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發票開具管理規定辦法
下面是YJBYS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餐飲發票開具管理規定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餐飲定額發票的管理規定及消費者發票維權的基本常識【1】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一、餐飲發票的管理規定
(一)武漢市餐飲定額發票的樣式(印制規格、面值)及防偽
武漢市餐飲定額發票票面為單頁式。
由存根聯、發票聯及兌獎聯組成。
每本發票50份,規格為18.50厘米×8厘米,采用80克雙膠紙印制。
其票面面值有七種:壹元、伍元、壹拾元、伍拾元、壹佰元、貳佰元、伍佰元。
采用數字噴碼防偽、鈔線底紋防偽、密碼防偽、專用章防偽、監制章印色防偽“五大”防偽措施。
(二)餐飲定額發票的領購
凡在市地稅局辦理了稅務登記或無證照登記從事餐飲經營的納稅人,均可在屬地稅務機關申請領購餐飲定額發票。
(三)餐飲定額發票的使用管理
武漢市餐飲定額發票實行“以票控稅”的管理方式。
對實行核定征收或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納稅人,按稅務機關核定的經營額控制發票購買數量。
(四)餐飲定額發票的刮獎兌獎
為了鼓勵消費者索取正規餐飲定額發票,同時監督經營者按規定開具發票,武漢市對餐飲定額發票實行了刮獎的辦法。
刮中獎項者,憑刮獎聯向出具發票的收款方當場兌付獎金;未當場兌付的消費者,請在10日內持未撕開的發票聯和兌獎聯到所屬區域地稅局辦稅服務廳兌獎。
(五)對餐飲定額發票違章行為的處罰規定
對不按規定領購或開具餐飲定額發票的,稅務機關查實后,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的相關規定,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非法所得,并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消費者發票維權的基本常識
當消費者進行餐飲消費,遇到經營者的發票違規行為侵害到自身的合法權益時,消費者有權運用法律的手段進行維權。
下面介紹餐飲定額發票維權的一些基本常識。
(一)如何辨別餐飲定額發票的真、偽
武漢市自20**年1月1日起全面啟用新版餐飲定額發票,新版發票充分考慮了如何方便消費者查詢、識別功能,實行全國統一編碼規則,按地區、行業統一分類,啟用12位發票代碼,8位發票號碼。
消費者最簡單、最準確、最快捷的鑒別方式是:登錄武漢地稅外網網站()或撥打稅務服務專線“12366”(上班時間可接轉人工查詢,其他時間為電話語音查詢),將發票代碼、號碼及密碼輸入,即可知道所查發票的真、偽。
(二)消費者投訴舉報餐飲定額發票違章行為的舉證常識
餐飲定額發票的違章行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違規使用虛假的發票;二是違規使用回籠票(回籠票系指其他經營者已開具的發票重復使用,發票專用章的名稱與實際經營者名稱不相符的發票);三是經營者以各種借口,不按規定向消費者提供發票。
對上述發票違章行為,消費者在向稅務機關投訴舉報時,為了方便稅務機關核實違章事實,并進行處理,消費者必須掌握一些必要的舉證常識。
當消費者發現經營者有使用虛假的發票或使用回籠票的違規行為時,首先看一看經營者提供的發票上加蓋的發票專用章是否清晰可辯,發票專用章的名稱與實際經營者的名稱是否一致。
如發票專用章無法辨認,則要求經營者提供發票專用章清晰可辯的發票,如發票專用章的名稱與實際經營者的名稱不一致,可要求經營者提供與實際經營名稱相符的發票。
這樣一來,經營者一般情況下就不敢再向消費者提供虛假的發票或回籠票了。
當經營者以各種借口,不提供發票的情況時,消費者一定要向經營者索要未提供發票的證據,如可以要求經營者寫下欠條,同時要求經營者提供當時消費的明細單據作為證據。
稅務總局專項整治餐飲業發票使用【2】
日前,稅務總局部署在餐飲業開展發票使用情況專項整治,重點查處將餐費開成非餐費、將大額用餐費用分割成小額發票、虛開發票、非法取得發票等違法行為。
據悉,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等規定下發后,部分餐飲業主為了招徠生意,在開具發票時將客戶大額用餐費用“化整為零”分割成小額發票,或將按規定無法開支的餐費開成非餐費發票,為少數行政事業單位規避檢查、違規用餐提供了便利。
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馬毅民介紹,此次整治的范圍為餐飲業2012年度至2013年度發票的開具、使用情況,重點檢查有無將餐費開成非餐費,有無將大額用餐費用分割成小額發票,列支的大額發票業務是否真實,有無虛開發票、有無非法取得發票等行為。
稅務總局要求,各級稅務機關要將餐飲企業發票使用情況專項整治工作與打擊發票違法犯罪活動工作結合起來,統籌規劃、整體推進。根據餐飲行業特點,深入分析征管資料數據,科學確定檢查對象,全面檢查餐飲行業發票使用情況,同時核查受票單位列支項目為“會議費”“餐飲”“辦公用品”等發票,發現疑點線索的查深查透、一查到底。
