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與實施方案
職業中專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與實施方案
一、建設基礎
學校重視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學校所有教室、機房、部分實訓室、工場已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校園網絡采用三層管理技術,用千兆骨干網絡將13個樓宇用光纖連接起來,采用VLAN技術對校園網網絡進行了劃分。學校教師和學生電腦桌面100M接入校園網絡,接入點達1500余個。自校園網建設以來,我校在校園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積累了一定量的信息化資源和建設經驗。
二、建設目標
完善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技術先進、擴展性強、安全可靠、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絡環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統,提供先進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齊全的教學管理系統;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提高全校師生信息化水平素養,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和服務社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
三、建設內容
(一)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
通過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聚集優質教育資源,可以使教師在更大范圍內得到共享,可以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具體包括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互動資源管理平臺建設、網絡教學系統建設三部分。
1.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
建設學校共享型教學資源,建成集素材、教學課件、試題庫、常用軟件等為一體的,與課程改革配套的教學核心資源庫,與行業企業聯合研發的多媒體課件,建成包含4個重點建設專業在內的9個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此項任務和內容具體見4個重點建設專業的建設方案。同時繼續加強館藏圖書、電子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源庫建設。爭取到20**年重點建設專業的課程均有一定高質量的教學資源。
2.互動資源管理平臺建設
互動資源管理平臺主要有臨時交換文件夾(用于教師臨時存儲資料,交換資料,可刪可增,權限公開。每位教職工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文件夾,教師之間存取、交換資料,臨時放上課用素材,課件等,作用大,是老師們用的最多的平臺之一)、個人資料文件夾(用于教師個人保存一些個人的資料)、校迅通(發布學校通知、公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無紙化管理)等功能。
3.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爭取到20**年底建成網絡教學平臺,包括網絡課堂教學、仿真實訓、選修課堂、學生作業、學生評價、成績管理等。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高質量教學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入數字化教學,同時促進高水平的師生互動,促進主動式、協作式、創新型的學習,從而形成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管理平臺建設
學校利用學分制系統及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對全校的所有師生的教學數據實行統一管理,包括有教師任課、學生信息、學分成績等一系列信息的網絡化查詢服務,真正做到教學管理信息數字化。
(三)數字化校園辦公系統建設
逐步建立完善的辦公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校園內辦公數字化,提高辦公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學校的校務、教學、德育等方面建設成規范化、標準化、系列化的數字化辦公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局域網服務學校各部門,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統的辦公網絡直接為教育局有關部門提供服務。
四、資源庫建設的初步成效
在學校資源庫建設領導組的領導統籌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添置了獨立的資源庫服務器,配齊所有教師電腦,所有教室配備電教平臺,購買了部分多媒體素材,提供了一些教學資源的下載服務等。
(二)采用各種方式對全校教師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教師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現代化教學意識得到了加強。
(三)學科動態資源和學生作品已初具規模。教師的電教作品在上級舉辦的各類評比中有多個獲獎。
(四)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嘗到了應用資源庫上課的甜頭,更激發了教師參與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
五、保障機制
(一)制度保障。制訂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規章制度,明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規范、意義和責任。健全調整各項考核、分配和獎勵制度,做到導向正確、政策透明、及時兌現、適時調整。通過激勵機制,鼓勵創新和改革,不斷完善我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完善健全現有的監控機制,做到師生參與、專兼結合、內外聯動、賞罰分明,使項目建設質量實現最大化。
(二)組織保障。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以學校信息中心負責人為責任人的工作小組。做到職責分明,實行職責責任制,各司其職,統一指揮,做到信息暢通、運轉協調、統籌兼顧,實現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規范化。
責任校領導:z
責任人:z
成員:z及各教研組長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目前還存在著諸如各學科發展不平衡、全員參與度不夠、制作水平參次不齊的狀況,特別是獨立開發制作的高水平課件太少。因此今后還需采取各種措施,加強領導與組織,鼓勵廣大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制作更多適合于教學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學資源庫。我們還將努力推進軟硬件建設,提高網絡安全系數,最終建立起具有職教特色的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為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服務。
篇2:數字化校園智能錄播教室在教學中應用
數字化校園智能錄播教室在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目前,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基于網絡的視音頻點播成為學校多媒體教學應用的一項重要需求。同時多媒體課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的日益深入,課堂實錄除了需要錄制教學過程中教員的影像和聲音以外,還需要同步錄制多媒體課件的內容,并且可以快捷方便地生成課件通過網絡進行實時直播。這就要求功能強大的錄播教室在教學中發揮其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推動數字化校園建設,加快現代化信息教育技術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智能錄播教室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使學校的數字化校園得到延伸,為學校的信息化教育作出貢獻。
關鍵詞:錄播教室,教學,數字化校園
一、錄播教室建設的需求
