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方案

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方案

2025-03-28 閱讀 4069

  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精神,按照*****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決定在公司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活動,進一步規范電器產品的安裝、使用及其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維護保養、檢測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電氣火災事故發生;電氣設備安全管理進一步規范,現有電氣重大火災隱患基本消除,防止產生新的隱患,安全用電常識進一步普及,電氣安全意識明顯提高,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電氣火災事故勢得到有效遏制。

  二、組織機構

  成立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工作組),活動辦公室設在安全技術科。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組主要負責公司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等工作。

  三、活動主題

  活動主題:全面排查整治電氣火災隱患,防止電氣火災發生。

  四、整治內容

  (一)電氣線路選型、敷設、保護措施

  1、電氣線纜選型。電氣線纜選型是否與使用場所環境條件相適應,滿足國家工程建設有關消防技術規范要求;

  2、電氣線路的敷設、保護措施。電力電纜管溝是否和可燃氣體管道、熱力管道敷設在同一管溝內;配電線路是否直接敷設可燃物上,是否避開高溫潮濕部位;配電線路敷設在可燃物上,是否采取穿金屬導管、采用封閉式金屬槽盒等防火保護措施。

  3、臨時供電線路設計、敷設。臨時供電線路設計、施工單位及技術人員應具備相應資格;所用電氣線纜產品必須滿足國家有關產品標準;線路敷設方式及保護措施必須滿足國家、行業部門有關技術標準。

  (二)電氣設備選型、安裝、使用

  1、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設置,是否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的規定。

  2、照明燈具的選用、安裝。照明燈具的選型是否與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相適應,相應的防護措施是否完好有效。

  3、生活和生產場所區域內開關、插座的選型、安裝。開關、插座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等電氣特性參數是否滿足使用要求;開關、插座是否存在絕緣老化、電氣連接處過熱破損、連接不牢固、防潮等防護措施失效等情況;是否存在使用插接板連接多種用電設備的現象;插座的接地保護設置是否可靠。

  4、配電箱安裝、使用。配電箱的選型、設置、安裝是否與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相適應。

  5、電氣設備選用、使用。電熱爐、電暖器、電飯鍋、空調等生活用電設備是否選購有出廠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的正規電器產品;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是否有可靠的保護接地,是否正確安裝使用漏電保護器;生產場所內的電氣設備易摩擦生熱部位是否采用隔熱、散熱等防護措施。

  (三)電氣保護及防雷防靜電措施

  1、電氣保護措施。空氣開關、漏電保護器等電氣保護裝置的選用、更換是否符合配電線路設計要求、產品質量標準。

  2、防雷防靜電措施。建筑場所的防雷防靜電裝置設置是否符合有關規范要求,防雷防靜電措施是否完好有效,接地電阻值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四)安全用電管理

  1、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各場站是否落實安全用電管理制度,是否定期組織對電氣設備及其線路、管路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是否定期組織對安全用電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是否將安全用電列入日常防火巡查內容,及時整改電氣隱患問題。

  2、電氣線路使用、維護。配電線路外絕緣層是否存在絕緣老化、破損等現象;配電線路是否存在過載、接觸電阻過大等隱患;配電線路是否存在絕緣電阻不達標的情況;電線與電線、電線與電氣設備的連接方式是否正確可靠并符合場所環境要求;配電線路上、電氣連接處是否增加新的配電線路或用電負荷。

  3、相關工種持證上崗及業務培訓。電氣操作、檢修作業人員、是否按規定持證上崗,是否定期接受相關業務培訓,是否掌握安全用電知識,是否履行本崗位消防工作職責。

  五、主要措施

  (一)源頭控制。把好產品質量關,切實加強電氣產品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符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嚴格電氣從業人員資格審查關,強化對從事電氣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單位的資質管理。

  (二)技術防范。核定供電單元額定負荷電量,每個供電單元必須安裝相匹配的漏電安全保護裝置;按照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敷設電氣線路,電氣線路應穿金屬管或阻燃型硬質塑料管保護,電氣設備應安裝在不燃材料上,燈具不得緊貼可燃物或用可燃物遮擋,嚴禁電氣線路私拉亂接;加強用電設備的管理,無人場所在嚴格落實斷電措施。

  (三)綜合治理。以場站自查為主,安全、生產部門抽查、督促整改的檢查方法,開展建筑電氣防火安全大排查,聘請專業機構和人員進行電氣消防安全檢測,對發現的電氣火災隱患,落實整改責任,明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開展電氣防火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安全用電意識。