對存在嚴重稅收違法行為的,追查到以前年度;發現涉嫌稅收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發現定點飯店將餐費開成非餐費或將大額用餐費用分割成小額發票的,向財政部門移送線索;積極配合監察部門做好餐飲發票信息采集及大額餐飲發票抽查工作。
同時,稅務總局要求各級稅務機關模范執行《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等規定,嚴禁設立“小金庫”違規宴請,嚴禁把餐費開成非餐費,嚴禁將大額餐費分割成小額開票,嚴禁接受納稅人宴請,對違反規定者將依紀依規嚴肅查處。
目前,武漢市有些由下崗或無業人員為維持生計而經營的餐飲小攤點(如大排檔、靠杯酒等),一般以路為市,占道經營,屬于無證經營,稅務機關承諾可以為其免費辦理無證照登記并提供正式的餐飲定額發票。
鑒于這些經營戶流動性較大,有的是季節性經營,很難全部都能自愿申領定額發票,稅務機關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您需要索取正式稅務發票,消費時最好選擇那些正式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的餐館、酒店。
這樣,當您遇到經營者的發票違章行為,使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便于舉證和向稅務機關投訴舉報,稅務機關也容易根據您的舉證事實及時地進行查處,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篇2:增值稅發票開具管理規定辦法
下面是YJBYS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增值稅發票開具管理規定,希望大家喜歡。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式樣的發票,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式樣的發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以下簡稱省稅務機關)確定。
第三條發票的基本聯次包括存根聯、發票聯、記賬聯。存根聯由收款方或開票方留存備查;發票聯由付款方或受票方作為付款原始憑證;記賬聯由收款方或開票方作為記賬原始憑證。
省以上稅務機關可根據發票管理情況以及納稅人經營業務需要,增減除發票聯以外的其他聯次,并確定其用途。
第四條發票的基本內容包括:發票的名稱、發票代碼和號碼、聯次及用途、客戶名稱、開戶銀行及賬號、商品名稱或經營項目、計量單位、數量、單價、大小寫金額、開票人、開票日期、開票單位(個人)名稱(章)等。
省以上稅務機關可根據經濟活動以及發票管理需要,確定發票的具體內容。
第五條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財務和發票管理制度健全的納稅人,發票使用量較大或統一發票式樣不能滿足經營活動需要的,可以向省以上稅務機關申請印有本單位名稱的發票。
第二章發票的印制
第六條發票準印證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監制,省稅務機關核發。
稅務機關應當對印制發票企業實施監督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取消其印制發票的資格。
第七條全國統一的發票防偽措施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省稅務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本地區的發票防偽措施,并向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發票防偽專用品應當按照規定專庫保管,不得丟失。次品、廢品應當在稅務機關監督下集中銷毀。
第八條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是稅務機關管理發票的法定標志,其形狀、規格、內容、印色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
第九條全國范圍內發票換版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發票換版由省稅務機關確定。
發票換版時,應當進行公告。
第十條監制發票的稅務機關根據需要下達發票印制通知書,被指定的印制企業必須按照要求印制。
發票印制通知書應當載明印制發票企業名稱、用票單位名稱、發票名稱、發票代碼、種類、聯次、規格、印色、印制數量、起止號碼、交貨時間、地點等內容。
第十一條印制發票企業印制完畢的成品應當按照規定驗收后專庫保管,不得丟失。廢品應當及時銷毀。
第三章發票的領購
第十二條《辦法》第十五條所稱經辦人身份證明是指經辦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或者其他能證明經辦人身份的證件。
