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綠色教育實施方案
城關二小綠色教育實施方案
----持續、和諧、共生的綠色德育教育
一、指導思想
1、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健康”、“天人合一”的理念,將綠色理念與行動貫穿于學生、學校置身其中的一切生活時空中去,實現綠色理念的“全時空”覆蓋,擴大綠色教育的輻射力與影響力。
2、鑄造學生、教師、學校的綠色發展模式,為學生、教師、學校的持續成功、永續成功、最終成功奠定,提供教育的引擎。
3、以綠色校園環境生態建設為起點,以綠色學生人生發展為重點,以綠色教師培養為依托,以綠色學校辦學模式為關鍵,以綠色學校文化生態與社區文化生態為輔助,全面實現學校及周邊社區文化、環境、發展的生態化轉變,構筑學生、學校、社區發展的良性循環。
4、以“全人綠化”“全校綠化”“全社區綠化”為主旨,全力打造“人--校--區”的三體互動、鼎力協作的綠色教育新模式,將綠色教育理念的創造與行動、創意與實踐、創舉與探索統一起來,打造品牌化的綠色教育典范,實現人的發展、學校發展、社區發展之間的共贏。
二、工作目標
(一)營造綠色校園環境生態與文化生態,為師生發展、學校品牌塑造、校園育人環境的凈化、純化、綠化提供祥和、溫馨的環境支持。
(二)提升學生的綠色意識,激發學生的綠色行動,造就學生的綠色人生信念,為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教育支持。
(三)創造綠色學校教學與管理生態,為學校核心競爭力與綜合辦學實力的夯實與拉升,提供理念上的上位引領與有力的觀念支持。
(四)推進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方式的轉變,力促“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綠色區域發展方式在縣域內產生,充分發揮學校綠色辦學理念、教學思維、管理觀念向周邊社區的輻射、滲透、推衍功能。
(五)切實開展市區兩個主干課題的研究活動。市級《海島農村小學開展綠色教育的深化研究》,區級《洞頭縣城關二小“三導四有”綠色課堂實踐研究》
三、綠色德育教育內容
完善綠色教育系列制度,編輯成冊;對接溫大綠色教育實踐課題,開展綠色教育實踐課題研究;結合“學雷鋒日”、“花草護養日”、“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等開展綠色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優化師生環保節能意識;建設生態園,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完善綠色教育校本課程開發和編印工作;與鴿尾礁村村校文明共建,“小手拉大手”拓展校外綠色實踐活動。
四、綠色德育教育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與領導
1、成立綠色德育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任副組長(具體實施)、少先大隊輔導員及班主任為成員,每學年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充實領導小組成員,健全落實德育工作責任制,每學期開學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一學期的綠色德育工作,制定修訂學校綠色教育規劃,學校綠色德育工作計劃。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班主任的培養、選拔和管理,每學期開學初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學習班主任工作職責,布置綠色德育工作任務;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專題培訓會議,通過理論(綠色)講座、專題研討等方式,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藝術和管理水平;每學年組織一次優秀班主任的評選活動,不斷增強班主任工作的榮譽感。
