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工作自查報告
幼兒園安全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教育局通知精神及要求,我園領導高度重視,對照本園的自身情況認真開展了大排查活動,現將有關情況作以下匯報:
一、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努力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幼兒園成立了由園長牽頭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園長負責,副園長分管。實行了“層層把關,防范第一,定人定崗”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將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細化分解,具體責任到人。各崗位與幼兒園簽訂了《安全管理責任書》,組織學習《安全工作制度》細則,明確了各自責任范圍和工作要求,使得全園人人都有安全防范意識,人人都有監督崗,人人都知曉安全防范措施,人人都是安全衛士。
二、高度重視安全工作,提高教職工的安全意識
我園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定期對全體教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增強教職工的責任感。并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上級轉發的各種安全教育、安全檢查等文件,通過學習,讓大家明確到安全工作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責,使教職工在思想上對安全工作高度重視。組織教職工學習報刊、雜志、媒體報道的各類事故、案例,分析產生事故的原因,進行討論評述,除了少數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外,幼兒園很多事故主要還是當事者責任心不強造成的,讓大家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要引以為戒,加強責任心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
三、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幼兒防范意識。
安全知識最終要轉化為安全行為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最有現實意義的。我們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游戲、學習、訓練、實踐活動。我們在活動室周圍和樓梯、過道兩旁貼上安全標記圖,以經常提示幼兒。如小心觸電、當心危險,上下樓梯按指示箭頭行走,不推擠,以免碰撞。教育幼兒不玩火,不動插頭開關等。其次,開展一系列安全主題活動,如遵守交通規則,給小朋友介紹交通規則,認識交通標記,懂得紅燈停、綠燈行的常識。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使幼兒的安全意識有了明顯的提高,心理素質、應變能力明顯加強。
四、加強工作管理,防患于未然
我園進一步加強了園內秩序管理,凡有人來訪,認真做好登記,嚴禁身份不明、無正當事由、推銷商品等人員進入園內。此外,確保了幼兒園周邊道路的暢通,保證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出入安全。
篇2:榮成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自查指南
榮成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自查指南
為確保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持續滿足獲證食品安全的必備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要求,制定榮成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自查指南。
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制定本企業的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每年至少進行二次食品安全自查。
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建立食品安全自查領導小組,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食品安全管理員具體組織實施,采購、驗收、生產、質檢、保管等部門的人員擔任組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在每年6月和12月底前向各監管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報告食品安全自查情況。
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自查的主要內容:
第一條企業資質的一致性
(一)自查食品生產許可證載明的企業名稱是否與工商營業執照一致,食品生產許可證是否在有效期內;
(二)自查實際生產場所、生產范圍等是否與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內容一致,是否存在生產場所搬遷未變更、超許可范圍和超期未延續繼續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
(三)自查企業生產條件、檢驗手段、生產技術或者工藝是否發生變化,是否持續符合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要求,變化后是否按規定進行了報告;
―1―
(四)是否存在其它應變更而未變更的內容。
第二條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一)自查所購的原輔料是否向供貨者索取了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復印件(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取得許可的)和購進批次產品的合格證明文件;對供貨者無法提供有效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原輔料,企業是否依照食品安全標準自行檢驗或委托檢驗;是否對檢驗過程進行了記錄,《進貨查驗記錄》是否及時準確,內容是否真實完整,且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二)自查原輔料等物料庫房,查驗庫存物料的帳、物、卡內容是否一致,物料的數量、名稱等記錄信息,與《進貨查驗記錄》進行比照,驗證是否與實際使用的原輔料品種一致;
