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修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工程名稱:中糧香頌麗都項目公共區域精裝修工程
工程期限213天
責任人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日期20**.08.06
為確保我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1、本項目部成立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肖
成員:王瑜
2、具體分工如下:
1)組長負責現場,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指揮。
2)岳負責傷員營救,任務是組織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3)羅負責組織人員對傷者進行現場醫療救助,并將傷者送醫院。
4)張軍負責保衛疏導,保護事故現場,引導人員至安全地帶。
5)王華負責搶救物資的供應。
6)鄭浩然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事故應急指揮小組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醫療等部門單位的溝通,并及時通知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和當時人的親人。
7)周若瑜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
二、事故處理程序:
1、物體打擊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報告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指揮小組。
2、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指揮小組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物體打擊事故發生后,應:
1)立即組織項目部救援隊伍進行施救。本項目部配備醫療急救器材:(自動蘇生氣2個、成套急救箱2只、擔架5個);
2)立即想總公司應急反應組織報告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
3)立即向當地醫療救護中心120、建設行政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電話報告;
4)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三、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指揮小組接到電話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四、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后,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指揮小組即指令善后處理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1、做好與當事人家屬的接洽善后處理工作;
2、按職能歸口做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
篇2: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進一步加強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控制和減少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并在一旦發生事故時能夠當機立斷,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時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廣東省、深圳市的有關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工程概況
深圳市波頓科技園一期、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茶光路,本工地研發樓(二期工程)共有地下室二層,a棟塔樓地上結構25層,高度為113.3米,b棟塔樓地上21層,高度為96.8米,其中裙樓3層,總建筑面積94705m2,其中地下室19820m2,,地上:74885m2。一期廠房工程包括煙用香精(一)車間3127m2、煙用香精(二)車間1312m2、咸味香精車間1691m2、動力車間725、普通倉庫677m2、危險品倉庫677m2、消防水池及泵房661m2。一期廠房工程總建筑面積8877m2。針對本工程的特點,項目部主要把預防物體打擊工作的重點放在起重機械的安裝、拆卸及材料的吊運;外腳手架搭設、模板安裝拆除;樓層臨邊施工建筑材料堆放等方面的管理。
二、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隊
隊長:
隊員:
1目的
建筑工地是一個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的施工場地,在施工過程中,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中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長,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事故發生。為避免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物體打擊事故的損失和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保障財產和人員的安全,針對施工現場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
3職責
3.1物體打擊事故發生時,由項目部經理負責指揮處理事故。
3.2項目應急救援隊、施工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應在發生事故發生地,協同處理事故。
4防止物體打擊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4.1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戴好安全帽。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規定通道位置行走。
4.2臨時設施的蓋頂不得使用石棉瓦作蓋頂,所有出入口、通道口必須搭設雙層防護棚和安全通道。
4.3邊長小于或等于250mm的預留洞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封閉,用砂漿固定。
4.4作業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放在臨邊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礙通行。
4.5高空安裝起重設備或垂直運輸機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傷人。
4.6吊運一切物料都必須由持有司索工上崗證人員進行指揮,散料應用吊籃裝置好后才能起吊。
4.7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
4.8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和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
5應急預案內容
5.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5.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5.3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5.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5.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6電話報救須知
6.1在就地搶救的同時,應立即打120電話,向醫療單位求救,并準備好車輛隨時運送傷員到就近的西麗醫院救治。
6.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a: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
b: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
c: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
d: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7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
7.1公司值班電話:
7.2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
8事故后處理工作
8.1配合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8.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8.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8.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8.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9附錄
9.1應急設備清單(表1)
序號
應急設備名稱
數量
狀態
備注
1.
擔架
1
正常
2.
藥箱
1
正常
3.
全自動應急照明燈
5
正常
4.
繃帶
5
正常
5.
氧氣袋
6
正常
篇3: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進一步加強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控制和減少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并在一旦發生事故時能夠當機立斷,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時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廣東省、深圳市的有關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工程概況
深圳市波頓科技園一期、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茶光路,本工地研發樓(二期工程)共有地下室二層,a棟塔樓地上結構25層,高度為113.3米,b棟塔樓地上21層,高度為96.8米,其中裙樓3層,總建筑面積94705m2,其中地下室19820m2,,地上:74885m2。一期廠房工程包括煙用香精(一)車間3127m2、煙用香精(二)車間1312m2、咸味香精車間1691m2、動力車間725、普通倉庫677m2、危險品倉庫677m2、消防水池及泵房661m2。一期廠房工程總建筑面積8877m2。針對本工程的特點,項目部主要把預防物體打擊工作的重點放在起重機械的安裝、拆卸及材料的吊運;外腳手架搭設、模板安裝拆除;樓層臨邊施工建筑材料堆放等方面的管理。
二、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隊
隊長:
隊員:
1目的
建筑工地是一個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的施工場地,在施工過程中,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中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長,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事故發生。為避免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物體打擊事故的損失和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保障財產和人員的安全,針對施工現場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
3職責
3.1物體打擊事故發生時,由項目部經理負責指揮處理事故。
3.2項目應急救援隊、施工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應在發生事故發生地,協同處理事故。
4防止物體打擊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4.1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戴好安全帽。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規定通道位置行走。
4.2臨時設施的蓋頂不得使用石棉瓦作蓋頂,所有出入口、通道口必須搭設雙層防護棚和安全通道。
4.3邊長小于或等于250mm的預留洞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封閉,用砂漿固定。
4.4作業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放在臨邊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礙通行。
4.5高空安裝起重設備或垂直運輸機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傷人。
4.6吊運一切物料都必須由持有司索工上崗證人員進行指揮,散料應用吊籃裝置好后才能起吊。
4.7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
4.8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和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
5應急預案內容
5.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5.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5.3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5.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5.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6電話報救須知
6.1在就地搶救的同時,應立即打120電話,向醫療單位求救,并準備好車輛隨時運送傷員到就近的西麗醫院救治。
6.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a: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
b: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
c: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
d: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7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
7.1公司值班電話:
7.2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
8事故后處理工作
8.1配合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8.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8.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8.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8.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