  (四)長效管理。將電氣防火安全管理和巡查納入場站的重點安全工作內容;明確電氣檢修、更換年限等有關要求;完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操作規程。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各科室、各場站要高度重視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綜合治理工作作為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的重要舉措,全面落實各項電氣防火技術標準和要求,穩步推進電氣火災隱患的排查、治理。

  2、廣泛宣傳,全員參與。通過安全會、班前會、自我學習等形式,利用多種通訊平臺普及安全用電常識,形成全員關注參與電氣火災防治的濃厚氛圍。

  3、加強培訓,持證上崗。加強電氣設備管理、使用和維護等相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核管理工作,做到持證上崗。

  4、強化考核,及時總結。安全技術科、生產調度科要將電氣安全管理工作作為日常檢查內容,各場站電氣火災隱患治理工作將納入消防和安全生產目標考核。

篇2:煤氣氧氣氮氣泄漏火災爆炸綜合事故救援預案

  煉鐵新廠煤氣、氧氣、氮氣泄漏、火災爆炸綜合事故救援預案

  1目的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人身傷害、設備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有序開展事故預防和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程序》等要求,結合本廠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煉鐵新廠范圍內可能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煤氣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泄漏事故,事故。

  3應急組織

  成立煉鐵新廠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由廠長擔任,根據事故類別可由組長委托書記履行組長職責。副組長由分管廠長擔任;廠領導到場前,由當班調度主任擔任臨時指揮小組組長。根據事故情況的需要也可由組長指定相關科室領導擔任副組長;成員由綜合科、生產科、機動科負責人以及相關作業區的主任、副主任、技術員組成。

  4職責

  4.1組長

  4.1.1決定《預案》的啟動。

  4.1.2根據事故情況,迅速展開搶險救援工作。對搶險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進行裁決。

  4.1.3向上級部門匯報設備損壞、人員傷亡、污染程度和經濟損失等情況。

  4.1.4根據聯合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部的指示進行工作。

  4.2副組長

  4.2.1服從組長的領導。

  4.2.2協助組長做好人員組織、物資調配、現場處理等工作。

  4.3廠部調度室

  4.3.1負責在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通知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成員;

  4.3.2負責事故設備與運行設備可靠隔離的指揮協調工作;

  4.3.3負責事故現場供、用電應急處置;

  4.3.4征得指揮小組的同意,迅速恢復非事故設備或事故設備的投運工作;

  4.3.5負責組織人身傷害事故和運行事故的調查取證工作。

  4.4機動科

  4.4.1牽頭負責召集有關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事故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持;

  4.4.2牽頭負責設備事故的調查和取證工作;

  4.4.3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現場處置的技術支持;

  4.4.4負責做好搶險救援物資的運輸和供應工作;

  4.4.5負責組織設備事故的調查取證工作。

  4.5自動化科

  4.5.1牽頭負責召集有關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提供觸電、電氣事故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持;

  4.5.2負責組織電氣設備事故的調查取證工作。

  4.5.3負責電氣設備事故現場處置的技術支持;

  4.5.4負責現場臨時用電處置、措施的落實;

  4.6綜合科

  4.6.1負責傷亡人員的姓名和身份的確定工作;

  4.6.2負責落實受傷人員的治療、工傷保險理賠和工傷人員傷殘等級鑒定工作;

  4.6.3保證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車輛使用和負責救援現場的通訊保障;

  4.6.4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4.7車間、作業區

  4.7.1服從廠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統一指揮;

  4.7.2負責明確本作業區搶險救災人員及在搶險救災工作中的任務,落實通訊方法;聯系方法應報公司調度室備案;

  4.7.3負責相關搶險救災器材的管理和維護工作;

  4.7.4負責被調查人員的落實工作,并合理組織人員做好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

  4.7.5參加相關的事故調查。

  5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5.1事故發生后,事故作業區/崗位必須以最快的方法,立即報告廠部調度室。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設備、時間、地點、簡要情況、傷亡人數和應急措施。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立即向廠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指揮報告。

  5.2主要領導小組成員接到事故報告后,應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事故現場,按成員職責組織協調事故搶救傷員、保護財產和調查處理等事宜,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在進行搶救工作時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未經主管部門允許,事故現場不得清理。因搶險救護必須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好標記。