(三)查看原輔料庫房環境是否整潔衛生,防鼠防蠅等設施是否有效;原輔料是否按規定存放,食品添加劑是否單獨存放;涉及冷凍、冷藏等特殊要求的原輔料,貯存溫度控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實施出入庫管理。
第三條企業生產過程控制制度
(一)查看生產部門是否定期對廠區內環境衛生狀況進行自查,是否保存自查記錄;現場察看企業周邊是否有變化,是否增加了對食品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的污染源;廠區內是否保持清潔衛生,是否存在妨礙生產、有礙食品安全的其他產品;廠區路面是否平整、有無積水;生活區、生產區隔離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飼養家禽、家畜行為;
―2―
(二)查看生產部門是否按規定定期對生產加工場所清潔衛生狀況進行自查,是否保存自查記錄;現場察看企業生產加工場所是否清潔衛生,屋頂(天花板)、墻壁表面是否清潔,地面是否有積水;供水、排水、清洗消毒、廢棄物排放、通風、照明、溫控、消防等設施是否完好;防蠅、防鼠、防蟲、洗手、更衣等設施是否正常使用;
(三)查看是否定期對生產加工設施清潔衛生狀況進行自查,是否記錄停產、復產情況及復產時生產設備、設施等安全控制情況;現場察看企業生產加工設施是否有污垢和灰塵;
(四)查看生產設備、設施是否運行正常;現場察看食品生產設施、設備、工具和容器是否維護保養完好,使用前后是否及時進行清洗、消毒,是否保存有關記錄;
(五)現場詢問技術人員、投料人員對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如何進行計量控制,自查是否如實填寫《投料記錄》;查看是否使用非食用物質,是否使用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添加物質,是否合理劃分產品批次;
(六)查看是否合理確定生產過程關鍵質量控制點,是否根據工藝作業指導書實施有效控制,是否保存相關記錄;
(七)查看人流、物流走向及設備布局是否合理并滿足工藝要求,是否按照生產工藝的先后次序和產品特點設置不同區域;自查企業的加工布局是否生熟分開,是否存在原料、半成品、成品往返交叉現象;
―3―
(八)查看用于監測、控制、記錄的設備,如壓力表、溫度計、記錄儀等是否定期檢定、校準和維護,是否保存相關記錄;
第四條企業出廠檢驗記錄制度
(一)對照相應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查看是否能夠滿足所生產品種的全項檢驗;檢驗設備、設施是否能正常使用,計量器具是否有合格有效的檢定證書;
(二)對照相應的檢驗檢測規程、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及檢測方法,查看所需的輔助設備是否能正常使用,檢驗所需化學試劑是否能夠保證需要且在有效期內;
(三)對照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詢問檢驗人員有關檢驗過程,考核檢驗人員對檢測方法掌握的熟練程度;
(四)對照企業生產加工產品的《入庫記錄》,查驗是否做到出廠產品批批檢驗;查看出廠《檢驗報告》是否存在漏項行為,是否有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執行標準、檢驗結論、檢驗人員、檢驗合格證號或檢驗報告編號、檢驗時間等記錄內容;是否按規定保存出廠檢驗原始數據和檢驗報告;
(五)查看留樣場所,是否保存留樣觀察記錄;對照出廠檢驗報告,抽查企業是否批批留存實物樣品,是否按照企業規定(根據產品的儲存條件和保持期)的保存期限保存樣品;
(六)查看是否按照規定進行實驗室測量比對,是否保存比對記錄;
―4―
(七)查看委托檢驗項目、批次是否符合規定,委托檢驗機構是否具有法定檢驗資質;查閱企業送檢記錄和檢驗報告,抽查企業委托檢驗是否符合檢驗要求。
第五條企業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查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否符合企業實際情況;
(二)是否保存不合格物料處理記錄;對照企業進貨驗收記錄,自查企業對采購的不合格原輔料的處理情況,是否存在使用不合格原輔料進行生產的違法行為;查閱出廠檢驗記錄臺帳、委托檢驗報告、監督抽檢報告,自查企業對生產的不合格產品是否進行了有效處理,是否存在出廠銷售不合格產品的違法行為;
(三)查看對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監督抽檢中的不合格情況的整改措施是否有效,整改后產品是否復查合格。
第六條企業回收食品管理制度
(一)查看《回收食品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實際需要;
(二)查看對回收食品是否進行登記,回收食品是否單獨存放,明確標示;
(三)查看回收食品的處理記錄,是否將回收食品進行銷毀;若未銷毀,保管措施是否有效且能避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第七條企業廢棄物管理制度
(一)查看《廢棄物管理制度》的符合性;
(二)查看對廢棄油脂等生產廢棄物是否進行登記,是否合理存放、處置;
―5―
第八條企業生產加工食品的標識標注
(一)自查標簽是否標明食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等項目,標注內容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存在超前標注生產日期的違法行為;
(二)查看標簽是否標注食品成分或者配料表,標注的成分或配料是否按照生產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進行標注,是否標注生產加工食品中使用的各種添加物質;
(三)查看標簽是否標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和食品產地,標注的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是否真實,是否為依法登記注冊、能夠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產地是否按照行政區劃標注到地市級地域,聯系方式是否真實有效;
(四)查看標簽是否標注保質期,保質期的標注是否符合規定;
(五)查看標簽是否標注現行有效的產品標準代號;
(六)查看標簽是否標注貯存條件,標注內容是否符合規定;
(七)查看標簽配料表中是否標注了生產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標注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是否符合規定;
(八)查看標簽是否標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標注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是否合法有效;
(九)查看標簽是否按照標準規定進行了營養成分標注,標注內容、形式是否符合規定。
