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務督辦工作規則
政務督辦工作是促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政府各項決策、重要工作部署貫徹落實的重要手段,是各級政府和部門加強領導、實施管理的重要工作環節和工作方法。為進一步規范政務督辦工作,提高政務督辦工作效率和質量,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制定本規則。
一、政務督辦的分類
政務督辦工作分為日常政務督辦和專項政務督辦兩類。
(一)日常政務督辦是指縣政府各種會議議定的按分工歸口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或聯系縣政府分管領導的副主任協助縣政府分管領導承辦和催辦的事項。日常政務督辦由縣政府辦公室負責督促檢查承辦單位辦理情況和信息反饋工作。
(二)專項政務督辦是指省、市政府或部門要求督辦的事項;縣委、縣政府交辦的督辦事項;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縣政府各部門提出的經政務督辦審批程序通過的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等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專項政務督辦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負責交辦、催辦和反饋承辦單位落實情況。
二、政務督辦范圍
(一)縣政府重大部署、重要決定(決議)、重大決策性文件的貫徹落實;
(二)縣政府全體會、常務會、辦公會等重要會議議定事項的落實;
(三)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領導批示、交辦事項的落實;
(四)縣人大、縣政協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政府工作的建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提案的辦理落實;
(五)領導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三、政務督辦工作原則
(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圍繞每一時期縣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決策,按政務督辦審批程序積極開展督辦。
(二)實事求是,務求實效。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準確地了解決策實施情況,及時掌握和反映影響決策落實的問題及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三)認真辦理,及時落實。對交辦的政務督辦事項,督促承辦部門必須認真研究,按時報送辦理進度情況,按要求報告辦理結果。
四、專項政務督辦工作程序和時限要求
(一)立項審批。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按領導同志批示的督辦事項,填報《*縣人民政府督辦事項辦理審批表》載明申請專項政務督辦事項的內容和時限要求、督辦依據,送縣政府辦公室分管主任初核后,再送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審查同意,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提出督辦方案,送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審簽后,特重大事項需報縣長或常務副縣長審批后同意立項。按照一事一立、一事一報的要求,應按問題分解立項。
(二)交辦。專項政務督辦事項按程序批準后,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向有關鄉鎮人民政府或縣級有關部門下達《專項政務督辦通知》,專項政務督辦事項的內容包括事項提要、編號、主辦部門、協辦部門、交辦時間、辦結時限等內容。
(三)承辦。承辦部門接到《專項政務督辦通知》后,應按要求及時、認真地研究辦理,并在規定時限內辦結。因特殊情況,在規定時限內不能辦結需要延長辦理時間的,承辦部門須向縣政府交辦領導和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報告原因和辦理進展情況,經縣政府交辦領導同意后可視情況延長辦理時間,延長辦理時間一般不超過15天。縣政府督查辦公室負責對承辦部門進行跟蹤督辦,了解掌握督辦事項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并向交辦領導及時匯報。
(四)協調。對涉及多個承辦部門的專項政務督辦事項,由主辦部門牽頭,召集各有關部門協商辦理;因意見分歧,主辦部門難以協調和辦理落實的,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協調,必要時由交辦領導協調辦理。承辦部門對縣政府督查辦公室交辦事項有異議的,可在收到《專項政務督辦通知》三個工作日內,提出轉辦意見,經該部門領導簽字同意后,返回縣政府督查辦公室,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進行協調處理。
(五)反饋。專項政務督辦事項辦理完畢后,承辦部門以《專項政務督辦報告》上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做到一事一報,文字簡潔、內容準確。縣政府督查辦公室綜合有關部門的辦理情況,向縣政府交辦領導、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或分管主任呈送《督辦報告》;需向上級機關呈報辦理結果的,按行文程序報送,并抄送縣長、常務副縣長、交辦領導、辦公室主任、分管主任。
