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實施方案
澠池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實施方案
縣教體局縣計委縣財政局縣扶貧辦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有關部門采取切有效措施,多渠道籌措資金,進行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是,我縣農村中小學仍有一定數量的危房,改造任務比較繁重。為切實做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河南省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90號),結合我縣實際,現就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簡稱危改工程)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和任務
(一)危改工程實施的目標是:基本解決農村中小學現存的D級危房,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設施建設的投入機制。
(二)主要任務是:從今年起,用3年或稍長一些時間,完成我縣農村中小學現存的D級危房改造任務。現存的或新增的B級、C級危房由縣鄉兩級負責核查,要制定規劃、落實資金、逐步予以改造。
二、實施原則
(一)堅持政府投入為主的原則。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資金,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嚴禁借危房改造之機向農民收費和攤派各種費用,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二)堅持“三統一分”的原則。對中央、省、市的補助資金,在保持資金性質不變、資金投向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的前提下,教育、計劃、財政、扶貧辦等部門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按資金性質分口實施”的原則,統籌安排,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三)堅持“四結合”的原則。即:一是與中小學布局結構相結合,布局規劃中準備撤銷的學校不得納入改造規劃。二是與已經實施的“中小學危改工程”和其他途徑的學校建設相結合,避免重復建設和資金浪費。三是與農村教育發展相結合。在對教學用房進行改造的同時,要將農村學校急需改造的學生宿舍、食堂和廁所納入改造范圍,統籌解決。結合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要,新建校舍要適當考慮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的建筑設計要求。四是與實施的“整體推進、分批扶持重點貧困村”的扶貧開發相結合。
(四)堅持嚴重危房優先安排的原則。在統籌安排的基礎上,對損壞嚴重、危及師生安全的校舍要優先從速安排,盡快改造。
三、實施安排
(一)實施范圍。列入危改工程項目的學校必須是政府興辦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初中。
(二)工作程序。全縣危房改造工作由縣教體局、計委、財政局、扶貧辦研究制定工程總體方案和實施意見,報縣政府審批。各鄉(鎮)要根據縣政府審定的本鄉(鎮)項目學校,抓緊制定本鄉(鎮)工程實施的總體規劃,明確改造任務、資金數額和年度工程進度計劃,報縣教體局、計委、財政局、扶貧辦審定,根據各鄉(鎮)規劃制定、資金落實和機制建立的情況,按照中央、省及市級配套資金的管理要求,分年度審批下達實施計劃,并簽署危改工程目標管理責任書。
(三)資金管理。為保證危改工程的順利實施,教育、計委、財政、扶貧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對資金使用的管理與監督,對上級的專項資金和縣政府安排的資金要統一納入財政國庫,實行分帳核算管理,確保專款專用。財政部門要根據教育、計劃部門核實的工程進度,及時足額撥付項目資金。危改工程資金未實行分帳核算管理、未按要求建立投入機制、承諾資金不到位或弄虛作假、工程質量不合格的,在分年度核定上級專項資金補助數額時,將緩撥、核減甚至停撥資金,并由相關的單位承擔責任。
(四)質量監管。要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觀念,危改工程必須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勘察、設計和施工。建筑設計、施工單位必須具有國家認定的資質,嚴格工程監理,確保新建校舍使用壽命在50年以上。本著“經濟、實用、整潔、安全”的原則。校舍建設要因地制宜,嚴禁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建設。工程實行項目管理,各項目學校要建立項目檔案,有關部門要對工程進展情況、項目建設質量、專項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進行經常性監督檢查。
四、工作要求
危改工程是實踐“****”重要思想,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促進農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鄉(鎮)和各有關部門一定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精心組織,認真實施,確保危改工程目標按期完成。
(一)加強組織領導,搞好綜合協調。危改工程涉及面廣,關聯度高。在縣政府領導下,由縣教育、計劃、財政、扶貧等部門和各鄉(鎮)政府共同組織實施。為加強對全縣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由主管教育的副縣長為組長,教育、計劃、財政、扶貧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中小學危房改造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工程實施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的協調和溝通。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協調機構,負責危改工程實施的領導、協調和相關工作。
(二)明確工作責任,確保工程進展。要根據全縣中小學危房狀況,統一規劃、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并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抓緊改造危險校舍,確保師生安全。縣政府將把這項工作作為考核各鄉(鎮)政府工作目標完成情況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督促檢查,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籌措資金支持實施危改工程,確保危改工程任務按期完成。要建立健全危房改造領導責任制和工作責任制,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嚴禁以各種名義高收費、亂收費。
(三)健全投入機制,保證資金到位。要建立健全以縣級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的農村中小學投入保障機制,要把維護、改造和建設中小學校舍納入社會事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納入政府預算。要建立經常、穩定的中小學危房改造經費渠道,多渠道籌措資金。及時消除危房。各鄉(鎮)要積極籌措經費,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
