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大酒店發票管理規定

大酒店發票管理規定

2025-03-12 閱讀 5601

  大酒店發票管理規定

  目的:為了加強酒店發票的管理,特制定本發票管理規定。

  歸口管理部門:由酒店財務部負責管理

  實施細則:

  (一)發票的領用和保管

  發票由財務部派專人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統一購買,加蓋發票專用章并建立發票發放檔案。各使用部門指定專門的發票管理人到財務部統一領用,發票管理落實到班次、落實到個人。

  (二)發票的開具

  1、酒店在對外提供服務、銷售商品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時,應向付款方開具發票。

  2、發票不得轉借轉讓,不得自行擴大專用發票使用范圍,不得超過發票規定的限額使用。

  3、發票不得拆分,必須套寫并且連號使用。

  4、發票必須按要求如實填制。填制的內容包括客戶名稱(填寫時必須細化到具體單位或個人)、填制日期、經營業務內容、金額、結算方式、經辦人。

  5、作廢的發票應加蓋作廢章或注明“作廢”字樣,一式三聯一起保管,不得撕毀。本班次使用的發票應將記賬聯連同客人消費賬單訂在一切交財務部審核;本班未使用完的發票應做好交班記錄,加強交接管理。已使用完的發票存根應由部門發票管理人及時交回財務部注銷。

  (三)發票檢查

  1、財務部審計人員、發票管理人員可以隨時對各經營點的發票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收銀員必須接受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資料,不得隱瞞或拒絕檢查。

  2、檢查內容包括發票領用、保管、開具、繳銷。

  (四)違規使用發票的處罰

  1、發現未按規定領用保管發票,罰款五十元,未按規定開具發票按違章金額的100%罰款。

  2、贈送空白發票,代開、虛開發票等營私舞弊現象一經發現一律予以除名,并處以罰款;情節嚴重者追究其法律責任

  (五)對發票開具有特殊要求時,必須提前報請總經理批示,并按財務有關規定執行。

篇2:電廠標識管理規定

  電廠標識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使電廠設備標識清晰、規范、統一、整潔美觀,為了對現場職業健康安全及環境標識規范管理,充分體現和烘托凱迪文化,提升企業形象,營造安全節約的生產工作氛圍,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屬各生物質電廠對設備命名、編號、掛牌工作;適用于生物質電廠的熱力設備、管道及其附件的保溫、油漆設計;適用于安全警示標志制作、設置工作;適用于宣傳標語選擇和設置工作。

  3定義

  3.1設備命名及編號:是將電廠所有系統設備的主、輔機按照統一規范要求進行命名、編號,以便于運行操作和設備管理。

  3.2安全環境警示標識:對于在存在危險源或環境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從事相關生產、服務活動,需在有關區域、設施、設備上設置標識,以提醒現場人員注意潛在的安全風險或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防止事故的發生。

  4職責

  4.1公司生產技術部是設備命名、編號及安全警示標識管理的歸口部門。負責組織公司各電廠對設備命名、編號及安全警示標識工作進行規范、統一管理,并對各電廠的現場標識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4.2各電廠負責對全廠設備的命名、編號和安全警示標識的設置、維護工作。

  4.3公司總經部是宣傳標語管理的歸口部門。負責組織各電廠統一制作和布置企業文化宣傳標語。

  5程序

  5.1設備標識牌的制作

  5.1.1電廠生產及附屬設備名稱標識應齊全、美觀、規范。設備名稱標識采用雙重命名,名稱標牌參照下表制作,如設備尺寸特殊不便于按下表安裝標牌時,可參照表中其他尺寸進行制作。

  設備類型標識牌尺寸(單位mm)

  主變、發電機組、鍋爐400×320

  開關室、廠用變壓器、空壓機房300×240

  全廠輔機200×120

  閥門100×75

  熱工測點75×40

  開關柜、動力盤長條形,根據柜體上檐空間確定

  名稱標牌統一白底紅字,字體為宋體。400×320和300×240

  這兩種規格標牌內鑲綠

  色邊框,左上角設置凱迪綠色圖標。如下圖所示:

  其他規格標識牌可參照下圖制作:

  除主設備外,標示牌中“1號、2號”用“#1、#2”表示。熱工標識牌底色為材料固有底色,字體為黑色楷體,第一行是熱工位號,第二行標注中文名稱。

  5.1.2標識牌的安裝、懸掛

  a)閥門標識牌統一使用支架通過閥蓋螺栓固定于閥門上;

  b)電氣開關柜標識牌統一粘貼或用螺絲固定于開關柜門的上檐;

  c)熱工測點標識牌通過統一制作的掛環牢固懸掛在測點附近;

  d)其他主、輔機等設備標識牌粘貼于設備平整的表面,朝向便于觀看的方向,但不得影響通風散熱;設備無平整表面適合安裝時可固定于該設備防護欄上,面朝外;設備既無平整表面也無防護欄可用于安裝標識牌時應使用金屬支架固定于設備上或地基上。

  e)上述使用的支架由標識牌制做廠家統一制做提供。

  例如:汽輪機組標牌粘貼于化妝板面向控制室一側;當多臺鍋爐平行于主廠房布置時,標牌安裝于鍋爐本體7米平臺向上2~3米處,面向主廠房一側中間位置;鍋爐采取其他布置方式時,標牌安裝于上述同樣高度有較開闊視野的同一方向;有獨立遮攔的變壓器標牌安裝在有門一側遮攔上;凝結水泵、射水泵可用支架固定于電機吊環上方;給水泵可用支架固定于泵的地基上。

  5.1.3主要閥門應有開、關方向標識,使用藍色箭頭加漢字,噴漆在閥蓋外圓。如:開

  5.1.4電氣開關、接地刀閘應有明顯的拉、合方向標識;

  5.1.5設備事故按鈕、重要保護裝置應有醒目的禁止亂動警示標識;

  5.1.6設備檢修或消缺后,名稱標識應恢復完好。

  5.2設備命名及編號原則

  5.2.1堅持以功能和作用為先的原則。例如:引風機,給水泵,循環泵;排污門,疏水門等。

  5.2.2堅持通俗易懂、簡單、針對性、提示性、位置性的原則。例如:除碳風機,爐前料倉,下集箱定排一次門。

  5.2.3同類設備的編號按從固定端到擴展端和從A排廠房開始的順序進行編號。

篇3:起重設備管理規定

  制度管理規定

  版次001版

  制度編號

  頁次

  (一)、本制度發放范圍

  √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綜合管理部√人力資源部

  □財務資產部□物資供應部□工程建設部√安全技術部

  □經營發展部√生產操作部√調度室□監察審計部

  其它

  制度使用狀態:

  (二)、修改記錄

  版次

  頁次

  修改日期

  批準人

  修改內容摘要

  備注:

  發布日期

  生效日期

  擬制

  審核

  批準

  批準日期

  起重設備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為更好規范起重設備的管理,使起重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周密完善,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確保起重作業的人身和設備安全,現將有關事項規定如下。

  第二章適用的范圍

  電動葫蘆、電動單梁吊

  第二章管理規定

  1、專業主管是各專業起重設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專業所轄范圍內的各項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1.1編制起重設備的年度、月度、大小修前和臨時性的試驗和檢查工作計劃,報送部門領導統籌安排。落實部門領導下達的各項試驗和檢查工作;對相關班組的執行情況進行核實,并及時上報完成情況。

  1.2根據相關班組的建議,向部門領導提出起重設備的整改、維修、更換或購置意見。

  1.3編制落實起重設備檢修人員的培訓工作,報送部門領導統籌安排。結合年度安全規程考試,組織相關人員參加起重設備專項考試。

  1.4落實各級領導下發的起重設備整改通知書的完成情況,對班組整改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指導,對確實無法處理的缺陷及時向部門領導反饋。

  1.5跟蹤當前最新的起重設備技術動態,為起重設備的技改編制方案。

  2、班長是各班起重設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班所轄范圍內的各項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2.1執行部門布置的起重設備的年度、月度、大小修前和臨時性的試驗和檢查工作。

  2.2根據本班組起重設備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專業、部門提出起重設備的整改、維修、更換或購置意見。

