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評價制度

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評價制度

2024-08-03 閱讀 6197

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評價制度

為了加強對小學教學工作的管理和評估,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入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特制訂本制度。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新形勢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全、更高、更深的要求,進入了立體式多維度的發展式。學校要端正辦學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不斷完善對教學全過程性的管理。

一、教師教學工作(1000分+工作量)

(一)對教師的基本要求。(100分)

1.嚴格按照師德規范要求約束自己,為人師表,文明從教。(20分)

2.學生評教,教師評議,教干評教,滿意率為100%(20分)

3.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規定上崗,不犯自由主義。(30分)

4.積極主動地為本單位獻計獻策,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配合學校領導和教師處理好學校事務。(30分)

本項考核由各學校根據教師日常表現進行考核計分,經中心校統一平衡后計入個人學期評估檔案。

(二)備課(60分)

1.集體備課制度化,符合《縣細則》要求,重實效,每周參加一次集體備課,備課時間不少于1小時,重點研究大綱(課程標準)、教材、教法、與學法、制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點難點,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人建立集體備課研討記錄。(10分)

2.個人備課有學科教學計劃和全冊備課,堅持單元備課,規范實用全面(語文備課,低年級包括寫字、寫話和閱讀;高年級包括寫字、習作和閱讀)。(10分)

3.課時教案與授課時數相符,不抄寫他人教案和現成教案,體現自己創造力的發揮,教學經驗的積累,體現二次備課。(10分)

4.課時教案不論何種形式都要項目齊全,符合常規要求,書寫規范認真,科學實用。(10分)

5.教學設計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鼓勵教師編寫高效、實用的、有特色的教案。(10分)

6.堅持備課組長簽字預審制度,有時間,有指導性評價,能按要求及時調整,簽字預審后方可進課堂落實。(10分)

7、減分因素

(1)抄襲成品教案或使用老教案者不得分,借用他人教案不得分(出借者,備課分值扣10分)。

(2)新授課教學過程簡單,應有的環節用“略”代替者各扣2分。

(3)過于簡短的教案不得分。

(4)教學過程中未體現新教學理念,對教學策略環節體現不明顯者扣2分。

(三)作業(100分)

1、評價標準

(1)作業設置科學,做到適時、適量、適度,數學每節課有作業,語文每課(含基訓)有作業,大作文間周一次(低年級寫話每周不少于一次),寫字作業每天一次(學生建立專項的田格作業本),考查科目每課一次作業,作業設計具有層次性,提倡布置活動性、實踐性、開放性作業,作業量適合學生實際(音體教師作業分值計入教育質量評估中)。(20分)

(2)對學生作業批改及時、認真、細致,做到全批全改。(20分)

(3)批語體現平等性、鼓勵性和針對性,批改符號,批改日期及批語書寫認真、規范、準確。(20分)

(4)學生作業形式規范,薄本整潔,格式正確,書寫認真工整,糾錯及時,上交齊全。(20分)

(5)建有閱后總結或反饋記錄,批改記錄與作業同步,規范認真有指導性,輔導認真及時、耐心細致、針對性強。(20分)

說明:藝體美等學科由教研室根據平時檢查、調查學生等情況記分。此項成績作為此類學科的作業成績分。另外其他沒有作業的學科得60分。

2、扣分因素

學生簿本不整齊,封面填寫不規范者扣2分;批語中無等級、無批改日期者各扣2分;教師批語書寫了草者扣2分;教師批語中缺少鼓勵性語言的扣2分;作業中學生的錯字錯題批不出來者撤1處扣0.5分;學生的錯字錯題在下次作業前面無改錯的扣2分,對作文缺少眉批的扣1分,總批語無指導意義的扣2分。

(四)各類筆記(40分)

1、政治學習筆記(10分)。間周1次,總字數需達兩萬字以上。

2、教育理論學習筆記(10分)。每周一次(著重學習新理念、新課標、新課改內容)。

3、聽課記錄(10分)。教師每周1次,學點負責人至少每周1次。

注:1、為切實加強平時教育教學的過程管理,以上各項評估內容,將分值直接核算到個人。

(五)上課(100分)

