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習題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試題習題部分
一、選擇題:
1.《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施行時間是(1999年1月1日)。
2.《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以(暫由會計機構保管一年)。
3.《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何時算起(從所在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財務會計管理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計劃、總結、法規、制度等文件材料,應當(執行文書檔案管理規定)。
5.單位分立后原單位存續的,其會計檔案應當如何處理(由分立后的存續方統一保管)。
6.單位因業務移交其他單位辦理所涉及的會計檔案,應當如何處理(由原單位保管)。
7.對各單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進行整理立卷的部門是(會計部門)。
8.凡是具備單獨會計核算的單位,都會形成會計檔案,這是會計檔案特征中的(普遍性)。
9.會計檔案的來源主要是(立檔單位的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
10.會計檔案的排列方法中,形式――會計年度――保管期限排列法適用范圍是(每年形成會計檔案數量較多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
11.會計憑證進行分開組卷的時間依據是(按月組卷)。
12.會計賬簿的組卷過程中,跨年使用的固定資產賬,需要何時立卷(歸最后一年立卷)。
13.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保管的會計檔案,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以下適當的做法是(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和經辦人員共同拆封整理)。
14.以會計核算組織機構為標準,對會計檔案進行分類的方法是(會計機構分類法)。
二、判斷題:
1.財務報告類會計檔案具體包括:月度、季度、年度財務報告、會計報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說明,其他財務報告。(√)
2.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只能保存磁性介質的會計檔案,不能保存打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
3.查閱或者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可根據需要對會計檔案進行拆封。(×)
4.單位合并后原各單位解散或一方存續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單位的會計檔案應當由合并后的單位統一保管。(√)
5.單位因撤銷、解散、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終止的,在終止和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之前形成的會計檔案,應當由終止單位的業務主管部門或財產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關檔案館代管。(√)
6.單位之間交接會計檔案的,交接雙方應當辦理會計檔案交接手續。移交會計檔案的單位,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7.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不得參與會計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8.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
9.會計檔案是各單位檔案的重要種類之一,也是國家全部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10.會計檔案因專業性較強,其檔號的編制不應納入單位檔案的整個編號系統。(×)
11.會計憑證組卷時需要填寫憑證封面,如單位名稱、起止時間、憑證編號、起止號碼、頁數、經辦人、會計主管及檔號等。(√)
12.會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和會計檔案銷毀清冊要永久保管。(×)
13.會計賬簿組卷時,訂本式賬簿中的空白頁需要拆除。(×)
14.實際操作中,會計檔案分類方法往往是采用“復式結構分類法”,即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類方法結合使用。(√)
15.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單位負責人不需要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需要簽署意見
16.總賬、明細賬和日記賬是會計檔案,固定資產卡片和輔助賬簿不是會計檔案。(×)
篇2: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習題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試題習題部分
一、選擇題:
1.《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施行時間是(1999年1月1日)。
2.《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以(暫由會計機構保管一年)。
3.《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何時算起(從所在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財務會計管理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計劃、總結、法規、制度等文件材料,應當(執行文書檔案管理規定)。
5.單位分立后原單位存續的,其會計檔案應當如何處理(由分立后的存續方統一保管)。
6.單位因業務移交其他單位辦理所涉及的會計檔案,應當如何處理(由原單位保管)。
7.對各單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進行整理立卷的部門是(會計部門)。
8.凡是具備單獨會計核算的單位,都會形成會計檔案,這是會計檔案特征中的(普遍性)。
9.會計檔案的來源主要是(立檔單位的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
10.會計檔案的排列方法中,形式――會計年度――保管期限排列法適用范圍是(每年形成會計檔案數量較多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
11.會計憑證進行分開組卷的時間依據是(按月組卷)。
12.會計賬簿的組卷過程中,跨年使用的固定資產賬,需要何時立卷(歸最后一年立卷)。
13.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保管的會計檔案,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以下適當的做法是(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和經辦人員共同拆封整理)。
14.以會計核算組織機構為標準,對會計檔案進行分類的方法是(會計機構分類法)。
二、判斷題:
1.財務報告類會計檔案具體包括:月度、季度、年度財務報告、會計報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說明,其他財務報告。(√)
2.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只能保存磁性介質的會計檔案,不能保存打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
3.查閱或者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可根據需要對會計檔案進行拆封。(×)
4.單位合并后原各單位解散或一方存續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單位的會計檔案應當由合并后的單位統一保管。(√)
5.單位因撤銷、解散、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終止的,在終止和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之前形成的會計檔案,應當由終止單位的業務主管部門或財產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關檔案館代管。(√)
6.單位之間交接會計檔案的,交接雙方應當辦理會計檔案交接手續。移交會計檔案的單位,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7.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不得參與會計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8.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
9.會計檔案是各單位檔案的重要種類之一,也是國家全部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10.會計檔案因專業性較強,其檔號的編制不應納入單位檔案的整個編號系統。(×)
11.會計憑證組卷時需要填寫憑證封面,如單位名稱、起止時間、憑證編號、起止號碼、頁數、經辦人、會計主管及檔號等。(√)
12.會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和會計檔案銷毀清冊要永久保管。(×)
13.會計賬簿組卷時,訂本式賬簿中的空白頁需要拆除。(×)
14.實際操作中,會計檔案分類方法往往是采用“復式結構分類法”,即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類方法結合使用。(√)
15.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單位負責人不需要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需要簽署意見
16.總賬、明細賬和日記賬是會計檔案,固定資產卡片和輔助賬簿不是會計檔案。(×)
篇3: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第七章習題(2)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第七章習題(2)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與分析篇
一、單項選擇題
1.某煤業有限公司5號礦區發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當班作業人員83人,經全力救援后,事故當場造成7人死亡,17人重傷,6人輕傷。事故發生20天后,重傷人員中有4人死亡,31天時有1人死亡,40天時又死亡1人。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該起事故導致事故等級升級的死亡人數是()人。
