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收費站面向社會便民措施實施方案

收費站面向社會便民措施實施方案

2024-08-02 閱讀 6214

為認真貫徹執行蘇州市公路管理處《關于向社會推出十八項便民措施的意見》(蘇市路[20**]50號)文件精神,樹立行業新風、優質服務,塑造群眾滿意的文明窗口形象,特提出高管中心便民措施實施方案:

一、改進服務方式,推行人性化服務。

1.實行首問負責制,最先接待服務對象(含來人或電話)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地履行首答、接待或告知、引領的責任。

2.對辦理通行費月票的大戶單位實行預約登記,避免大戶購買月票長時間等候現象。

3.對運輸鮮活農副產品的違章車輛,在進行調查取證和處罰時,不采取中止車輛運行措施。

4.對持有江蘇省交通廳、農林廳、扶貧辦、公安廳聯合制發的“綠色通道”通行證整車運輸鮮活農副產品的車輛,在經過收費站時,免費通行。

5.對超高、超寬、超長車輛途徑收費站時,提供疏導服務,縮短通過時間,保障車輛、行人及設施安全。

6.為繳費車輛提供便民設施,免費為汽車加水,在安全島準備開水免費提供駕乘人員飲用,義務協助報警、排險、指路。

7.收費區域落實“四防”措施,準備消防設施并熟悉操作使用,提供經過收費站的遇險車輛使用。

8.收費稽查人員杜絕服務忌語,使用文明語言,對駕乘人員禮貌熱情,解答問題耐心細致,廉潔奉公,不接受車主(駕乘人員)饋贈的錢物。

9.在高管中心網站()上及時提供最新路網信息,為駕乘人員提供便利的路網通行和施工路段行車動態情況(近日推出)。

10.保障所轄道路安全暢通,落實各類應急預案。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規范,對收費公路及沿線設施進行日常檢查、維護,保證收費公路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11.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設置交通標志、標線。交通標志、標線清晰、準確、易于識別。

12.建立交警、路政、養護信息網,遇有公路損壞、施工或者發生交通事故等影響車輛正常安全行駛的情形時,在現場設置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限速、警示提示,及時清理事故現場,迅速恢復公路暢通。造成交通堵塞時,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并協助疏導交通。

13.遇有公路嚴重損毀、惡劣氣象條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嚴重影響車輛安全通行的情形時,積極配合公安機關依法采取限速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并及時將有關交通管制的信息向通行車輛進行提示。

14.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收費站收費人員判斷車型準確,出票迅速,單車通過平均不超過10秒鐘。

15.收費站保持車輛暢通,不發生因道口開放不足而出現的車道內五輛以上的車輛擁堵。

16.在每月下旬辦理收費站通行費月票期間,收費站延長辦公時間,中午不休息。

二、加強內外監督,廣泛聽取意見。

17.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執法公示、執法責任等制度和工作人員“禁酒令”規定。

18.聘請行風監督員,公示高管中心依法行政、行政效能建設和糾風治亂監督電話,號碼為6599****(各部門電話詳見相關公示),并督促下屬單位作相應公示。

19.在網站上建立“回音壁”等網上投訴專欄,各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并認真解答各類投訴。

篇2:物業便民服務活動方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社區便民服務已成為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下面是有物業便民服務活動方案,歡迎參閱。

物業便民服務活動方案范文1

為了切實貫徹落實《南昌縣司法局關于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社區”便民利民服務活動的通知》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大法律服務便民力度,擴大法律服務覆蓋面,切實發揮法律服務職能作用。我局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進一步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社區”便民利民服務活動,將法律服務向社區延伸,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F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引領,爭創縣級文明城為目標。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和“應援盡援”的要求,主動將法律服務送到社區,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突出重點,講究實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通過積極的調查研究、思想疏導、矛盾糾紛調處和援助案件的辦理,努力減少和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權威的法治環境,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

按照司法部和省廳、市局的部署,結合市、縣民生工程目標,通過深化“法律服務進社區”主題活動,促進形成依法有序表達訴求、及時有效解決問題的社會環境,推動提高社會服務管理水平,保障司法公正,使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不斷增強;社區規范化建設和依法管理的水平進一步提升;社區的法治環境進一步得到完善;法律服務質量和社會知曉率進一步提高。