3、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少先大隊要不斷加強少先隊工作隊伍的建設,一是大隊輔導員要增強責任意識,注重少先隊工作的研究,開拓創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大隊輔導員要注重對中隊輔導員的培訓,每學年要組織一次專題(綠色)培訓活動;三是要注重對大隊部干部、各中隊干部的培養和管理。同時,大隊部要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身心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文化娛樂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培養優良的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4、努力營造全員育人的良好局面。每一位校園人都要牢固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點,充分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立足本職崗位,做到"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5、積極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小組、學校關工委和家長學校的作用。加強對"三結合"教育小組、學校關工委和家長學校的領導,每學年調整、充實組織成員,定期舉辦專題講座、教育經驗交流會等,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聯系,努力形成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校園環境、家庭環境和社區教育環境。
(二)開展綠色課程、綠色課題研究、綠色方案創建等活動
1、綠色課程(20**年9月討論試行)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
課程名稱綠色常識綠色禮儀綠色游戲綠色工藝綠色城市綠色消費
內容傳統兒歌綠色知識綠色校園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花色跳繩毽子翻繩子跳房子布藝類塑料類貝殼類手編類殘瓦類卵石類綠色生活未來家居快樂教育智慧通訊綠色科技暢游世界認識錢幣盤點小金庫儲蓄夢想商家促銷認識金融產品了解貸款義賣策劃
2、修改《我愛綠色》校本課程。課程已經實施5年,本學期完成修訂工作。
3、開展市級校主干課題《海島農村小學開展綠色教育的深化研究》研究活動。本課題由我區教育局出資,與溫州大學合作。
①、課題研究機構
本項目負責人折延東(溫州大學),負責項目總體策劃、管理以及項目報告撰寫;項目負責人洞頭城關二小校長,教科處長,負責洞頭方面的綠色教育研究實踐;課題組成員郝林曉、張娟(溫州大學)負責國外小學綠色教育方面信息資料收集;段新明(溫州大學)、徐俊(藤橋小學)負責國內小學綠色教育方面信息資料收集;龍寶新黎君(陜西師范大學同濟大學)負責小學綠色教育實踐研究方面理論咨詢、指導;周蕾(溫州市新星學校)負責課題資料收集,整理。
②、研究口號:“綠色課堂”“綠色學校”“綠色社區”
③、“綠色”含義:持續、共生、和諧。
持續。“持續”關注是是學生、學校、社區的長效發展、永續發展,關注的是學生、學校、社區發展的潛力,發展的生命性特征,其顯著特征是:不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學校、社區的暫時成功上,而是更為關注學生、學校、社區的最終成功、持久成功上,畢竟學生的成才、學校的成功、社區的成熟不是瞬間可以“打造”出來的,它更需要實力的積累、功力的沉淀、潛能的孕育。
共生。“共生”關注的是在綠色環境生態、綠色文化生態中,學生的發展是與教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環境的改進關聯起來的,相互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只有對整個學生、學校、社區的文化生態進行整體性的建設,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成員才可能從中獲益。也就是說,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成員的發展是在吸收周圍成員、生態伙伴的營養中壯大自己的,“共生”既是學校文化、環境生態中每個成員的存在狀態,又是其獲得發展,從環境中獲得營養的渠道與方式。
和諧。“和諧”強調的是綠色文化、環境生態中各成員之間的關系,它強調學生只有在與同學和諧相處、與教師和諧相處、與環境和諧相處中,才可能獲得一個健全、健康、健美的心智與精神,才可能獲得素質的全面提升。正是基于這一考慮,我們認為:只要學校中的人--學生能夠實現與周圍人、周圍環境間的和諧相處與積極交往,對他們的素質教育就可能順利實現。“和諧”狀態的創造是綠色教育的全程及各個方面都要關注的焦點,是綠色教育的最高目標與理想狀態。
