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十佳青年教師評比細則
陽邵二中“十佳青年教師”評比細則
一、評比的意義:
為推進我校名師工程,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使青年教師更快地成長,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強有力的人力保證,學校決定在全校青年教師中評選“十佳教師”。
二、評選范圍:
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
三、評比原則:
公開、公平,量化評分與學校考核相結合。
四、評比標準:
1、師德:
①無學校年終考核評優時一票否決的內容,學生、家長、社會反映良好。
②所獲榮譽稱號中,省級以上的記10分,市級以上的記7分,校級記4分,無榮譽稱號記2分。
③出滿勤記5分,有臨時請假情況記3分,請假7天以上的記0分,公假例外。
2、教育:
①擔任班主任5年以上記5分,3年以上記4分,1至2年記3分,未當記2分。
②擔任班主任的班級被評為優秀班級3次以上記5分,2次記3分,1次記1分,未評不記分。
3、教學:
①超工作量每月20節以上記6分,1至20節記5分,正常工作量記4分,未滿工作量但服從學校安排記2分。
②會考所教班平均合格率100%記10分,98%以上記8分,90%-98%記6分,低于90%不記分。
③高考所教班平均成績年級第一的記20分,第二記15分,第三記10分,三名以下記5分。
④學科競賽中,奧賽獲省一等獎記15分,省二等獎記10分,省三等獎記6分,市級一等獎記5分。獲獎人數1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按原標準的50%加記分數(文體競賽分數折半)。
⑤競賽課(含師徒合同課等),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記20、17、15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記15、12、10分,校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記10、8、6分,未評獎的公開課按省、市、校級分別記15、10、8分。
⑥教案檢查評為優等記10分,良好記8分,其它等級記6分,缺交的不記分。
⑦聽課超過規定節數的記10分,達到規定節數的記8分,規定節數以下的記3分,未聽課的不記分。
⑧作業檢查A+等記10分,A等記8分,A-記6分,A-以下記4分,未送交的不記分。
⑨課外活動全期開展10次以上的記5分,5-10次記3分,5次以下記2分。
4、教研:
①論文在省級及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學會交流的記15分,獲市級一等獎記10分,市級二、三等獎記8分,校刊發表記8分。
②參加國家級、省級課題的記10分,市級課題記8分,校級課題記6分,未參加課題但課改積極的記4分,所參加課題獲省級獎的酌情加分。
③有師徒合同且徒弟評為優秀的記10分,有師徒合同且熱心輔導徒弟的記8分,無師徒合同且熱心幫助同事的記6分。
篇2:一小每月之星評比方案
州郴一小“每月之星”評比方案
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樹立學生正確的榮辱觀,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引導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讓更多的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找到成長中的自信。經研究決定,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每月之星”評選活動。
一、組織機構:
政教處、大隊部
二、評審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各班主任
三、評選條件
凡屬我校在籍學生均可參加評比。
四、評選步驟
1、推薦評選階段:
各班級根據本班在某一個方面(學習、習慣、禮儀等)表現突出的一名學生,由班級推薦為學校“每月之星”。各班級組織推薦必須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實行班主任、任課教師、班干部推薦和學生自薦相結合的方法。于每月最后一個星期的周三前,交政教處。期末將學校的“每月之星”結合上級評選文件及綜合表現評選出學校的“校園之星”。并推薦到區級以上進行評選。
2、評審公布階段:
學校將根據各班上報的名單,經評審小組評選出學校“每月之星”,評選結果將在下月第一個星期利用學校宣傳櫥窗、校園網,向全校公示,并進行表彰。
五、評選要求
凡推薦“每月之星”的學生都必須熱愛校園、尊敬師長、能模范遵守《小學生守則》,思想品德好、人格魅力強,恪守社會公德、個人綜合素質好。熱愛學習,銳意進取,學習態度端正,并在學校和班級的各項活動中起積極的帶頭作用,有一定的活動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力,是同學的學習楷模。
六、幾點要求:
1、各年級、各班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好本班的推薦和自薦工作。
2、要以評選活動為契機,加強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充分發揮學校“每月之星”的示范帶動、教育作用,為全體學生樹立榜樣,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激勵學生的健康成長,加速成才。
篇3:小學先進教研組評比條例
月日路小學先進教研組評比條例
一、教研隊伍
