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農村公路巡查制度

農村公路巡查制度

2024-08-03 閱讀 5032

農村公路巡查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農村公路養護、路政及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農村公路管養水平,保障農村公路安全通暢,認真貫徹落實《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安徽省農村公路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結合農村公路實際和特點,制定本制度。

一、巡查目的:全面提高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水平,保障農村公路安全暢通。

二、巡查形式:巡查分為日常巡查、專項巡查和綜合巡查三種方式。

日常巡查是為了解全市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水平,對路況水平、養護工程、路政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內業資料情況進行的隨機巡查。

專項巡查是為了解農村公路管養工作在特定時段或專項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的巡查。

綜合巡查是為掌握全市農村公路總體管理養護水平,對全市農村公路養護、路政及安全管理全面了解進行的巡查。

三、巡查內容

(一)養護巡查:包括對路基、路面、橋涵構造物、沿線設施、公路綠化的日常巡查,以及養護工程項目巡查。

1、路基巡查內容:路基是否保持良好穩定的技術狀況;路肩有無病害,邊坡是否穩定;排水設施是否完好、暢通,擋土墻等附屬設施是否完好。

2、路面巡查內容:路面有無病害、路面排水設施是否完善;路面有無污染物、雜物、積雪、積冰等,是否及時清掃。

3、橋涵構造物巡查內容:橋涵外觀是否整潔、構件表面涂層是否完好;橋面鋪裝是否堅實、平整,有無裂縫、局部坑槽、積水、沉陷、波浪等,橋頭有無跳車;排水設施是否良好、橋面泄水管是否堵塞和破損、伸縮縫是否堵塞卡死、連接部件有無松動、脫落、局部破損;人行道、緣石、欄桿、扶手、防撞護欄和引道護欄(柱)有無撞壞、斷裂、松動、錯位、缺件、剝落、銹蝕等;其他顯而易見的損壞或病害。

4、沿線設施巡查內容:公路標志牌及支柱變形、損壞及腐蝕、丟失情況,油漆及反光材料的褪色、剝落情況,標志牌設置的角度及安裝情況,基礎或底座穩固及回填土流失情況,是否被樹木、雜草遮蔽等。

5、公路綠化巡查內容:公路樹木栽植是否滿足行車安全的要求,是否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內和遮擋標志;檢查公路行道樹等管養情況,及時安排補植、修剪、防蟲、維護等。

6、養護工程巡查內容:年度計劃執行情況,項目建設程序執行情況,項目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情況,項目實施進度情況等。

(二)路政巡查

1、各公路所(局)宣傳、貫徹和執行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2、各種違法利用、占用、污染、搭接、穿(跨)越公路、公路用地和損壞路產、侵犯路權的行為及處理情況;違章建筑物(構筑物)及非公路標志管理情況;涉路行為許可情況。

3、超限運輸治理情況。

4、公路路面、橋梁、附屬設施完好情況;公路施工路段交通管制、安全設施設置情況;

(三)安全巡查:包括公路安全標志標牌、學校路段安全設施、工程建設和公路養護施工現場、易塌方易滑坡路段、公路危橋、公路地質災害點的巡查。

(四)內業巡查:包括檢查縣、鄉兩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是否健全并及時更新農村公路各類檔案和臺賬,養護管理制度是否落實,養護巡查記錄是否齊全,是否按規范要求組織考核并予以兌現獎懲,養護工程內業資料是否規范、完善,安全基礎資料及安全隱患臺賬是否制定并及時更新。

四、巡查程序

(一)日常巡查:由局業務科室負責,每月不少于一次,重點巡查范圍為全市農村公路在養縣道,適當抽取部分鄉村道。日常巡查可結合局領導聯系縣工作制度一起開展。巡查結束后,現場提出發現的問題,隨后填寫日常巡查記錄,并在三日內向各縣市區公路所(局)發送《農村公路巡查整改通知書》。

(二)專項巡查:由局分管領導牽頭,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安排,重點巡查特定時段農村公路管養情況及專項工作開展情況。巡查人員由局領導及相關科室人員組成,必要時抽調縣市區公路所(局)相關人員。專項巡查由市農村公路局制定巡查方案,巡查過程中,要詳細了解情況,與被查單位交換意見,并當面反饋巡查初步意見,巡查結束后編發專項巡查通報。

(三)綜合巡查:由市農村公路管理局組織,每半年組織一次,巡查范圍為本年養護工程項目的50%,在養縣道的30%以及1-2個鄉鎮。巡查人員包括市農村公路管理局及縣市區公路所(局)相關人員等。綜合巡查由市農村公路管理局制定專項巡查方案,包括時間、人員、車輛安排情況,巡查組織情況、巡查內容等。巡查結束后向各縣市區反饋情況,巡查組對各縣市區進行評價和排序,編發綜合巡查通報。

五、整改要求

對巡查中通報的問題,相關所(局)在一周內予以整改并反饋整改結果,確需延長整改時間的,一并反饋延長理由、整改期限,整改結束后反饋結果。市局跟蹤處理結果,必要時組織現場核查,相關科室建立臺賬。巡查結果納入農村公路綜合考評,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或未落實整改的單位,在本年農村公路綜合考評中酌情扣分,情節嚴重的,進行通報。