A.7B.11C.12D.13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所以導致事故等級升級的死亡人數是7+4=11人,而不是11+1+1=13人。參見教材P213
2.生產經營單位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后,除應向當地縣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外,還應向()報告。
A.工會組織B.衛生部門
C.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D.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向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參見教材P213
3.某省屬國有鐵礦發生一起提升罐籠墜罐的重大傷亡事故,根據有關法規規定,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由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監察部門、公安部門、工會和()派人組成,并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參加。
A.國土資源管理部門B.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C.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D.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向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鐵礦發生一起提升罐籠墜罐屬于特種設備,重大傷亡事故上報國務院,特種設備由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即國家檢驗檢疫總局負責,地方是質量技術監督局。參見教材P213
4.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多種類型,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物的不安全狀態和()導致。
A.無操作規程B.勞動組織不合理C.對工人培訓不到位
D.人的不安全行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結合前面安全管理知識。參見教材P216
5.某物流倉儲公司叉車駕駛員劉某經培訓合格后從事貨物搬運作業,上班第一天即發生了翻車事故,造成劉某腿部骨折。事故調查發現了下列原因,其中屬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是()。
A.維修部未按期維修保養叉車B.搬運通道被挖斷未設警示標識
C.劉某為表現自己能干超速行駛D.劉某剛上班,對作業環境不熟悉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考常識。參見教材P216
6.某乙烯化工有限公司儲料庫發生火災事故,無人員傷亡,但造成63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該事故調查報告應由()批復。
A.省級人民政府B.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
C.縣級人民政府D.國務院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6300萬元屬于重大事故,需國務院組織調查組,批復也是由國務院批復。參見教材P212和218
7.某市一個市政工程維修隊在進行地下管道維修時,由該公司一名員工帶領當天從勞務市場招收的3名勞務人員直接進入現場工作,1名先入井的勞務人員中毒暈倒,另外3人立即下井搶救,因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設備,均中毒倒地,導致4人死亡。為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防范措施是()。
A.不得招用臨時工從事井下作業B.不準任何人再進入該井
C.對新工人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后上崗D.永久封閉出事井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結合前面安全培訓和實際的題。參見教材P217
8.原則上,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A.30B.60C.90D.12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17。經批準可以延長,但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60日。需技術鑒定的,技術鑒定時間不計入該時限。
9.為了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必須對事故進行歸納和分類。依照事故的(),將事故分為傷亡事故和非傷亡事故。
A.責任B.后果C.原因D.性質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13。教材沒有答案,考核常識。
10.下列()不屬于一般事故。
A.一次造成1-2人死亡
B.一次造成1-9人重傷
C.一次造成100萬元-1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
D.一次造成1000萬元-5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12
11.下列()屬于重大事故。
A.一次造成1-2人死亡
B.一次造成50-99人重傷
C.一次造成100萬元-1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
D.一次造成1000萬元-5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12
12.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報送負責事故調查的()批準后。事故調查工作即告結束。
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B.監察機關C.公安機關
D.人民政府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18
13.《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事故調查中需要進行技術鑒定時,應由()委托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單位進行。
A.事故發生單位B.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
C.事故發生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D.事故調查組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17
14.事故調查組一般由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公安部門、行政監察部門、工會組織等部門的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的主要職責不包括()。
A.查明
事故發生的經過B.認定事故性質和事故責任分析
C.做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決定D.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應當是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理建議,職責9個。參見教材P216-217。
15.某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了死亡9人的生產安全事故。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該事故應由()負責調查。
A.國務院B.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
C.事故發生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D.事故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死亡9人屬于較大事故,應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此題考的是事故等級劃分和事故調查工作的職責劃分,特別是事故等級劃分中的數據需要記憶。參見教材P212-215。
16.特殊情況下,特別重大事故批復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最長不超過()日。
A.7B.15C.30D.3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參見教材P218
17.《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規定,生產安全事故一般分為()個等級。(09年真題)
A.二B.三C.四D.五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的有關規定,生產安全事故一般分為以下四個等級:①特別重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較大事故;④一般事故。針對一些行業或者領域事故的實際情況,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定。參見教材P212
二、多項選擇題
1.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單位和有關部門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時,除上報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人數,以及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等內容外,還應包括()。
A.事故發生單位的概況B.事故的簡要經過
C.事故原因和整改計劃D.事故責任和性質
E.已采取的應急措施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我們只是參考出題點,考的是調查報告的內容。參見教材P216-217
2.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事故調查組除要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外,還應()。
A.認定事故的性質B.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C.提交事故調查報告D.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
E.執行事故責任追究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道理同上題,我們只是參考出題點,考的還是是調查組履行的9個職責。參見教材P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