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教師教學競賽中學組初賽實施方案
沙長六中參加教師教學競賽(中學組)初賽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打造高效、特色、和諧的課堂,深化課堂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六中教師提供發(fā)展平臺和展示教育教學能力的機會;同時為學校爭光,向全市宣傳六中精彩的教育教學精神。現(xiàn)將參賽事宜安排如下:
二、組織機構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z以及學術委員會委員
三、競賽安排
1、時間:**年10月29日(周六)。
2、競賽地點:長郡梅溪湖中學(沙長市梅溪湖踏雪路99號)。
3、參賽選手:z
四、賽課安排
為了確保參賽取得優(yōu)異成績,必須發(fā)動全校所有教職員工的力量,大家齊心協(xié)力,群策群力,獻計獻策。
1、組織動員:周四下午5:10召開全體成員會議。交待具體事項。
2、參賽事宜:
1)交待出發(fā)時間(周六早晨7:00),簽到時間(7:45),遲到5分鐘取消參賽資格;
2)地點:左校在辦公樓三樓黨建辦,z老師在科技樓502、z老師在科技樓503、沈昭老師在體育館健身房;
3)參賽選手憑身份證參賽,可自帶筆記本電腦;
4)選手進入賽場,首先將教育微表達題交給主持人;賽后,一定要交課件和教案,教案不計分;
5)片段教學(15分鐘)倒數(shù)40秒有人統(tǒng)一提示,教育微表達(3分鐘)倒數(shù)15秒統(tǒng)一提示,超時扣分,時間少了不扣分;
6)參賽選手在賽課中一定要體現(xiàn)粉筆字,所以一定要有一定的板書。
7)z老師、z老師、z老師分別由z老師、z老師、z老師負責銜接;
8)z老師負責攝影和其他工作;
五、后勤及車輛保障
1、早晨7:00學校兩臺車,車上備兩箱飲用水;到達以后車輛返回學校,準備帶學生配合比賽。
2、z老師的學生,高二277班6人;z老師的高二學生各班都有共12人;z老師的學生,高一k1602班6人;
3、補貼和中餐學校工會負責;
沙長市第六中學工會委員會
篇2: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運用游戲競賽方式營造輕松和諧語文教學氛圍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運用游戲競賽方式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教學氛圍
摘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目前,為數(shù)不少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語文教學嚴肅、呆板、機械、缺少活力,沒有趣味,把原本生動有趣的語文學習變成枯燥無味的靜態(tài)過程。這違背了新課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成了迫切要解決的難題。本文在筆者多年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目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得出結論:運用信息技術,采取游戲競賽方式,是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教學氛圍的有效途徑。同時,從文言文教學、生字生詞識記、作文教學等三方面具體探討了應該如何運用游戲競賽方式活躍教學氛圍,最后還提出了運用游戲競賽方式應遵循的5個原則。
關鍵詞:信息技術游戲競賽輕松和諧教學氛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以網絡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時代,網絡越來越多地走入并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這反映到教育領域,就是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而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煥發(fā)課堂活力的前提條件。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說過的:“積極的情感,歡樂的情緒,能使學生精神亢奮、思維活躍,容易使他們形成新的聯(lián)系而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可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極大地感染學生,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應想方設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目前,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采取游戲競賽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和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語文教學為什么要采取游戲競賽方式
語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也是中學生學習的一門最重要的基礎學科。而事實上,我國相當多的中小學生并沒有對語文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語文;不少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比較滯后,“滿堂灌”仍是主流,語文教學效率并不高。目前,在為數(shù)不少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種情景:教師在講臺上按部就班、聲嘶力竭地進行著知識的傳授,與之呈相反狀態(tài)的是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大多數(shù)學生不是趴在課桌上就是沉默發(fā)呆。這樣一堂由少數(shù)尖子勉強跟隨教師節(jié)奏,苦苦支撐著局面的語文課堂,其效果顯然是很差的。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課堂缺少活力,沒有趣味,更沒有吸引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的元素,把原本生動有趣的語文學習變成枯燥無味的靜態(tài)過程。這與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不相符合,也違背了新課程標準關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因此,采取適當?shù)姆绞饺ゼぐl(fā)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教學氛圍,這便成了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當前迫切要解決的難題。
教育家格倫
篇3:教師技能競賽論文類合理利用電教媒體教學如魚得水
濮陽市教育系統(tǒng)20**年度教師技能競賽論文類
合理利用電教媒體,教學如魚得水
【內容摘要】科技的發(fā)展為社會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在教育領域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電教化手段逐漸走入課堂,它有效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要想使電教化手段真正服務于課堂教學,還必須注重電教媒體的合理選擇以及運用,電教手段主要體現(xiàn)在計算機課件輔助教學的運用。本文將以電教媒體的合理選擇及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制作作一些理論研究。