三、活動主題

“法律服務進社區,化解糾紛到家門?!?/p>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此項活動的組織領導,確?;顒拥捻樌M行,特成立南昌縣“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領導小組,南昌縣司法局黨組書記高道榮任組長,南昌縣司法局副局長張會春、南昌縣司法局紀檢組長萬小紅、南昌縣公證處主任陳學斌為副組長,南昌縣司法局維穩信息員鄧亮為常務副組長,法援中心、公證處、致力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站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南昌縣法律援助中心。

物業便民服務活動方案范文2

今年3月5日是偉大領袖*向全國人民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五十周年,為了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推動學雷鋒活動和青年、黨員志愿者行動不斷深入開展,波波城社區黨支部、共青團在小區集中開展“3.5”學雷鋒志愿者便民服務活動。

活動主題:學習雷鋒五十年我為小區添和諧

活動內容:便民活動包括八個項目:

1、商品義賣

2、清洗眼鏡

3、法律咨詢(律師進社區)

4、美容理發

5、義務理發

6、義診

7、巧手縫補

8、磨菜刀、剪刀

參加人員:社區黨員志愿者、社區青年志愿者

活動地點:波波城小區小廣場

活動時間:20*年2月19日(周日)上午9:30

物業便民服務活動方案范文3

為做好社區文明創建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生活,滿足大眾需求為宗旨,不斷優化社區服務,完善居民自治組織便民服務設施,拓展社區服務廣度、深度,使社區便民服務工作得到強化,全面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真正實現“進入一家門,連系千家事,解除萬家難”;共建文化和諧、利益人際和諧,創造安居樂業、環境優美的新型社區。根據武康街道辦總體工作方案,同時結合上柏社區實際,特制定上柏社區《便民服務站》建設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行政工作計劃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及武康街道辦總體工作方案為依據;按照鎮黨委所提出: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創新服務,優質服務,質量服務的要求,開展社區服務居民生活,滿足大眾需求的新理念,加強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發揮社區居民各種資源的作用;以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社區居民為立足點與工作切入點,開展便民服務站主題活動。

創建社區服務新形式,創建社區特色服務,已成為有關部門的共識,今年我們要繼續擴大便民服務網絡,不斷提高社區服務功能,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使武康街道社區的便民服務工作更上一層樓。

二、上柏社區《便民服務站》工作機構及內容設置:

上柏社區《便民服務站》,就是以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為主體,以便民服務為手段,通過建立《便民服務站》的形式開展便民服務工作,力所能及地為社區居民做些實事。堅持社區人員自覺、居民資源自愿、貼近需求實際;服務簡便易行、方法靈活設置、內容因人而宜;社區《便民服務站》與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半年工作總結權利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做好上柏社區《便民服務站》工作機構及內容設置: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上柏社區《便民服務站》建設領導小組,

由組長擔任第一責任人,由副組長負責具體工作的推進,各組員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二是社區《便民服務站》內容設置:

A、辦事指南:主要公布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姓名、電話。

B.計劃生育、戶籍管理、勞動保障、社保醫療三項內容,主要公布政策法規、辦證程序等。

C、家政服務:結合社區居民資源確定服務項目內容,聯系方式。

D.求職招聘:公布求職指南,鏈接到縣勞就業網站。E.商店學校:社區周邊主要商業服務網點,學校名稱電話等。

F.出行交通:公布途徑社區主干線交通情況及運用時刻等。

三、上柏社區《便民服務站》建設工作安排

1.4月上旬,根據武康街道辦《便民服務中心(站)》工作方案,完成《便民服務站》人員配置及。

2.做好各項服務內容文字資料準備工作,整理途徑轄區內公共交通線路時刻信息資料,修改社區網頁中有關內容信息資料,如工作人員調整,崗位變更,商店學校資料不完整等現象。

3.了解社區周邊環境,如了解“武康鎮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做好社區便民服務工作。

4.根據上柏社區老年社區實際,做好社區老年人、青少年、婦女等的便民服務,開展法律、健康、環保等的知識講座,開展文體活動,共建活動,做好文明創建宣傳,全方面做好便民服務工作。

篇3:社區便民利民建設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區、街道關于《綜合性和諧社區和特色社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和會議精神,現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制定南街社區便民利民建設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廣覆蓋、?;尽⒖沙掷m的原則,著力完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居民服務管理體系,構建面向居民群眾的便民利民建設工程,促進良好的社區便民利民服務。

