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幼兒園體育鍛煉衛生管理制度

幼兒園體育鍛煉衛生管理制度

2024-12-08 閱讀 2484

一、學前幼兒體育鍛煉的衛生原則

  1.經常鍛煉

  體育鍛煉必須經常進行。學前幼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都應有1小時以上的戶外體育鍛煉。

  2.全面鍛煉

  必須選擇對學前幼兒有益的多種項目進行科學的鍛煉。

  3.循序漸進

  學前幼兒的體育鍛煉必須循序漸進,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增加運動量和動作的復雜程度。

  4.注意個體差異

  學前幼兒的體育活動應使每一個幼兒得到鍛煉,但是,由于每個幼兒的體質條件、營養狀況、家庭的教養方式、健康現狀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幼兒的運動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組織活動時,要隨時觀察幼兒的反應,對體質較弱的幼兒要格外關心,降低要求,如發現異常,要分析原因,并作適當調整。心臟病及腎臟病患兒一般不宜進行鍛煉。

  5.注意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的組織

  鍛煉前的準備活動和運動結束時的整理活動是進行一般性體育項目所必須的。鍛煉前作適當的準備活動,使運動量逐漸增加,對于逐步提高心血管系統的活動水平、消除肌肉及關節的僵硬狀態、減少外傷的發生是有益的。而在大運動量的鍛煉以后,為了

  使軀體和內臟比較一致地恢復安靜狀態,必須進行一些整理活動逐步減輕運動量,通常可為幼兒選擇慢跑、散步、放松體操達到這一目的。

  6.注意運動與休息的適當交替

  學前幼兒的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都易產生疲勞,鍛煉過程中必須安排適當的休息,避免因運動時間過長而導致身體機能不能及時恢復,防止因生理負荷過重而引起的運動創傷。

二、學前

一、環境衛生

  1.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檢查。

  2.幼兒玩教具要保持清潔,定期要消毒、清洗。

  3.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有防蚊蠅、防暑設備。

  4.廁所清潔通風,定時打掃并消毒。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動水或干凈水洗手和洗臉,經常保持清潔。

  3.飯后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要求幼兒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帶干凈的小手絹。

  5.要求幼兒服裝整潔,被褥勤曬,床單每月洗1次。

  6.保護視力,室內要注意采光,損壞燈具等要及時修理,看電視時間不宜過長,不能離得太近,高度要適中。

  7.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幼兒開飯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離制度

  1.有專用保健室、觀察床,保健寶用品專用。

  2.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

  3.對患兒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喂飯。

  4.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幼兒入托,幼兒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5.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領導,采取必要措施。

篇2:公司衛生管理制度二

  1.本公司為維護員工健康及工作場所環境衛生,特訂定本準則。

  2.凡本公司衛生事宜,除另有規定外,悉依本準則行之。

  3.本公司衛生事宜,除總務及生產單位(安全衛生委員會)負責外,全體人員,須一體確實遵行。

  4.凡新進入員必須了解衛生的重要與應用的知識。

  5.各工作場所內,均須保持整潔,不得堆積足以發生臭氣或有礙衛生之垃圾、污垢或碎屑。

  6.各工作場所內之走道及階梯,至少須每日清掃一次,并須采用適當方法減少灰塵的飛揚。

  7.各工作場所內,應嚴禁隨地吐痰。

  8.飲水必須清潔。

  9.洗手間、廁所、更衣室及其他衛生設施,必須特別保持清潔。

  10.排水溝應經常清除污穢,保持清潔暢通。

  11.凡可能寄生傳染菌的原料,應于使用前施以適當的消毒。

  12.凡可能產生有礙衛生的氣體、塵灰、粉末之工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采用適當方法減少此項有害物的產生。

  (2)使用密閉器具以防止此項有害物的散發。

  (3)于發生此項有害物的最近處,按其性質分別作凝結、沉淀、吸引或排除等處置。

  13.凡處理有毒物或高熱物體的工作或從事于有塵埃、粉末或有毒氣體散布場所的工作,或暴露于有害光線中的工作等,須著用防護服裝或器具者,應按其性質制備。

  從事于前項工作人員,對于本公司設備的防護服裝或器具,必須善用。

  14.各工作場所的采光,應依下列的規定:

  (1)各工作部門須有充分的光線。

  (2)光線須有適宜的分布。

  (3)須防止光線的眩耀及閃動。

  15.各工作場所的窗面及照明器具的透光部分,均須保持清潔,勿使有所掩蔽。

  16.凡階梯、升降機上下處及機械危險部分,均須有適度的光線。

  17.各工作場所應保持適當的溫度,溫度之調整以暖氣冷氣或通風等方法行之。

  18.各工作場所應充分使空氣流通。

  19.食堂及廚房之一切用具及環境,均須保持清潔衛生。

  20.垃圾、污物、廢棄物等的清除,必須合乎衛生的要求,放置于所規定的場所或箱子內,不得任意亂倒堆積。

  21.公司應設置甲種急救藥品設備并存放于小箱或小櫥內,置于明顯之處以防污染而便利取用。每月必須檢查一次,其內容物有缺時應隨時補充。

  22.本準則經呈準后施行,修改時亦同。

篇3:幼兒園體育鍛煉衛生制度

一、學前幼兒體育鍛煉的衛生原則

  1.經常鍛煉

  體育鍛煉必須經常進行。學前幼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都應有1小時以上的戶外體育鍛煉。

  2.全面鍛煉

  必須選擇對學前幼兒有益的多種項目進行科學的鍛煉。

  3.循序漸進

  學前幼兒的體育鍛煉必須循序漸進,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增加運動量和動作的復雜程度。

  4.注意個體差異

  學前幼兒的體育活動應使每一個幼兒得到鍛煉,但是,由于每個幼兒的體質條件、營養狀況、家庭的教養方式、健康現狀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幼兒的運動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組織活動時,要隨時觀察幼兒的反應,對體質較弱的幼兒要格外關心,降低要求,如發現異常,要分析原因,并作適當調整。心臟病及腎臟病患兒一般不宜進行鍛煉。

  5.注意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的組織

  鍛煉前的準備活動和運動結束時的整理活動是進行一般性體育項目所必須的。鍛煉前作適當的準備活動,使運動量逐漸增加,對于逐步提高心血管系統的活動水平、消除肌肉及關節的僵硬狀態、減少外傷的發生是有益的。而在大運動量的鍛煉以后,為了

  使軀體和內臟比較一致地恢復安靜狀態,必須進行一些整理活動逐步減輕運動量,通常可為幼兒選擇慢跑、散步、放松體操達到這一目的。

  6.注意運動與休息的適當交替

  學前幼兒的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都易產生疲勞,鍛煉過程中必須安排適當的休息,避免因運動時間過長而導致身體機能不能及時恢復,防止因生理負荷過重而引起的運動創傷。

二、學前

一、環境衛生

  1.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檢查。

  2.幼兒玩教具要保持清潔,定期要消毒、清洗。

  3.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有防蚊蠅、防暑設備。

  4.廁所清潔通風,定時打掃并消毒。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動水或干凈水洗手和洗臉,經常保持清潔。

  3.飯后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要求幼兒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帶干凈的小手絹。

  5.要求幼兒服裝整潔,被褥勤曬,床單每月洗1次。

  6.保護視力,室內要注意采光,損壞燈具等要及時修理,看電視時間不宜過長,不能離得太近,高度要適中。

  7.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幼兒開飯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離制度

  1.有專用保健室、觀察床,保健寶用品專用。

  2.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

  3.對患兒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喂飯。

  4.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幼兒入托,幼兒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5.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領導,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