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果園小學創建特色學校計劃

小果園小學創建特色學校計劃

2024-08-03 閱讀 2646

小果園小學創建特色學校計劃

“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辦出學校特色已經成為當前中小學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已成為中小學追求的理想的辦學境界。

一、學校現狀

過去10年中,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在硬件建設與辦學成效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再上一個層次,是我校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努力的方向。

二、創建思路

統一認識:確立“特色辦學,特色興校”的理念,把特色學校的創建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新課程改革和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扎實探究:堅持務實求真的工作作風,從學校實際出發,進一步深化已結題的省級課題“兒童讀書習作與小學生素質教育實驗研究”為載體,把“書籍進課堂”作為校本課程進行探討研究,扎扎實實開展好創建活動。

激勵奮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優先保障特色學校的創建需要,以確保特色創建工作全面、有序、良性發展。

三、、創建措施

(一)保障機制――加強特色創建領導

為了確保創建工作全面、有序、順利地展開,各項保障措施的實施和落實,全力打造詩教特色品牌,特成立詩教特色創建規劃領導小組及研究實施小組。

1.詩教特色創建規劃領導小組

組長:程輝

副組長:董民

成員:全體教師

2.特色創建研究實施小組

組長:董民

成員:全體教師

(二)讀教德育――拓展教育新途徑

首先,書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的生動凝聚,美好的感情是最真實樸素的生命方式,是思與美的演繹。

其次,書是一種情感形式或符號,詩所反映的是通過人的心靈升華了的客觀世界,能訴諸心性,傳染情感。它所傳染的情感又能安適自身,和諧心靈,又能補缺圖像時代的“詩情”迷失。

再者,我們的生活與書籍的確有著一種天然的聯系,我們的情感世界也需要書美的裝點。有人認為,書是無譜的音樂,是有著豐饒生命力的天籟梵音,超越了時代,穿越了個體。好的書,不僅影響著一代人,還能跨越歷史時空,溝通人性;好的書,不僅可以培養熱愛母語的情感,還能享受到語言的美和創造語言的美。

書教的意義,不在于孩子讀了多少書,也不在于寫了多少書,而在于擦亮孩子詩的眼睛,在于喚醒孩子詩的心靈。我們學校把書教看成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形成了我們的書教探究的宗旨,它具有這樣的特點:第一,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其立足點不在于提高語文分數,而在于提高學生的素質。第二,面向全體學生。以全班學生為教學對象,使全班學生(包括學習困難生)都能得到發展。第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學生“讀中陶冶情操,寫中學習做人”。第四,系統組織學習。把書的閱讀與寫作,模仿與創作,古體書與現代書,課內與課外,書教活動與班級的常規工作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力求全方位地達成目標。

(三)書教課程――推進校本課程探究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積淀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怎樣的學校特色,就有怎樣的校本課程;有怎樣的校本課程,也就可能形成怎樣的特色學校。我們的書教探究,倡導童書進課堂,通過課堂教學向課外延展,讓學生讀書、寫作,在讀寫中接受詩教。經過幾年來的書教探究,書教班級逐漸擴展,受書教學生逐步增多,學生受書教影響的密度逐漸增大。

學校把書教確立為校本課程進行開發研究,今后,在推廣班級上要逐步擴展,在教材建設上要逐步完善,在課堂教學上不斷探索。班級擴展方面:第一步,在二至四年級推廣;第二步,擴展到二至五年級;第三步,擴展到全校六個年級。教材建設方面:第一步,在原有的簡易教材基礎上,進行修整成冊;第二步,豐富書教讀本的內容與形式,建設成為每日一誦的讀本;第三步,完善成為正式出版物。課堂教學方面:每周上好一節詩教課,探究處理好四方面的關系,第一,要課內課外同步,課內奠基、課外延伸、相互照應,把課內讀和課外練融合在一起;第二,要詳解略讀結合,重點詩篇詳解精讀,同時配合略讀以擴大閱讀面;第三,要模仿創作銜接,先立足于仿,從形仿到神仿,再自然過渡到“創”;第四,要讀書寫作一體,在讀了一定量的詩后,要適時提出“寫”的要求,詩讀多了,給寫詩準備了條件,會寫后,能更加提高“讀”的速度和質量。

