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申報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自評報告

申報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自評報告

2025-02-22 閱讀 5821

  申報“第二批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自評報告

  ――宿遷市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

  多年來,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高度重視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在宿豫區教育局、語委的領導下,在宿遷市語委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等各級部門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會議精神。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國家語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工作的通知》為依據,結合學校具體情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加大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抓好普通話培訓與測試工作,切實提高全校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使語言文字規范化與校園文化、精神文明建設、師生文化素質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更好地為學校的教育事業服務。為進一步提升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水平,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特申報“第二批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現將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工作自評如下:

一、學校概況介紹

  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于2000年9月成立,現在是宿豫區唯一一所江蘇省現代化教育示范學校,是一所集公辦與民辦優勢于一體的股份制民辦初中。學校位于宿豫區江山大道8號,與宿豫區政府相毗鄰,學校占地面積236畝,校舍面積44220平方米,校內綠草如茵,綠樹成陰,風景如畫,文昌園與育才園錯落有致,美輪美奐,相映成趣,是宿遷市最美麗的校園之一。學校有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和齊全的運動設施。在校學生6280多人,教職工253名,100個教學班。教學設施齊全、設備完整。嚴格按國家要求開設課程,教學質量居全市前列。

  目前教師普通話合格率為100%,省級普通話測試員1人,二級甲等水平65人。現有中學高級教師57人,中學一級教師106人。教師敬業愛教,模范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語文、英語、數學、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體育學科分別承擔國家、省、市級、區科研課題,并取得好成績。近幾年來發表在國家、省級刊物的文章和在省市學術會上交流的論文計120多篇。

  學校長期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對提高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學校歷來重視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學校領導多次強調,用規范字、說普通話、做文明人,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一定要貫徹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為此,我校近年來一直堅持把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學校和教務工作計劃之中,并認真組織各項活動,使之落實到位。

  學校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工作的目標是:教師和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基本達到規定的要求;普通話成為學校的教學語言,成為學校的校園語言。教材(含講義、教學輔助讀物)用字,教學、公務和校園環境用字符合國家頒布的規范標準和要求。

二、參加語言文字示范校創建活動的經驗體會

  多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有關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法規政策精神,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依據,按照“三納入、一滲透”(即把普及普通話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納入管理常規,納入教師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項教育活動中)的總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積極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

  (一)健全管理機構,責任落實到人

  我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的語言文字規范化領導小組副組長,以辦公室、政教處、教科室、教務處、團委等處辦主任、副主任為小組成員。領導機構下設語言文字規范化小組,由分管教育教學的副校長協調工作,組織實施,成員有各年級組長、全體語文教師、及各年級的“推普員”和“監督員”。現已形成覆蓋學校各層面,延伸至各教學班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網絡。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師生言行

  為了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在我們學校有效的開展,我們制訂了《語言文字學習宣傳制度》、《用語用字規范化管理制度》、《語言文字規范化考核制度》等監督檢查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及時做了檢查記載。同時還制訂了《師生用語用字規范》、《規范用語用字管理考評條例》保證了普通話推廣和規范用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營造宣傳氛圍、活動扎實有效

  為了營造濃厚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氛圍,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在學校廣播站專門開辟了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專題,利用廣播站在校園宣傳;

  2.在辦公樓、教學樓、宣傳欄等處設有語言文字宣傳櫥窗、永久性宣傳牌等;

  3.利用國旗下講話進行宣傳。學校每周星期一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利用國旗下講話進行規范用語、規范用字的宣傳。

  4.利用各班黑板報以及文化墻進行宣傳,由各年級組長、語文教師、各年級的“推普員”和“監督員”組成檢查組,對班級板報、學習園地、宣傳欄等進行檢查評比,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5.利用推普周進行宣傳,在推普周期間,學校認真組織各類宣傳和主題實踐活動;在教師中進行了語言文字知識問答;在學生中進行了語言文字知識問卷調查、中華經典朗誦比賽、教師和學生鋼筆字比賽、作文競賽、“推普”宣誓、辦“推廣普通話”手抄報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在全校師生中發起了“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倡議,設立了語言文字監督崗和公示欄。每屆推普周都把我校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的開展推向了高潮。

  (四)狠抓常規管理,強化求真務實

  1.語言文字規范化規范化建設納入學校常規管理中。

  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教務處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落實到教學過程的常規中,一是教務處對在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話、書寫規范字予以明確要求,并通過教研組所開展的公開課、匯報課、示范課落實,同時還在每期的教學常規檢查時督促落實,并及時將檢查情況進行公布。二是教務處對教師使用的教參、教輔資料,學生使用的教輔用書、試卷、作業本等均嚴格把關,不符合語言文字規范要求的一律不予使用。三是教務處組織全體教職工分期分批參加普通話培訓,目前,我校教師已全部按規定完成了普通話測試,全部達到國家普通話規定標準。四是學校把普通話和規范字使用情況納入教師業務考核、職務晉級、評優表模中。

