑面積超過60m2或儲存量超過2t的硝化棉倉庫設置噴淋滅火系統;(4)樹脂反應釜、熱煉鍋應采用熱載體加熱,不應采用明火直接釜底加熱工藝;有機熱載體爐安全閥、壓力表、液面計及自動控制和自動保護裝置符合《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緊急個體處置設施:根據規定配置洗眼器、噴淋器、逃生器、逃生索、應急照明等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包括堵漏、工程搶險裝備和現場受傷人員的急救箱、擔架等醫療搶救裝備。逃生避難設施:按照GB50016第3.7條、第3.8條的規定設置逃生和避難的安全通道(梯)和安全出口。6.3特種設備涉及的特種設備涂料企業涉及的特種設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壓力容器,含儲存沸點低于45℃甲類液體的容器、壓力管道;(2)鍋爐、有機熱載體爐;(3)起重機械,包括電梯、吊車、垂直升降機、電動葫蘆等;(4)企業內機動車輛。未建立臺帳或檔案,扣5分,臺帳和檔案內容不符合要求,1項扣1分。6.4工藝安全1.裝置停車要求生產裝置停車滿足下列要求:(1)編制停車方案。正常停車必須按停車方案中規定的步驟進行,用于緊急處理的自動停車聯鎖裝置,不應用于正常停車;(2)系統降壓、降溫必須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先高壓后低壓的順序進行。凡需保壓、保溫的設備容器等,停車后要按時記錄壓力、溫度的變化;(3)大型傳動設備的停車,必須先停主機、后停輔機;(4)設備、容器卸壓時,應按規定排放和散發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險化學品,防止造成事故;(5)冬季停車后,要采取防凍保溫措施。1.未制定停車方案,扣3分;停車方案內容,1項不符合扣1分;2.停車未執行操作規程和停車方案,1次扣3分;3.有關人員不清楚停車要求,1人次扣1分。2.裝置緊急情況處理要求企業緊急情況處理應遵守下列要求:(1)發生緊急情況,應妥善處理,同時向有關方面報告;(2)工藝及機電設備等發生異常情況時,應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關崗位協調處理;(3)發生停電、停水、停氣(汽)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系統超溫、超壓、跑料及機電設備的損壞;(4)發生爆炸、著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時,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5)如果有,企業有機熱載體爐新加的導熱油不得馬上加熱運轉,宜慢慢升溫,將導熱油中的水分逐漸蒸發出去后才能正式運轉傳熱。(6)砂磨機、三輥機、分散機、攪拌機,除短時間調試、洗機外不得空轉。分散機運轉時,禁止用油刀和鐵棒接觸攪拌軸。分散機由低速轉向高速時不宜一步到位,操作人員不得離開。1.操作規程中未制定發生緊急情況及異常情況時的處理措施,1項扣2分;2.緊急情況未按規定處理,1次扣3分;3.操作人員不清楚緊急及異常情況處理措施和上報程序,1人次扣1分。6.5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的確定關鍵裝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樹脂合成裝置;固化劑合成裝置;有機熱載體爐;蒸汽鍋爐;研磨機,主要為三輥機、砂磨機;高速分散機或攪拌機;稀釋劑配制釜。確定的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少1處扣2分。重點部位包括但不局限于:溶劑儲罐區;硝化棉倉庫;TDI倉庫;甲、乙類物品倉庫;硝化棉溶解、稀釋劑包裝工序;樹脂溶解鍋;發電機房和變電站等。9危險化學品管理9.7儲存和運輸(小型企業評審標準為9.4)危險化學品的儲存要求(1)涂料用硝化棉按照GB15603附錄b條款規定,專庫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內,嚴禁與氧化劑、堿類等性質不同的物品混存;(2)鋁粉按照GB17914第3.3.2.4條款規定單獨儲存;(3)甲醇、乙醇、丙酮等按照GB17914第3.3.2.3條款規定專庫儲存;(4)有機過氧化物與還原劑按照GB17914第3.3.2.7條款規定分別儲存;(5)過氧化苯甲酰(含穩定劑)、過氧化甲乙酮的儲存環境符合GB17914第3.5.1條款規定。(6)劇毒化學品,如TDI,按照GB17916第3.2.4條款的規定專庫儲存或存放在間隔的單間內,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儲存不符合規定要求,1處扣2分。

篇3: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編制評審和修訂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管理,及時評審和修訂安全生產規章、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評審和修訂。

3職責

3.1安全生產制度評審由綜合管理部負責組織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和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對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進行定期評審。

3.2車間主任負責組織對車間作業活動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編制或修訂。

3.3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報審稿經總經理審批后,發布實施。

4控制程序

4.1評審和修訂的時機和頻次

4.1.1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在官方媒體公布或通過文件精神下達。

4.1.2安全生產行政管理部門發放安全管理相關文件、通知時。

4.1.3公司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方法的投入使用時,各相關部門編制相應的生產工藝和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4.1.4當發生事故時,工藝、技術、材料等發生變更時,由安全環保科組織相關部門及時對管理制度進行修訂,確保管理制度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4.1.5當公司安全生產相關的組織機構或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責發生重大變化時,綜合管理部應組織先骨干部門及時對管理制度進行評審和修訂。

4.1.6公司綜合管理部每年定期進行一次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適用性評審和修訂工作。

4.2評審和修訂

4.2.1制度評審和修訂的原則;

a.制度評審的區域包括:目的、適用范圍、術語、責任、控制要點及方法、相關支持文件、相關記錄。

b.注意把公司制度評審與部門制度評審相結合,將公司制度和部門制度評審結合起來,做到“審點帶面”,從面推動公司制度的健全有效和經營管理手段的科學性。

c.注意制度評審意見的建設性,不僅要找出制度制定、執行中的漏洞,更關鍵的是要提出客觀/科學的建設性意見,要體現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d.注意制度評審的科學性。評審組成員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進行評審,完善制度。

4.2.2評審組根據評審結果對公司相關制度出具修訂草案,提交公司領導審批。

4.2.3公司領導審批后,評審組將行館制度制定成冊,必下發各單位。

5.附則

5.1本制度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5.2本制度由綜合管理部制定并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