第十三條《辦法》第十五條所稱發票專用章是指用票單位和個人在其開具發票時加蓋的有其名稱、稅務登記號、發票專用章字樣的印章。
發票專用章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第十四條稅務機關對領購發票單位和個人提供的發票專用章的印模應當留存備查。
第十五條《辦法》第十五條所稱領購方式是指批量供應、交舊購新或者驗舊購新等方式。
第十六條《辦法》第十五條所稱發票領購簿的內容應當包括用票單位和個人的名稱、所屬行業、購票方式、核準購票種類、開票限額、發票名稱、領購日期、準購數量、起止號碼、違章記錄、領購人簽字(蓋章)、核發稅務機關(章)等內容。
第十七條《辦法》第十五條所稱發票使用情況是指發票領用存情況及相關開票數據。
第十八條稅務機關在發售發票時,應當按照核準的收費標準收取工本管理費,并向購票單位和個人開具收據。發票工本費征繳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辦法》第十六條所稱書面證明是指有關業務合同、協議或者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資料。
第二十條稅務機關應當與受托代開發票的單位簽訂協議,明確代開發票的種類、對象、內容和相關責任等內容。
第二十一條《辦法》第十八條所稱保證人,是指在中國境內具有擔保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
保證人同意為領購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的,應當填寫擔保書。擔保書內容包括:擔保對象、范圍、期限和責任以及其他有關事項。
擔保書須經購票人、保證人和稅務機關簽字蓋章后方為有效。
第二十二條《辦法》第十八條第二款所稱由保證人或者以保證金承擔法律責任,是指由保證人繳納罰款或者以保證金繳納罰款。
第二十三條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的具體范圍由省稅務機關規定。
第四章發票的開具和保管
第二十四條《辦法》第十九條所稱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是指下列情況:
(一)收購單位和扣繳義務人支付個人款項時;
(二)國家稅務總局認為其他需要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的。
第二十五條向消費者個人零售小額商品或者提供零星服務的,是否可免予逐筆開具發票,由省稅務機關確定。
第二十六條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
第二十七條開具發票后,如發生銷貨退回需開紅字發票的,必須收回原發票并注明“作廢”字樣或取得對方有效證明。
開具發票后,如發生銷售折讓的,必須在收回原發票并注明“作廢”字樣后重新開具銷售發票或取得對方有效證明后開具紅字發票。
第二十八條單位和個人在開具發票時,必須做到按照號碼順序填開,填寫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全部聯次一次打印,內容完全一致,并在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發票專用章。
第二十九條開具發票應當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第三十條《辦法》第二十六條所稱規定的使用區域是指國家稅務總局和省稅務機關規定的區域。
第三十一條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妥善保管發票。發生發票丟失情形時,應當于發現丟失當日書面報告稅務機關,并登報聲明作廢。
第五章發票的檢查
第三十二條《辦法》第三十二條所稱發票換票證僅限于在本縣(市)范圍內使用。需要調出外縣(市)的發票查驗時,應當提請該縣(市)稅務機關調取發票。
第三十三條用票單位和個人有權申請稅務機關對發票的真偽進行鑒別。收到申請的稅務機關應當受理并負責鑒別發票的真偽;鑒別有困難的,可以提請發票監制稅務機關協助鑒別。
在偽造、變造現場以及買賣地、存放地查獲的發票,由當地稅務機關鑒別。
第六章罰則
第三十四條稅務機關對違反發票管理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應當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面通知當事人;對違反發票管理法規的案件,應當立案查處。
對違反發票管理法規的行政處罰,由縣以上稅務機關決定;罰款額在2000元以下的,可由稅務所決定。
第三十五條《辦法》第四十條所稱的公告是指,稅務機關應當在辦稅場所或者廣播、電視、報紙、期刊、網絡等新聞媒體上公告納稅人發票違法的情況。公告內容包括:納稅人名稱、納稅人識別號、經營地點、違反發票管理法規的具體情況。
第三十六條對違反發票管理法規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辦法》和本實施細則所稱“以上”、“以下”均含本數。
第三十八條本實施細則自20**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