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2024-08-02 閱讀 5503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三)激勵性原則: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評價成為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既反映學生學業成績,又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努力獲取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素質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三、評價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操行表現評價、學業發展評價和個性特長評價等三項內容。

1、操行表現評價:對照《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養成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習慣與生活能力、個性品質與情感態度等個人操行表現。

2、個性特長評價:通過開展書畫賽、體育運動會、六一、元旦、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英語競賽、作文展評等各種活動,了解學生的參與情況,對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記錄。

3、學業成績評價:對照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學生學業達成與發展的狀況,主要以期末考試試卷測評成績呈現。

期末檢測內容:

語文:考試試卷和學生語文素養。

數學:考試試卷和平時測驗。

英語:考試試卷、英語會話和課文誦讀。

科學:考試試卷、實驗操作、小制作。

品德與生活:考試試卷和社會調查。

音樂:歌曲演唱。

美術:作畫、剪紙、手工制作等。

體育:以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手冊得分為依據。

四、評價結果與方法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

3、各學校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扎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年8月5日

篇2: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年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省**年初中畢業與升學考試和普通高中

招生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精神,以《*縣教育局關于**年初中學業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為指導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二、基本原則:

體現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所要求的綜合性,發展性、過程性原則,把形

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及多方面潛能發展的過程。

三、評價組織機構:

為保證學校評價工作的有序實施,貫徹評價原則,學校成立評價工作領導委員全及相關機構,負責**屆初三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關工作,具體如下:

(一)成立學校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

1、組長:冉*

副組長:石*等人

成員:劉*等人

家長代表:董*張*

2、職責、負責制訂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實施細則,組織審核,培訓確定評價程序,接受和處理各界人仕的咨詢、申訴,糾正評價中的錯誤,查處違規行為,班級評定小組成員的確定,評定結果審定和爭議仲裁。

(二)成立學校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監查小組:

1、組成人員:組長:王雙那

組員:李竟惜張光輝王志英

初三學生代表:冉廣源學生家長代表:陳新。

2、職責:監控評定過程,接受咨詢和投訴,保證評價工作的透明,公正和規范。

(三)成立班級評價小組:

1、組成人員:組長:班主任成員:教師2人學生4人。

職責:負責對本班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按學校布置對學生家長進行認真宣傳和培訓,按時完成各項工作,包括本班學生原始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分項評價及結果合成,為學生做出綜合性評價,收集篩選學生證書、資料歸檔。接受家長的咨詢,接受家長來訪等,班主任要按要求,妥善保管好原始資料。

2、產生辦法:校評委會提名三分之二以上學生認可可當選,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審定,公示一周。

四、評定內容、方法、程序

(一)、評價內容:對能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七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二)、評定方法:

1、學生自評。學生根據本人平時表現,依據綜合素質評定各個方面的要求,根據自己在初中階段的發展情況,對照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要素和關鍵表現進行自我評價。自評包括描述性評語(200字左右)和等級評定。

2、同學互評。每個學生按照評價標準及說明要求,從七個評價維度對全班同學進行等級評定。在保密的前提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3、班級評價小組評價。班級評價小組要以學生日常表現為依據,通過觀察、訪問和查閱學生成長記錄袋等方式給予學生客觀和公正的評價。對七個維度的評價內容,評定小組應該參考學生本人,學生同伴及從其他相關人員提供的信息綜合考慮。班級評定小組評價分為描述性評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以整體描述,要突出學生潛能和努力方向)和等級評價兩方式。

各班級評價小組的教師,在這項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要對學生、家長和學校負責,對學生一視同仁。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客觀公正評價學生,絕不允許徇私舞弊的粗心大意。

4、綜合素質評價(即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的七個維度評價分為:優秀A、良好B、合格C、與不合格D四個等級。給予不合格D等級的評定時要慎重,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或依據。

5、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與班級評定小組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所占的權重分別為10%30%60%

