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讀書筆記
《父與子》讀書筆記
暑假,我看了《父與子》這本書,里面的故事常常會使人情不自禁地開懷大笑起來,這本書是德國著名的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寫的,漫畫中的父親機智幽默,兒子淘氣可愛,一幅幅漫畫和故事讓人看了忍不住大笑。漫畫中的父親很愛他的兒子,他陪兒子玩耍、下棋、做游戲等等,父子倆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它讓我愛不釋手極了,常常忘記了吃飯,常常忘記了睡覺。
我最喜歡的還是《救火》這幅漫畫,它總是讓我忍俊發笑:一天兒子放學回家,發現從家里冒出“滾滾濃煙”,兒子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提來一桶水,往家里潑,不但把“濃煙”澆滅了,還把爸爸也弄得渾身是水,原來是爸爸在抽煙呢!《父與子》這些小故事,都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車子壞了便用腳蹬;蛋糕忘放葡萄干了,便用槍射過去;爸爸和兒子剛要睡覺,突然闖進來一個強盜,爸爸和強盜用槍對打,他們中間只隔了一座墻,機靈的兒子在地上扔了一個圖釘,便都跑了,強盜見他們跑走了,趕緊追上去,結果踩到了釘子,趁他倒地時,爸爸用繩子綁住了他。
他們善良、淳樸、搞笑、真誠……打動了數億觀眾。《父與子》反映的是父子之間有趣的故事,那個禿頭的大胡子爸爸,幽默、慈祥,那個留著刺猬頭的淘氣兒子,機靈、調皮。《父與子》的漫畫中雖然沒有文字,但是特別容易讀懂,常常會使人發出會心的微笑。爸爸和兒子,他們倆啊,可真是一對世界著名的歡喜冤家呢!
父愛是偉大的,在這本漫畫中我真切的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它不求任何回報。天下所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我們在享受這種愛的同時也應該回報父母的愛!
讀書,要讀能讀懂,有意義的書。《父與子》這本書,讓我的假期有了許多歡樂。
四(1)班
金天
篇2:校園網讀書筆記競賽活動方案
活動主旨: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提高學生閱讀欣賞能力,提升閱讀品味。
參加活動對象:全校同學
活動時間:11月14日――11月24日
參賽稿件要求: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無文體、字數限制。所讀書目以學校推薦書目為主。
參賽方式:每位同學可將自己的讀書筆記直接發送到“復旦二附中校園網”的“bbs”中“書蟲分享”欄目里,稿件中要注明年級、班級、姓名和“參賽”字樣,每位同學都可在校園網上注冊后直接發稿。
評比方式:所有作品分為高、低兩個參賽組進行評比,低年級組包括預備、初一;高年級組包括初二、初三。每個參賽組分別設有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六名。
競賽評委:1、邀請各年級語文老師、部分學生進行交叉評分。(即低年級組和高年級組互評)
2、歡迎全校同學在校園網上點評參賽作品。
獎勵方法:1、所有得獎者將獲得獎狀及獎品。
2、將作為評選“語文之星”的重要依據之一。
篇3:讀《談課堂作文教學》讀書筆記
讀《談課堂作文教學》讀書筆記
龍樓中學小學曾美英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是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從師范畢業以后就走上三尺講臺,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工作,這25年來教育教學中讓我最讓我頭疼的是作文習作。
“作文真難!”這是步入三年級學生經常說的話,雖然我是個老教師,可出的學生們寫的習作卻是一塌糊涂,盡管我也采取了多種方法試圖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是就是難于提高。因而我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大量閱讀怎樣教學生習作有關知識,都不盡人意。
我根據自己的科目著手進行作文教學。因為作文教學和課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讀寫結合必須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之中。對于低年級學生,每學一個字,不僅要會讀能寫,更重要的是會用。在課堂上多進行句子訓練,多種形式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為日后寫作文打好基礎。對于三年級學生,教師更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課文中圈、點、標、畫,讓學生體會文章“寫什么?怎么寫?為何寫?”通過閱讀,理解作者是怎樣謀篇布局的,從而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寫作方法,之后,選取相似的題目讓學生摹仿寫作。這樣不僅減輕了作文難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再次回顧文章寫法,體會課文之精、之美、之妙,更易于接受寫作文,并通過學語文提高作文興趣和寫作水平。
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是寫作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不但可增長知識,又可借鑒人家寫作的手法,實在是一舉多得。為了正確指導同學們讀書,我要求他們讀有益身心健康的書報雜志。并將其中的優美詞、句、段積累起來。通過一定數量的閱讀,吸取各種各樣的知識來為寫作服務。讓同學們得到寫作上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都說觀察是寫好作文的條件之一,處處在意周圍的人、事、物,將會得到許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將會把文章寫得更全面、更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