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三年級語文活動課教案

三年級語文活動課教案

2024-08-02 閱讀 1755

一、教學準備。

1.情境設置

2.課件制作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今天,我們這節活動課的題目是――神醫大會診(電腦伴樂出示該課題)。昨天,語言王國來了幾位客人,個個愁容滿面,原來他們得了病,老師把他們的病介紹給了我們班的幾位專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是如何診治的。

(二)“專家門診”

(場景布置:四個診室分別為“肥胖癥”專科、“前后矛盾癥”專科、“殘缺不全癥”專科、“搭配不當癥”專科。)

1.癥狀

甲:“哎喲哎喲,肚子好難過,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醫生去看病!”

乙:“哦,實在太累了,走了這么一點路就吃不消,我這人太肥了,得減一減才行”。

丁:“我呢?病得最嚴重,缺手缺腳成殘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掛號

根據各人病情,掛號處給予不同的診卡。

3.看病

甲拿著診卡來到“前后矛盾癥”專家前,電腦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專家診斷:一整天應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這病就痊愈了。

隨著專家的話,電腦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顏開。

乙拿著診卡來到“肥胖癥”專家前,這時電腦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沙灘上拾貝殼。

專家診斷:前面已經有“金色的沙灘上了”,后面再寫“沙灘上”就重復了,應該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專家“咔嚓”一聲,電腦使句子變為“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貝殼。”乙欣喜而歸。

丙來到“搭配不當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小紅生病了,但是她沒上學”

專家診病:關聯詞“但是”用得不當,應改為“所以”,丙連聲道謝而歸。

丁來到“殘缺不全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我們美麗的校園”。

專家診治:這句話只有“誰”而沒有“怎么樣”或“干什么”,可以在這句話的后面加上“怎么樣”,如“真大啊!”“真安靜!”等等。

電腦出示句子“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大啊”和“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安靜!”接受了診治,丁快樂地唱起了歌。

三、出診語言家族。

師:“剛才,小病人們個個滿意而歸,臨走時,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小神醫們能到語言王國出診,醫治一下他們那兒的所有的病人,你們愿意當小神醫去一趟嗎?”

(學生歡欣雀躍)

(一)詞語家族

點擊鼠標,電腦出示“詞語家族”的畫面,引導學生進入大門。

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詞語家族,見到了許多有病的詞語寶寶,同學們快動腦筋醫治他們。

電腦出示詞語:克苦青香興高彩烈痛若靈機一動堅難槍先舞稻

(學生答教師改,完成了此項練習。)

師:治好了詞語寶寶的病,他們真開心,他們想邀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電腦出示題目):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樹木守衛合作

翻滾的龍蝦注視游客

秀麗的波浪密切祖國

(二)句子家族

出了“詞語家族”,現在讓我們進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電腦出現“歡迎來到句子家族”)師:聽說我們班的小神醫們今天出診,句子病人們早就排好隊等候著,你們看!(電腦出現一組句子)

1.春天,花園里開滿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鵑花……

2.喜歡唱歌。

3.像雪一樣白。

4.做完作業應該詳細地檢查一遍。

(學生自己挑選病人進行診治,很快完成了此項練習。)

師: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開心,他們興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個個從滑梯上掉了下來,可能是滑梯組裝得不對吧!我們小朋友幫他們去檢查一下(電腦顯示一副由句子組成的大滑梯):

1.借著樓道的光,我將教室的門鎖好,走下樓去。

2.我關上樓道內的燈,摸著黑下了五樓。

3.寫完作業,燈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個人。

4.一夜要浪費多少電啊!于是,我轉身上了樓。

5.我快速地收拾好書包,關了教室的燈,走出了教室。

6.走到操場,我忽然想起樓道內的燈沒有關……

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后進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確后電腦出示:“謝謝小朋友!”

(三)篇章段落家族

師:“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們想去治治他們的病嗎?(電腦出示:歡迎進入篇章段落家族)然后出示一篇病癥的例文,讓學生相互討論后修改。

四、教師總結。

今天這堂課,老師帶著我們班的小神醫們為“語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種各樣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大家學會了治別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辦呢?下面老師布置一個作業,修改自己最近寫的一篇日記,好嗎?