6、對評價的結論(包括描述性評語與評價等級)班級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分歧,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決定(成員可保留個人意見,允許向學校評定委員會反映)。對于原則性重大分歧,應該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經過更為廣泛深入的調查,討論后做出決定。

7、學生、家長和教師對評價過程中的違紀違規行為,可以向學校監察小組舉報投訴,學校監察小組負責調查與處理,并在接到投訴后一周內給出答復。

8、優秀比例30%,標準細則目標每班一份參考,評價結果完后各班級評價小組要認真進行復查,確定無誤方可定論并對優秀者進行公示,個人結果只給本人。

(三)、評價程序和操作日程:

1、4月20日一30日完成評價組織機構的建立(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

評價監查小組,班級評價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并進行日程安排。

2、4月1日一7日將學校評價組織機構各成員名單公布一周。待學生、

家長無異議后上報教育局備案,并開展工作。

3、4月8日一15日:

(1)組織相關平定人員學習《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及《宏

潤中學**年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定實施方案》

(2)組織學生自學《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班級評定小

組認真給予指導。同時對學生、家長進行誠信教育。在同學之間的互評中,做到客觀公正,在自評中做到實事求是。家長要幫助學校與學生做好評定工作,不為學生提供虛假證明,不得影響學校的評定工作。

(3)下發《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細目表》《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報告單》

(4)指導和協助學生建立、整理成長記錄袋。

4、4月13日下午:

(1)組織學生集中學習《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班級

評定小組成員到場輔導、答疑。

(2)組織學生自評,寫出描述性評語(200字左右),評出等級并當場

回收自評表。

5、4月15日一16日:

(1)組織學生回家互評,評出等級,注意保密。

(2)組織回家學生填寫初中綜合素質評定報告單。(學生基本情況、愛好特長、獲獎情況、學生自評描述性評語、家長評語)

(3)整理成長記錄袋。上述三項工作學生應于5月4日完成并于5月5日上交班主任。

6、4月17日一23日:

(1)學校分班組織學生上機操作,將自評、互評的等級輸入計算機。

(2)班級評價小組依據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及學生的自評、同學互評、成長

記錄、家長評價等相關信息,在集體討論、研究、合議的基礎上,分別對學生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班主任寫出綜合性評語并給學生評出等級,小組其他成員討論通過。并分別輸入微機,與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結果自動生成七個維度的評價等級。

7、4月24日一30日:

(1)、班級評價小組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本人及家長,并公示個人維度的優

秀學生名單。

(2)、評價結果發布一周,期間對有異議的評定結果,要在評價委員會指導下

進行復評,并最終認定評價等級。

8、5月5日一9日:

(1)校評價委員會對每一位學生評價結果進行最終認定評定。

(2)班級評價小組將公示后的最終認定結果(綜合性評語和各維度等級)

填寫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報告單。

9、5月10日一13日:校評價委員會審定,蓋章,歸入學生檔案。

五、評定內容操作的相關說明:

1、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

由評定小組中的教師成員指導和協助學生整理《成長記錄袋》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主要包括:

(1)獲獎情況:將學生有關獲獎的證明材料復印件袋入成長記錄袋。

(2)愛好特長:好的研究性學習報告,發表的文章書法、美術、音樂、電腦制

作,科技小發明的文字資料等。

(3)《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創新實踐成果及學業考試評價報告單》

(4)綜合實踐活動材料,三年來參加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勞動技

術,和信息技術等的記錄與考評情況(并有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學校或

社區的證明材料。

2、《基礎性發展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的組織學習。學校組織有評價人員的學習,班級評價小組學生學習,網上公布《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細則表》班內張貼一張,學生先自學三天,集體學習和答疑時間一課時。

3、學生自評:在學生充分學習和領會評價內容和標準后,下發三張表格《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創新實踐成果及學業考試評價報告單》其中學生自評一項,統一時間,當場填寫。班級評定小組成員要現場指導學生,評出自己各要素得分,平均出各維度得分,并當場收上《學生自評表》,《互評表》《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學生帶回家三天后上交。