  政教處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工作落實到日常的管理之中。每天有監督員對各班學生進行檢查,在校門口小黑板上及時公布,每月對“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工作進行量化評比,記入班級考評中,并在公示欄中公布。二是納入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班集體的評比中。通過長期堅持,在學校的教育引導下,師生的語言規范意識明顯增強,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2.充分發揮語文課主渠道的作用

  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根據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和課標要求,分年段制定了語言文字能力培養目標。即: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2.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3.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4.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教學中,重視漢語拼音的教學與測驗,重視書寫,通過用字帖、作業和測試等方式提高學生寫字水平;通過開展手抄報比賽、硬筆書法比賽等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誦讀、討論、辯論和演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字應用能力。

  3.加強課堂教學中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

  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我校素質教育培養目標之一,我們不僅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同時通過其它學科的教學潛移默化滲透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譬如在化學課上適時引導學生正確書寫化學名稱,在政治課上引導學生用準確規范的語言表述問題,在英語課上讓學生認識外語與母語的關系等。通過教師們恰如其分的引導,學生規范使用漢語的認識得以普遍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也在逐步增強。

  4.建立良好的校園用語環境

  (1)用語規范方面

  課堂上教師使用普通話;學校廣播、演出使用普通話;各類*、大型活動的主持、發言用規范的普通話;師生間、教師間的溝通交流都要使用普通話。

  (2)用字規范方面

  老師板書、教案的撰寫、試卷、板報、各類宣傳欄、告示欄、學生作業等用字都要符合規范。

  (五)狠抓課題研究,立足校本培訓

  1.課題研究

  在科研課題研究過程中要求材料整理、文字書寫符合規范要求,如:課題實驗方案、階段性的計劃和總結、論文、結題報告的撰寫等都要求用語用字規范。例如由語文教師胡光軍牽頭承擔的區級《美文誦讀與欣賞》實驗課題的研究,在這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2.校本培訓

  幾年來我校一直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把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納入校本培訓中,特別是加強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開展“3+x”(“3”就是普通話、規范字、信息技術三項基本功,“X”就是學科技能)教師技能培訓和競賽、“千人賽課”活動、“老年教師的示范課、中年教師的研究課、青年教師的匯報課”活動、外出參加培訓學習等活動,抓好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的培訓,使其更好更快地適應崗位,一大批教學基本功較好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現已成為我校的主力軍。

三、不足與整改措施

  雖然我校在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如學生課外使用普通話不能堅持。教師在教學、集體活動、會議中能夠使用普通話,但個別教師課外交談還沒有養成100%講普通話的習慣。今后我校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

  (一)逐步健全和完善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規章制度建設和檢查評估機制,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工作落在實處。

  (二)加快師資力量的培訓,繼續選派教師參加省、市普通話培訓,改變我校暫無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的現狀。

  (三)加強用字規范化教育,采用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宣傳教育活動,以學校為中心,輻射到家庭、社會,使普通話由校園語言邁向社會語言。

四、語言文字規范化自評過程及市評結果

1.狠抓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在申報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中,我校認真進行了自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自評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專題會議動員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按照《評估標準》進行了具體分工,學習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自評工作要求和操作辦法。明確了工作任務,對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進行了全面的自查和總結,對存在的不足作了及時改進和補充,并搜集了近年來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的相關材料進行,認真自評,并做好了歸檔整理。

2.措施得力,語言文字規范化成績斐然。

  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主要用五句話概括:一是學校高度重視,健全組織機構;二是加強制度建設,落實各項管理;三是營造規范氛圍,自覺形成習慣;四是組織研討培訓,增強意識能力;五是精心組織活動,取得豐碩成果。通過全校師生的努力,我校于20**年3月被宿遷市語委辦命名為“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

篇2:語言文字示范學校的申報材料

我們逸夫學校始建于*年,是一所年輕的學校。位于葫蘆島市綏中縣商業路7號,東臨美麗的六股河。學校師資雄厚,擁有一支事業心強、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目前學校共有教師130人,已經通過國家級普通話標準的教師有129人,占總人數99%。

近幾年來,我們在市、縣語委領導、專家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國家推廣普通話的方針、政策,在普通話推廣和用字規范化過程中注重實效,從實際出發,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廣大師生的語言規范的意識,進一步激發師生學習和使用普通話、寫規范字的積極性,創造有利于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環境,不斷提高師生的普通話水平及寫規范字的能力,全面推進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力求引導學生在愉快學習中熱愛語言、感受語言、運用語言,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

一、完善組織管理,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教學中

(一)認真貫徹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要求

1、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議事日程

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全面落實全國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精神,我校成立了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把學校語言文字工作以及對每位教師用語用字規范上的評估考核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以此形成制度。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語言文字工作,將語言文字工作作為一個專門內容納入學校總體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

2、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培養目標、學校課程標準及教育教學活動中

按國家要求和省、市語委部署,我校把推廣普及普通話作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把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要求納入學生的培養目標;納入教育、教學和學生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納入學校課程標準,將語言文字規范化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加強學生普通話訓練和書寫規范化訓練,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修養。

3、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

學校非常重視語言文字規范化使用的宣傳工作,把語言文字規范化使用的宣傳工作納入到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之中,在“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針指導下,積極、主動地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了普通話和規范文字的宣傳。充分利用學校《小荷》校刊、《作文報》、廣播臺、校園網、樓道走廊櫥窗、板報等宣傳陣地,為推普工作在全校的推行、普及和提高營造出了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