【關鍵詞】恰當?shù)拿襟w選擇,媒體的功能特點,語文教學的特性,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展,電教教學設備的投入,使得我們的學生也能享受到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下的教育,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現(xiàn)代化電教媒體,真正服務于初中教學,這還得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作更多地學習和嘗試,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旗下,筆者也投入極大的熱情進行了一些嘗試,嘗到了許多甜頭,也走了不少彎路,對于合理利用電教媒體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其中感受最深的一點莫過于要將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進行優(yōu)化組合、合理利用,切莫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把語文多媒體教學搞成多媒體“展示”。
多媒體教學它具有優(yōu)化教學過程,獲得最佳教學結果的功效,對于語文教學而言,它能沖破時空限制,促進教學形態(tài)的多樣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對象,擴大直接經驗的范圍;它形象具體,生動活潑,有利于引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是,作為一種從傳者到受者之間含帶信息的物質工具,它的種類較多,有聽覺媒體,如廣播,錄音;有視覺媒體,如幻燈,投影;有視聽媒體,如電影,電視,視盤;有交互媒體,如語言實驗室,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等,不同的教學媒體具有不同的教學功能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性質,這就要求將多種教學媒體有機地組合起來,發(fā)揮它們各自的功能去傳遞不同性質的教學內容,以取得優(yōu)異的教學效果。
合理選擇多媒體教學手段
恰當?shù)拿襟w選擇,其教學功能發(fā)揮與教學的需求相一致,可以使語文教學如虎添翼,產生積極的教學效應;不恰當?shù)拿襟w選擇,其教學功能發(fā)揮與教學的需求不一致,猶如畫蛇添足,在語文教學中產生消極的教學效應。媒體的恰當選擇,使獲得媒體應用積極效應的重要前提條件。語文教學的電教媒體選擇應立足以下三點:
一.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各類、各種電教媒體的教學功能特點。
電教媒體總體上來看具有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表從教學內容的特點,但各種媒體的教學功能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例如投影利于表現(xiàn)靜態(tài)的現(xiàn)象,而VCD對放映則利于表現(xiàn)動態(tài)的過程。掌握這些差異,對于媒體的正確選擇是必要的。
二.明確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性質。
語文教學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教學的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也有著自己不同的特點性質,不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選用電教媒體;不但不會獲得理想的應用效果,而且會影響對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我非常注意根據(jù)課文不同的文體特征選用不同的電教媒體進行組合,力求達到最佳效果,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講授記敘文,散文,戲劇,詩歌單元適合運用錄像帶;VCD,圖片相結合,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運用聲音,圖象結合,將抽象的文字演化為形象可感的畫面,音樂,朗誦,使學生變觀地感受所要接觸的文字信息;從而享受到文學藝術的美,激發(fā)他們對美的追求。在講授議論文單元時,上述的組合方法就不適用了。我嘗試將制作電腦教學軟件當中的資料展示學生,讓他們了解課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議論思路,結構,還可將課外精短的議論文移入課堂,使學生獲取理性的思考、文言文教學同樣可以大大得益于恰當?shù)碾娊堂襟w,文言文教學內容距現(xiàn)在的年代久遠,涉及的資料多而雜,知識點多信息量大,用傳統(tǒng)的“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方式。“少慢差費”的弊端很明顯,電教媒體的優(yōu)化組合能使這些現(xiàn)象完全改觀、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常為大量的板書所累,文學常識,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等等,無所不用板書,學生還覺得乏味。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將現(xiàn)成的教學軟件與自制的教學軟件組合應用,效果相當好。
三、了解學習者的狀態(tài)。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任何教學媒體只有直接作用于學習者時,它的潛在教學功能才能轉化為實在的教學功能。實現(xiàn)這種轉化的必要條件,是要與學習者的狀態(tài)相適應。
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初次接觸電教媒體時非常好奇,興奮,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到習以為常之后注意力其中的程度便有所下降,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探索革新,尋求最佳的組合方案,使學生以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以多種方式參與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的《春》時,我要求全班每人上網申請一個電子郵箱(我校的校園網可實現(xiàn)校內聯(lián)網和遠程聯(lián)網)將自己對《春》的藝術短評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fā)送到我的電子郵箱中,我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批改電郵之后分別發(fā)送回學生的電子郵箱,第二天語文課在電腦室上、學生在網上閱讀到教師發(fā)給自己的郵件,非常高興,學習興趣大增。此舉有效地調低了學習者的狀態(tài),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效果很好。
正確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搞好輔助教學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有著巨大的魅力。但如果把握不好,流于形式,就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開展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把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搞得更好。
(一)、處理好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現(xiàn)代教學手段有其突出的特點,但傳統(tǒng)教學手段也有自身的長處,而且至今仍是確有成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缺點,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優(yōu)點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也改善了師生教與學的環(huán)境。
(二)、處理好“輔什么”與“怎樣輔”
進行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首先要明確其地位是“輔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此來盲目地、一律地代替其他教學手段。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想把課本丟開,這都是概念上的錯誤,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