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流動紅旗班級量化評選方案
小學流動紅旗班級量化評選方案
一、評選目的
為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提高班級凝聚力,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講衛生、守紀律、懂禮儀、團結向上的良好班風,構建和諧校園,學校特制定本方案。
二、評選對象
1―5年級所有班級
三、評選原則
采取同年級平行班擇優評選原則
四、評選內容
1、學校大隊部對各班衛生、紀律、禮儀檢查記錄
2、各班參加學校、區、市級比賽獲獎情況
3、以學生個人身份參加區、市級比賽獲獎情況
五、評選標準
六、說明
1、對于同年級兩班參與學校活動并獲獎,則按分數高低評為一、二等獎
2、對于個人或部分學生參與區、市級比賽(如書畫、節目等)獲獎者,按照本班學生等次(一等6分、二等4分、三等3分)累計得分將本班分為區、市級一、二等獎。
3、如同年級兩班部分學生(人數不等)于區、市級獲獎,則將兩班同列于區、市級相應等次。如只有同年級其中一個班學生,本班列于校、區、市級一等獎,則另一班列為二等獎。
4、對于流動紅旗獲得班級則以校級一、二等獎級別列入班級積分
5、如本班由于管理失誤出現重大校內安全事故,取消參評資格
6、如評選時出現特殊情況,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七、實施時間
**
篇2:班主任班級量化管理制度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年級3班的班主任,我結合學校提出的要求和本班的實際情況,開展班級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從規范入手,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新學期開學之初,我發現班中存在一批紀律、生活散慢,不愛學習,集體觀念差的同學。我利用行為養成教育課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貫徹學校的各項常規教育,分析本班的特點,制訂本班在學習、紀律、衛生等行為規范要求,并利用一切機會表揚遵守紀律,勤奮好學,關心集體的學生,為全班學生樹立積極的榜樣對象。通過這樣做,促使學生良好的行為養成。加強課前、課外紀律,發現問題,立即指出,耐心誘導。
二、制訂學習目標。
由于上學期的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學期初,我和學生一起制訂好本學期的學習目標,時刻用目標來衡量、約束學生。如張凱銘、張浩源同學,對集體很關心,但上課經常說話,與同學關系相處的也不是很好,于是我找他們談話,肯定他的優點,經常與他們制訂的目標結合教育,學習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習很積極。每次犯了錯誤,我都耐心地教導,使之認識自己的錯誤,還懂得同學之間要謙讓,互相團結、合作,要形成一個好集體,必須從自己做起。
三、重視班級班風建設。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要組織一個成功的班級,班主任首先要選擇一些品學兼優、責任心強、樂意為同學服務的學生擔任班隊干部,進行培養和教育,使之成為同學的榜樣,帶動其他同學不斷進取,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
(1)、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集體是在活動中產生的,大集體如此,小集體也一樣。我組織了互幫互學活動。學習中好生帶差生;紀律上互相提醒;勞動生活上互相幫助。通過活動擴大班干部在同學中的積極影響,通過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的協作精神和團體意識。這樣既能在班干部的常規管理上起到明顯的效果,又能使同學之間養成團結友愛的習慣,在班級中形成團結友愛的風氣,使班級成為一個大家庭。
(2)實行班級量化管理制度。
這個制度的形成主要是針對最后階段學生產生的一些問題產生的,也便于最后給學生一個公正、公開的評價,也順便作為評選各種優秀的標準。
量化內容設計體育、品德、衛生、學習、作業、紀律六個方面,根據輕重分別設定扣分標準,并由專人負責進行分數的加減,從而督促學生能夠時刻約束自己,通過實行半個多月的情況來看,效果有明顯的好轉。我想經過長期的堅持一定能夠形成良好的風氣。
四、努力轉變后進生。
1、首先積極了解學生,摸透學生的特點,從學生身上挖掘閃光點,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在課堂上,多關注后進生,尊重后進生。學生在校里主要活動場所是課堂,用好這個陣地。上課時,多提問他,請班中成績好的同學作他們的小老師,在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
2、多與家長聯系,做好家校之間的聯系。許多家長對后進生恨鐵不成鋼,給予孩子的是批評、指責。為了讓家長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通過校訊通或者是電話聯系,加強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
