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學有效復習研討課活動方案

中學有效復習研討課活動方案

2024-08-02 閱讀 9859

江臨中學有效復習研討課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開展復習課研討,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組織全體教師全員參與,明確復習評價的針對性,深化“課后五分鐘”檢測,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提高全校教學質量起積極的導向作用。針對我校學生,基礎知識的落實十分必要;同時形式多樣的總復習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需要。

學校教科室擬以一節科學學科的復習課為載體,開展各學科的單元復習有效性研討。

二、活動時間

20**年12月2日下午第三、四節

三、活動地點

四樓會議室

四、參加人員

全體教師

五、活動安排

時間內容主講人

第三節

八上《第三章》復習課

第四節

六、活動要求

1.上課教師進行說課。為老師們搭建一個交流、研討的平臺,引發老師們對于復習課教學的深層次思考。

2.聽課教師進行評課。使老師們在交流溝通中互補經驗,共享資源,在思維的碰撞中發現不足,帶動發展。

3.各位教師必須按時參加活動,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需請假。每一位老師都要帶聽課本、培訓記錄本(藍本)參加培訓活動,并認真記錄。

4.各教研組代表須事先準備電子演講稿,從本學科出發談談課堂檢測的可操作之處。

教科室

篇2:小學數學研討課《用乘除法計算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說課材料

一、教材分析

用乘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是結合現實生活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的知識后,學習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和熟練用乘除法計算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2、讓學生借助購物的生活經驗,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經歷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在主動探索中長智慧,長才干。

3、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審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地掌握運用乘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三、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教育思想,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充分體現問題讓學生去揭示,知識讓學生去探究,規律讓學生去發現,結論讓學生去歸納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并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各方面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1、復習回顧,引入新課。新舊知識的聯接,為學生更好的投入到以下的學習任務中。

2、情景導入。一幅兒童商店里購物的情景圖貨架上擺有練習本、文具盒、熊貓、布娃娃、籃球等,邊上寫出了售貨員阿姨和小朋友的對話,給出了要求解決的問題,“你應付多少錢?”

3、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出要解決的實際問題“12元可以買3輛小汽車,買五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請各組同學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巡視,適當點撥,在學生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突出強調需要先解決的“買一輛小汽車用多少錢”的問題。各組學生交流匯報,教師評價之后。出示問題:“買一輛小汽車需要多少錢?買五輛小汽車要多少錢?”揭示解題的思維過程,我重點強調要解決“買五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的問題就應先解決“買一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讓學生借助購物的生活經驗,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體驗到使用數學的樂趣。

4、鞏固練習。

五、課后反思

在這一節課上完以后,我覺得有些教學環節考慮欠缺。比如:在情境導入時我說同學們看看這幅情境圖,看看你了解了些什么,你會解決畫面上提出的問題嗎?在這兒處理的不好,如果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了兒童商店的貨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提出畫面上的問題,引出這節課探究的問題,學生不會慌亂,有的在看圖,有的在做題,說的比較快。

另外,在總結的時候,應該讓學生自己談談這節課的收獲,不僅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對所學知識也是一種鞏固,由于時間倉促,沒讓學生自己說出來,是我這節課的一個遺憾。也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篇3:小學語文研討課《落花生》說課稿

《落花生》說課稿一、說教材《落花生》一文是北師大教材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通過介紹作者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讓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四點: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教學重難點是: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二、說教材的教法和學法本課通過采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讓學生對課文中花生品格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什么是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我采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情景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啟發式教學法。使用情景教學法是因為課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寫法。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花生外形不美卻很實用的認識,我特意采用這一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新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用講授法是因為本課是一篇講讀課文,對文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講解,這樣學生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有關內容,便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用談話法,在這一問一答的形式下,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文中的疑點、難點。利用這一方法,目的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目的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用啟發式教學法,是確定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師對文中的問題給人以點撥指點,指導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為調動全體學生直接參與學習全過程起到重要作用。三、說教學過程1、用情景教學法來導入新課。(直觀導入)大家都知道一出好戲要演好序幕,一篇新聞要寫好導語,同樣上好一堂課也要重視開好“頭”。因此,教師要上新課時要精心設計課的導入語。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由于學生剛從外面進教室,心里還沉浸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之中,他們雖然在上課,但是精神不夠集中,歡欣鼓舞教師提出的問題也不專心聽為了引起學生的不隨意注意,我特意出示一幅圖,并不失時機地提問:“你們當中有誰乖知道什么叫落花生嗎?落花生有什么特征?等問題來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落花生。2、授新課。(1)、初讀課文。為了直接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我先教學生字,以便解決學生們朗讀過程中的困難。接著讓學生邊朗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可分幾段?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段落,為下一步學習課文內容鋪下階段。學生在給課文分段時,可能會出現幾種不同的分法,這時我會巧妙地處理以下情況,并歸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法,你們的分法是正確的,但是老師這里還有一種分法,下面老師就把它寫出來共同討論,看哪一種比較合適我們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然后教師板書課文的段落。(2)、深入理解課文。為了理解花生的品格。我運用談話法來導入課文a、同學們請找出:我們姐弟認為花生有哪些好處?(板書)花生的好處(談話)父親說花生有哪些好處呢?父親是怎樣評議花生的?b、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我還精心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是根據班內學生的程度來設計。由容易到困,由淺入深,讓全體學生在輕松、歡快之中學到新的知識,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他們探究新知的主動權。父親用什么方法來議論花生的?你們認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生活中像花生一樣的事物還有什么?身邊有沒有具有花生精神的人?(提問個別學生,教師小結)3、鞏固深化。在教學結束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對花生品格的深刻認識,我巧設了兩道小練筆(1)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___,但可貴的是___。我們的___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___。2、我愛___,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___,但可貴的是___。我們的不正像一樣嗎?他___。4、總結全文。為了深化主題:“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朗誦了許地山的生平,最后引領同學們銘記許地山的一段話。四、說板書設計。板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鋪助手段,是通過學生的視覺器官感受教學內容的一種方式。一篇課文的板書設計好與不好,是直接影響學生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又反映課文的中心,使學生能夠利用板書總結全文。板書設計:落花生好處多:味兒美、榨油、價錢便宜(物)最可貴: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春蠶、蠟燭、粉筆……)↓(借物喻人)人:實在、求奉獻(護士、清潔工、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