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計劃
定安縣金雞嶺學校吳泰紅**.9.2
一、指導思想
與經典體同行,與圣賢為友。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通過背誦經典,讓語言文字在孩子的心中多些感悟,激發(fā)對中國文化濃厚的興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開展各項經典誦讀活動,,在實踐中增長積累,提高文化道德素質。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誦、議、評”的形式,使學生增長知識,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營養(yǎng)。
2、通過研讀,弘揚增育民族精神,凝聚情感,增強愛國意識。
3、培養(yǎng)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4、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語文水平,增強語文素養(yǎng)。
三、誦讀內容
主要熟記國學經典教材中心的詩歌。
四、活動形式及方法
1、本著“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的觀點,使學生的讀書熱情得到“小老師的稱號。
2、反復誦讀,熟讀成誦。不需要著重強調理解詩意,大致知道即可。采取多種方式的朗讀,使學生獲得樂趣與成就感。
3、爭取與家長溝通進行親子閱讀,因為這是最好的誦讀方法。家長可以在家利用10分鐘左右進行共讀,以便記憶。
五、誦讀措施
1、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確保誦讀活動的質量。
2、利用早操或課前10分鐘進行古詩詞的誦讀。
3、定期舉行各種比賽,如“朗讀比賽”、“誦讀比賽”“詩境寫詩比賽”“繪畫詩情比賽”等。
篇2: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成果總結與計劃
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成果總結與計劃
一、教學成果總結
經過老師與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一個月下來,國學經典誦讀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現(xiàn)詳細說明如下:
1、論語《學而第一》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七段,十三段,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夠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段比較熟練,其余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第四、八、十、十三、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背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
2、論語《為政第二》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一、二、三、四段熟練,第五、六、七、十、十二、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二、五、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段熟練,第三、四、七、九、十、十六、十七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接誦下來。
3、論語《八佾第三》篇,趙心鏡小朋友全篇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小朋友較為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其余能接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醒,可以全篇接誦下來。
4、論語《里仁第四》篇,趙心鏡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全片較為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全篇能誦讀。
5、論語《公冶長第五》正在學習中。
二、近期教學計劃
根據(jù)中班小朋友的實際學習情況,老師制訂如下學習計劃:
1、每周抽出一節(jié)課復習已讀篇章《八佾第三》和《里仁第四》
2、每月月底對所有已讀篇章復習鞏固一次。
3、每個星期五上午對小朋友們檢測一次,以幫助鞏固已讀章節(jié)。
總之,老師將一如既往地帶領小朋友們多讀多誦,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真正使得小朋友們成為國學經典的實踐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