二、工作思路

按照以人為本、便民利民,整合資源、全面推進,公開透明、務求實效和“規范、便民、實用、節儉”的原則,統籌安排,積極推進社區便民利民服務建設。

三、工作目標

以和諧社區建設為重要載體,整合轄區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方式、完善社區切能,強化社區服務,為社區便民利民服務提供有利條件,逐步完善便民利民服務網絡,提高服務群眾的效率和質量。

四、創建標準

按照區(攀西社建辦〔*〕3號文件)關于綜合性平安和諧和特色社區建設的22項指標,加強對便民利民工作的建設:一是建有一處20平方米的綜合性、多功能服務站點,為居民提供生活需求服務,二是建有完善的服務制度和信息化服務網絡,三是社區服務功能和服務內容,覆蓋全體社區居民,四是社區服務項目至少有1-2個深受居民喜愛,五是在社區黨支部的統一領導下,有序開展工作。

五、主要措施

(一)建設綜合性、多功能的社區服務站點,保障社區服務面進一步延伸。

社區綜合性多功能服務站點是組織公益活動、提供便利服務、暢通社情民意渠道、為居民提供就近服務的站點,是實現社區多元化服務覆蓋到社區的前沿陣地。社區多功能服務站體現了社區綜合性和多功能特點,融黨社區活動室、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居民學校等各種活動場所為一體,依托這些綜合服務設施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科技、體育、就業、救助、計劃生育等各種便民利民服務,保障社區公共服務延伸到全體居民,增強社區的凝聚力、歸屬感和安全感。

(二)依托綜合性、多功能服務站點,滿足居民群眾社區事務服務和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目標。

1、社區就業服務?!熬蜆I是民生之本”。加強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通過提供就業再就業咨詢、再就業培訓、就業崗位信息服務和社區公益性崗位開發等,對轄區就業困難人員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和援助。同時,社區積極引導社會企業、個體、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就業服務中來。

2、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社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優化資源結構,建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網絡,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重點抓好多種形式的社區健康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居民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制,發揮社區居民健康服務的保障功能。

3、社區老年服務。豐富老年人生活是改善老年人生活狀況的一個重點,社區按照市、區、街道關于綜合性和諧社區和特色社區建設的實施方案,通過整合資源的方式,利用空置房屋,加強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休閑娛樂室的建設,一是通過硬件設施的完善提高老年人生活娛樂活動場地,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具體打造項目見附件)

4、社區志愿者服務。志愿者服務是社區一項重要的工作,社區以構建一支穩定的志愿者為目標,完善社區志愿者服務內容和功能,利用機關黨組織雙報到和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為轄區殘疾人、空巢老人、困難群體等提供便民利民服務。

(三)、整合轄區企業資源,打造便民利民超市,為居民提供方便快購物需求。

以整合轄區企業資源共享的方式,社區加強對轄區發電公司的共駐共建,利用現有發電公司空置房屋,與發電公司共同打造方便快捷的便民利民超市,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購物圈。

(四)構建一張社區防控網,確保轄區治安秩序良好,為居民提供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

社區以構建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街道花園、幼兒園、銀行等重點部位監控設施,與市政天網工程構建一張全方位、全天候、多層次覆蓋轄區的防控網絡,為開展應急指揮、維穩安保、治安防控、震懾犯罪、交通疏導、服務群眾等方面,提供更加科學高效的便利。

(五)社區以構建信息化電子政務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服務。

社區以構建信息化電子政務服務平臺為依托,加強社區信息化水平服務管理,實現社區服務和社區事務辦理信息化”。社區信息化的目的,是以信息化電子網絡手段,為居民、轄區單位、個體搭建政務互動平臺,建立溝通服務渠道,從而使社會管理更加高效,社區服務更加優良,社區居民更加滿意,居民服務不斷提升。

六、工作要求

(一)落實領導工作責任。

便民利民工作是一項惠民工程,必須堅持社區黨支部的統一領導,落實便民利民建設工作責任。

(二)強化齊抓共建工作機制。

社區“兩委”成員要緊密圍繞便民利民的工作目標要求,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或方案,分解和細化創建各項任務,充公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整體合力,共同推動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街道南街社區

二一五年六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