(六)催辦。承辦部門對交辦的專項政務督辦事項在要求時限內未能反饋結果、又不說明原因的,縣政府督查辦公室要進行催辦并深入實地,了解和掌握督辦事項的辦理落實情況。對辦理結果不符合要求的,應責令承辦部門重新辦理。
(七)歸檔。專項政務督辦事項辦結后,年終按檔案管理要求,由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將有關材料收集齊全、按一事一檔,歸檔備查。
五、政務督辦工作制度
(一)建立責任制度。政務督辦工作實行責任制,層層明確責任,一級抓一級。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要加強領導,明確領導具體分管。政務督辦事項要做到件件有人負責,事事有部門承辦。重大決策、重點事項,領導同志要親自過問,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保證各項政務工作的落實。
(二)請示報告制度。督辦事項的提出、督辦工作的實施、督辦結果的反饋,既要發揮督辦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也必須堅持嚴格的請示報告制度。督辦過程中遇到疑難、重大問題要及時請示報告,按照領導同志的批示進行辦理。
(三)工作通報制度。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完成縣政府交辦督辦事項的落實情況以《政務督查通報》定期進行通報,對重大事項不定期進行通報。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彰;對政府決策和交辦事項貫徹、辦理不認真、不得力、敷衍推諉、貽誤工作的,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責令檢查、直至追究領導及有關人員的責任。
(四)公文處理制度。政務督辦工作中涉及的各類公文的辦理,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有關規定執行。
六、政務督辦工作的考核
政務督辦工作納入對鄉鎮人民政府、縣級部門督查、督辦工作目標考核,實行倒扣分。由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按以下規定向縣目標管理領導小組提出書面處理建議,經縣目標管理領導小組報縣政府領導或縣政府辦公會審查同意后執行。
1、對未按政務督辦事項要求按時辦結的承辦單位,根據督查、督辦工作目標考核辦法,扣減承辦單位年終目標管理考核分數。
2、對久拖不辦或辦理質量差的承辦單位,由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府督查辦公室提出建議經縣長、常務副縣長簽批后予以通報批評。
3、對同一督辦事項通報批評后仍辦理不力并對全局工作造成重大影響的,要追究承辦單位及其行政負責人責任。
篇2:藥監局政務督辦檢查工作辦法
藥品監督管理局政務督辦檢查工作辦法
第一條為了轉變工作作風,改變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務,按照“上三級”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并結合肇東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法。
第二條局機關由一名主管領導負責這項工作,并建立督辦檢查制度,確保工作的運轉和落實。
第三條局機關辦公室是督辦檢查工作機構,設督辦人員(兼)1名,負責督辦檢查工作。局內各股配合辦公室做好此項工作。
第四條督辦檢查工作主要內容
1、年內確定的“上三級”局及局內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2、上級重要會議精神和決定貫徹落實情況;
3、上級部門指導性、政策性文件執行情況;
4、局內確定的重要事項;
5、上級局交辦的工作和事項;
6、重要的,臨時性工作完成情況等。
第五條督辦檢查時限要求
1、上級確定的重點工作完成的時限、進度、要求進行督辦檢查;
2、上級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情況,針對提出的落實時間要求進行督辦檢查;
3、其它辦理事項。特急件辦理2個工作日之內完成;急件辦理3個工作日之內完成;普通件辦理7至10個工作日內完成;個別情況,經局領導同意,可適當延長辦理時限;特殊督辦事項,按規定時限完成。
第六條辦公室主任確定督辦檢查事項,并加掛督辦單。督辦人員按“督辦單”“承辦聯”標注“特急件”或“急件”,普通件不做標識。“留存聯”“督辦聯”與被督辦文件,按公文程序傳遞,并做好督辦記錄。全部工作完成后,交回局辦公室。并對督辦進展和完成情況,每月一匯總。
第七條年末對各部門督辦檢查工作進行總結,并做為各股(室)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對完成不好的批評和追究責任直追領導責任。
篇3:交通政務督查督辦制度
第一條為全面貫徹落實全某交通工作會議精神,做好全某交通系統的政務工作,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確保全某交通系統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督查督辦由辦公室負責。按照職責分工對督查督辦事項由局屬各單位、局機關科室承辦。各單位(科室)要明確專人高度負責,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承辦的工作任務。
第三條督查督辦的內容。
1、某委、某政府和交通廳的重大決策、決定、決議、重要文件、工作部署,明確要求報告貫徹落實情況的事項;
2、上級機關、領導對本局的批辦事項,局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