(四)書教陣地――營造詩意校園氛圍

1.校園環境建設。今后的建設要重視學校環境的詩意語言,來凸顯出詩意校園的濃厚氛圍。

2.班級陣地建設。⑴開辟班級詩文讀書角、“詩墻”。⑵開展形式多樣的童詩評比:“讀書摘詩”每月一評,“寫作”每組每周一評等。⑶結合班隊課,開展以讀書、談書、賽書為中心內容的主題班隊會。⑷在各班成立班級文學社,開展作文系列活動。

3.學社陣地建設。吸納文閣詩社會員,正常開展征集組稿、詩賽創作、編輯詩報、推薦佳作等活動。

(五)書教活動――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校園文化的有效載體,校園文化的內涵要通過活動來體現。我們要把詩教活動成了整個校園文化活動的重頭戲,組織一系列的書教活動,引領著校園文化建設。一要聘請人講座;二要組織經常性的書賽活動;三要積極參與校外書賽活動。四要做好優秀作品結集出版工作。

(六)優化師資――打造特色教師

優化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的群體特長,這是創辦特色學校的基礎和關鍵。要使學生學有所長,教師必須教有所長,提高教師素質是創辦特色學校的根本所在。在優化師資方面,一要加強對教師在讀書教育方面的培訓學習;二要抓激勵機制,對優秀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三構建展示平臺,做好公開教育和課題探究立項等。

人生需要詩意,孩子們的童年更需要詩意。我們堅信:為了孩子們的詩意童年,為了新時代的詩意校園,我們將不斷奮進。

小果園小學創建特色學校計劃(20**學年度)

小果園小學

二0**年二月

篇2: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年修訂)、《*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年)》和《*市關于加快教育體制改革,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省普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教基字〔*〕24號)要求,自*年起,在全市啟動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在全市樹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典型,帶動廣大中小學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各項要求,明確學校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義務和責任,規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時間和必要的活動場地,豐富課程內容,建立穩定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形成全體教師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心靈成長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爭取到20**年,在全市創建60所左右的濰坊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10所左右的*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5所左右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二、創建范圍

全市全日制普通中小學。

三、工作步驟

爭創工作自*年開始,*年組織首次認定,工作步驟如下:

(一)創建階段。自通知下發之日起,各縣市區、各直屬學校對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標準(試行)》(附件1),組織本縣市區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全面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認定階段。*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認定從*年開始,隔年進行。*年3月由各縣市區組織申報,每縣市區推薦數量不超過3所,市教育局委托*市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研究中心組織專家對申報學校進行考察認定,公布濰坊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從中擇優推薦參加全省及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的評審。近兩年內存在學生逃學、輟學、流失、違法犯罪等情況的不能申報各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三)推廣階段。由*市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研究中心建立工作交流平臺,及時推廣宣傳各級特色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先進經驗。

四、工作保障

(一)完善工作制度。各縣市區和學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整體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織實施、檢查督導、評估評價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完善心理輔導倫理規范、檔案管理、值班值勤、學生轉介、危機干預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建立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制度,推動學校積極開展校本研究,開發貼近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工作考核制度,將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和心理輔導計入教學工作量。

(二)注重專業指導。各級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研究中心要協調區域內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資源,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工作的指導,定期組織開展專題性培訓、觀摩研討和經驗交流等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交流活動,幫助學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加強隊伍建設。在核定的編制范圍內,爭取政策支持,做好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并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配備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有相關心理學教育背景或取得相關資格證書,能夠勝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市教育局將逐步建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持證上崗制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納入教師培訓計劃,每年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不少于10課時,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針對全體教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職務評聘、工資待遇、評優評比等方面的待遇,鼓勵優秀人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保障工作經費。各地和學校要設立專項經費,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師資培訓、課題研究、課程開發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原則上,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經費不低于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