(四)強化監督檢查,徹底消除學校危房。各鄉(鎮)要建立校舍檔案,每年要組織有關部門對轄區內中小學校舍進行安全檢查和危房鑒定,切實做到早發現、早改造。縣里每年要組織力量對全縣中小學校舍進行安全抽查,督促各鄉(鎮)實施好危改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建立中小學危房改造責任追究制度,對失職失察、工作不力,發生校舍倒塌,造成傷亡事故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學校校長的責任。
篇2:關于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規劃的報告
<>市教育局、市計委、市財政局、市扶貧辦:
澠池縣地處豫西丘陵山區,全縣總面積1368平方公里,總人口33.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67萬人。~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5572萬元,財政總支出31167萬元,其中教育支出6663萬元,占21.38%。全縣中小學240所,在校學生55871人,其中農村中小學212所,在校學生42914人;中小學校舍建筑面積362974平方米,其中農村241650平方米。截止~年11月25日,全縣中小學校舍危房面積40939平方米。其中b級4717平方米,c級7561平方米,d級28661平方米,涉及項目學校97所。
一、總體規劃及分年度實施計劃
按照~年全部解決我縣農村現有中小學危房的總體目標,從~年至~年全縣計劃改造完成現有的40939平方米危房,規劃建筑面積51522.63平方米,危改工程總投資測算2261.0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50萬元、省級專款127萬元,縣級專項資金300萬元,其它渠道籌資1584.05萬元。擬改造b級危房4717平方米,總投資194.03萬元,其中縣級專項30萬元,其它164.03萬元;改造c級危房7561平方米,總投資325.78萬元,其中縣級專項123萬元,其它202.78萬元;改造d級危房28661平方米,總投資1741.24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50萬元、省級專款127萬元,縣級專項147萬元,其它1217.24萬元。分年度實施計劃如下:
~年規劃建筑面積22676.63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17423平方米,其中b級2372平方米,c級2495平方米,d級12556平方米,總投資1000.7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80萬元、省級專款43萬元,縣級專項100萬元,其它677.75萬元,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學校39所。
~年規劃建筑面積19073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15410平方米,其中b級1216平方米,c級3026平方米,d級11168平方米,總投資765.6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70萬元、省級專款31萬元,縣級專項100萬元,其它564.65萬元,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學校39所。
~年規劃建筑面積9773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8106平方米,其中b級11292平方米,c級2040平方米,d級4937平方米,總投資494.65萬元,其中中央、省級專款53萬元,縣級專項100萬元,其它341.65萬元,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學校19所。
分年度實施計劃按危房等級分類情況見附表。
二、危房改造規劃總體思路
我縣現有農村中小學危房面積40939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28661平方米,占70%。改造d級危房是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的重中之重。因此,我縣危房改造的總體思路是:以d級危房改造為重點,兼顧改造b、c級危房,力爭用三年時間全部消滅農村中小學現有危房。
在時間安排上,~年、~年是全縣危房改造的攻堅年,將集中解決急需解決的32833平方米危房,占危房面積的80.2%,其中d級危房23724平方米,資金投放總量達1766.4萬元,占全部危改資金2261.05萬元的78.1%。~年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改工作將全部結束,安排改造任務8106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4937平方米。
三、工程總投資測算依據的說明
由于全縣b、c級危房所占的比例小,而且大部分是d級危房的附屬設施,只能和d級危房一并拆除改造,因此改造b、c級危房的平米造價并不能降低。d級危房大多需推倒重建,重建面積均大于原危房面積。基于以上考慮,再加上原材料漲價等因素,我們測算的全縣農村中小學b級危房改造平米造價411元,c級危房改造平米造價431元,d級危房改造平米造價為608元。
四、建立中小學危房改造投入保障機制的重要措施
根據測算,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總投資需要2261.05萬元,除中央資金250萬元、省專項資金127萬元之外,剩余1884.05萬元,縣財政將安排300萬元。為了確保危改資金到位,我們將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一)根據澠政【~】4號文件《澠池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縣財政從~至~年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將安排100―120萬元資金,用于危房改造專項資金。
(二)對于當年新增加的中小學危房,將根據一事一議的原則,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動用機動財力,做到新增多少,消除多少。
(三)縣財政局、計委、扶貧辦、教體局四部門將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按時到位,并管好用好這部分資金,充分發揮上級資金的帶動效應。
(四)在確保各級政府投入資金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在不增加群眾負擔的前提下,積極開辟其它渠道,動員各方力量,捐資助學,廣泛籌集社會閑散資金,彌補危改工程資金的不足,加快中小學危房改造的步伐。
(五)縣政府成立了全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相應組織,以加強對全縣危改工作的領導。同時,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目標責任書,建立危房改造督查機制,確保我縣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任務得到落實。
特此報告,請予審核。
附: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
篇3:特困戶危房改造工作預案