1、以現代化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遵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最優化設計,突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體現教學三環節。教學目標明確,知識、技能、思想教育三大目標有機統一。(10分)

2、教學內容安排合理,難易適度,有一定的密度,重點、難點明確。(10分)

3、教學方法恰當,使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因材施教,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體學生有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10分)

4、教學結構嚴謹,符合教學模式要求,以導學為主。(10分)

5、教學效果好,教學目標達成度高。(10分)

6、教學基本功好,語言精煉、準確,使用普通話;板書設計合理、布局美觀、書寫認真;教態自然大方。(20分)

7、學生的常規訓練好,學生的站、坐姿勢、讀書、寫字、講話符合常規要求。(20分)

8、整堂課學生參入意識強,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課堂教學內容、教法、結構與備課相吻合。(10分)

為適應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應著重做好以下兩條:9、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要合理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習過程的體驗,誘導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15分)10、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合作者,要走近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要適時適度的和學生一起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15分)

(六)教學質量(500分)

1、教學質量的考核采用質量考試與綜合素質測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成績以及格率、優秀率為依據,按6:4計算,即及格率占6份,優秀率占4份),結果均記入教師量化成績(如果一人同時教多科或多班,則按各學科平均成績計算)。

2、考試成績的換算

同年級同科進行比較,每項第一名的量化成最高分;然后按同樣比率對其他老師的成績進行換算。學期末各項考試成績按照適當比例折合成教師教學成績分)。

3、關于常識科(品生、品社、科學)、綜合科(音樂、美術、體育、信息綜合實踐、地方與校本課程)專兼職教師的考核辦法

⑴定期與不定期考查與抽考相結合,只對合格率進行量化

⑵每項達到以上指標分別記500分,每下降一個百分點扣2分,扣完為止.

(七)考勤(100分)

篇2: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總結

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總結

為了及時了解我校學生對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配合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我們組織了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工作順利完成。

工作回顧

一、評價工作中,為全面了解教學質量,我們對所有在該學期有本科教學工作的教師進行評價。每位教師參評1個課堂,若教師在該學期任教的課堂數大于1,我們選用上課學生數最多的課堂進行評價。本次評價中,全校參評教師共計____人,回收有效評價卡______張。

二、評價工作中,為確保評價的質量,我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評價卡的填寫在期末考試前進行,評價結果于教師登記學生成績之后公布。

2、由班長(學習委員)在課堂上發放評價卡,填好的評價卡現場封裝,由任課教師在封口處簽名,課后由班長(或學習委員)交給本學院教務秘書,最后由教務秘書將本學院的評價專用袋統一交到教務處。

三、評價結果處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印制評價結果,并且給各學院分發。本次評價中印刷《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中華人民大學教學質量評估總冊》350冊,比上學期增加50冊,發給各學院領導、學生、教秘和資料室;印刷各學院的分冊發給教研室,每個學院發10本至15本。

2、向各學院發放《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匯總表》。各學院按照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辦法確定的教師學院評價分(滿分95分)以30%計入匯總表中的綜合評價分,學生評價分以70%計入綜合分。

3、積極反饋學生在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評價中所提的73條意見。將學生在評價卡背面填寫的意見反饋給教師所在學院的負責人。本學期的意見中有10條肯定性意見,占意見總數的13.7%。其余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涉及:教材(9條)、教學方法(24條)、教學內容(10條)、課程設置(3條)、表達能力(2條)等。

4、積極反饋學生在____-____學年第一學期評價中所提的237條意見,并督促各學院做好學生意見的處理工作。要求各學院填寫《____-____學年第一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學生意見處理情況反饋表》和《____-____學年第一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學生意見處理情況總體說明表》。本學期學生意見反饋工作完成及時的單位是:對外語言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理學院、勞動人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和徐悲鴻藝術學院。在各學院負責人和教秘的積極配合下,學生、教師和主管負責人之間進行了較好的溝通,反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反饋情況摘錄如下:

(1)上學期已與相關老師交談,反映了學生對課程的意見,老師已積極改進了教學方法。本學期已和全體教師強調了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關注學生反映的意見,對課程體系的意見已在我的(制度大全精心提供)

;深化型教學改革中得到體現。

(2)表示下次開課時會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參觀,進行實地教育

(3)學院將學生意見個別找__老師做了交換。__老師表示,學生對講課效果能提意見,說明學生已經對本課程作出了積極思考,這是好現象。

(4)學生反饋的意見如實向授課教師作了了解。部分學生提的意見教師認為是對的,并已和學生做了溝通,在教學中作了改進,如進度過快、課件有錯誤等。

(5)教研室表示在選用教材時會慎重考慮,而且會開一些選修課供同學更好的學習英語。

(6)1、將學生意見當面交給任課教師,并幫助進行了分析。2、教師表示虛心接受學生的批評。

有待改進之處

在這次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中,大部分學院的組織工作做得很好。他們錄入的課表準確無誤,所以下發的用于核對的參評表無需修改,學生填寫的評價卡質量也非常高。有些學院在交評價袋的時候,能一次交齊并且按照順序擺放,使得評價袋的清點核對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希望組織評價的師生在今后認真工作,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篇3: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方案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加強課堂教學質量的檢查,客觀、準確地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為進一步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強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全面動態檢查和監控,保證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的積極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評價目的

第二條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檢查與評價,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和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提供依據。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三條為教學管理部門及各二級學院全面了解教學情況,不斷收集、分析、綜合教學工作及教學質量的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和研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工作提供客觀依據。

第四條促進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建立、健全教師評價機制。為教師業務考核、教學評獎、職稱評審等提供參考依據。

第三章評價對象與時間

第五條在我校承擔全日制本科課程教學任務的全體專、兼職教師。

第六條每學期評價一次。

第四章組織領導

第七條學校成立由分管教學的校領導任組長,教務處、評估處處長任副組長,由各二級學院主要負責人、教務處、評估處等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學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領導小組,全面部署、指導和監督全校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具體工作由教務處教學質量科負責組織。

第八條各二級學院成立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小組(以下簡稱“評價小組”)。評價小組一般由二級學院領導、二級學院教學督導員、系主任、部分骨干教師以及學校指派的校教學督導員等組成,全面負責本單位課堂教學質量檢查與評價工作。

第五章評價指標

第九條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主要依據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文件及《*師范學院教師教學工作規程》制訂,分為兩類:

(一)《*師范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專家、同行用)(見附件1)。

(二)《*師范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學生用)(見附件2)。

第六章評價體系構成及評定辦法

第十條評價體系構成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主要由學生評教、同行評價、專家評價三部分構成。

(一)學生評教

學生通過教務管理系統對每學期所修讀全部課程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學生評價工作由學校安排,一般在每學期的選課之前進行。

(二)同行評價

同行評價以系為單位,同一個系的教師在互相聽課的基礎上,對本系教師進行網上評價。同行評價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學期結束前進行。

(三)專家評價

專家組成員一般包括二級學院領導、系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師,以及學校指派的校教學督導員。各二級學院應于下學期開學前一周內,將評價結果交教務處教學質量科。

校級教學督導員及中層干部的隨機聽課和學生教學信息員采集的信息,可以為二級學院課堂教學水平監控提供參考。對于校級教學督導及中層干部隨機聽課、學生教學信息員提供的信息中,涉及任課教師違反教學運行的相關規定(具體按照《*師范學院關于教學事故的認定和處理辦法(試行)》執行)的情況,經核實后,除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外,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綜合結果中按照Ⅰ、Ⅱ、Ⅲ級教學事故分別扣除10、8、5分。

第十一條評定辦法

(一)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在學生評教、同行評價、專家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定。每一方面的評價結果均按百分制給出評價分值。