篇2:小學低年級語文說話寫話訓練教案設計

小學低年級語文“說話寫話訓練”教案設計

  培養目標:

  1.知識領域:按句式說幾句完整、連貫的話,再連成一段話寫下來。

  2.情感領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愛勞動的品質。

  3.發展領域:在自主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及初步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揭示課題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現在,老師有一個謎語要請大家來猜。大家要認真聽,動腦筋想,看誰先猜出來。

  1.老師讀謎語:我有兩個好朋友,你有他有大家有。會寫字,能畫畫;會掃地,能洗碗。樣樣事情都會做,猜猜看,它是誰?

  2.學生說謎底,老師板書課題“一雙手”。

  [意圖:引出課題,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呈現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句式輔助,訓練說話

  過渡:人人都有一雙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寫一寫自己的“一雙手”。

  1。練習用“我有一雙(怎樣)的手” 的句式說話。(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說,老師相機板書:能干、等)

  [意圖:滲透“總述”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練習用“我用自己的雙手(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過渡: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后。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雙手做一件事情,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①在“我有一雙勤勞的手……”的歌聲中,同學們開始動手做事情。他們有的系紅領巾,有的整理書包,有的削鉛筆,有的擦桌椅,有的撿地上的廢紙,有的拼圖,有的畫畫……忙得不亦樂乎。

  [意圖: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說話、寫活提供素材。]

  ②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 用句式把剛才做的事情說一說。

  [意圖:由具體的動手操作到抽象的語言表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③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用句式說一說平時還做過哪些事情。

  [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積累入手,拓寬思路,激發表達欲望,發散思維。]

  3.練習用“長大以后,我要當_________,用_________”的句式說話。

  [意圖: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奇思妙想的空間,讓基礎好的學生有充分發揮想像的余地,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有進步的喜悅。]

  過渡:小朋友們從小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務活兒學著做,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長大以后,你們的手還想做什么呢?下面,老師請你們看幾幅圖,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用自己的雙手在干什么?

  ①老師逐一出示圖片,學生看圖思考。

  ②指名回答。

  [意圖:圖片輔助,啟發想像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過渡:說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用句式,互相說一說將來你的手要干什么?

  ③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意圖:學生之間有機會相互幫助,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的信息,促進學生多方位互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④指名回答。

  [意圖: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培養創新的意識。]

  ⑤小結:小朋友們說得很好,大家都有美好的理想。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學習,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從分到合,由說到寫

  1.把三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2.把三句話連成一段寫下來。

  [意圖:先說后寫,降低梯度;由句到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信息反饋,檢查效果

  1。學生讀小習作,大家評議。

  2.四人小組交流,互相修改寸習作。

  [意圖:學生交流習作,一方面讓他們的習作有更多的傾聽者和欣賞者,使他們得到情感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讓“耳朵”做老師,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自己會分析、會修改習作的能力。]

  五、總結談話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不但用自己的雙手做了一件事情,還圍繞著“一雙手”進行了說話和寫話的練習,大家都能積極動腦筋,說得好,寫得也不錯。希望小朋友們以后還要樣樣事情學著做,讓自己的雙手變得更能干,更有用。

篇3:優質課教學設計反思:魚我所欲也(初中語文九年級教案)

教學設計學科名稱:《魚我所欲也》(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人教版)

所在班級及學生學情分析:九年級〈2〉班,共有學生45名。作為九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有兩年半的文言文學習經歷,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積淀,有一定的文言語感。所以本節課將努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努力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體驗,自主探索,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學習伙伴;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對話探究,共享成果;

教學內容分析: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書在宋朝時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儒家經典。孟子思想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學習本文字句的同時,對孟子的思想體系略作剖析,這有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魚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議論。其論證方法,學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觀點的語句和他常用的術語加以分析,講深講透,并以此來剖析他的“舍生取義”的思想,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朗讀,使學生加深體會文章的內容和文章的氣勢,從而體現孟子善于論辯的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能力目標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舍生取義”的關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準備:

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這是文言文教學最實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種形式的讀,如墨讀、齊讀、跳讀、精讀、美讀等。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熏陶。

2.質疑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問,或對文章觀點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就淪證過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大膽質疑。鼓勵學生自主質疑,有利于發展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鑒賞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作者情況介紹,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查找的資料來完成,教師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課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約前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