五、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本學期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有:(1)、對人有禮貌,主動同別人打招呼,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誠實勇敢;(2)、站有站樣,坐有坐樣,孩子起立時要有神氣、有自信,挺胸抬頭,手放身后,雙眼注視老師。坐時挺胸抬頭,胸離課桌一拳,雙眼注視老師,腳平放在地上;(3)、大膽舉手回答問題,先舉手后發言,聲音要響亮,并大膽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4)、做事有始有終,獨立完成作業,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樂于幫助他人,養成刻苦耐勞的好習慣。(5)、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定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正確處理學習與玩耍的關系,先學后玩,多學少玩。通過經常性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已經有較大的進步。
一個學期以來,雖然大局上都向好的方面發展,但也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如學生的分辨事非能力低,學習懶散,欠競爭性,有個別同學屢次違反紀律,有些同學屢次教育還不能改正,希望在今后工作中,逐步摸索切實可行的方法,誘導他們,使之能專心學習。
篇3:學生班級量化考核細則
班級量化考核細則
(試行―修訂版)
為了給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學們羨慕的班級體,爭取讓每位同學都成為一個受大家歡迎的文明學生,特制定以下量化考核細則,希望大家認真遵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每月每位學生分配積分為60分,獲得獎勵加分,違反紀律扣分。
第二條積分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
第三條月總積分將作為各種評先、評優、選拔團員和德育考核的主要依據。
第二章:加分細則
紀律:
第四條上課認真聽講,與老師配合,受到表揚的加2分(班長)
學習:
第五條單元測驗考試前十名(或任課老師特別表揚者)加5分(課代表統計報學習委員)
第六條一月內作業無遲交、全交者加5分(學習委員)
第七條各項技能,通級過關,加5分(學習委員)
出勤:
第八條全月全勤,無病事假、遲到、早退、曠課,校內外活動無缺席者,月底加5分(班長統計)
第九條寫數碼字一張,加3-5分;寫五區字根一張,加2分(班主任評分,班長記載)
清潔衛生:(生活委員)
第十條每日清潔衛生小組清潔達到要求,每人加1-5分;不稱職者,不加分,逃跑者,扣5分
第十一條周末大掃除,根據完成情況加3-5分
其他:
第十二條競賽獲獎依據獎項等級加分(文娛委員)
市級以上競賽一等獎加30分;二等獎,加20分;其他,加15分
區級競賽一等獎加20分;二等獎,加15分;其他,加10分
校級競賽一等獎加10分;二等獎,加8分;其他,加5分
第十三條參加校、班黑板報的出編者,加5分(每次不超過6人,人數過多,加分酌情分配),編寫特別好的,受到上級表揚的加8-10分(宣傳委員)
第十四條積極為集體和學校做好事,受到上級和學校表揚者,依據實際情形,加1-5分(班長)
第十五條為班級提出合理化建議,經采納者加3分(班長)
第十六條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在班級活動中承擔任務,根據效果酌情加1-5分(文娛委員)
第十七條學校大會被點名表揚,根據情況酌情加分(班長)
第三章:減分細則
紀律:
第十八條上課不認真聽講,影響老師上課,被點名批評者扣2分;頂撞老師拒不接受批評者,扣5分;嚴重者交由學校學生處處理,并請家長到校配合教育(班長)
第十九條上課接、打手機,扣5分(班長)
第二十條學校*,違反紀律要求,兩操不認真,扣2分;情節嚴重者扣3-5分(體育委員)
學習:
第二十一條作業未能按時交,一門次扣2分;一周達三門次未能按時交者,限期補齊作業,并罰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p5”五遍,通知家長,拒不整改者請家長到校配合教育。(學習委員)
出勤:
第二十二條上學遲到、早退扣5分,課間無故遲到扣2分,曠課一節扣10分并罰抄“學生紀律管理處理規定p40”10遍;曠課達七節,通知并約見家長到校。(班長)
第二十三條周一朝會,兩操無故缺席扣5分;(體育委員)
第二十四條無故遲到、早退達15分鐘按曠課一節處理。(班長)
清潔衛生:(生活委員)
第二十五條每日清潔衛生小組清潔不能按時完成者,不加分;逃跑者,扣5分,并罰做一周
第二十六條“一平方米衛生責任包干區”出現垃圾,經提醒不能及時清除者,扣2分
第二十七條周末大掃除無故缺席者,扣5分
其他:
第二十八條按規定要求穿校服,未穿校服者,扣3分;未穿完整者,扣2分。(體育委員)
第二十九條儀容、儀表不合學校管理規定者,扣3分;燙發、染發,扣10分;以上行為責令限期整改,經提醒仍不改過者,交由學校學生處處理,并通知家長到校協助其改過。(班長)
第三十條參于打架、斗毆,在校內吸煙、喝酒者,扣50分,并交由學校學生處處分,通知其家長到校協助教育改過。(班長)
第三十一條如出現其他有損班級或學校利益和榮譽事件,據實際情形扣5-20分。情節嚴重者交由學校學生處處理,并通知其家長到校。(班長)
注:
①一月結束班干部工作據其工作成績評加職責分。
班委(0-20),課代表(0-8),小組長(0-8),清潔組長(0-5)(老師評,班長記)
②班委會干部違紀二倍扣分
③一月內班干部重復違紀者,一律撤消其職務
④一月內連續三次相同原因扣分者,責令反省,并通知家長。
⑤每月積分班級前十名,班費獎勵。
⑥每月積分60分以下者,與家長聯系,齊抓共管。
⑦每月積分0分以下者,通知家長到校。
以上細則經班委會通過試行,班委會保留修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