通過智能錄播教室對課程的實時錄制,傳輸到學校的數字化資源平臺上,供全校師生、校領導觀看,提高了學校教育資源的共享性,學生能夠通過網絡這個大環境輕松的觀看其他教師正在上的課程或者是點播以往錄制下來的課程,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針對性;授課教師也可以通過觀看自己或其他同事的教學視頻,加強教學反思,就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加強改進,促進教師進一步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學校領導對視頻課件進行觀看以便有效的對教學進行監測,對師生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態度實時了解,針對這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改善課堂的學習效率,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打造真正的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校園。
二、錄播教室建設的目標和過程
建設智能化可錄播教室,為教師提供了進行精品課程錄像制作的優質環境,供教師進行有關教學研究,教學課件的視頻、音頻采集,學校教學宣傳節目的制作,教學訪談節目、網絡課堂直播等服務。智慧教室的建成,全面提升了教師教學現代化能力水平,帶動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水平整體提高,為學校教育教學創造了良好條件。
錄播教室的建構對于我校教學資源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其作用主要體現2個方面:①精品課程與教學資源的建設,以實現學校優質精品課程資源共享;②在教學觀摩、研究、評價、管理等方面,通過觀摩教師的行為、講話、板書、師生互動、課件等教學過程的錄像,配合教學評估質量監測系統,更好地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管理,以提高教學質量。
智能錄播教室的主要功能包括:錄制功能,編輯功能,自動跟蹤定位,場景自動切換,網絡直播點播。網絡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局域網等在線收看現場活動,也可以在線瀏覽錄制的音視頻文件。“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教學點視頻點播課堂,同步錄制課堂,信息技術整合課堂,名師網絡展示課堂,名校開放共享課堂。”
篇3: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是課堂優化重型武器
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是課堂優化的重型武器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懷茂中心小學:左玉玲
內容摘要: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進入教學,給學生帶來了勃勃生機,給老師帶來了條條道路,它通過圖像、動畫、視頻、聲音等方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靜為動,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確保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同步進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挖掘潛力,讓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成為課堂優化的重型武器。
關鍵詞:優課數字重型武器
正文:
曾經在一次無意瀏覽網頁時,看到了這樣一則研究報告: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效果將大大提高。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很是希望能夠有這樣的優化軟件,無疑是給我們的課堂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因為在課堂中我常常因為講解書本練習孩子們不注意聽而煩惱,雖然采用了大量的教學手段,但即使是講完了,孩子們記憶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自從去年九月份我接受了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的培訓之后真的使我有些欣喜,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是基于新課程標準教材、整合與教材配套的教學資源、集數字化教學工具及資源管理平臺于一體的數字化教學應用系統,它必將成為我們課堂優化的重型武器。
一、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經濟又實惠。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知識總結和鞏固訓練等活動,若運用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題、練習都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既可增大課堂信息量、減少時間,又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既省時、省力、便捷,有效地減輕師生負擔,又加強了訓練密度,這樣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可謂是經濟又實惠。
二、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巧妙引新課。
萬事開頭難,一堂課也是這樣的,如果教師能夠在引課的時候吸引學生,那么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我們感覺單純憑借語言的描述很難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的時候,可以嘗試利用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手段,帶領學生步入新課的數字化知識的海洋。讓孩子們既觀其行又觀其變,這樣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減少了教師的行為、語言,引導,為新課學習縮短了時間。
三、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提高參與度。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進行教學,變靜為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小學生的神經系統活動的內壓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無意注意占優勢。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手段,把靜止的東西,變成活動的東西,激發興趣,促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圓環的面積”一課,在引導學生學會圓環的面積公式后,設計了以下層次的練習:(1)在一般情況下,求圓環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2)引導學生自己編基本題(已知大圓半徑和小圓半徑求圓環的面積);(3)你還能編不同類型的題嗎(已知大小圓的直徑或周長求圓環的面積)?(4)學生在完成基本練習的基礎上,還可自行在電腦上設計并計算生活中的實例(可借助電腦中老師給出的圖片);教師補充提高性練習(討論題):試求下圖陰影部分的面積(多媒體進行全過程演示)。
這樣就把枯燥無味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一張口)教學轉化成生動有趣的快樂教學,學生既動口、動腦、又動手,在快樂中學習得津津有味。
四、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變繁為簡單。
利用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手段,能變繁為簡,易于分散難點,抓住關鍵,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
根據兒童年齡特點來分析,小學生分析綜合能力較差,對一些較為復雜知識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有一些組合圖形求面積的題目,學生學習起來往往感到“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手段,把較為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圖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學求下面三個圖形的陰影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