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義務支教傳遞愛心”----筑夢支教團隊
大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把青年學生成才報國的理想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還能夠讓我們在服務農村實踐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根據學院及系團總支的文件精神,特成立“義務支教傳遞愛心”筑夢支教團隊,現將活動方案具體如下:
一、活動目的
在對尉氏縣崗李鄉獨樓馬小學生開展愛心支教、素質拓展等活動的同時,針對當地村民的具體情況開展一系列新農村建設的愛心知識宣傳活動,解決三農問題,增強隊員們的團隊凝聚力,磨練意志,增長才干。
二、活動主題
知識下鄉,幫扶留守兒童,義務支教,傳遞愛心,共創和諧新農村。
三、活動時間
*年7月2日至8月9日
四、活動地點
尉氏縣崗李鄉獨樓馬村小學
五、活動優勢
我們擁有強勁的團隊隊員,給力的人脈關系;優越的生活環境,以及本地村官、校長、老師、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期待。
六、活動亮點
1、把知識帶給貧困農村人民;
2、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和村民認識學習知識的意義,鼓勵人民提高自身價值;
3、本活動除了計劃的課堂教學以外,還會組織支教老師走訪當地村民家庭,帶給他們外面的經濟、文化、政治信息,加深他們對外面世界的的了解;
4、適當的組織支教老師參與勞動生產活動,感悟生活(具體視安全問題和個人身體素質而定)。
七、活動準備
1、實地考察,深入了解該村實際情況。
2、做好在該村暑期支教工作,與當地村民取得良好接觸。
3、解決生活及在當地的食宿問題。
4、隊員合理分工,對各種素材的搜集和準備。
八、活動流程
1、愛心支教――講臺獻真情
活動概況:對本村小學的同學教授新學期的課本知識。
2、綜合培訓――知識新接觸
活動概況:以新的知識視角對同學進行多方面綜合培訓:
(1)瘋狂英語:英語口語培訓,通過繞口令,英語游戲等,主要教小朋友一些日常用語和慣用語以及看一些簡單的英語動畫短劇,教唱膾炙人口的英文兒童歌曲。根據實際,適當組織小朋友排英文短劇;
(2)奧數培訓班:從基礎到奧數,鞏固數學基礎,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3)運動課:趣味體育運動,在學校開展以拔河、接力賽等形式結合趣味元素進行趣味運動;
(4)小作家輔導班:對閱讀、寫作方面進行培訓;
(5)挑戰主持人:小主持人培訓,朗誦、演講技能訓練;
(6)輕歌曼舞:小學生合唱團、舞蹈隊;
(7)繪畫班:小學生繪畫方面的技能培訓。
3、文藝表演――全校大聯歡
活動概況:以文藝晚會形式向師生展示此次支教實踐活動的成果。結合幼兒舞蹈、歌曲獨唱、詩歌朗誦、武術表演、服裝展示、英語短劇、群舞、書法表演、樂器演奏、歌曲對唱、歌曲大聯唱,在匯報實踐成果的同時,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帶動繁榮該村文化建設。
4、實踐總結――句句吐真言
活動概況:記錄實踐過程,留下成長點滴,最真誠的話語,最真摯的情感,最深切的感悟,在此見證每一路足跡。同時,激發同學對農村建設的熱情以及奉獻農村的愛心。
九、宣傳報導
1、支教宣傳
(1)張貼支教簡章;
(2)走訪當地村民和學校老師,了解他們的需要并宣傳我們的活動。
2、前期宣傳
(1)聯系學校師生;
(2)準備相機。
3、中期宣傳
(1)寫關于活動情況或反映支教活動成果;
(2)要求每個隊員至少每兩天寫一篇日記,及時交給宣傳組整合。
4、后期宣傳
(1)崗李鄉政府、村民和學生對我們這次活動的反映情況的報道;
(2)總結性感受,包括自己對活動的反思;
(3)將活動結果制成主題性ppt。
十、活動要求
1、保證參與社會社會實踐的集體人身的安全,采取切實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2、突出重點,引導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樹立吃苦耐勞,務實奉獻的精神。
3、每天總結社會實踐進展情況,活動結束后,要及時寫出活動總結。
4、鼓勵隊員發揮所長,主動創造條件,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十一、有關制度
(一)例會制度
1、全隊每天晚上9點準時召開例會;
2、例會由隊長召集,主要交流當天工作情況和感受,總結得失,布置下一階段任務;
3、隊員不得無故缺席例會,有事須向隊長請假。
(二)作息制度
1、早上起床時間6點半;
2、晚上7點――8點半,隊員相互交流、排練文娛節目;9點召開例會;例會以后要求完成日記、個人衛生,11點前熄燈就寢。
(三)隊員守則
1、隊員須認真遵守實踐隊制定的有關制度和活動要求,要服從隊長的指導;
2、隊員要自尊、自信、自強、自愛,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注意維護鄭職學子的形象;
3、隊員在實踐過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積極進取,腳踏實地。;
4、隊員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體現當代大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5、隊員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衛意識和紀律意識,要嚴格遵守作息制度。
材料工程系
*支教團隊