全組教師師德形象好,教研風氣濃,協作意識和團體凝聚力強;教研組幫扶結對工作開展正常,年輕教師成長快;教研組長工作務實、創新,在本組內威信高。
二、教研檔案
教研工作目標明確,內容有針對性和可行性,形式富有特色;教研活動記載及時,檔案齊全,有階段教研工作計劃、總結或分析材料。
三、組內教研
積極開展組內教研,促進組員專業成長。一方面加強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一方面加強理論學習和集體研討,開展以解決課堂內外實際問題為主的教學研究;另一方面善于反思總結和提煉,組內教師每人每年撰寫課后反思、教學案例或科研論文一篇以上并在校園網以上級別的交流、參賽、獲獎或發表;每年有一次以上教研活動對外開放。
四、承擔任務
認真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和培訓,無故不缺席或遲到早退;組內教師能在各級教研、培訓中承擔任務,發揮積極作用;積極參加學校各類課題的研究,主動承擔并按時高質量地完成課題組布置的其它各項工作。
五、教學水平
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全組人員課堂教學水平較高,通過了校級聽課小組對課堂教學的評估和驗收;教學實績顯著,班與班之間差距不明顯,在全校平均水平以上在校內有一定的知名度;踏實開展興趣小組或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有特長的學生,在區級以上競賽中獲獎;教師積極參加各項競賽評比并獲得好成績。
教科室
20**學年度第一學期先進教研組評比自查表
教研組
序號
內容權重評價標準說明自評校評
1教研隊伍(18分)
1.組內教師無違反師德規范的行為;
2.有明確的教研組建設目標并獲得認同;
3.教師之間互相支持,信息互通,團結合作好;
4.組內師徒結對活動有具體措施和實效;
5.教研組長在組內教師中威信高;
6.組內沒有被整改現象。
2教研檔案(12分)
1.教研工作計劃目標明確、內容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2.教研活動開展正常,記載詳細及時,各種檔案及資料齊全;
3.教研活動富有成效,有階段教研工作總結或分析報告。
3校本教研(20分)
1.重視組內教師的集體備課、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2.重視理論學習和集體研討,開展以教師為主體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問題的教學研究;每次教研活動有研討的專題和內容;每學年有一個以上課題在校級以上立項并及時結題;
3.善于反思總結和提煉,組內教師每人每年撰寫課后反思、教學案例、科研論文或教學總結一篇以上并在校級以上交流或發表;
4.每年有一次以上教研活動對外開放。
4承擔任務(15分)
1.認真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和培訓,不隨意缺席或遲到早退;
2.本學期“每人一課”完成情況較好,每兩年有1/4以上教師在校級或校級以上教研、培訓中承擔公開課、講座、經驗介紹等任務;
3.按時高質量完成上級教研部門布置的其它各項工作。
5教學水平(20分)
1.整體課堂教學水平較高,已通過校級聽課小組對其課堂教學的評估和驗收;
2.學科教學成績在校平均以上,班與班差距不明顯;
3.扎實開展興趣小組、研究性或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有特長的學生,在校級以上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4.教師積極參加各項競賽評比并獲得好成績。
6課改實驗(15分)
1.認真學習,以課改的理念和經驗為指導探求新課程下的有效的教育教學行為及模式;
2.認真貫徹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考試及評價方案;
3.善于總結和提煉課程改革的經驗并在校內有一定影響。
評定等級
60--74分為合格;75-89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秀。
總分
自評等級
學校考核等級
本學期師生主要活動及教研成果
篇4:小學兩操檢查評比細則
場天小學“兩操”檢查評比細則
為進一步提高我鎮小學生廣播操、眼保健操訓練質量,規范“兩操”管理,特制定本檢查評比細則。
一、廣播操:(70分)
集合隊形、進場退場:(20分)
集隊要求:
1.在指定時間、地點集合完畢。
2.隊列整齊、前后對正、左右看齊,學生前后左右間隔一臂。
3.集合要迅速、整齊、安靜。
4.班主任必須跟操。
5.進出場有序,隊形不亂。
評分標準:
1.遲到一人次扣1分,無故缺席一人次扣3分。
2.隊列不整齊扣3分。
3.說話、打鬧者一人次扣2分。
4.班主任不跟操者扣5分,遲到早退扣3分。
5.上下場隊形不整齊扣5-10分。
動作要求:(30分)
1.動作規范、到位、整齊劃一。
2.精神飽滿、動作舒展、大方有力度。
評分標準:
1.有說笑、打鬧者每人次扣1分。
2.學生隊列不齊每人次扣1分。
3.動作不一致扣5分。
二、眼保健操:(30分)
做操要求:
1.做操時雙眼合閉,姿勢端正。
2.手部清潔,指甲剪短。
3.穴位、動作正確到位。
4.節拍合理,用力適度。
評分標準:
1.預備姿勢:坐姿端正,不合要求的每人扣1分。
2.做操動作:每節2分計算,單節內動作錯誤的,每人次扣1分。
3.個人衛生:手部不干凈、指甲較長、臉上有汗水或污跡的,每人次扣1分。
4.精神面貌:教室內保持安靜,無嘈雜聲;無走動現象;精神飽滿。不合要求酌情扣4-8分。
以上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供各校認真訓練、檢查、評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