(二)教務處教學質量科每學期開學初對上一學期每一位任課教師的情況進行統計處理,匯總得出每位教師的最終得分。

第七章評價結果反饋與處理

第十二條評價結果反饋

(一)教務處教學質量科將匯總后的結果將以書面的形式下發到各二級學院。

(二)各二級學院負責將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單獨反饋給每位參評教師,評價結果不對外公開,不互相查閱。

第十三條評價結果處理

(一)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將作為任課教師的年終考核、職務晉升、職稱評定、與教學有關的各種獎勵以及教師聘任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學校設立“優秀教學質量獎”,近兩年內教學質量評價分值均位于本二級學院前20%,或位于前30%且符合一定條件的教師將獲“優秀教學質量獎”,學校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三)課程教學質量得分排在本學院參評教師總數后5%的教師,由其所在系對其進行幫扶;連續二次排名在本學院參評教師總數后5%的教師,不得參加當年度職稱晉升和評優評獎。由本人寫出書面分析、改革提高的期限及措施,交所在學院,由二級學院根據具體情況,負責對其進行幫助、督促落實,提高教學水平的具體措施或變換工作崗位。

第八章其他事項

第十四條若有教師在同一學期開設多門課程,且這些課程同屬于一個學院,教師最后評價得分為這些課程的平均得分。

第十五條院、系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組織與管理情況,將作為優秀教學管理先進集體評選的依據之一。

第十六條二級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小組成員要深入課堂聽課,檢查教師授課情況和教學運行情況。

第十七條各二級學院要進一步樹立教學質量意識,緊緊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關鍵工作,明確管理職責,落實管理任務,扎扎實實地做好課堂教學質量檢查與評價工作,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第十八條本方案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案書

為充分調動廣大小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成績。特制定本教師教學綜合量化評估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省基礎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規范(試行)》和《*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師德建設規范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等為指導,綜合考慮教師的師德表現、工作態度、專業發展、工作量、工作難度和工作實績等方面,既看結果,更重過程,以教師工作的特點與規律為依據,遵循客觀、全面、科學、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本評估方案。

二、評估目的

1、發揮評估的導向功能;

2、發揮評估的激勵功能;

3、發揮評估的鑒別功能;

4、發揮評估的促進功能。

三、評估指標與方法

(一)職業道德(10分)

1、認真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溜堂、不曠課;不諷刺、挖苦、歧視、侮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向亂征訂、亂收費、亂罰款;不搞有償補課;不向學生或家長索要、變相索要財物或接受家長禮物和宴請。否則,一經舉報或檢查發現,每項每次扣2分。

2、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項教研活動,每少參加一次扣1分。

(二)教學業務

1、課堂教學

(1)教學水平(10分):每學期組織人員進行聽評課活動,以教導處根據參加活動的情況得分為準。本學期凡參加縣級講課比賽獲一等獎的記滿分。

(2)聽評課(2分)

按照規定校長、業務教干、教師聽評課分別不少于20節、40節、20節,聽課節數足量,點評及時,質量高記2分,少一節扣0.2分,質量不高酌情扣分,平時檢查按照進度進行。

2、教師備課、作業(10分)

按照學校要求進行備課、設置并批改作業,綜合科目常規檢查得分,各科第一名都按10分算,相差一個名次依次遞減0.5分。連續一周不備課者不得分。平時檢查占50%,期末檢查占50%。

語數英教師依據《*縣小學教師大集體備課實施方案》使用,并進行二次備課,要根據具體實際情況,看出原有教案中的不足之處,采取勾畫、補充、刪減、調整等方法對原電子教案進行作必要的修改。根據修改情況、書寫情況進行賦分。綜合學科按照學校具體要求(書頭、打印二備等形式)進行備課,根據書寫工整、環節齊全、內容充實等情況賦分。連續一周不備課者不得分。

根據《*縣作業設置及要求》布置適量、難易程度恰當的作業。教師批改要連續、有記錄、有日期、有錯題訂正,單元作業整體不好的要設置補救作業,重視講評,每次作業要詳改,有激勵性語言,定等級。一周以上不批閱者不得分。

