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編制:
審核:
批準:
編制日期:
**項目部
1.工地潛在事故危險評估
通過對施工全過程危險因素的辨識和評價,物體打擊事故發生幾率較大,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較嚴重,列為項目工程的重大危險因素。
項目部針對以上潛在的事故和緊急情況,編制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當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應保證能夠迅速做出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
2.應急行動小組人員組成及分工
2.1:應急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2項目應急領導小組,下設通信組,警戒組,疏散組,應急器材供應組,搶險組。
1.通信組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發生事故第一時間通知項目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召集小組成員,對外聯絡,及時向主管部門匯報等。
2.警戒組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負責保護事故現場,避免閑雜人員圍觀、監視事故發展情況等。
3.疏散組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組織人員撤離、安排疏散路徑、方向,引導救護車、消防車等進入現場等。
4.應急器材供應組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負責應急器材的發放、管理及維護工作。
5.搶險組
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指揮人員搶救傷員或物資等,急救員對傷員進行必要處理,電工負責現場照明、安全用電管理。
2.3應急小組職責
1.全體成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員工服務的思想.
2.認真學習和熟練執行應急程序.
3.服從上級指揮調動.
4.改造和檢查應急設備和設施的安全性能及質量.
5.組織隊員搞好模擬演練.
6.參加本范圍的各種搶險救護.
3.應急行動程序通則
3.1應急小組成員應牢記分工,按小組行動.
3.2應急小組成員在接到報警后,10分鐘內各就各位.
3.3通信組負責接聽事故匯報,并負責通知所有應急小組成員.
3.4根據事故情況報相應主管部門.
聯系電話如下:
(1)治安:
負責人:聯系電話:
(2)重大事故:
負責人:聯系電話:
(3)緊急醫療電話
急救電話;120急診電話:
(4)疫情舉報:
(5)常用電話:
火警:119
匪警:110
交通肇事:112
4.物體打擊事故應急程序
施工區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最早發現事故的人迅速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通訊組立即召集所有成員趕赴出事現場,了解事故傷害程度;警戒組和疏散組負責組織保衛人員疏散現場閑雜人員,警戒組保護事故現場,同時避免其他人員靠近現場;
急救員立即通知現場應急小組組長,說明傷者受傷情況,并根據現場實際施行必要的醫療處理,在傷情允許情況下,搶救組負責組織人員搬運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由組長根據匯報,決定是否撥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說明傷員情況,行車路線;通訊組聯系值班車到場,隨時待命;
通訊組安排人員到入場岔口指揮救護車的行車路線.
警戒組應迅速對周圍環境進行確認,仍存在危險因素下,立即組織人員防護,并禁止人員進出。
注:若第一現場決策人員不在時,可由第二決策人代指揮,若第二決策人不在時可由第三決策人代替指揮,依次類推。
現場決策人:組長,副組長,各小組組長
第一支隊:通訊組、搶救組
第二支隊:警戒組,疏散組負責現場警戒和人員疏散
第三支隊:材料組負責提供擔架、急救器具等器材
5.受傷人員的急救
當施工人員發生物體打擊時,急救人員應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呼叫周圍人員及時通知醫療部門,盡可能不要移動患者,盡量當場施救。如果處在不宜施工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盡量多找一些人來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
6.物體打擊事故預防
1.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護意識,提高工人安全操作技能
2.正確使用"三寶"
3.合理組織交叉作業,采取防護措施
4.拆除作業有監護措施,有施工方案,有交底
5.起重吊裝作業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6.對起重吊裝工進行安全交底,落實"十不吊"措施
7.安全通道口、安全防護棚搭設雙層防護,符合安全規范要求
8.加強安全檢查,嚴禁向下拋擲
9.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別是臨邊作業
10.高處作業應進行交底,工具入袋,嚴禁拋物
11.模板作業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有交底,有檢查,嚴禁大面積撬落。
篇2:物體打擊管理制度范本
一、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公路施工技術安全規范》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廊滄高速公路工程項目。
三、基本規定及技術措施:
1、為了預防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制定出適合本管段內工程項目施工特點的切實可行安全技術措施,同時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及制定責任制。項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門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搬運裝卸笨重的機具設備和建筑材料時,必須應指派經驗的負責人統一指揮;吊裝長大型重物時,應有專人拉放溜繩,起重設備應有足夠強度、剛度,安裝穩固,制動必須靈活可靠,并執行《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辦法》。
3、拆除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向下傳遞應采用繩索吊下,嚴禁往下投扔,凡有可能受到物體打擊的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4、各種機械設備的傳動和危險部分,如傳動帶、明齒、砂輪、電鋸及接近地面的聯軸節、輪軸、皮帶輪等,都必須安設防護裝置,嚴禁用手、腳和其它物件制動磨擦輪、齒輪、皮帶輪及其它傳動裝置。施工現場鋼筋加工作業中,要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并執行《機械設備管理辦法》及《機械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5、大型機械設備施工前,要設立警戒區,所有人員必須全部撤離。
6、砌筑采用人工抬石就位時,應捆綁牢固,動作一致,緩慢下放,砌塊應用撬棍撥移,不得將手腳伸入拼砌面。砌筑片石錐體護坡時,宜用小車或滑板將片石控制下落到砌筑位置,嚴禁從上面往下翻滾。加工石料時,施工人員應戴護目鏡、手套、安全帽等,大錘柄應連接牢固,施工人員站立處應有一定間距,以防錘頭飛落傷人。
篇3: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管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任)、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任)、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生產現場發生的突發物體打擊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主持、組織車間每年進行一次按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
2.2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
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3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2.4安全正副主管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5安委會負責對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的建立進行檢查。
二、應急響應
1.防物體打擊事故發生,成立義務小組,由安全正副主管擔任組長,各班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不紊的進行搶救或處理。
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安全正副主管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車間安全員(車間主任),由安全副主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組長協助搶救工作,相應人員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后處理工作
3.1查明事故原因及負責人
3.2以書面形式向公司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3.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3.5向所有人員宣傳事故結果,及對負責人的處理意見。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上報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