(十)查看專供嬰幼兒主輔食品的標簽是否標明主要營養成―6―
分及含量;可與進貨臺帳、生產投料記錄對照,自查標注的主要營養成分是否真實;
(十一)查看專供特定人群主輔食品的標簽是否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含量;可與進貨臺帳、生產投料記錄對照,自查標注的主要營養成分是否真實;
(十二)查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企業銷售臺帳制度
(一)查看銷售臺帳制度是否符合企業實際需要。
(二)查看成品庫的帳、貨、卡是否一致,查閱銷售臺帳是否準確完整,記錄項目是否包含產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出貨日期、地點、檢驗合格證號、交付控制、承運者等規定要求的內容;是否及時記錄;記錄人員是否簽字。通過核對銷售臺帳與生產記錄的一致性,自查銷售臺帳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三)查看成品庫房環境是否整潔衛生,防鼠防蠅等設施是否有效;是否按規定存放產品,涉及速凍、冷藏等特殊要求的產品貯存溫度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條企業標準管理制度
(一)查看現行有效的執行標準目錄及標準文本,是否按照規定進行了備案;核對產品品種,查看是否存在無標生產行為;
(二)查閱質量管理文件,相看相關人員是否職責到位,是
―7―
否能夠保證及時收集、記錄新發布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自查具體記錄情況;查閱培訓記錄,自查企業是否對新發布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進行培訓。
第十一條企業食品召回制度
(一)查看建立的《食品召回制度》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要求;
(二)必要時進行食品召回演練,以驗證食品召回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規性;
第十二條企業從業人員健康和培訓
(一)查閱質量管理文件,自查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和健康檔案制度是否有效執行,對直接接觸食品人員健康管理的相關記錄是否有效保存;
(二)自查從業人員培訓制度是否有效運行,是否制定培訓計劃;保存的從業人員食品質量安全知識培訓記錄是否及時更新;現場抽查部分檔案,了解近期食品質量安全知識培訓情況;
(三)抽查直接接觸食品人員是否具有健康證明;
(四)現場檢查食品生產人員的個人衛生,進入作業區域的生產人員是否穿著潔凈的工作服、鞋,頭發藏于工作帽內或使用發網約束;是否配戴飾物、手表,化妝、染指甲、噴灑香水;是否攜帶或存放與食品生產無關的個人用品。
第十三條企業委托加工食品管理制度
(一)自查委托加工協議,查看委托加工行為是否在協議有―8―
效期內;
(二)查看委托加工的食品及食品標識是否與委托加工協議、委托加工備案手續所記載的內容一致;
第十四條企業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
(一)查閱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能否有效執行,具體負責人員的受理及處理是否按規定執行;
(二)查看登記的投訴記錄是否載明投訴者的姓名和聯系方式、食品品種、數量、生產日期或生產批號、具體質量問題;
(三)查看對消費者投訴的食品質量安全等問題作出相應處理過程,檢查處理記錄;
(四)查看對投訴屬實的食品質量安全等問題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查看整改記錄和整改報告,必要時可聯系投訴者核實情況。
第十五條企業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制度
(一)查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信息的制度是否有效執行,是否保存了記錄和資料。如:收集、記錄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通知、公告,包括國家和省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食品新原料、生產新工藝、新品種食品添加劑、新型食品用包裝材料的風險評估信息,行業內有關食品安全信息等;
(二)查看是否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信息,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防止風險的發生。
第十六條企業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制度
―9―
(一)查閱制定的食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制度和處置預案是否合理,設立的專門機構是否能承擔相應職責;
(二)必要時對食品安全事故處置進行實際演練,查驗防范措施落實情況,考核質量安全管理員對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熟悉程度;
(三)查看有關問題食品召回、安全事故報告等處置執行記錄,查閱記錄內容是否完整。
―10―
附件1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自查情況表
企業名稱:產品名稱:
―11―
―12―
―13―
―14―
―15―
附件2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合格項改進表
―16―
附件3
主要原材料、食品添加劑、包裝材料使用情況一覽表
―17―
注:驗貨方式是指自行檢驗(全檢、抽檢)、委托檢驗(全檢、抽檢)、查驗合格證明或是上述內容的組合等。―18―
附件3
主要原材料、食品添加劑、包裝材料使用情況一覽表
―19―
―20―
注:驗貨方式是指自行檢驗(全檢、抽檢)、委托檢驗(全檢、抽檢)、查驗合格證明或是上述內容的組合等。
―21―
篇3:中心幼兒園安全自查報告范文