3、教學成績

(1)語文、數學、英語科目(100+0.4分+縮小分×0.3):學期(中)末進行質量調研,主要考查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學生掌握情況。年級組平均分第一名記滿分,其余班級平均分與之相差1分(包含1分)之內記滿分,相差1--2分(包含2分)內減1分,2--3分減2分,以此類推,相差6分以上者減5分。期中考試成績占20%,期末考試成績占80%。

(2)綜合科目考評(10分):主要在學期末進行測評,主要考查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學生掌握情況。具體操作方法是:隨機決定一個所帶的班級進行考核??己藘热荩阂罁抡n標要求和教材所列內容根據不同的年級隨機抽測部分學生進行考核??己诵问剑含F場抽查考核(7分)與相關知識問卷(3分)相結合(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抽測本項,不抽測本項現場抽查滿分按10分算)。抽測得分,各科第一名都按10分算,相差一個名次依次遞減0.5分。

(3)縣抽考全縣第一、第二名分別加0.4分、0.2分,倒數一、二名倒扣0.4分、0.2分,其余名次不加分也不扣分。

(4)進步獎。接手新班級該班級期末考試比上學期期末考試第一名平均分差距每縮小1分(含1分)加0.3分.

4、寫字(10分):

由2部分構成,教師個人成績和學生成績。

(1)教師個人成績(5分):門廳小黑板粉筆字書寫4分,能按時更新(周一、三、五更換),書寫質量好得滿分,否則無故每少更換2次扣0.1分,扣完為止(周二、四早8點檢查,周五下午大課間時間檢查);每學期末進行一次粉筆字展評,評出一、二等獎,一等獎1分,二等獎0.8分。

(2)所代班級學生成績(5分):本班學生寫字成績即該班語文、數學老師的成績;帶多個班級的老師取所帶班級學生寫字成績的平均分。不代課的老師沒有學生寫字分。

5、教學工作量(10)

以學校最少班級人數為基數分5分,其他班每多1人加0.1分,加滿5分為止;體育教師利用非體育課對學校進行足球訓練,每課時加0.1分,加滿2分為止。

6、活動組織

(1)校本課程(興趣班)輔導(1+2分):能按學校要求積極參與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授課,有開發的適用性的校本教材1分;參與校本課程及興趣班上課,并有計劃、措施,活動記錄,組織認真,活動效果良好,得滿分2分;無故缺勤不上課一次扣0.2分,活動效果一般者視情況酌情扣分,不參與活動者不得分。

(2)綜合科目教師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單位組織的各類比賽、表演、匯演等活動,每次組織教師得2分,多次組織的累計加分,加滿10分為止,不參加活動或無故拒絕組織參加活動者不得分。

7、其他

(1)參加教研:積極參加學校每學期開展的其他教學教研活動,以學校賦分為準。

(2)任務完成(5分):能及時圓滿完成各級布置的任務,計5分,否則酌情扣1-2分。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策劃方案

教師教學質量考評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和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檢驗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為了進一步鞏固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確立“教學神圣”的理念,客觀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與質量,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切實抓好各項教學制度的貫徹落實,促進我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特制訂本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考評的目的在于及時了解教師實際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加強教學管理,促進教師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意識的形成;表彰在教學崗位上忠于職守和成績突出的教師,營造愛崗敬業、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激勵教學院部(以下簡稱“院部”)特別是教師個人積極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條考評堅持以下原則:效果至上原則,實行教學效果一票否決;院部為主原則,實行分層考核,集中評優;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實行群眾評議,民主考評;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甄別選拔與診斷激勵并重,關注結果與重視過程相統一,以評促教,以評促改。

