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多媒體讓經典誦讀有根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

多媒體讓經典誦讀有根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

2024-07-31 閱讀 4992

多媒體讓經典誦讀有根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

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長坪小學黃利榮

內容摘要:課標指出: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160篇,學校積極開展優秀詩詞誦讀活動,還參加了省級經典誦讀課題研究活動。然而,誦讀過程中,引起家長誤會,認為嚴重增加了學生課業負擔。其實質是在經典詩詞誦讀過程中,教師采取的誦讀方式、方法、策略不當造成的。運用多媒體開展誦讀活動,激發誦讀興趣,創設情景,優化誦讀,開展誦讀活動,讓經典誦讀有效,讓祖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后繼有人,代代傳承,生出根,發出芽,甚至根深蒂固。同時,學生通過誦讀經典,積累知識,發展語言,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提高思想修養,做一個有根的中國人。

關鍵詞:多媒體經典誦讀興趣傳承有根

一場口水仗:中國利川網“市民直通車”中,為學生該不該進行經典誦讀,曾掀起了家長、教師、本市經典誦讀課題組專家三者之間的口水仗,爭論時間長達一月余。家長認為:課本都學不好,還要學生誦讀那么多經典,是嚴重增加了學生課業負擔,完全沒必要;教師觀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160篇”,“課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專家說,經典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開展誦讀活動,使學生的思想、言行受到潛移默化,提高語言能力,要繼承和發揚,讓學生從小做一個有根的中國人。

靜思三者的話,都是有道理的,特別是家長觀點,他主要考慮的是“學業負擔”問題。那我們何不就“負擔”問題動動腦筋,想想辦法,讓三者都無意見,又實現祖國優秀經典詩詞的根脈不斷,還促使學生做一個有根的中國人呢?筆者嘗試了運用多媒體,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使經典誦讀這一省級課題得到深入研究,家長樂意、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為學生做一個有根的中國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興趣

發生爭論,就因為學生不愿意誦讀,教師強制。于是學生告到了家長處。究其原因,還是一個教學方式方法與策略手段問題,是否調動學生誦讀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莎士比亞也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就能解決上述問題。

如在二年級開展《三字經》誦讀活動。教師將三字經抄于黑板上,講著空洞費力,學生聽不懂,看著這些枯燥的文字,索然無味,哪有興趣誦讀,更談不上記憶了。運用多媒體設備,從“昵圖網”下載三字經圖片,既有三字經的內容,又有生動形象的圖片,還配有歷史故事。像這樣具體生動形象的內容從白板上一展示出來,立即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進來,不但能主動大聲誦讀,而且達到了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之目的。學生樂學,我們的經典文化才有可能生根,得到繼承和發揚。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句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顯示活力和美感。經典詩詞的學習也一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每首詩都有自己獨特的意境風格,教師道不清,學生讀不懂,更不要說想象意境了。運用多媒體設備,把詩的意境通過圖畫、聲音再現出來,看得見,聽得著,感受得到,對多種感官進行刺激,生動活潑地呈現經典詩詞。誦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時,借助制作的PPT,出示圖片:云霧繚繞的白帝城,美麗寬廣的江陵,壯麗蜿蜒的長江,江邊聳立著一座座的重山,學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早就竊竊私語,指指點點了,教師順勢引導詩中的地名,逐漸把學生帶入詩中,在情景中理解,在理解中誦讀,加之誦讀時再配上古箏曲吟誦,更容易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了。在這樣的誦讀活動中進行經典誦讀,學生愛誦讀,易誦讀,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經典詩詞的浸潤,中華文化之精髓深入學生,文化之根脈植入學生心中,繼承和發揚優秀民族文化大有希望。

篇2:《弟子規》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實驗小學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兒童閱讀國學經典的能力,豐富和積累文學知識,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提高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經研究,決定開展《弟子規》的誦讀比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誦讀中華經典美文,爭做華夏文明少年

二、活動原則:

本著基礎性、趣味性、參與性、發展性、自主性的原則,各班要精心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讓所有學生全程參與整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知識、提高審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養成讀書習慣。

三、參賽對象:一到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時間:

第一階段(*年11月):以班為單位開展《弟子規》原文誦讀訓練活動。

第二階段(*年12月上旬):學校組織《弟子規》原文誦讀比賽活動(具體時間待定)。

五、比賽內容:各班圍繞《弟子規》原文進行選擇。

六、活動形式:

1、以班為單位參加誦讀比賽;誦讀時要求脫稿;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

2、鼓勵教師與學生同臺誦讀。

3、參賽形式以誦讀為主,也可輔以伴奏等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但要注意,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

七、評比辦法:

1、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評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級為單位取名次。各年級一、二等獎各取1名。

八、人員分工:

1、評委小組

組長:陳文斌

組員:何世偉、劉啟福、周瑋、高長瓊、劉興梅、

石世鳳、姚瓊、張玲、宋萍、李燁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現場的評獎工作,包括評分、統分、計分和頒獎工作。

2、宣傳小組

組長:羅耀星

成員:陳鑫、楊英、曾德榮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音響的調試、比賽的組織、學生主持的選拔培訓和活動全程的攝像錄影工作。

3、后勤保障組

組長:江明杰、萬志均

組員:吳雙全、鄭海全、倪高榮、王煒、王偉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會標制作、獎狀書寫、會場布置和橫幅的懸掛工作。