3、局黨組、局長辦公會議議定的工作部署,事項;全年工作要點和階段性工作重點;
4、局領導下基層檢查工作、開展調研時提出的要求;
5、某人大議案、建議;某政協提案有關承辦事項;
6、督查人員發現的事關全局帶有政策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
7、各基層單位、各某地(區)交通局反映或提出的重要問題;
8、信訪件需督查督辦落實的事項;
9、行風監督員、新聞媒體提出的批評、建議或意見;
10、其他需督查督辦落實的事項。
第四條督查督辦的工作方式
1、督查督辦事項轉出后,辦公室要按時、定期催辦督辦,緊急問題及時督辦,必要時派人下去檢查、了解,確保按期辦結。
2、承辦單位(科室)接到督辦卡后,要責成專人迅速辦理,在規定的承辦期限內辦理完畢。因故在規定時間內未辦理完畢的,要主動與辦公室溝通,以便及時反映給有關部門和領導。
3、承辦單位(科室)如認為督查督辦事項不屬于本部門的職責范圍,應于24小時內退回辦公室并說明理由,不得自行轉送其他部門。
4、督辦件涉及局屬幾個單位(科室)或局外幾個部門的,由牽頭單位(科室)負責協調并組織辦理。各協辦單位(科室)應積極主動配合,認真辦理所負責的事項。有關部門對承辦事項有異議的,需書面寫明理由,由牽頭單位(科室)負責匯總,提出意見,送辦公室核閱后,呈局領導審定。
5、根據督查督辦事項和局領導指示和交辦事項,對局重大決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督促檢查。對影響全局的重大事項,集中力量督查;對全年性工作,分階段督查;對緊急事項,及時督查。日常督查采用通知書、電話詢問、實地督查、與有關單位(科室)聯合督查等多種形式,推進我局及全系統各項政務工作的組織實施;
第五條督查督辦的程序
1、登記。設立“某交通局督查督辦事項登記簿”,對需要督查督辦的事項,及時在登記簿上登記交辦部門或領導、承辦科室、事項內容、辦理時間等,以備查詢。登記立項一般一事一項。凡被列入督查督辦事項,要編發督辦號,經主管領導或主要領導審批后交承辦單位或部門;
2、承辦。對督查督辦事項,各單位(科室)要責成有關人員認真辦理。各單位(科室)負責人要及時督促、檢查,對辦理意見要親自審閱、把關。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科室)承辦的事項,由主辦單位(科室)牽頭辦理,主辦單位(科室)要主動與協辦單位(科室)協商,協辦單位(科室)要認真提供有關情況、數據、資料及協辦意見。主、協辦單位(科室)在辦理過程中出現意見分歧時,由主辦單位(科室)負責人進行協調,盡可能地達成一致意見;如意見分歧較大,主辦單位(科室)要列明雙方理據,送分管領導或局長協調解決。
3、督辦。辦公室按照承辦要求,在辦理時限到達前,對承辦單位或人員進行督辦,督辦工作應根據辦理事項內容、要求和時限,實行重要事項重點督辦、緊急事項跟蹤督辦、疑難事項反復督辦、一般事項定期督辦,保證督辦事項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理、辦結、辦好。督辦工作人員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地報告查辦結果,做到查辦事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反饋。對督辦事項因特殊情況逾期未辦結的,要說明原因,根據局領導簽署的意見重新明確限辦時限,并做好跟蹤督辦。
4、反饋。承辦單位(科室)負責人在辦理時限內,要每周利用碰頭會或專題報告等方式將辦理進展情況和結果,反饋給局領導和辦公室。需要幾個部門共同辦理的,主辦單位(科室)要在匯總各單位(科室)的意見后,寫出書面報告呈送有關領導,反饋辦理情況;緊急、復雜或重大事項,要隨時向局領導匯報辦理情況和結果。
5、上報。承辦單位(科室)應在辦結后的三日內書面上報辦結情況,由辦公室及時將辦理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形成“督查專報”上報局領導;某政府常務會議決定事項、上級機關批辦、交辦的事項,要專題上報辦理結果;某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提案要專門召開交辦會議交辦。辦理意見、建議、提案情況要專題向人大常委會及政協報告。對某委、某政府和某某交通廳明確要求辦理的,要一事一報;對重大、緊急事項的督查情況要隨時反饋,反饋情況時要講實話、報實情,為領導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情況和建議。
6、立卷。督辦事項處理完畢,要在“督查督辦事項登記簿”上注銷督查督辦事項,并將督辦事項原件、領導批示、處理意見、督辦情況報告等各種資料及時立卷歸檔,交檔案室妥善保管,以備查詢。
第六條督查督辦工作原則
1、嚴格按照局黨組的要求開展工作,為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局黨組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貫徹落實提供有效服務。
2、堅持依法辦事,實事求是,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全面真實了解和反映情況。
3、督辦工作要堅持分工協作,責任到人以及迅速、及時、準確的原則,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4、對不宜公開的督查件,要做好保密工作,嚴守機密,不得與無關人員談論機密事項,防止因泄密給工作造成損失或帶來不良影響。
5、對辦理不認真、敷衍塞責、應付了事的要送回承辦單位(科室)重新辦理。對因工作疏忽,而影響辦理進度,不能如期辦理而貽誤工作或發生泄密,造成不良后果或影響的,予以通報批評,并按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及具體承辦人的責任。
第七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