篇2:公路日常安全巡查主要內容

一、公路日常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

(一)路基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

1、檢查路基各部分是否完整,尺寸是否符合標準和有無變形情況發生;

2、檢查路肩有無車轍、坑洼、隆起、沉陷、缺口現象發生,并檢查橫坡是否適度、表面是否堅實、整潔和與路面接茬是否平順:

3、檢查邊坡是否穩定、堅固,坡度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沖溝、松散現象發生;

4、檢查擋土墻的護坡、防沙設施是否完好、泄水孔有無堵塞:

5、檢查邊溝、排水溝、截水溝、跌水溝、泄水槽等有無淤塞、高草等現象,檢查縱坡是否符合規定、進出口維護是否完好、路基路面及邊溝內是否有積水:

6、檢查有無翻漿、坍方、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病害發生。

(二)路面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

l、檢查路面有無松散、裂縫、擁包等病害發生;

2、檢查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3、檢查路面的強度、耐久性情況;

4、檢查路面損壞后和養護操作是否引起沿線環境污染;

5、檢查公路可視范圍垃圾;

6、停車港灣、觀景臺使用情況;

(三)橋梁與涵洞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

1、檢查橋面鋪裝是否平整,有無裂縫、局部坑槽、波浪、碎邊、橋頭有無跳車;

2、檢查橋面泄水管是否堵塞和破損;

3、檢查橋面是否清潔、有無雜物堆積、雜草蔓生;

4、檢查伸縮縫是否堵塞卡死,聯結件有否松動、局部破損;

5、檢查人行道、緣石、欄桿、扶手和引道護欄(柱)有無撞壞、斷裂、松動、錯位、缺件、剝落、銹蝕等;

6、檢查翼墻(側墻、耳墻)有否開裂、風化剝落和異常變形;

7、檢查錐坡、護坡有否局部塌陷、缺損,有否垃圾堆積、灌木雜草叢生。橋頭排水溝和行人臺階是否完好:

8、其它顯而易見、達到三、四類技術狀況的損壞或病害。

(四)隧道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

1、檢查襯砌的變形和裂縫狀況,洞內滲漏水狀況;

2、檢查路面、人行道損壞情況:

3、檢查標志、標線及用白色材料涂刷情況;

4、檢查通風、照明、通訊、監控、消防、消音等設施的完好情況;

5、檢查隧道內外的塌(散)落物、隧道口邊仰坡上的危石、積水、掛水等情況;

6、檢查洞內各部分的清潔情況和引導線的效果;

7、檢查隧道內的排水情況;

8、檢查洞口的減光設施和樹木花草的完好情況:

9、檢查洞內有害氣體含量、路面亮度、煙霧濃度及噪聲值是否超標。

(五)沿線設施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

1、檢查護欄的損壞或變形情況;

2、檢查護欄立柱與水平構件的堅固狀況;

3、檢查護欄污穢程度及油漆損壞狀況;

4、檢查護欄纜索的松弛程度;

5、檢查護欄反光膜的缺損情況;

6、檢查防護柵的損壞或變形情況;

7、檢查防護柵油漆損壞及金屬銹蝕情況;

8、檢查防護柵的污穢程度;

9、檢查黃閃燈的亮燈情況;紅綠燈轉變時的亮燈情況;

10、檢查燈具及線路的安裝、損壞情況;

11、檢查路燈電線桿的安裝及傾斜、變形情況;

12、檢查燈具、線路、電線桿等設施的腐蝕損壞情況;?

13、檢查電線桿的漆膜有否剝落和擦傷;

14、檢查中央分隔帶的排水通道是否阻塞:

15、檢查標志牌、支柱的變形、損壞、污穢及腐蝕情況;

16、檢查標志牌油漆及反光材料的褪色、剝落情況;

17、檢查標志牌設置的角度及安裝情況;

18、檢查標志牌的照明情況;

19、檢查標志牌基礎或底座情況;

20、檢查反光標志的反射性能:

21、檢查標志的缺損情況;

22、檢查交通標線是否完整、齊全、鮮明;

?

(六)公路綠化的主要安全巡查內容。

1、檢查路樹有否枯死、折斷、低垂及遮擋標志:

2、檢查綠化花基有否損壞.

3、檢查公路景觀小品完好情況。

(七)巡查人員發現問題及時通過網絡準確上報現場信息

(1)網絡上報信息的單位、數量要準確;

(2)養護單位要及時上報網絡支付;

(3)網絡上報信息要準確掌握修復時限;

篇3:小學學校巡查制度

瘦西湖第三小學學校巡查制度

1、校園巡查人員:值日教師和值勤隊員

2、巡查制度:

3、由值日教師負責校園巡查。(每天至少有2―3人參加巡查)

4、值日教師在晨讀前,午后,放學后三個時段進行校園巡視(帶領紅領巾值周崗

學生同時巡視),把校園分成若干塊,每塊責任到人,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身

安全,并認真記錄,及時反饋。

5、中午,下午放學后做好清校工作。清校時間一到,學生都要離校,包括在操

場上活動的學生。特殊情況做好安排,并作記錄。

6、及時處理突發事件,遇重大問題及時向校長匯報。

7、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學生違紀,不文明現象等及時向班主任反饋。

8、定時對校舍,場地,設施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