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三小一年級拼音過關測試方案

三小一年級拼音過關測試方案

2024-08-02 閱讀 3927

城沙三小一年級拼音過關測試方案

一、測試目的:

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重在考察一年級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了解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和掌握情況,督促學生牢固地掌握漢語拼音知識,熟練地拼讀拼音,為今后識字、閱讀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本次評價不拔高要求,給予學生充分的復習時間,對少數有困難的學生應熱情幫助,對于初次評定不合格的學生,允許復試,然后給予評定。認真分析測試的結果,使一年級語文教師更好地了解班中學生掌握拼音的情況,更好地指導下一階段教學情況。

二、測試時間:

**年11月20日(第16周周三)

三、測試老師及被測學生安排:

測試老師:語文組全體老師

一(1)班z帶隊

一(2)班z帶隊

一(3)班z帶隊

一(4)班z帶隊

四、檢測地點:食堂餐廳

五、測試內容:

口試。(考試卷附后)

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聲調的朗讀、詞語及較簡單句子的朗讀。

六、測試操作程序:

2、中午經典閱讀開始進行口試,各班同學由各班語文老師和當堂任課老師合作管理和配合組織好測試。測試開始時,語文老師聽通知按照學號順序每批組織12人到食堂餐廳進行測試。

3、按事先分好12個測試小組的順序,安排學生依次到測試員處進行測試。測試時,測試員先校對學生姓名,然后把公用測試卷遞與被測學生,讓其逐題拼讀各題中的拼音,測試員則根據學生拼讀情況在試卷上圈出錯誤之處。

4、拼讀音節的測試方法:學生拼讀時教師不催促,如學生第一遍讀錯可作適當提示,如:“你再看看仔細”或者“看清楚,應該讀什么”等。如提示后仍不能正確讀出則扣分。

5、每生測試結束后,登記好該生測試各題的得分,并算出總分。

6、工整、美觀地在《一年級拼音過關評定卡》上寫上分數并給予相應的星級評定。評價方法:95-100分為“★★★★★”,85-94分為“★★★★”,75-85分為“★★★”,75分以下不給予星級評定,但后段時間安排復試合格后再發放星級評定卡。(發放喜報)

7、各組測試結束后,把登記表交給教導處進行匯總統計。

8、各一年級語文老師對本班學生拼音過關整體情況進行評價分析,上交反饋表。

城沙三小教務處

篇2:拼音書寫比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宗旨:

為了貫徹落實《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精神,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使學生的拼音、漢字寫得工整、美觀,現我校一年級舉行第一階段書寫比賽――漢語拼音書寫比賽。通過書寫競賽的實踐活動,磨礪學生意志,陶冶情操。

二、競賽方式:

11月12日――11月14日在家完成書寫作品,11月15日(周一)上交參評,過期不予參賽。

三、比賽要求:

1、參賽人員:全體一年級學生

2、評獎方法:班級內評獎原則上取班級前15名。

3、書寫要求

(1)從漢語拼音本上取下一頁作為書寫用紙,注意裁邊時的整齊。

(2)一律用稍尖一些的2b鉛筆書寫,注意保持書面工整。

(3)嚴格按照《書寫規范》書寫,正確書寫標點符號(家長可適當指導)。

(4)在書寫用紙橫線上方寫上“班級:一8班姓名:”(適當空出右上角來評分)

(5)比賽內容:從《小學生導刊》上選擇幾句自己喜歡的話將拼音抄寫下來(只寫拼音),內容限定在一面之內(至少五行),一般三四句就有五行。

篇3:巧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漢語拼音能力

巧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漢語拼音的能力

對于那些剛離開幼兒園,背上書包踏進小學門坎的孩子們來說,迎接他們的不是比幼兒園更加快樂,更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是一個有著規范、進行學習的場所。他們學習語文的第一關就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作為進行閱讀的一個重要工具,他的地位勿容置移。

摘要: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重視和研究拼音教學,對有效發揮漢語拼音的多功能作用,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漢語拼音教學活動中,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漢語拼音的能力,運用創新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智慧。

關鍵詞:多媒體拼音教學學習興趣全體參與突破難點

漢語拼音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加之拼音本身枯燥乏味,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必然效果不佳,通過實踐探索,漢語拼音教學活動中,較好的使多媒體技術與漢語拼音的各要素優化組合,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形象性,全方位地刺激學生感官,對優化拼音課堂教學,提高拼音教學質量是大有益處的,可以提高漢語拼音教學的效果。

那么怎樣讓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學好拼音,并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呢?為此,我著實花了一番心思,在眾多的方法手段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幫了我的大忙,在此,就簡單談談自己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拼音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質,而在激勵、喚醒和鼓舞。”這就意味著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能激起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在愉悅的情緒體驗中接受教學,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雙方樂于參與的一種充滿情趣的活動。

二、有利于掃除教學中的障礙

在拼音教學中,一些字母字形上的相似及一些拼寫規則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利用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則有利于化難為易,便于學生掌握。比如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要去掉兩點的規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課件:戴著小墨鏡的小熊和三個帶著“j、q、x”頭飾的小動物交朋友,它們握手的時候,小熊覺得戴著小墨鏡很沒禮貌,所以它把小墨鏡摘了,從而引出ü和“j、q、x”交朋友時,也要把“小墨鏡”摘掉。讓書本上靜止的圖畫動起來,更加生動形象,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牢固的掌握規則。在進行“b、d、p、q”辨析中,我又是這樣設計的:兩只猴子,一只拿一根小棒,另一只拿一個豎著的半圓,他們先拼出b,再問學生還可以拼出什么呢?學生經過熱烈的討論之后,得出換個方向可以拼出d、p、q,以游戲加動畫的形式,使學生能較好的辨析,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

三、有利于調劑課堂的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讀和寫易使活潑好動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收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以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出示一些練習題,如:判斷題(1)j-ü-jü(2)n-ü-nu。先讓學生討論對錯,如果是錯的應該怎樣改正。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精神,“jü”頭上兩點應該去掉,課件中就會出現一塊橡皮擦掉“ü”頭上的兩點;“nu”頭上要加上兩點,就會出現一支鉛筆加上兩點。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再配已恰當的表揚和獎勵,不但鞏固了新授的知識,更扭轉了課堂中的學習扭轉,使之產生一個小高潮。

把先進的電教手段滲透進拼音教學中,使學生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拼音;使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極大的熱情與興趣;使學生學的更加快樂、更加自主;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美國著名視聽教育家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顯示,視聽工具、實物形象比語言、視覺符號更易于提供具體和易于理解的經驗。烏申斯基也說“一般來講,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鑒于此,筆者根據所在學校有校園多媒體網絡的有利條件,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點進行拼音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