4、班級評價小組對學生的評價

依據學生的平時表現,個人對學生的了解,結合學生的自評、互評、成長記錄袋、家長評語等信息,班主任組織小組成員在集體討論研究、合議的基礎上給出每個學生的等級,及綜合性評語,遇有異議的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決定,也可上報學校評價委員會做出仲裁。

5、評價結果的呈現:

(1)綜合性評語,應該突出學生特長,個性、潛能及努力方向。

(2)等級評定:

分值:學生自評分X10%+互評分X30%+班級評價小組打分X60%

等級:全體學生綜合得分按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前30%為A級,D級指有重大問題或違法行為的學生并要有充分依據。

6、評價結果的公示:

班級評價結果呈報校綜合素質評定委員會審核后,將評價結果告訴學生本人,并將各項等級為A的學生名單在班級公布一周。

期間:(1)由學校設立投訴電話-------6619253,接受投訴與提出復議,專人負責做好記錄。(2)在校內設立意見箱,每天開箱一次,對有異議評定結果,由校評價審核委員會組織專人調查,決定是否復議,并做好解釋或各項工作。

7、評價結果的審定和歸檔:

經過一周公示和復議期后,校評審委員會對每一位學生評價結果進行評定,由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袋學生檔案,供高中錄取時使用。其它原始資料如學生自評表、互評表、班級評定資料等一并移入德育處存檔,評價結果一旦歸檔,原則上不予以變動。

*中學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某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根據《寧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寧教基[*]39號)、《石嘴山市課程改革實驗區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石教發[*]25號)和《自治區教育廳關于20**年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寧教基[20**]70號)要求,為做好我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表現與特長等四個方面,總分為110分。

一、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10分)

1、評價標準

《中小學生守則》(試行)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試行)的基本要求。

2、評價辦法

評價由學校組織,以班級為單位,采取學生自評、互評、民主評議等方式進行。學校成立評價工作委員會,各班成立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代表組成的評定小組,對本班每個學生進行評價。評價的信息來源包括學生的日常表現和成長記錄等,應以實證性材料和數據為基礎。在學生自評和民主評議的基礎上,評定小組確定評價結果,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認定。

評價結果分10分和8分兩個等第,不按比例劃分,只要符合評價標準基本要求學生均可得10分,有嚴重違反校紀行為,經教育有明顯改正的學生得8分。評定結果在學校進行公示。

二、學習能力(45分)

(一)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能力(15分)

1、測試內容

實驗操作能力的考查內容為物理、化學、生物《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學習的基本實驗技能。每個學生抽測其中一科。

2、測試要求

(1)使用儀器及量具正確、熟練。

(2)實驗操作正確、規范。

(3)實驗步驟合理。

(4)能根據實驗現象及數據得出正確結果。

(5)良好的實驗素養。

3、測試辦法

根據“附件一”提供的參考試題,選用物理、化學、生物各2題制成題簽。測試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抽題簽的方式確定其中一科一題進行操作。測試人員根據統一的評分標準當場評分。

測試時間每人10分鐘,包括準備和操作。

(二)英語口語交際能力(10分)

1、測試內容和要求

口語測試的項目為朗讀短文、回答問題、話題簡述。測試要求見“附件二”。

2、測試辦法

每個考場準備若干套試題,學生抽簽確定測試內容,獨立準備5分鐘后答題。測試人員根據統一的評分標準當場獨立評分,以測試人員評分的平均值為考生的成績。

(三)平時學習成績(5分)

1、評價內容

學生的平時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作業完成情況等。

2、評價辦法

評價由學校制定實施細則并組織,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各班成立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代表組成的評定小組,對本班每個學生進行評價。先由學生民主評議,再由評定小組確定評議結果,最后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認定評價結果。評定結果在學校進行公示。

3、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分3分、4分和5分三個等第,不按比例劃分。

(四)信息技術能力(15分)