  5.3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的重要痕跡、物證等。

  6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

  6.1指揮中心:煉鐵新廠調度室(視發生事故的地點及情況定)。

  6事故應急措施

  6.1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應立即投入運作,指揮小組成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搶險救援工作。指揮小組在指揮搶險救災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環保的法律、法規,防止因違章指揮而擴大事故。

  6.2綜合科應加強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和治安管理工作,對肇事者等有關人員應采取監控措施。

  6.3機動科應保證應急救援物資的運輸。因搶險救災需要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的場地,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給予支持,不得拒絕。

  6.4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應積極采取自救措施,自救過程中,搶救人員應嚴格按照有關規程規定做好自我防護,防止擴大事故。

  7其他事項

  7.1車間、作業區搶險救災人員的聯系方法和分工應報廠部調度室備案。廠部調度室在《預案》啟動時應及時提供,并按指揮小組的要求通知相關人員。

  7.2各成員單位和車間、作業區要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掌握《預案》的內容。

  7.3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和搶險救災人員在接通知后,應以最快的方式到達指定地點。

  7.4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每年應進行一次搶險救災演練,確保在事故發生后組織能正常運作。煤氣泄漏、中毒事故。

  8指揮小組組成

  指揮小組組長:當班調度主任(廠領導趕到現場后任組長)。

  指揮中心電話:57011、577312、57313

  8.1指揮人員:

  楊:分管副廠長,負責應急救援的組織及救護。辦公電話:5708338;手機:

  芮位:調度主任,負責應急救援的組織及協調。手機:

  姚歡:調度主任,負責應急救援的組織及協調。手機:

  胡玉:調度主任,負責應急救援的組織及協調。手機:

  杜山:調度主任,負責應急救援的組織及協調。手機:

  李彬:調度主任,負責應急救援的組織及協調。手機:

  王福:調度主任,負責應急救援的組織及協調。手機:

  8.2相關部門:

  生產科:

  負責人:萬。辦公電話:5707324。手機:

  職責:①負責成立事故應急處理小組。

 ?、谝哉{度室為信息樞紐,負責對內、對外聯系,協調人員、車輛。

 ?、圬撠熃M織事故現場的應急處理。

  ④負責組織人員清理事故現場,恢復生產。

 ?、葚撠煾郀t爆炸事故應急預案與響應計劃的演習及文件的修訂。

  負責人:吳兵。辦公電話:5707231。手機:

  職責:①負責組織對傷員進行急救。

 ?、诎l生事故時,負責配合相關單位對煤氣閥門、管道進行緊急處理和控制。

 ?、圬撠熋簹庑孤?、中毒事故應急預案與響應計劃的演習及文件的修訂。

  機動科:

  負責人:陳。辦公電話:5707335。手機:

  職責:①發生事故后,協助有關人員處理水、電、風、氣。

 ?、谪撠熃M織人員查明設備、設施損壞情況,組織人員搶修,恢復生產條件。

  ③負責相關材料、物資的協調。

  綜合科:

  負責人:鄭穩。辦公電話:5707316。手機:

  職責:①負責設立警戒線,維護事故現場秩序。

 ?、谪撠熃M織人員進行滅火。

  ③負責著火事故應急預案與響應計劃的演習及文件的修訂。

  自動化科:

  負責人:王。辦公電話:5787275。手機:。

  職責:①發生事故后,協助有關人員處理電氣故障。

 ?、谪撠熃M織人員查明電氣設備、設施損壞情況,組織人員搶修,恢復生產條件。保證事故處理現場的照明和用電安全。

  4.4應急救援組織:

  ●著火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由綜合科、生產科、三電車間及其他相關單位人員組成。負責人有:鄭穩,辦公電話:5707316。手機:

  吳兵。辦公電話:57087231。手機:。

  王。辦公電話:5708275。手機:。

  巴,辦公電話:5708288。手機:。

  王江。辦公電話:5707008。手機:。及焦化車間。

  ●煤氣泄漏、中毒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由生產科、綜合科、機動科、技術科及其他相關單位人員組成。負責人有:

  萬。辦公電話:5708324。手機:。

  吳兵。辦公電話:5787231。手機:。

  鄭穩,辦公電話:5787316。手機:

  陳。辦公電話:5707335。手機:。

  王,辦公電話:5708332。手機:。

  王江:辦公電話:5708008。手機:。及焦化車間。

  韓剛:辦公電話:5707900。手機:。及高爐車間。

  ●人身傷害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由生產科及其他相關單位人員組成。

  負責人有:

  萬華。辦公電話:5707324。手機:。

  吳兵。辦公電話:5708731。手機:。

  ●危險化學品泄露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由生產科、綜合科、機動科、技術科及其他相關單位人員組成。

  負責人有:

  萬。辦公電話:5708724。手機:。

  吳兵。辦公電話:5708324。手機:。

  鄭桂穩。辦公電話:5787316。手機:

  陳。辦公電話:5708735。手機:。

  王。辦公電話:57087332。手機:。

  王江。辦公電話:57087008。手機:。及焦化車間。

  物質安全數據表

  氧  一  標識

  中文名  氧;氧氣

  英文名  oxygen

  分子式  O2

  相對分子質量  32.00

  CAS號  7782-44-7

  危險性類別  第2.2類不燃氣體

  化學類別  空氣(氧氣)

  二主要組成與性狀

  主要成分

  含量

  高純氧(體積)≥99.99%。

  外觀與性狀

  無色無臭氣體

  主要用途

  用于切害割、焊接金屬,制造醫藥、染料、炸藥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

  吸入

  健康危害

  常壓下,當氧氣不濃度超過40%時,有可能發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時,出現胸骨后不適感、輕咳,進而胸悶、胸骨且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劇;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吸人氧濃度在80%以上時,出現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動過速、虛脫,繼而全身強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長期處于氧分壓60~100Pa(相當于吸入氧濃度40%左右)的條件下可發生眼損害,嚴重者可失明。

  四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眼睛接觸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五燃爆特性與消防

  燃燒性  助燃

  閃點(℃)  無意義

  爆炸下限(%)  無意義

  引燃溫度(℃)  無意義

  爆炸上限(%)  無意義

  最小點火能(mJ)  無意義

  最大爆炸壓力  無意義

  危險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燒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數活性物質。與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滅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卻,以防受熱爆炸,急劇助長火勢。迅速切斷氣源,用水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六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避免與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觸。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七儲運注意事項

  不燃性壓縮氣體。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倉內溫度不宜超過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易燃氣體、金屬粉末分開存放。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的先發用。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

  八  防護措施

  車間衛生標準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淮

  前蘇聯MAC(mg/m3)  未制定標準

  美國TVL―TWA  來制定標準

  美國TLV―STEL  未制定標準

  檢測方法

  工程控制  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

  呼吸系統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眼睛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  穿一般作業工作服。

  手防護  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  避免高濃度吸入。

  九  理化性質

  熔點(℃)  -218.8

  沸點(℃)  -183.1

  相對密度(水=1)  1.14(-183℃)

  相對密度(空氣=1)  1.45

  飽和蒸氣壓(kPa)  506.62(-164℃)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燃燒熱(kJ/mol)  無意義

  臨界溫度(℃)  -118.4

  臨界壓力(MPa)  5.08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十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  穩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觸的條件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屬粉末、乙炔?! 裏?分解)產物

  十一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  LD50

  十二

  環境資料  對環境無害。

  十三

  廢棄  允許氣體安全地擴散到大氣中。

  十四  運輸信息

  危規號  220**UN編號

  1072  包裝分類

  Ⅲ包裝標志  5,11

  包裝方法  鋼質氣瓶。

  十五法規信息

  國務院令第344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l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2類不燃氣體。

  氮  一  標識

  中文名  氮;氮氣

  英文名  nitrogrn

  分子式  N2

  相對分子質量  28.01

  CAS號  7727-37-9

  危險性類別  第2.2類不燃氣體

  化學類別  非金屬單質

  二  主要組成與性狀

  主要成分

  含量  高純氮≥99.999%;

  工業級  一級≥99.5%;二級≥98.5%。

  外觀與性狀  無色無臭氣體。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質保護劑冷凍劑。

  三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

  吸入。

  健康危害

  空氣中氮氣含量過高,使吸入氣氧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患者最初感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榴、步態不穩,稱之為“氮酩酊”,可進人昏睡或昏迷狀態。吸入高濃度,患者可迅速出現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潛水員深潛時,可發生氮的麻醉作用;若從高壓環境下過快轉入常壓環境體內會形成氮氣氣泡,壓迫神經、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發生“減壓病”。

  四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眼睛接觸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