  2.3落實起重設備檢修人員的培訓工作,結合年度安全規程考試,組織相關人員參加起重設備專項考試。

  2.4負責落實各級領導下發的起重設備整改通知書的工作內容,對確實無法處理的缺陷向專業及時反饋。

  第三章起重設備的運行主人、設備主人職責

  1、起重設備的運行主人:檢修班組負責人

  1.1運行主人職責

  1.1.1每月進行一次起重設備巡回檢查,對葫蘆進行全方位【上下、左右、前后(電動單梁吊)】的操作,并作好檢查記錄。

  1.1.2對存在的缺陷以電子郵件的形式通知相關班組、專業、部門,并對消缺情況進行跟蹤核對。

  2起重設備的設備主人:起重設備所管轄班組負責人

  2.1設備主人職責

  2.1.1對運行主人提出的缺陷通知(含口頭通知),應及時進行消缺或通知相關班進行消缺,并把消缺情況告知運行主人。

  2.1.2設備主人負責填寫機械部分臺帳,電控班負責填寫電氣部分臺帳。

  第四章起重設備維修責任劃分

  1、鋼絲繩、吊鉤、滑輪組以及機械部分維修保養工作由所管轄的機務班組負責,按照檢修工藝卡的具體要求進行檢修(見第八章)。

  2、電氣部分維修保養工作由電控班負責,按照檢修工藝卡的具體要求進行檢修(見第八章)。

  第五章起重設備的三級驗收辦法

  1、起重設備檢修分類

  1.1一類檢修

  常規維修,如螺絲松動、鋼絲繩扭曲、添加機油等

  1.2二類檢修

  局部大小修,如剎車片調整、更換,電氣部件維修、更換,鋼絲繩、吊鉤維修、更換等。

  1.3三類檢修

  大修,如更換電機、變速箱;原有起重設備整體拆卸后重新安裝;新安裝的起重設備等。

  2、起重設備的驗收管理辦法

  2.1一類檢修為一級驗收,驗收人員為:

  一級驗收人:班組技術員;

  驗收標準:檢修工藝卡

  2.2二類檢修為二級驗收,驗收人員分別為:

  一級驗收人:班組技術員;

  二級驗收人:所在專業組人員或部門負責人。

  驗收標準:檢修工藝卡

  2.3三類檢修為三級驗收,驗收人員分別為:

  一級驗收人:班組技術員;

  二級驗收人:所在專業組人員或部門負責人;

  三級驗收人:安全技術部相關人員。

  驗收標準:檢修工藝卡

  第六章起重設備的試驗規范

  1、需要進行荷重試驗的起重設備

  1.1由部門安排的年度性試驗(一年一次),包括部門所轄的全部起重設備、部門臨時通知需要試驗的起重設備(如設備大修前)。由部門領導統一組織試驗。

  1.2新安裝的起重設備。由項目負責人組織試驗。

  1.3整體拆卸后重新安裝的原有起重設備、更換電機、變速箱等關鍵部件的起重設備。由設備主人所在的專業組織試驗。

  2、試驗管理辦法

  2.1根據第1條所明確的責任人組織進行試驗,需要到場的人員有:設備主人、電工、部門安全員,并由部門安全員通知安全技術部相關人員。

  2.2設備主人負責:填寫機械部分的試驗報告,試驗鐵鐓的準備、試驗過程的起重設備操作。電控班負責:填寫電氣部分的試驗報告。

  第七章試車與驗收

  1、空載試驗

  1.1用手按下相應按鈕(操作手柄),檢查各機構是否與按鈕裝置上標定的符號相一致,確定正確后,應再連續各做兩個循環。

  1.2將吊鉤升降到極限位置,察看限位器是否可靠。開動電動葫蘆水平方向行走,是否正常;察看左右兩端極限位置是否可靠。電動單梁吊進行縱向橫向限位試驗,察看限位器是否可靠。

  1.3點動按鈕,查看電機,變速箱、吊鉤等是否有異常,是否有異常聲音。

  1.4依據鋼絲繩報廢標準檢查鋼絲繩是否符合要求。

  經過空載試驗后,如果沒有異常,即可進行負載試驗。負載試驗分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