**年中心幼兒園安全自查報告范文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我園安全管理工作,切實保障我園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學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構建和諧安全穩定的教學環境,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澄邁縣人民政府和澄邁縣教科局的相關文件要求,在我園全體教職工齊心協力下,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現將先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認真學習和貫徹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認識、依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我園的實際工作需要,4月14日下午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了相關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得以法治校,依法管理,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管理能力。我們學習的法律法規有**年6月3日,由教育部、公安部、衛生部等10個部門聯合頒發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管理職責,完善了校內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了日常的安全管理,開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動等。我們還學習了《澄邁縣教科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學校全管理的規定》(澄教科(**)95號文件)的全部內容。認真貫徹了《海南省教育廳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校外集體活動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瓊教(**)22號文件)和《海南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于做好春夏季中小學生和幼兒安全工作的通知》,堅決執行《澄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澄府辦(**)81號文件)和《澄邁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關于加強全縣學大型*和校外活動組織管理的通知》。要求教師提高責任意識,增強安全常識,切實認識到幼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保證把孩子教育好,管理好,保護好,并與所有的教職工簽訂安全責任狀,讓家長放心地將幼兒交到我們的手中。
二、領導班子充分重視,提高思想意識
4月14日上午召開領導班子成員會議,明確職責和具體分工,成立以園長為首的幼兒園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針對各項具體安全工作每周二開展全園性安全隱患排查,各班老師負責本班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并把排查情況匯報到王翔老師處。全園的水、電線電路、設備設施、戶外場所、大型玩具等由安全領導小組每周二下午進行排查。
三、健全各項安全制度
經幼兒園安全領導小組初稿,并由全體教職工討論通過的相關安全制度有:《幼兒園消防安全制度》、《幼兒人身安全措施》、《幼兒園安全制度》、《班級日常安全制度》、《幼兒園重大事故處理預案》等。并嚴格按照制度落實實施。
四、消防安全工作管理
幼兒園集體對活動室、寢室、食堂等重點防火場所進行排查,對電源、電線進行改裝處理,對教室內的插座進行“不用即封”處理,將墻面外漏的插座用膠帶封住,將拖線插座放在高處(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使用,消除一切不安全的隱患。檢查各類消防設施、消防器材的使用情況。并對幼兒及教師進行應急預案知識教育,確保緊急情況下幼兒和教職工能夠有秩序地安全撤離、疏散。
五、接送、晨檢、午睡值班工作情況管理
教師嚴格執行幼兒園接送制度,認真清點幼兒,做好幼兒入園晨檢、帶藥、不安全隱患記錄工作,對于未到園的幼兒,教師要及時做好家園聯系工作,并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匯報,有異常情況應馬上請示上級領導,以防各種大的傳染病或其他特殊情況的蔓延。幼兒午睡值日教師應盡職盡責,根據季節變化和幼兒具體情況做好保育工作,讓每個幼兒健康安全地午睡休。
六、食品衛生管理情況
幼兒園對食堂衛生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地檢查,徹底清除衛生死角,對于各種不衛生的隱患和習慣及時進行處理更新。廚房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和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等文件的規定,并簽訂食品飲食衛生責任狀。學校加強對食品采購、供貨、加工等關口的管理,確保所購食品和原料衛生安全,符合國家食品衛生要求。存放食品和原料的場所有專人管理,非直接工作人員不得接近;嚴格生熟分放和加工處理制度,并嚴格執行飯菜當日制作,當日食用制度,以防隔夜飯菜對幼兒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對幼兒園進行滅鼠除蟑,清除各種寄生蟲,防止各類傳染病的發生。
七、幼兒學習活動玩具和運動器械情況管理。
結合本次自查活動,幼兒園對園舍、室內設施玩具,寢室用品,進行了一次徹底地檢查。將各種游樂設施進行加固處理,對教具和玩具進行消毒和檢查,將不合格的玩具進行銷毀。室內桌椅和寢室床具也整體進行了一次維修,徹底檢查了班級的物品擺放,消除了隱患。
八、幼兒安全常識教育情況。
幼兒教師結合課堂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安全知識教育,讓幼兒具備簡單的防火、防電、防水、防病、防騙常識,并利用接送幼兒的時候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結合本次自查整改工作,我園在管理制度、校園設施、安全意識和安全措施等方面都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教師的安全意識也進一步加強,對各項安全工作和應急處理辦法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將會在一個安全的、活潑的環境內健康、快樂地成長。
自檢情況:
1、幼兒園房屋、戶外活動場地、玩教具等經檢查符合安全要求。
2、幼兒在活動時,有專人負責看護。
3、幼兒園周邊無違章及倒塌的危險建筑。
4、幼兒食品的采購按照標準嚴格執行。
5、對突發流行病和傳染病制定有針對性地防范和措施。
6、定期組織教職員工學習,提高個人素質,無發生體罰及變相體罰幼兒的行為。
7、制定幼兒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執行。
8、制定幼兒接送制度,對不認識的人接孩子,老師不放行并與家長聯系保證每位幼兒的人身安全。
9、辦園條件符合有關規定。
10、中三班的天花板燈管處有漏水的現象,可能會導致漏電,已多次叫相關人員整改,但都沒辦法修好,望局里給予援助。
文儒中心幼兒園
**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