  食入

  五  燃爆特性與消防

  燃燒性  不燃

  閃點(℃)  無意義

  爆炸下限(%)  無意義

  引燃溫度(℃)  無意義

  爆炸上限(%)  無意義

  最小點火能(mJ)  無意義

  最大爆炸壓力(MPa)  無意義

  危險特性  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滅火力法  本品不燃。用霧狀水保持火場中容器冷卻。

  六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強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七  儲運注意事項

  不燃性壓縮氣體。儲存于陰涼、通風倉庫內。倉溫不宜超過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的先發用。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

  八  防護措施

  車間衛生標準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

  未制定標準

  美國TVL-TWA

  ACGIH窒息性氣體

  美國TLV―STEL

  未制定標準

  檢測方法

  工程控制  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

  呼吸系統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當作業場所空氣中氧氣濃度低于18%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

  眼睛防護  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  穿一般作業工作服。

  手防護  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  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九  理化性質

  熔點(℃)  -209.8

  沸點(℃)  -195.6

  相對密度(水=1)  0.81(-196℃)

  相對密度(空氣=1)  0.97

  飽和蒸氣壓(kPa)  1026.42(-173℃)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燃燒熱(kJ/mol)  無意義

  臨界溫度(℃)  -147

  臨界壓力(MPa)  3.40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十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  穩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觸的條件  禁忌物  燃燒(分解)產物  氮氣。

  十一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  LD50

  十二  環境資料  對環境無害。

  十三  廢棄  允許氣體安全地擴散到大氣中。

  十四  運輸信息  危規號  23005  UN編號  1066  包裝分類 ?、蟆 “b標志  5  包裝方法  鋼質氣瓶

  十五法規信息

  國務院令第344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2類不燃氣體。其它法規:工業用氣態氮(GB3864―83)。

  高爐煤氣

  性質:高爐煤氣是無色、無味、劇毒的易燃易爆氣體,比重0.9~1.1,熱值3349~4187KJ/

  M3,理論燃燒溫度1500℃左右,著火溫度730℃左右,爆炸極限30.8%~89.5%,含N2和CO2之和近70%,會致人喘息(因氧含量很低)和窒息。

  焦爐煤氣

  性質:凈化后的焦爐煤氣是無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氣體,比重0.3623,熱值16800~18900KJ/

  M3,著火溫度550~650℃,爆炸極限4.5%~35.8%,理論燃燒溫度2150℃左右。焦爐煤氣中的CO含量較高爐煤氣少,但也會造成中毒事故

  煤氣中毒的癥狀

  急性中毒發病較急,癥狀嚴重,通常分輕、中、重三級。

  輕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小于30%。中毒者出現頭痛、頭昏、頭沉重、惡心、嘔吐、全身疲乏等;有的出現輕度至中度意識障礙,但不會昏迷。中毒者離開中毒場所,經過治療或不經過任何治療,數小時后或次日即可好轉。

  中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為30%~50%。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加重外,面部呈櫻桃紅色,呼吸困難,心律加快,意識障礙表現為淺至中度昏迷,經搶救可恢復,且無明顯并發癥者。

  重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高于50%?;颊呱疃然杳曰蛴幸庾R障礙,

  且具有下列癥狀之一:

 ?、倌X水腫

 ?、谛菘嘶驀乐氐男募p害

 ?、鄯嗡[

 ?、芎粑ソ?/p>

  ⑤上消化道出血

 ?、弈X局部損害,如錐體系或錐體外系損害體征。重度中毒死亡率高,存活者也常有后遺癥。

煤氣泄漏、中毒、火災爆炸應急救援預案

  1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煤氣泄漏、著火和爆炸事故的發生,防止污染環境,保護員工人身和公共財產的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2事故類型:火災;中毒;爆炸。

  危害因素分析:

  a.煤氣著火燒傷;

  b.煤氣泄漏,一氧化碳中毒;

  c.爆炸造成物體墜落砸傷、設備設施損壞及其他二次傷害。

  3應急救援措施:

  3.1受傷人員立即脫離現場,安置在空氣新鮮、通風處,保持安靜。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溫。對休克及停止呼吸人員立即搶救,進行人工呼吸?,F場急救后,送醫院治療。