篇2:大學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在*中央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背景下,為了響應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關于部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安排。在“體驗三農,服務三農”的主題指引下結合農村基層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深入經濟文化落后的貧困山區村寨,按照“按需設項,據項分組,雙向受益”的原則,重點組織大學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為和諧社會建設宣傳服務,為*****實踐服務,為農村服務等一系列服務內容,結合本學院本專業優勢重點開展:醫療衛生、社會調查等活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動目的:
1)響應團中央,團省委關于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的精神,踐行“****”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和落實*****,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保持共產黨先進性,服務和諧社會,讓廣大學生滿懷激情的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
2)積極響應學院團委暑期三下鄉活動,大力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幫助和引導大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理論和“****”的重要思想,學習實踐*****。
3)建立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對口開展扎實深入的服務,促進社會實踐活動的長期化、連續化。
4)通過“支醫支教、文化宣傳”等多樣性的活動,豐富大學生暑期文化生活,使大學生更充分更全面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樹立落實*****,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5)在三下鄉社會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廣大群眾提供扎實有效的服務,在活動中樹立起在基層建功立業的志向。
三、活動意義:
引導和幫助同學們在實踐中深入學習貫徹*理論和“****”的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和落實*****,認真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滿懷激情的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與實際結合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深厚的感情向人民學習,以謙虛的態度向實踐學習,增強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在火熱的實踐中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增長知識才干,實現全面發展。
使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深入體會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讓同學們深入的了解國情,了解社會,正確的認識自我,正確認識基層特別是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的廣闊發展前景,把個人追求同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緊密的結合起來,牢固樹立起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成材志向。
四、本次活動主題:“讓青春在基層閃光,用我所學回報家鄉”
五、指導(主辦)單位:共青團貴陽中醫學院委員會
六、承辦單位:貴陽中醫學院骨傷系團總支學生會
七、協辦單位:貴陽中醫學院第一、第二附屬醫院骨科
八、支持單位:貴陽市烏當區羊昌鎮團委
九、贊助商:
十、活動的具體內容:
(一)活動地點貴陽市烏當區羊昌鎮
(二)活動的具體內容
1)“貴陽中醫學院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落成儀式
2)開展醫療衛生知識宣傳、為當地老百姓及政府工作人員進行健康咨詢、免費體檢、盡其所能開展對癥治療及常規藥品發放。走鄉串寨、送醫送藥到群眾家中。
3)開展社會調查
(三)活動的具體計劃
第一階段:社會調研階段(截止6月25日)
1)召開前期工作部署會議,會議重點商討下鄉調研相關問題,成立活動籌備組
2)向學院團委匯報并申領“介紹信”等交接文書。
3)與烏當區團委及羊昌鎮政府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商定“三下鄉活動”的具體開展時間,
4)下鄉調研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磋商,并實地考察當地情況,與當地部門達成活動意向。
第二階段:活動前期準備階段(截止6月30日)
1)整理相關前期調研資料,著手完成策劃書草案,
2)完成策劃書的第一次修訂,并完成電子檔的制作,
3)完成策劃書策劃部內部第一次審核,
4)活動籌備組進行策劃書審核,
5)各部門上報協會內部下鄉人員名單,
第三階段:活動中期準備階段(截止7月11日)
1)召開“三下鄉活動”籌備組會議分配相關部門任務
2)三下鄉人員面試及簽訂活動責任書,
3)組建“三下鄉”各小組,既:醫療小組,支教小組,宣傳小組,后勤小組,調研小組等,
4)召開“三下鄉活動“動員大會,
5)與贊助商接觸,并商討活動贊助相關問題并簽訂協議
第五階段:“三下鄉前“準備階段(7月11日至7月13日)
1)對各小組人員進行加強培訓
2)聯系活動車輛
3)“三下鄉“活動出征前最后動員
4)下鄉活動前期準備組到達羊昌鎮安排后勤