第三條本考評辦法中的教學指遵照學校教學計劃、有明確的教學大綱及教學目的的課堂教學活動,有關實踐教學質量的考評辦法依照相關文件執行。

第四條教學質量考評對象為承擔我校全日制本??平虒W任務的全體專任教師;臨時承擔我校教學任務的非專任教師不在本考評之內,其教學質量的考評由其聘任單位自行制定辦法施行并上報學校。

第五條教學質量考評重在平時,其日??荚u細則由各院部自行制定并施行。集中考評以自然年為單位,每年考評一次。

第六條教學質量考評結果分為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二章考評機構

第七條學校成立“許昌學院教學質量考評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全校教學質量考評的領導、組織與評定工作,處理考評過程中有爭議的重大問題。

第八條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務處,負責制定教學質量考評的評選辦法、日程安排,組織、協調、指導各院部工作小組的工作,處理考評工作中的日常事務,受理考評對象對考評工作的復議申請等。

第九條各院部成立由行政正職(或主持工作的副職)任組長、教學副院長(或副主任)等為副組長、教學管理人員及教師代表組成的“教學質量考評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制定本單位教學質量考評細則及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本單位教師教學質量考評工作。

第三章考評標準

第十條教學質量考評優秀標準(除具備1-4款外,還應具備該條5、6款之一)

1、熱愛教育事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積極承擔教學任務,認真履行教師崗位職責,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

3、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實驗室建設等方面表現突出;

4、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近3年內未發生過教學事故;

5、教學態度認真,教學效果優良,受到學生和同行教師一致好評,在本單位教學質量考評中評教成績突出;

6、獲學校教師課堂教學大獎賽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第十一條教學質量考評良好標準

1、熱愛教育事業,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認真履行教師崗位職責,教學工作量飽滿,教學效果良好;

3、能主動進行教學改革,參與教學研究;

4、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近3年內未發生過教學事故。

第十二條教學質量考評合格標準

1、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積極承擔教學任務,能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良好;

3、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當年沒有嚴重違反教育教學規范的行為。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教學質量考評認定為不合格

1、教學工作量低于學校規定的基本教學工作量的50%;

2、不服從教學工作安排;

3、教學態度不端正,教學效果差;

4、當年發生過一次及以上重大教學事故;

5、其它嚴重有違教師身份及教育教學規范的行為。

第四章考評程序

第十四條教學質量集中考評分院部初評和學校終評兩個階段進行。

第十五條初評由各院部組織進行。各院部工作小組,按照本單位教學質量考評細則,通過學生評教、查閱教師教學資料(如教學大綱、教案、課件及教學成果等)、召開學生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教師教學情況和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對本單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考評。

第十六條各院部工作小組通過初評,將擬定的教學質量考評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人員的名單上報領導小組辦公室。除學校公示的考評優秀人員外,各院部考評優秀的比例為其考評人員總數的5%,考評良好人員的比例為其考評人員總數的50%,其余的為合格和不合格等次。

第十七條各院部工作小組需同時報送非專任教師及其他教師的考評辦法及結果。

第十八條終評具體工作由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其主要工作為:對各院部上報的考評結果進行審核,擬定考評各等次人員建議名單,并上報領導小組。

第十九條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確定教學質量考評的各等次人員名單,經院長辦公會批準后發文公布優秀人員名單。

第二十條實行教學質量考評結果公示制度。各院部在將初評結果上報學校之前,須將初評結果向本單位全體教師公示,學校最終評定結果須向全校教師公示,公示期均為五天。對公示結果有異議者,可在公示期內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情況或提出復議申請。

第五章獎懲辦法

第二十一條學校教學質量考評結果計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年度(任期)考核、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之一,并作為評選“教學名師”、“教學新秀”的必備條件。

第二十二條教學質量考評為不合格的教師,除依照相關規定處理外,原則上其下年度第一學期最高授課時數不得超過學校規定教學基本工作量的50%。

第二十三條連續兩年教學質量考評為不合格的教師,學校視情況進行轉崗或解聘。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經學校批準全年度外出進修學習或攻讀學位的教師以及當年新進教師不在教學質量考評之列。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此前相關規定同時廢止。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