今年,我區將信息技術能力考核一項賦分由10分調整為15分。具體考核方案另行通知。

三、運動與健康(50分)

運動與健康(體育)測試的通知另行發文。

四、表現與特長(5分)

今年,我區將表現與特長一項賦分由10分調整為5分。

1、評價標準

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學生的特長、各級各類競賽和評比活動中的獲獎情況及其他獲獎等情況。

2、評價辦法

學校要制定學生在學校表現的評價標準細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特長和各種獲獎情況由學校評價,最后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評定結果在學校進行公示。

3、評價結果

①學生在學校中的特長、表現滿分為5分;

②學校可通過展示、匯報表演打分,凡學生在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等方面有特長者得1-2分,獲自治區級及以上獎者得5分,市級獎得3分,縣區級獎得2分,校級獎得1分。獲獎得分可累加,但不能突破5分。

五、組織管理

1、理化生實驗操作、英語口語、信息技術和體育的測試組織工作,在市教育體育局領導下,兩個城市區的初中學校由市教育考試中心組織測試,具體測試時間另行通知。測試人員由師德好、業務水平高的專職教師、教研員擔任,經統一培訓,熟練掌握測試要求和評分標準。平羅縣的初中學校由平羅縣教育局安排實施。

2、綜合素質評價中由學校評價結果(20分)經公示無誤后,錄入市教育考試中心下發的評價成績錄入系統,于6月20-21日(惠農區學校6月20日、大武口區學校6月21日)將電子版和經學校領導審核簽字、加蓋學校印章的名冊報送市教育考試中心。

附件一

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能力測試參考試題及評分標準

物理試題:

1、用天平測固體的質量

評分標準:

①識別天平的量程并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1分);

②將游碼移到零刻度處(1分);

③會正確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2分);

④會通過觀察指針判斷天平是否平衡(1分);

⑤被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2分);

⑥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大小選擇合適質量的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2分);

⑦會使用游碼調節天平再次平衡(1分);

⑧使用鑷子拿取砝碼(1分);

⑨正確讀取測量數據,說出被測物體的質量(3分);

⑩整理儀器與器材(1分)。

2、用電流表測電流:如測量串聯或并聯電路中某燈泡或某支路的電流。

①能識別電流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2分);

②測量前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處并會指針調零(2分);

③將電流表串聯在被測電路中(2分);

④判斷待測電路電流大小用試觸法選擇電流表量程(2分);

⑤電源連接不發生短路,電流表接線柱連接正確(2分);

⑥電路連接正確、熟練,測量前電鍵斷開(2分);

⑦正確讀取電流表示數,得出測量結果(2分);

⑧整理儀器與器材(1分)。

化學試題:

1、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評分標準:

①正確傾倒液體(3分);

②點燃酒精燈(2分);

③用試管夾夾持試管(2分);

④預熱(2分);、

⑤加熱(3分);

⑥停止加熱(2分);

⑦洗滌整理儀器(1分)。

2、制取二氧化碳

評分標準:

①正確組裝儀器(3分);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分);

③加入藥品(3分);

④制取二氧化碳(3分);

⑤檢驗二氧化碳(3分);

⑥洗滌整理儀器(1分)。

生物試題

1、顯微鏡的使用

評分標準:.

①取鏡:右握左托(1分);

②安放:略偏左,安鏡頭(1分);

③對光:升轉看調(4分);

④調節:放壓降側視看升調(7分):

⑤觀察:標本移至視野中央,物像調節清楚(2分)。

2、制作與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評分標準:

①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1分):

②滴: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1分);

③撕: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2分);

④展:把撕下的內表皮在載玻片的水滴中展平(2分);

⑤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側,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緩緩放下蓋玻片,蓋在生物材料上(2分);

⑥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2分);

⑦觀察:在顯微鏡下找一個不重疊的、分離的、完整的洋蔥表皮細胞,進行觀察,辨認細胞結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