5)參加學院下鄉隊伍出征儀式。
第六階段:活動實施階段(7月13日到7月18日)
1)乘車前往羊昌鎮。(13日)
2)與政府工作人員及地方衛生院工作人員座談(13日)
3)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13日)
4)義診活動(14日至17日)
5)社會調查(13日至17日)
6)醫療宣傳(14日至17日)
7)巡回義診(16、17日)
8)專家講座(16日)
9)進行留守兒童慰問活動(14日――17日)
十一、活動總結
1)召開總結大會(18日),寫實踐心得
2)整理下鄉資料,并向贊助商書面反饋活動具體情況
4)制作“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資料”電子檔
篇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為認真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深入貫徹落實*****,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基層建功立業,學校決定開展*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志愿者招募評選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安排
*年7月
二、活動組織形式
今年我校暑期社會實踐將采取集中組隊和分散實踐小分隊相結合的形式。
1、校級團隊:根據今年團省委和學校關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安排,確定2-3支校級團隊,隊員將通過面向全校學生選拔、招募。
2、分散實踐小分隊:各團總支、團支部、學生組織(包括社團)以及個人可以在自行確定實踐項目的前提下自主組建分散實踐小分隊。分散實踐小分隊可以跨年級、跨專業、跨學院,每個團隊成員控制在5-10人左右。鼓勵學生在自主組建小分隊時,可考慮以同一生源地學生為主,回生源地開展實踐活動。學校資助部分活動費用。
三、招募隊員流程
1、校級團隊
填寫報名申請表:參加招募的教師、學生填寫申報表(附件1),紙質稿于5月27日前報團委辦公室(辦公樓4樓,聯系電話:2077226);
面試選拔志愿者:教師志愿者面試于6月11日下午3:00―6:00在團委辦公室進行;學生志愿者面試于5月28、29日下午2點在2103教室進行第一輪面試。
2、分散實踐小分隊
分散實踐小分隊填寫分散實踐小分隊活動方案(附件2)和分散實踐小分隊相關證明及承諾(附件3)6月11日上交團委,團委對分散實踐小分隊申報情況進行篩選,入選的分散實踐小分隊按照“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活動須知(附件4)開展活動。
四、選拔細則
1、教師志愿者要求:
思想政治覺悟高,熱心志愿服務活動;有較強的組織、策劃、宣傳、協調能力,責任心強;有大局意識,能夠按照校團委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學生志愿者:
招募對象為我校全日制本專科學生(畢業生除外);有高度的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感,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遵守團隊的紀律;身體及心理素質良好,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性格開朗,善于與人溝通,容易適應新環境;有一定的文藝或體育才能(如歌舞、樂器、書畫、球類等)者優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調研采訪能力者優先;有電器維修、戲曲表演、健身操培訓能力的學生優先;學習成績優秀,主要團學干部和受到過團員標兵、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等表彰的學生優先。
五、表彰方式
凡被選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志愿者有資格參加我校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個人的評選,工作突出者,經校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推薦,可以參加省級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個人的評選。
團委將根據小分隊的活動總結材料,結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宣傳和實踐成效等各方面表現,評選優秀分散實踐小分隊。
六、相關要求
各院系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廣泛發動、深入宣傳,要把“受鍛煉、長才干”的活動目的宣傳出去,要推薦出最優秀的志愿者參加到暑期社會實踐中來,確保我校*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
相關內容
20**年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中國新農村改革后的巨變――*工業大學20**暑期社會實踐策劃方案
關于開展區域化團建大學生宣講社會實踐活動策劃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
小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
學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小學社會實踐(野炊)活動方案
商學院20**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20**年師院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