  3.2煤氣事故現場應急處理

  a.發生煤氣大量泄漏、著火、爆炸、中毒等事故時,發生事故區域的人員,立即通知調度室,調度主任立即組織成立應急領導小組,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

  b.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域的搶救人員必須佩戴氧氣呼吸器,嚴禁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c.煤氣大面積泄漏時,應立即設立警戒范圍,所有人員依據“逆風(煤氣)而逃的原則,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帶,防止中毒人員擴大。

  d.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不得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3.3煤氣泄漏的應急處理

  3.3.1熱風爐系統、煤氣輸送管道、風機房區域發生煤氣泄漏時的處理:

  a.值班室崗位人員立即通知調度室、生產科,停止所有操作,佩戴好空氣呼吸器后及時關閉煤氣閥門,如有人員煤氣中毒及時進行搶救。

  b.調度主任立即組織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立即組織相關單位對泄漏點查明原因、實施處理,進入煤氣泄漏區域,必須攜帶氧氣呼吸器。處理完畢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生產,相關崗位人員在恢復生產后對處理后的設施應進行巡檢。

  3.3.2煤氣管道銹蝕穿孔、煤氣管道法蘭連接不嚴、閥門、膨脹器、焊縫口、水封等煤氣泄露的處理:

  a.調度主任立即組織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組織人員關閉閥門切斷氣源,確認安全后,方可對煤氣泄漏點進行處理,煤氣設施若需動火,必須嚴格執行煤氣設施動火的有關規定.

  b.煤氣泄漏點附近無閥門或閥門損壞時,由調度室聯系相關單位處理。

  3.4煤氣著火事故應急處理:

  a.煤氣著火區域人員立即通知調度室及相關單位,調度主任立即組織成立應急領導小組.

  b.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但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嚴禁突然關閉煤氣閘閥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c.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氣管道起火,可直接關閉煤氣閥門滅火.

  d.當煤氣泄漏微少時,可用濕泥、濕麻袋等堵住著火處滅火。

  e.在煤氣設備燒紅時不得用水冷卻,以防管道和設備急劇收縮造成變形和斷裂?;鹣绾螅瑧蛎ぐ澹ㄈ胝羝虻獨?,清除殘余煤氣,由救護站監測后方可進行動火處理。

  f.煤氣隔斷裝置、壓力表或蒸汽、氮氣接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g.煤氣著火事故難以控制或火勢較大時,應立即通知濟鋼消防隊.

  3.5煤氣爆炸事故應急處理:

  應立即通知調度室及相關單位,調度主任立即組織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發生煤氣爆炸事故后,部分設施破壞,大量煤氣泄漏可能發生煤氣中毒,著火事故或產生二次爆炸,這時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將殘余煤氣處理干凈,如因爆炸引起著火應按3.2.3.4處理,事故區域嚴禁通行,以防煤氣中毒,如有人員煤氣中毒時按3.2.3.6組織處理。

  3.6煤氣中毒的現場應急處理:

  a.發生煤氣中毒事故區域的有關人員,立即通知調度室及有關單位并進行現場急救(進入煤氣區域,必須佩戴呼吸器,未有防護措施,嚴禁進入煤氣泄漏區域、嚴禁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b.調度主任到達現場后,立即成立臨時性機構,指揮機構設在上風側便于觀察和指揮的安全區域,通訊聯系以調度室為信息樞紐。

  c.中毒區域崗位負責人清點本崗位人數。

  d.現場指揮人員負責組織查明泄漏點及泄漏原因,并對泄漏點進行處理。

  3.7中毒人員的搶救:

  3.7.1輕度中毒:脫離現場,安置在空氣新鮮處,保持安靜,喝濃茶刺激興奮神經,冬季防寒,經觀察無異常時再送到醫院繼續觀察治療。

  3.7.2中、重度中毒:由煤氣防護人員負責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切忌再次搬動或用汽車送往醫院,以免引起死亡,即是“先救命后轉送”的原則。首先由煤氣防人員現場緊急處理,等待醫務工作者到來。

  3.8煤氣中毒現場急救

  煤氣防護人員的現場急救措施是減少中毒者傷害程度、降低煤氣中毒死亡率的根本措施。對中毒引起的猝死(假死)必須立即搶救,使之心肺復蘇,這種技術國外稱之為“蘇醒的ABCD法”。

  A.打開呼吸道

  ●確定是否需要打開呼吸道,對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立即打開呼吸道:神志不清、呼吸停止(口鼻不呼吸,胸腹不起伏)、呼吸困難。