做好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工作宣傳,11縣廣電局負責協調、組織新聞媒體和各種宣傳工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進一步完善城鄉救助體系。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從現在起在全縣范圍實施農村特困戶、分散居住五保供養對象危房改造工程(下稱“危改工程”根據賀發[*]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著力解決和改善農村特困群眾的基本居住條件,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采取積極措施,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逐步改善和解決農村特困戶無房住、住危房的狀況,使特困戶能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社會溫暖,共享gg開放的效果,不時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
二、總體目標和任務
其中散居五保戶2509戶、其他特困戶2739戶,全縣農村特困戶中有5389戶為危房戶。此外尚有141戶為靠借住他人住房的無房戶,從*年開始,利用兩年時間完成全縣特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年實施完成3067戶(含冰凍災害造成的倒房戶,局部倒房戶和房屋損壞需維修戶數)目前為止已完成284戶;*年完成改造2292戶。
三、實施對象、原則和程序
(一)對象
主要對象是農村散居五保戶、優撫對象、重度殘疾人、終年患病和遭受特大自然災害的特困家庭。危改工程”實施的對象為:持有*年6月底前由縣民政部門核發的五保供養證、救助證或救助卡的農村居民。
(二)原則
確保有限的救助資金用在最急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身上,1重點救助原則。依照特困戶危房的輕重水平逐戶做好布置。逐年解決特困戶住房難的問題。
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2政府救助與群眾幫扶相結合原則。危改工程”由政府統一領導和實施救助。發動群眾特別是救助對象積極投資、投勞。
救助規范公開,3公開原則。危改工程”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工作中必需堅持民主評議、三級審核、三榜公示制度。切實做到救助對象公開。救助資金公開,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充分考慮和尊重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節約土地、減少開支的基礎上,4因地制宜原則。危改”工程要納入村、鎮(鄉)建設統一規劃。充分利用原有的電源、水源、道路等設施。新建住房的選址須經國土資源和建設規劃部門審定。
又要兼顧統一;既要尊重當地風俗民情,5四統一”原則。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工程既要考慮尊重群眾意愿。又要兼顧防災避災;既要方便群眾,經濟實用,又要兼顧經濟接受能力等各種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設計”由建設部門設計美觀大方,經濟實用的住房類型供實施對象選擇,式樣盡可能相對統一規范;統一資料”由民政部門根據建房類型和質量要求統一提供主要資料;統一標識”由民政部門根據上級要求,統一制作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標志;統一驗收”即由縣“危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統一規范,并組織人員進行驗收。
既可對實施對象進行實物救助,6實物救助與現金救助相結合原則。統一資料”確保質量前提下。也可以實施現金救助。
四、規劃
又可以單獨自建。集中建房必需是5戶以上連片建設。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應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開展工作。從實際動身既可以集中建房。
(一)建房面積。
新建住房面積為家庭人口1人的新建住房1間,以家庭人口為依據。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家庭人口23人的新建住房2間,每間15平方米,每戶建房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家庭人口3人以上的每戶建房面積控制在4060平方米。
(二)建房要求。
1科學選址。不得在行蓄洪區、低洼地帶、地質災害多發地、風災入口處等易災地帶建住房。
不能再建泥土房。2為有利于今后的防災減災。
就地選擇地勢較高、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建設。3充分尊重建房戶意見的基礎上。
4適當預留續建用地。
五、補助規范
縣危改基本經費資助規范為:依照壯族自治區實施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工程方案的要求。
1五保戶、特困戶:平均每戶不低于5000元。
2一般困難戶:平均每戶不低于3000元。
六、資金籌措
所需經費采取政府補助與個人自籌,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作為縣委、縣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項目。社會扶助和親戚鄰居互幫互助相結合的方法解決。各鄉鎮要在上級補助、縣財政補助的基礎上廣泛發動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戶和受助戶的親友鄰里捐資、捐物,資助特困戶進行危房改造。
七、優惠政策
凡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報建中涉及到行政事業收費項目,縣人民政府對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實施專項扶持優惠政策。各有關部門一律免收,切實做到零收費。
八、組織實施
(一)成立機構、加強領導。
縣委、縣人民政府成立“縣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政府主要領導任領導小組組長,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縣四家班子分管領導任領導小組副組長,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民政局。
(二)部門協作。
依照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工作的各項目標要求,縣直各部門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危房工程”
負責全縣危房改造工作的排查和整體規劃的制定;補助資金的分配;工作進度,1縣民政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整體情況的匯總和上報,組織和協調項目的檢查驗收工作。
監督和檢查專項經費的使用,2縣財政局負責落實危改專項補助經費并按計劃安排撥付資金。參與項目的檢查驗收工作。
3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危改戶建房用地操持的有關手續。
料理報建手續,4縣建設局負責為危改設計建設圖紙。做好危房改造質量監督,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協助危改戶建沼氣池。5縣扶貧辦和能源部門負責協調落實沼氣補助資金。
6縣衛生局負責危改戶衛生廁所建設的技術指導。
7縣林業局負責安排和調劑危改戶所需林木的砍伐指標。
8水電局負責危改戶的用水用電問題。
9縣審計局負責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審計。
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規范要求進行技術指導。10縣農業局負責對集中建房的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