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立柱小學經典誦讀工作計劃

立柱小學經典誦讀工作計劃

2024-08-02 閱讀 9179

西海岸新區后立柱小學經典誦讀工作計劃

經典詩文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誦讀經典對于提升人的境界,豐富人的內涵、開闊人的胸襟、凈化人的靈魂,啟迪人的智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新的學期,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為進一步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經典詩文,深化我校書香校園建設,為每一個學生精神打底,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學校決定有計劃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現制定20**年春季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計劃。

一、建立中華經典古詩文誦讀領導小組:

組長:呂復

副組長:管延

潘增

成員:潘玉

二、學校制度的保障。

1、將經典詩文誦讀納入學校計劃和校本課程管理。每學期各班設立經典誦讀課,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經典誦讀工作,并將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進行緊密結合。

2、開展“三讀活動”。我們每天上午和下午預備鈴前10分鐘為經典詩文誦讀時間,每天學生晚上回家學校布置一定的經典詩文誦讀內容,引導學生在家積極進行經典詩文誦讀。

3、學校半學期對各班經典詩文誦讀情況進行檢查督導,評選出變現好的學生進行表彰,促進學校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的開展。

三、具體措施如下:

1、挖掘經典教育內容,陶冶學生思想情操。

充分挖掘經典美文的德育教育內容,建設勤奮努力、積極向上、認真誠信、充滿興趣、樂于探究的良好學風。在誦讀經典美文的同時,逐步了解和培養中華傳統美德,做到品格培養和增長知識同步進行。

2、德育活動為載體,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如何使學生的經典文本的學習走向生活實踐,外顯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使學生自主成為文質彬彬的少年君子,學校要大力開展踐行傳統禮儀,傳承中華美德“誦經典,學禮讓,傳美德”主題德育活動。對同學們進行傳統禮儀教育,并鼓勵同學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進一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踐行中華傳統禮儀。在升旗儀式上,向同學們發出踐行見面禮儀的倡議,同學們學習了在校園中師生見面,以及課前師生問好的傳統禮儀。每周開展評選活動,使活動深入到全體學生中去。讓傳統禮儀之花開遍校園。結合傳統美德良好品格,通過抓禮儀、促良好習慣養成等常規活動,培養學生言行舉止彬彬有禮良好風氣,使優秀傳統美德在學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地展現。與經典同行,做謙謙小文人;同圣賢為友,成彬彬正君子。

3、開展“誦讀中華經典、學習道德模范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我校應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和新方法,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創造性、針對性、有效性。要把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與學習道德模范和身邊的好人好事結合起來,與學校中心工作結合起來,與學校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貫穿到日常性的工作學習生活之中,完美地做到兩結合。

經典誦讀內容:

一年級《三字經》

二年級《千字文》

三年級《弟子規》

四年級《增廣賢文》

五年級《笠翁對韻》

六年級《論語》

篇2: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成果總結與計劃

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成果總結與計劃

一、教學成果總結

經過老師與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一個月下來,國學經典誦讀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現詳細說明如下:

1、論語《學而第一》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七段,十三段,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夠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段比較熟練,其余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第四、八、十、十三、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背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

2、論語《為政第二》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一、二、三、四段熟練,第五、六、七、十、十二、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二、五、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段熟練,第三、四、七、九、十、十六、十七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接誦下來。

3、論語《八佾第三》篇,趙心鏡小朋友全篇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小朋友較為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其余能接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醒,可以全篇接誦下來。

4、論語《里仁第四》篇,趙心鏡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全片較為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全篇能誦讀。

5、論語《公冶長第五》正在學習中。

二、近期教學計劃

根據中班小朋友的實際學習情況,老師制訂如下學習計劃:

1、每周抽出一節課復習已讀篇章《八佾第三》和《里仁第四》

2、每月月底對所有已讀篇章復習鞏固一次。

3、每個星期五上午對小朋友們檢測一次,以幫助鞏固已讀章節。

總之,老師將一如既往地帶領小朋友們多讀多誦,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真正使得小朋友們成為國學經典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篇3:六年級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計劃

定安縣金雞嶺學校吳泰紅**.9.2

一、指導思想

與經典體同行,與圣賢為友。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通過背誦經典,讓語言文字在孩子的心中多些感悟,激發對中國文化濃厚的興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開展各項經典誦讀活動,,在實踐中增長積累,提高文化道德素質。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誦、議、評”的形式,使學生增長知識,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營養。

2、通過研讀,弘揚增育民族精神,凝聚情感,增強愛國意識。

3、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4、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語文水平,增強語文素養。

三、誦讀內容

主要熟記國學經典教材中心的詩歌。

四、活動形式及方法

1、本著“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的觀點,使學生的讀書熱情得到“小老師的稱號。

2、反復誦讀,熟讀成誦。不需要著重強調理解詩意,大致知道即可。采取多種方式的朗讀,使學生獲得樂趣與成就感。

3、爭取與家長溝通進行親子閱讀,因為這是最好的誦讀方法。家長可以在家利用10分鐘左右進行共讀,以便記憶。

五、誦讀措施

1、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確保誦讀活動的質量。

2、利用早操或課前10分鐘進行古詩詞的誦讀。

3、定期舉行各種比賽,如“朗讀比賽”、“誦讀比賽”“詩境寫詩比賽”“繪畫詩情比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