  2、靜載試驗

  2.1新安裝的起重設備,以1.25倍的額定載荷,起升至離地100mm左右靜吊10分鐘后卸載,檢查有無異常現象。

  2.2一般的定期試驗,以1.1倍的額定載荷,起升至離地100mm左右靜吊10分鐘后卸載,檢查有無異常現象。

  3、動載試驗

  3.1新安裝的起重設備,以1.1倍的額定載荷,吊鉤起降,電動小車左右行走(如果是電動單梁吊還應做橫向和縱向行走),檢查有無異常現象。

  3.2一般的定期試驗,以1倍的額定載荷,吊鉤起降,電動小車左右行走(如果是電動單梁吊還應做橫向和縱向行走),檢查有無異常現象。

  第八章檢修工藝卡

  1、機械部分

  檢修工藝卡

  編號:

  類別:生產操作部

  流水號:01

  設備名稱

  檢修日期

  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

  檢修人員

  項目

  質量標準及要求

  執行情況

  電動小車

  1、檢修工作開始前應先將小鉤放至下限位,聯系搭設專用架子。

  2、辦理好工作票,聯系拆除電源線及各限位開關線。

  3、電動葫蘆卷筒主體兩側掛好手拉葫蘆并固定牢固后,方可開始拆除工作。

  拆下電動小車的馬達,拆除墻板固定螺栓,放下各墻板及上面的車輪。并將電動葫蘆主體放至地面。

  5、檢查工字鋼踏面的磨損情況。工字鋼踏面磨損量應不小于原尺寸的10%,寬度磨損量不大于原尺寸的5%,車輪輪緣厚度的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尺寸的50%,踏面沿直徑測量磨損量應小于原尺寸的5%,踏面直徑差應小于公稱直徑的1%,圓度差應小于0.8mm。

  6、拆除各車輪的軸承,清洗檢查各車輪、軸承、軸及主動輪上的直齒輪。各軸承轉動靈活,滾球、骨架完好,游隙合格,軸承內圈與軸配合良好,配合緊力為0.01~0.03mm。軸無彎曲、磨損。齒輪無斷齒、裂紋、齒面點蝕損壞不大于嚙合面的30%,且深度不得超過原齒厚的10%;齒輪磨損量小于原齒厚的15%。

  減速機

  1、解體減速機前應先將卷筒上的鋼絲繩全部取出;松開減速機放油孔螺栓,將減速機內的潤滑油放干凈;松開減速機與卷筒外殼的結合面螺栓,直接拉出整臺減速機及傳動軸、靠背輪連接花鍵、與卷筒連接花鍵及空心軸;松減速機給合面螺栓,從齒輪箱內取出各齒輪部件。

  2、清洗各齒輪箱、齒輪、軸承、軸等。

  3、檢查各軸承、齒輪及軸,并用壓鉛絲法測量各齒輪間的配合間隙。軸承轉動靈活,滾球、骨架完好,游隙合格,軸承內圈與軸配合良好,配合緊力為0.01~0.03mm。軸無彎曲、磨損。齒輪無斷齒、裂紋、齒面點蝕損壞不大于嚙合面的30%,且深度不得超過原齒厚的10%;齒輪磨損量小于原齒厚的15%。兩齒面沿長度接觸印痕大于75%,沿齒高大于65%,齒側間隙為0.20~0.50mm,齒頂間隙≥1.5mm。齒輪嚙合良好,轉動無異音。

  4、檢查各花鍵并測量各花鍵的配合間隙。花鍵無異常磨損及變形。

  制動裝置

  1、松電動葫蘆馬達的外罩螺栓,取下外罩,松制動環四個止動螺栓及調整螺母,取下制動環。

  2、檢查制動輪及制動環的接觸面。錐形制動環表面不得有油污、雜物等,磨損量不得大于原厚度的50%,且不大于軸向調整量的最大值。制動輪的表面不得有雜物、油污。

  3、松開起升電機與卷筒連接的結合面螺栓取下電機,松電機結合面螺栓及制動輪螺栓、彈簧緊力調整螺栓取出電機轉子,檢查制動器彈簧。彈簧彈性良好,無裂紋、損壞現象。

  4、復裝后,電動機主軸軸向竄動量調整為1.5mm左右時,制動效果最佳。如果電動葫蘆在額定載荷時下滑量過大,應進行如下調整,具體的調整方法如下:

  (1)7.5KW以下葫蘆制動器調整方法為:取下尾罩,旋掉固定調整螺母的四個螺栓,用扳手按順時針方向將調整螺母旋至極限位置,再逆時針旋轉1圈左右,然后裝上緊固螺釘即可。

  (2)7.5KW以上葫蘆制動器調整方法與(1)項相同,只是調整螺母旋動方向相反,即順時針旋轉增大竄動量,逆時針旋轉減少竄動量。

  卷筒裝置

  1、卷筒兩邊的減速機及電動機拆除后,取下卷筒。

  2、檢查鋼絲繩固定壓塊及螺栓,應完好,能將鋼絲牢固地固定在卷筒上。

  3、檢查導繩器應活動自如。

  4、檢查卷筒應完好。不得有裂紋、筒壁磨損量小于原壁厚的10%。

  整體復裝

  1、各部件檢修后,應先將減速機組裝好,鎖緊結合面螺栓,將減速機豎放,裝上中間花鍵連接短接。

  2、裝上卷筒外殼鎖緊與減速機連接螺栓,裝入卷筒,再將電機軸套入花鍵短接,鎖緊卷筒與電機結合面聯接螺栓。

  3、調整好制動器彈簧緊力及電機的竄動量。竄動量為1~1.5mm。

  4、裝上電動小車兩側的墻板(墻板上的各車輪先裝好)與電動葫蘆連接的固定螺栓,并帶上螺母。

  5、吊至工字梁的下方,調整墻板聯接螺母,使車輪套入工字鋼踏面后調整緊固好螺母后再將各螺母用并帽并緊,以防松動。然后裝回電動小車電機,調整各齒輪間的嚙合間隙。車輪輪緣內側與工字鋼軌道翼緣間的間隙應為3~4毫米。

  6、從減速機加油孔加入潤滑油。潤滑油采用雙曲線齒輪油,加油量3T的為1.65升,5T的為2.35升。

  7、裝回鋼絲繩及吊鉤,緊固好壓塊螺栓。吊鉤降到下限時,鋼絲繩在葫蘆上的圈數不得少于3圈。

  8、復裝電動機電源及行程開關電源,并調整上、下限位。上、下限位開關動作準確可靠。

  9、最后按要求進行空載和負載試驗。

  檢修記錄

  備注:

  驗收意見

  班組驗收人

  專業驗收人

  評價及時間

  評價及時間

  檢修工藝卡(鋼絲繩)

  編號:

  類別:生產操作部

  流水號:02

  設備名稱

  檢修日期

  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

  檢修人員

  項目質量標準及要求

  執行情況

  鋼絲繩安全檢查系數。

  起重設備用的鋼絲繩應符合GB1102-74《圓股鋼絲繩》標準,安全系數不小于6。

  鋼絲繩斷絲數

  在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根數達到交互捻鋼絲總數的10%、同向捻鋼絲總數的5%。

  表面鋼絲銹蝕或磨損。

  鋼絲繩的表面銹蝕或磨損不得超過原鋼絲直徑的40%。

  鋼絲繩外觀檢查。

  鋼絲繩不允許有扭結、壓扁、彎折、籠狀畸變、斷股、波浪形,鋼絲或繩股、繩芯損壞,或高溫環境作業引起顏色改變等現象。

  斷絲數增加速度。

  當鋼絲繩的表面有銹蝕或磨損,雖然達不到原鋼絲直徑的40%,但已出現斷絲且斷絲數增加很快。

  鋼絲繩斷股情況。

  鋼絲繩不得斷整股。

  其他

  由于其它原因鋼絲繩受過嚴重創傷。

  鋼絲繩端部固定連接。

  用繩卡連接時,鋼絲繩Ф7~16mm的,繩卡數為3個,鋼絲繩Ф19~27mm的,繩卡數為4個用契塊、契套連接時,契套應用鋼材制造。

  鋼絲繩在卷筒上的排列。

  鋼絲繩在卷筒上,應能按順序整齊排列。

  起升機構的鋼絲繩要求。

  起升機構的鋼絲繩要求,不得使用編結接長的鋼絲繩。

  鋼絲繩長度要求。

  當吊鉤處于工作位置最低點時,鋼絲繩在卷筒上的纏繞除固定繩尾的圈數外不得少于2圈。

  試轉情況:

  備注:

  驗收意見

  班組驗收人

  專業驗收人

  評價及時間

  評價及時間

  檢修工藝卡(吊鉤)

  編號:

  類別:生產操作部

  流水號:03

  設備名稱

  檢修日期

  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

  檢修人員

  項目質量標準及要求  執行情況

  吊鉤規格與起重設備相匹配  額定載荷為5T的起重設備應用額定載荷為5T的吊鉤,同理類推。

  外觀檢查  吊鉤固定應牢靠,轉動部位應靈活,表面應光潔,無毛刺、裂紋、銳角、剝裂等缺陷,有缺陷不得焊補。

  開口度、扭曲度  吊鉤開口度的增加不應超過15%,有扭轉變形不得超過10o。

  斷面磨損量  吊鉤斷面磨損量應不大于原高度的5%。

  吊鉤拆卸  軸端卡環不得變形,滑輪、軸承無裂紋、銳角、剝裂等缺陷。

  軸承加黃油  黃油涂抹于轉動部分,用量適中。

  吊鉤安裝  吊鉤固定應牢靠,轉動部位應靈活。

  升降試驗  各轉動部分應靈活、無卡澀現象,在受力試驗時無異常。

  試轉情況:

  備注:

  驗收意見

  班組驗收人

  專業驗收人

  評價及時間

  評價及時間

  檢修工藝卡(滑輪)

  編號:

  類別:生產操作部

  流水號:04

  設備名稱

  檢修日期

  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

  檢修人員

  項目質量標準及要求  執行情況

  滑輪規格與起重設備相匹配  額定載荷為5T的起重設備應用相應的滑輪,同理類推,滑輪直徑與鋼絲繩直徑的比值不小于18,平衡滑輪比值不小于10.8

  外觀檢查  滑輪槽應光潔平滑,不得有損傷鋼絲繩的缺陷、無裂紋。

  輪槽壁厚磨損量  輪槽壁厚磨損量不大于20%。

  輪槽不均勻磨損量  不均勻磨損不大于3mm。

  輪槽低部直徑磨損量  輪槽低部直徑磨損量不大于鋼絲繩直徑的50%。

  滑輪安裝  滑輪固定應牢靠,轉動部位應靈活。

  升降試驗  滑輪轉動應靈活、無卡澀現象,在受力試驗時無異常。

  試轉情況:

  備注:

  驗收意見

  班組驗收人

  專業驗收人

  評價及時間

  評價及時間

  2、電氣部分

  檢修工藝卡

  編號:

  類別:生產操作部

  流水號:06

  設備名稱

  檢修日期

  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

  檢修負責人

  計劃工時

  實際工時

  設備型號

  額定功率

  額定電流

  額定電壓

  軸承型號

  絕緣等級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

  執行情況

  電機解體

  1.拆線,并做好記號。

  2.拆主、輔電機。

  3.拆軸承蓋、端蓋,卸下兩軸承。拆卸時應注意拉具的抓腳應扣住軸承的內圈。

  4.抽轉子,應注意勿碰傷繞組。

  電機檢修

  1.清掃、檢查定子。用壓力為2~3kg/cm2的干凈壓縮空氣把通風溝和繞組端部吹凈;檢查鐵芯各部應緊固完整;檢查槽楔無松動;檢查定子繞組絕緣緊固而柔韌;檢查引線完好無斷裂。