  ●打開呼吸道:使中毒人員仰臥,托住其脖子,一手按前額,使之頭向下仰,鼻孔朝天,頭向后仰,下頜前伸,口張開,這是呼吸道通暢的三個條件。為保持這一姿勢應在肩胛骨下墊衣服或其他軟質物品約10-12cm。

  ●注意事項:

  1)解開領子、衣扣、腰帶、乳罩、袖口、手表等。

  2)清擦口內異物,如食物、粘液及嘔吐物。消除粘液時可讓患者側身,搶救者用膝蓋頂住患者的肩,然后用紗布或手絹纏到手指上擦抹口腔和咽喉。如牙咬的緊可用開口器和拉舌器。

  3)注意通風良好,空氣新鮮。

  4)以上工作在5秒內完成。人的心肺停止工作延續時間超過4-6min就可能造成腦組織死亡,即使復蘇也可能造成記憶喪失、四肢麻痹、癡呆的植物人。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時肺中積蓄大量碳酸氣,極度缺氧,因此打開呼吸道即著手進行人工呼吸,以排除肺中碳酸氣。

  B.進行人工呼吸

  ●口對口呼吸法:跪在患者一側,一手托脖,一手捏鼻孔,深吸一口氣,再對患者的口吹氣,松口,靠患者胸腔回縮呼吸,再吸氣,再吹氣,反復進行。吹氣用2秒,患者呼氣用3秒,一般以搶救者的自然速度即可。

  C.胸外心臟擠壓

  ●方法:確定按壓點:胸骨下部1/3處心口窩上方尖狀軟骨上二橫指處,

  ●也就是心臟的部位。兩手扣住掌指向下,壓下3-4cm,反復進行,每秒1次。

  ●應配合人工呼吸連續擠壓,直到復蘇。

  ●配合人工呼吸法的做法是:一人搶救,先吹氣2次,再按壓15次;

  兩人搶救,按壓5次,吹氣1次。

  ●注意:吹氣時不可按壓。

  D.醫生治療。

氮氣窒息的預防和搶救預案

  1.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氮氣窒息事故的發生,保護員工人身的安全,特制定本搶救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煉鐵新廠內氮氣窒息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3、實施辦法

  a、預防:在氮氣管道區域作業,應對區域內的氣體進行分析,如含氧低于18%禁止作業。

  b、如果發生意外,將窒息者迅速及時地脫離氮氣高濃度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搶救場所應保持清凈、通風,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c、氮氣窒息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附近衛生所急救。

  d、窒息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由廠調度室聯系醫院趕到現場急救。

  e、窒息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蘇生器,同時打120電話趕到現場搶救。

  f、窒息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醫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

壓力容器著火和爆炸事故預案

  1.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壓力容器著火和爆炸事故的發生,防止污染環境,保護員工人身和公共財產的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本事故預案使用于煉鐵新廠內壓力容器、管道事故預防及緊急情況的處理。

  3.實施辦法

  (1)壓力容器所屬裝置的儀表、安全閥必須保持完整、靈敏,并應定期檢查、校驗并鉛封。

  (2)壓力容器周圍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

  (3)壓力容器操作工必須掌握本崗位的技術操作規程,持證上崗。

  (4)邀請專業人員對壓力容器每年至少一次檢驗。

  (5)發生壓力容器著火、爆炸事故后,操作工人立即切斷氣來源。

  (6)事故發生后,操作工立即通知廠部調度室,由調度通知相關人員趕赴現場處理。

  (7)組織事故處理指揮領導小組,事故搶險應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嚴格遵守搶險紀律。

  (8)指揮救援人員立即封鎖現場,防止閑人誤入。

  (9)指揮、救援人員迅速了解事故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10)救援人員著手撲滅火災事故,搶救受傷人員。

  (11)指揮領導小組于事后查明原因,教育群眾。

  6.應急救援物資要儲備到位,定期檢查、維護保養,保證有效。

篇3:森林草原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巴扎鄉森林草原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森林火災應對工作機制,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實施森林火災應急,最大程度減少森林火災及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防火條例》、《國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和《互助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相關文件、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鄉境內發生的森林火災應對工作。

  1.4工作原則

  1.4.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鄉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鄉黨政辦負責制定和協調組織實施本預案,同時指導全鄉鄉屬各單位、各村制定本轄區的森林火災應急處置預案,按照分級管理、分級響應的要求,落實應急處置責任制。