(二)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組織機構建設,搞好常規工作管理

學校成立了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和管理全校的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每學期舉行會議、研究全校性語言文字工作,小組成員經常不定期碰頭研究有關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校長、教務、科研主任、各年組組長。

為更卓有成效地實施開展語言文字工作,我校根據市、縣語委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以確保工作目標順利實現,并搞好常規工作管理:

1、組織教師學習《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和《遼寧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

2、向全校教師發出“講普通話,用規范漢字”的倡議,領導班子帶頭使用普通話,并接受教師監督;要求教師必須做到:口語練習與日常教學相結合,自覺努力與監督措施相結合。做到普通話不單是課堂語言,而且是校園語言,形成人人都講普通話的良好氛圍。

3、認真組織教師參加教師普通話等級測試,全校教師普通話測試合格率為100%

二、創建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校園氛圍

(一)普及普通話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語言。積極普及普通話并逐步提高全民說普通話的水平,是國家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也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任何語言的推廣都需要一個環境,否則很難鞏固。學校教育是推進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的基礎。如今普通話已成為全校教職工和學生的教學語言、校園語言。

一直以來,學校領導班子十分重視,加大了普通話的推普力度,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迅速提高本校的普通話水平。我校每周開一節口語交際課,定每年6月為普通話活動月。全校廣大師生的普通話意識得到增強,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極大提高。經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使全體教師變被動學習使用為主動學習使用,使推廣普通話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由校園語言向社會語言邁進,在全社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二)用字規范化

教學使用規范漢字,教師板書及批改作業、書寫評語用字規范化,除書法作品外(倡導學生硬筆書法作品使用規范漢字),不得書寫繁體字、異體字,尤其不能出現錯別字。學生要學習使用普通話和規范漢字,能正確識別、書寫常用漢字,學生作業、考卷等用字規范,在集體活動中應使用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更好落實此項規定,學校通過定期不定期的作業檢查,引起全體教師的高度重視。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教學、訓練;重視培養學生使用字典等工具書的習慣和能力,提高使用漢語拼音識字,正音的能力。在聽課、評課時,學校經常檢查非語文教師上課使用普通話教學,板書使用規范漢字情況。

不定期對班級班語言文字環境(各種標牌、宣傳欄、黑板報、印刷品、校園網站)進行用字規范巡視調查,及時表揚,及時糾錯。

三、強化校園普通話軟件建設

1、組織語文教師歸納自己的教學經驗,參加校、縣、市、“下水文”、三級素養大賽活動;參加全國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組織全校教師進行“鋼筆、毛筆、粉筆”三筆字的基本功比賽;選派學生參加市、縣語委舉行的小學生普通話朗誦比賽,參加縣舉辦的“環保”征文比賽。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提高了我校師生的文化素質,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使學校的語言文字工作上了一新臺階。

2、組織全校學生參加學校每學期開展的“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古詩詞誦讀競賽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語言文字在古詩詞中的魅力。

3、利用紅領巾廣播和推普廣播,升旗儀式、黑板報、主題班會等各種渠道和方式,多管齊下,大力宣傳語言文字規范化,在全校師生中達成共識,掀起熱潮。4、校園內有固定性宣傳語言文字工作的標語、張貼畫,教學樓、圖書館、食堂等公共場所都設有使用規范語言文字的指示牌。

5、結合每年全國“推普宣傳周”活動,學校精心規劃、科學組織,開展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教師演講比賽和三筆字比賽,學生課文、詩歌朗誦比賽,書法比賽,故事會,以“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為主題的電腦小報展示。這些活動將個性化、特色化、趣味性相結合,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支持,參與面廣、宣傳教育影響大,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推廣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

6、堅持“國旗下講話”制度。幾年來,我校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由學生主持,安排老師輪流在國旗下講話,并將講話稿存檔。通過升旗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旗下講話使學生熱愛祖國及祖國語言。

7、“校園網”開辦語言文字專欄。為更好地營造推廣“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氛圍,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宣傳,便于廣大師生的溝通與學習,學校網站將學校計劃、方案、基礎知識和宣傳材料等輸入校園網,拓展宣傳空間,使信息溝通,資源共享。

8、各班設立一名推普員和兩名廣播員。利用課間及課外活動時間,在校園內隨機監督,凡不用普通話進行語言交流的,一經發現當場指正,做好記錄。

9、堅持辦好校刊《小荷》及《作文報》。校刊、校報成了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校刊、校報的創辦,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社會及家長一致的好評,師生的廣泛歡迎。

在“普通話示范校”創建活動的推動下,我們意識到:語言文字工作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語言文字文化,對于維護祖國統一,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義。今后,我們要將語言文字工作與“二期課改”試驗、“新基礎教育”實驗結合起來,與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緊密結合起來,將語言文字工作進一步向社會輻射,由學校延伸到家庭、社區,積極參與爭創全國文明城鎮活動,將其與推進創建學習型家庭結合起來,進一步推進學校語言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