  2.清掃、檢查轉子。用壓力為2kg/cm2的壓縮空氣吹掃轉子各部灰塵;用布擦掉積灰和油垢;檢查轉子各部無斷裂和松動或開焊;檢查風葉應緊固平衡塊無移位。

  3.軸承清洗、檢查。用清洗劑清洗軸承。檢查時,觀察其轉動是否靈活,如發現有卡住或過松現象,需仔細檢查其滾道、保持器及滾珠有無斑痕、傷痕等,以決定軸承是否需要更換。

  控制回路

  檢查

  1.檢查各接觸器觸頭接觸良好,可動部分動作靈活無卡澀。

  2.檢查各限位器位置正確,動作靈活無卡澀。

  3.檢查電纜滑塊活動靈活。

  4.檢查控制器控制接鈕接觸良好,無卡澀。

  5.檢查各連接線接觸良好,無松動。

  復裝

  1.按拆卸的反順序組裝各部件,注意各可動部件之間動作靈活。

  2.就位。

  3.試運轉。

  試驗項目

  要求

  1.用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

  ≥0.5MΩ

  2.測量定子直流電阻

  相間差別≤2%

  AB相間直流電阻

  BC相間直流電阻

  AC相間直流電阻

  檢修記錄

  驗收意見

  班組驗收人

  專業驗收人

  評價及時間

  評價及時間

  第九章檢查項目表

  1、檢修部分

  起重設備檢查項目表(機械部分)

  設備編號:

  檢查時間:*年*月*日

  項目  內容  檢查要求  檢查情況

  軌道

  運行范圍內障礙物

  運行范圍內與建筑及其它設備的最小間距應不小于100mm。

  軌道端部止檔及連接螺栓或焊縫

  軌道端部止檔不準有變形、破損等缺陷,其連接螺栓不得松動采用焊接連接,焊縫不得有裂紋。

  軌道磨損

  軌道與車輪踏面及輪緣接觸處不得有局部異常變形及磨損。

  車輪

  軸承、齒輪潤滑情況

  開式齒輪表面應定期加油脂,各車輪的軸承應定期進行加油。

  輪緣與軌道之間

  車輪輪緣與軌道翼緣之間隙,應保證在3-5mm之間。

  墻板

  各連接螺栓、螺母無松動,兩墻板平行,無向外張開或變形的現象。

  減速機

  潤滑油及運行情況

  油位應符合標準要求,應定期進行加油或換油。各結合面等不得存在滲漏油的現象。減速機運行時無異常情況。

  制動裝置

  制動輪及制動環的接觸面

  接觸面不得有油污、雜物等,磨損量不得大于原厚度的50%。制動正常,不得存在溜鉤的現象。

  吊鉤滑輪

  滑輪槽不得有異常磨損,輪緣完整不得有損傷。

  工作狀態

  滑輪回轉應平滑、靈活。

  鋼絲繩

  繩端固定狀況

  鋼絲繩各尾端固定應牢固可靠,不得有異常。

  墻板

  連接螺栓不得有松動。

  車輪

  踏面和輪緣不得有異常的磨損和傷痕。

  外觀

  鋼絲繩不得有扭結、灼傷及明顯的松散、腐蝕等缺陷,繩上應有潤滑油脂;滑輪罩殼不得有損傷,擋軸板擋圈及銷不得有松動,鉤口閉鎖裝置應動作正常;平衡滑輪不得有損傷,裝配連接有松動。

  安全要求

  按GB5972的規定執行。

  檢查人:

  說明:本表格由設備主人負責填寫

  2、電氣部分

  起重設備檢查項目表(電氣部分)

  設備編號:

  檢查時間:*年*月*日

  項目

  內容

  檢查要求

  檢查情況

  電纜

  外觀

  電纜不得有外傷,異常的彎曲或扭轉、老化等缺陷。

  裝配情況

  電纜與開關的連接不得有松動,中線環不得脫離滑道;支承鋼絲兩端不得有松動。

  絕緣檢查

  電纜、控制回路絕緣應≥0.5MΩ。

  集電器

  工作狀況

  集電滑輪回轉應靈活,不得有明顯磨損

  裝配情況

  連接螺栓不得有松動,絕緣體不得松動和破損,彈簧不得失去彈性。

  電動機

  行走電機

  外觀檢查,風葉、軸承檢查,無過熱、無卡澀。電機接線無破損,電機絕緣應≥0.5MΩ。

  升降電機

  錐行電機外觀檢查,錐形轉子制動片和限位環檢查,應無松動,移動間隙≤1mm。電機接線無破損,電機絕緣應≥0.5MΩ。

  控制回路

  操作器

  開蓋檢查,操作手柄各按扭靈活、可靠無缺損;操作與響應一一對應。

  控制回路

  控制回路接線檢查、復緊,接觸器開罩檢查,觸頭無燒毛,三相接觸同步電阻≤0.5Ω,回路絕緣應≥0.5MΩ。

  限位裝置

  限位器開蓋檢查,各接點無燒毛,動作與鋼絲繩調整頂銷配合無誤。

  檢查人:

  說明:本表格由低壓班負責填寫

  第十章驗收卡

  電動葫蘆試驗卡(一)

  設備編號:

  檢查時間:*年*月*日

  項目名稱

  電動葫蘆試驗

  試驗項目

  一、空載荷試驗

  1、認真檢查各機構的制動輪、傳動機構均應平穩且無卡澀現象;

  2、分別對各機構,操縱機構進行操作,方向應與各機構運動方向一致,各機構應平穩運轉,無沖擊和振動等現象;

  3、沿行程全長往返運行三次,檢查大、小車運行情況;

  4、進行各開關試驗,包括上下限位器;

  5、當吊鉤下降到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應不少于2圈,當吊鉤上升到最高位置時,吊鉤應離卷筒不小于500mm。

  二、靜荷試驗

  1、分別起吊額定負荷的0.5倍和0.7倍,在軌道全長上往返運行幾次;

  2、起吊額定負荷,在軌道全長上往返運行幾次后,將電動葫蘆停到軌道中間;

  3、起吊額定負荷的1.25倍,離開地面100~200mm,靜吊10分鐘;

  4、卸去負荷,分別檢查起吊負荷前后各部件的變形情況,各部件的變形情況應在要求范圍內(參見檢修工藝卡)。

  三、動載荷試驗

  1、起吊額定負荷的1.1倍,在軌道全長上往返運行幾次;

  2、對各種動作應在其整個運動范圍內作反復啟動和制動;

  3、試驗中必須懸吊試驗載荷作空中起動,此時試驗載荷不應出現反向動作;

  4、試驗時間不少于1小時;

  5、試驗結束后,檢查電動葫蘆各功能,必須正常,無發現機構或結構損壞,連接部分無松動或損壞現象。

  應到人員

  簽到

  部門

  簽名

  日期

  檢修負責人

  電控負責人

  專業負責人

  部門安全員

  安全技術部

  分管生產副總

  電動葫蘆檢修驗收卡(二)

  設備編號:

  檢查時間:*年*月*日

  設備名稱

  檢修日期

  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

  檢修人員

  項目質量標準及要求

  測量數據

  執行情況(執行人)

  工字梁的固定。

  工字梁必須可靠地固定在廠房的承重梁上,連接件無腐蝕、變形等;各處焊縫無裂紋、螺絲緊固完好。

  跑車輪與工字梁的接觸。

  接觸良好。跑車輪R角與工字梁邊緣間隙單邊不大于4mm,當一邊為零時另一邊輪緣與軌道間隙不大于8mm(如圖A+B)。

  跑車輪銷子檢查。

  銷子無彎曲現象。螺絲并帽緊固無松動。

  檢查跑車板。

  跑車板無彎曲變形,兩板應平行。

  齒輪箱檢查。

  齒輪配合良好,運行無跳動、無異音。檢查無漏油。

  上限位檢查、調整。

  上限位調整到鉤子上部離本體外殼≥500mm。

  下限位檢查、調整。

  下限位以鉤子不落地為宜。

  制動器調整。

  負載時在下行中,松開下行按扭,下行應能立即停止,不應有滑動現象。

  調試情況:

  備注:

  驗收單位

  驗收評價

  驗收人員

  驗收日期

  班組驗收

  專業驗收

  部門驗收

  公司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