  1.4.2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快速反應。鄉黨政辦公室極協調本預案涉及的鄉屬單位、村委、寺院,密切協作、形成合力,確保預案實施的快速有效。

  1.4.3以人為本、安全防范。堅持以保護火災發生地居民生命安全為最基本的工作原則,以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和林區公共設施的安全,以保護森林資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災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1.4.4堅持平戰結合,警鐘長鳴。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做到常備不懈,建立應對森林火災事件的有效機制。

  1.4.5預案啟動

  當發生下列情況之一、且火災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仍有繼續蔓延危險時,經鄉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批準,啟動本預案。

  (1)火場跨越省、縣(鄉鎮)界的且受害面積在50公頃以上喬木林或100公頃以上的灌木林的森林火災;

  (2)森林類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生的森林火災;

  (3)正在燃燒且受害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喬木林或150公頃以上的灌木林的森林火災;

  (4)連續燃燒24小時且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5)威脅軍事設施、易燃易爆倉庫等重要設施及村莊、居民點的森林火災;

  (6)造成10人死亡或50人以上重傷的森林火災;

  (7)其他需要鄉上支援撲救的森林火災。

  1.5災害分級

  按照受害森林面積和傷亡人數,森林火災分為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和特別重大森林火災。災害分級標準見附則。

2.組織指揮體系

  2.1森林防火指揮機構

  巴扎鄉森林防火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鄉森林防火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鄉政府,承擔指揮部日常工作。

  鄉屬各單位、各村設立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森林防火工作。

  2.2撲火指揮

  一般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由鄉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指揮??缈h界的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由互助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負責指揮。

  鄉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根據需要,在森林火災現場成立前線指揮部。參加前方撲火的單位和個人要服從前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2.3巴扎鄉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組成

  總指揮:  鄉人民政府鄉長

  副總指揮:  鄉黨委副書記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鄉武裝部部長

  成員: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鄉中心學校校長

  鄉衛生院院長

  鄉派出所所長

  北山交警中隊隊長

  鄉農村經濟服務中心主任

  鄉畜牧服務中心主任

  鄉政府秘書

  柏木峽村村委會主任

  元甫村村委會主任

  抓什究村村委會主任

  財隆村村委會主任

  峽塘村村委會主任

  學科村村委會主任

  甘沖口村村委會主任

  甘沖溝村村委會主任

  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下設森林草原防火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辦公室,王延彪同志任森林草原防火辦公室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2.4職責任務

  在鄉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鄉森林防火指揮部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調動撲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盡快撲滅火災。

  (1)調度組職責

  綜合調度組由鄉人武部部長、鄉政府辦公室主任組成。主要職責是與前線指揮部建立和保持聯系,掌握火情動態、撲火方案、撲火兵力部署動態、火場天氣等情況;起草上報有關森林火災的各類情況報告,及時傳達國家、省、地林業局領導和縣人民政府領導批示精神;根據撲火需要和撲火前線指揮部請求,聯系、協調有關部門調動撲火兵力等;負責匯總撲火工作情況和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文件資料歸檔。

  (2)后勤保障組職責

  后勤保障組由鄉人民政府辦公室組織人員組成,聯系供應撲火物資,協調交通等相關部門確保撲火人員、撲火機具、撲火設備及救援物資快速運輸到火災現場。

  (3)宣傳報道組職責

  宣傳報道由鄉黨政辦公室成員組成。負責組織火情和撲火救災情況的宣傳報道,協調新聞單位采訪報道具體事宜,負責縣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的新聞發布等工作。

  (4)專家咨詢組職責

  當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時,鄉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召集有關專家組成專家咨詢組,根據撲火進展情況、火場地形和森林資源情況、火場氣象趨勢等,對火場態勢及火情發展趨勢進行科學分析、判斷,就撲火戰略和階段性撲火戰術等為撲火指揮部提出合理化建議

3.預警和信息報告

  3.1預警

  3.1.1預警分級

  根據森林火險等級、火行為特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森林火險預警級別劃分為四個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預警級別的具體劃分標準,由國家林業局制定。

  3.1.2預警發布

  縣氣象部門制作森林火險預警信息,并通過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和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渠道向涉險區域相關部門和公眾發布。

  3.1.3預警響應

  當發布藍色、黃色預警信息后,預警地區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和森林火險預警變化,加強森林防火巡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