④、研究框架示意圖
洞頭區城關二小綠色教育實踐研究框架示意圖
4、開展區級主干課題研究活動。
附件:《洞頭縣城關二小“三導四有”綠色課堂實踐研究》。
5、課堂是主陣地,在課堂上實施《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課堂教學變革方案》。
①、群策群力修訂《城關二小課堂教學變革實施方案》,精心制定核心日程安排。②、組織保障③、制度保障④、外出取經。⑤、校本培訓開設課改講壇。⑥、小組學習的開展⑦校本研磨緊扣“三導四有”課堂模式。⑧繼續實行推門課,了解全校學科教師課改進程。
⑨擬定13周組織1次校級課改匯報課。要求語、數、英、科各開1節。
6、制定《綠色班級創建方案》,開展綠色班級創建活動。
(三)認真落實綠色常規教育活動
1、堅持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可以減少了不同垃圾之間的相互污染,有利于物質回收利用。有利于生態垃圾和非生態垃圾的分離,減小垃圾處理難度。有害垃圾分離,減少垃圾中重金屬、致病菌的含量,減少水、大氣、土壤二次污染風險。
2、開展花草護養活動。近幾年,學校在校園綠化方面投入了20幾萬元,種植了各種花草,綠化學校環境的同時,也給學校帶來了如何管理的問題,經常有花草遭到人為的破壞。學校在教育學生愛護的同時,成立學校花草護養小組,由校大隊部牽頭,三至五年級各出2名學生組成。周一至周五5個小隊,負責每天中午與放學后的巡視任務,確保花草不被人為破壞。
3、每2個月出一期校《綠色風》校報。
4、創建綠色長廊。學校一至三樓層每樓層走廊一個主題,綠色長廊安排在三樓,精心設計內容。
5、開展綠色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利用春秋游時間,結合洞頭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綠色教育主題活動。
6、確定每年兩個月的學校綠色月(4月和11月)。有計劃有主題的開展活動。
7、開展校園綠色之星評選活動,每學期末評選20名綠色之星(學生)和5名綠色功成(教師)。
8、主題活動
①、學雷鋒環保社區行活動。
②、六一環保作品展示。
③、6.5世界環境日節水。
④、開展“光盤行動”活動。
⑤、清明節組織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如請老前輩講長征故事、抗戰故事,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從而珍惜今天,報效祖國。
⑥、元旦組織迎新年綠色游藝活動,感受生活的幸福,展望美好明天,增添進步的動力。
五、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實現環境育人綠化。
1、我校的長期愿景是“給未來一片綠色”,讓綠色辦學理念伴隨著學生成長,伴隨著學學校發展。
2、擴建學校生態園系列。一是在原來的生態園部分擴建。二是讓花草上墻。三是校門口建立開心農場,作為學生的勞動基地,按季節種植蔬菜。
3、班級外墻面美化。每個班級一個主題,在本學期內完成。
4、加強教室、櫥窗綠色文化建設。布置好兩塊專欄,班級每月辦好一期黑板報,每學期辦一期綠色黑板報。櫥窗由少先大隊部和藝術組教師負責,張貼學生書畫作品或其他宣傳資料,一月一更換。規定一學期必須有1期是綠色主題黑板報。
5、辦好學校紅領巾廣播。學校成立紅領巾廣播工作小組,稿件由各班學生提供,教師負責選稿,學生播音。欄目包括校園新聞、德育小故事、民族文化大觀、安全常識、綠色環保知識等。每學期對優秀播音學生進行表彰,對積極投稿宣傳綠色教育的班級在文明班考核中給予獎勵。
附件材料:
1、《追求綠色教育打造特色品牌》--城關二小綠色教育創建規劃
2、20**學年學校綠色工作思路《在綠色教育理念下幸福成長》
3、《溫州大學?洞頭縣人民政府基礎教育創新行動計劃項目申報表》
4、《持續、和諧、共生的綠色教育》--洞頭縣城關二小綠色教育實踐研究
5、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課堂教學變革
6、洞頭縣城關二小20**上半年綠色教育工作計劃
7、《洞頭縣城關二小“三導四有”綠色課堂實踐研究》
8、校本課程我愛綠色、學科拓展、社團活動、地方德育、綜合活動、開心農場安排表
9、給未來一片綠色--城關第二小學的綠色教育
區電視臺《藍色風》播報稿
篇2:小學老師教育活動寫實一抹綠色一片希望
文章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間,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已向我們走來。在春光明媚的三月里,愛山小學教育集團的“我種植,我快樂”活動又開始了。
本次的種植活動分兩大版塊同時進行:一是室內種植,即班級養綠護綠活動,此活動發動全校班級都參與其中,以班級為單位,選10盆盆栽,放置班級植物角,科學組編號并用照片定時記錄生長情況,最后的評比以每盆植物與最初長勢做比較,以長勢良好為優,并根據日常植物長勢記錄表、日記等其他項目作為附加條件綜合評比。二是室外種植,即開發學校陽光種植園,并將種植園的部分種植地向四年級班級開放,每班可領取兩塊種植地,選擇種植瓜果蔬菜、向日葵等。每班組建種植小助手,進行日常觀察養護,根據需要進行澆水、施肥、捉蟲、除草等。
此次活動一開始就受到了各班學生和教師的歡迎,班級中的生活柜上已擺滿了各種綠色植物,文竹、綠蘿、長壽花等等引入眼簾,十分賞心悅目,不僅美化了班級,也讓學生學會養綠、愛綠、護綠。室外種植園里,孩子們正在熱火朝天的勞動著,除草、翻地、播種,相信,不久的將來,孩子們的汗水一定會換來豐收的果實。
篇3:幼兒園教師教育筆記:綠色環保,春意盎然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綠色環保春意盎然
陽春三月,春風明媚,一年之計在于春,桃園實驗幼兒園全體老師、家長和小朋友懷著對新年美好祝愿,在著春暖花開的好時節開展“綠色環保節”節慶活動,使我們的課題研究得以深化和發展。老師們總結經驗,精心策劃和部署環保節主題活動和特色活動,今年的“綠色環保節”在情景劇“我給地球洗個澡”感染下拉開了序幕從3月7日開始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環保節主題活動,我們延續了往年的環保節活動并對一些活動進行了調整和創新,啟動儀式全園幼兒參與。場面熱烈,大班的情景劇表演吸引所以孩子們的目光,在老師帶動下表演“我是環保小衛士”使活動達到高潮。中班以主題“綠色小天使”通過語言談話“青青的草地、綠色家園”,社會認知“綠色食品”、美術“我和小樹手拉手”“春天”,藝術“歌表演我是環保小衛士”,“變廢為寶”親子制作、結合植樹節的“種子發芽”實驗等活動進行,孩子們獲得了許多有關環保的知識,增強了環保的意識,并且也得到了許多的鍛煉。懂得我們要愛護小樹苗、當草地上小草在發芽是不要去踩踏,有的小朋友還知道多種樹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的道理呢。
本次環保節的亮點一是“變廢為寶”親子制作,老師在“寶”上下文章,在動員家長參與活動前就制作內容進行篩選,后確定做“相框、收納盒、筆筒、書簽”等可用物品,并要求作品精美牢固,當小朋友自豪興奮的把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制作的作品帶到幼兒園時,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他們交流著欣賞著,老師和家長們進行了參觀,大家有目共睹,有的家長用贊嘆的口吻說“真是無限的創造啊!”之后我們選擇有用的物品放在教室里使用讓孩子們真正懂得有許多廢舊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亮點二是“種子發芽”實驗活動,我們先帶領孩子們收集各種可以種植的種子有瓜子類、豆類、菜籽類和花子類,引導他們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這些種子給它泥土、水和陽光,它就會寶寶一樣從泥土里慢慢出生長大,并把種子發回家請家長陪同幼兒一起進行種植活動,每天去看護觀察,發現出芽了就把“種子發芽”作品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并放在班級自然角學習自己照料和觀察,在老師和家長帶領中孩子們不僅對種植產生了濃厚興趣,還激發了幼兒觀察的情趣。自然角真正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小樂園。亮點三“綠色環保”各班結合春天季節積極進行環境創設,特別是各班老師精心收集材料和設計各種春天吊飾,新穎別致的春天美麗畫卷映入孩子們眼簾,把春天留在孩子們心田,主題墻展現孩子們稚美的春天寫意,在老師精心構思中春意濃濃,同時讓孩子們懂得美好的大自然環境要靠我們來愛護,不要去采摘花草。
我們的口號是“桃園綠色小天使,家園變得更美好”,在我們的引領下,孩子們提高了環保認知和意識,把環保活動延伸到平時的活動和生活中,讓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引領下中把認識和情感轉化為行動,從每件小事做起懂得保護環境,“同一個地球。同一份責任”為了下一代我們行動起來倡導環保教育,為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