4、安全小組

組長:張常習

成員:萬志均、田運開、年級負責人、各班班主任、當天行政值日和當天樓道值日。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使之穩定有序。

九、評分標準:

1、內容:圍繞《弟子規》原文按要求進行選擇。(1分)

2、誦讀:聲音響亮,字音準確,吐字清晰,語調把握好,富有感情,節奏韻律明顯。(2分)

3、表情:形體語言得當,表情自然大方,誦讀形式有創意。(2分)

4、精神:精神飽滿,衣著得體,隊形整齊、疏密有致,上、下場整齊有序。(2分)

5、脫稿:(2分)。

6、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1分)

附件:《弟子規》誦讀評分標準表

班級

1、內容

(1分)

2、誦讀

(2分)

3、表情

(2分)

4、精神

(2分)

5、脫稿

(2分)

6、時間

(1分)

合計

1

2

3

4

相關推薦:

圖書館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小學四年級課文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古詩文誦讀比賽規則與評分細則

古詩詞誦讀比賽活動實施方案

詩歌誦讀比賽方案

小學經典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篇3:上半年經典誦讀活動方案

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經典誦讀活動為載體,營造經典誦讀氛圍,積極構建學習型校園。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走學校內涵發展之路。

二、誦讀措施

營造經典誦讀氛圍,樹立書香立人,書香建校意識,通過經典誦讀,使學生認識到誦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發誦讀興趣,養成誦讀習慣。改變閱讀質量,提升閱讀品味。

1、低段目標:能準確、流利誦讀詩歌或童謠,做到字正腔圓,富有韻律。學會在規定時間內準確無誤背誦有關篇目,并做到精神飽滿,樂于識記和背誦。注意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中段目標:能準確、流利、富有感情誦讀傳統詩文或經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聲韻悠長。初解詩文大意,富有想象力,能有興趣地比賽背誦,有一定背誦速度,培養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饒的信心。

3、高段目標:能能準確、流利、富有感情誦讀傳統詩文或經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聲韻悠長。理解詩文大意,感受經典美文內蘊,能有興趣地比賽背誦,有一定背誦速度,初步了解行文特點并模仿寫作。提高文學作品鑒賞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具體措施

(一)明確職責抱團協作

為保證誦讀實驗正常運行,學校各科室需明確職責,相互配合協調,認真做好誦讀工作。學校工作計劃中要突出誦讀工作的安排,協同各科室共同完成學生誦讀的常規管理、比賽、評價、考核、策劃誦讀大型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詩文誦讀活動,注意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評價學生的縱向發展,在學生的成長記錄手冊中填寫好相關的內容。

(二)建立較為完善的誦讀評價機制

1、建立以班級為考核單位的評價激勵機制,根據每日誦讀情況,每周評出五星誦讀班級,三星誦讀班級。每學期評出五到七個明星誦讀班級。

2、評價內容:把古詩文誦讀的“量”和“質”作為對學生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可采用發喜報的形式表揚學生誦讀經典詩文成績),強調學生的熟誦,務使學生脫口而出,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策略。從學生誦讀動機興趣、努力程度、數量、熟記程度、表現形式等評價為主。

3、評價方式:本學期誦讀評價以教師評、家長評為主,學生自評、互評為輔,建立學生自主誦讀氛圍,評價以激勵為主。

(三)誦讀時間及方式

1、誦讀時間:a、晨讀時間為7:50――8:20,自由背誦時間

b、午讀時間為12:30――1:00,檢查背誦時間

c、詩文誦讀綜合實踐課由班主任自主選擇誦讀內容

d、放學回家時間:由班級誦讀員帶領齊誦古詩詞。

2、誦讀方式

⑴各班級可根據總課題組提供的實驗讀本《中華詩文誦讀精品》采用讀、背、吟、唱、畫、說、寫、改編、書寫等一種或幾種方式開展活動。

⑵各班級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一次“主題詩文”誦讀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可整合各科教材內容,根據名人、季節、時令、風格、色彩、不同品格、兒童生活等展開活動。

⑶大隊部可以組織班級辦詩文小報,還可以在高年級成立學生誦讀社團,全方位開展詩文誦讀活動。

⑷學校將詩文誦讀和學生的書法學習和美術教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整合。

3、誦讀口號:誦經典育新人

(四)、評價方式

⑴班級內評出“朗誦之星”,由老師發喜報或在班級展示臺中展示。

⑵根據每日誦讀情況量分表,結合班內誦讀實際情況,每周評出五到七個五星誦讀班級。大隊部給予授牌。

⑶在各類比賽活動中獲獎的班級,給予一定物質和精神獎勵。

⑷每學期期末組織一次“詩文誦讀節”,集中展示學生的詩文誦讀成績,獎勵詩文誦讀優秀的同學,表彰開展詩文誦讀工作成績顯著的教師。

甌北五小*年上學期經典誦讀工作行事歷

周次

日期

活動內容

主持

2

3.1~3.7

1、制定本學期新經典誦讀活動方案

2、校本教材《金色悅讀》第二輪匯編工作

邵謐白

3

3.8~3.14

1、課題研究報告

2、辯課活動(橋頭舉行)

3、第十二屆校讀書節開幕式

余藝苑

邵謐白

4

3.15~3.21

1、課題組成員第一次工作會議

2、“詩文共讀”班容班貌第一次布置

朱麗娟

各班主任

章金力

5

3.22~3.28

1、3-6年級閱讀考級活動

黃曉寧

6

3.29~4.4

1、課題組成員第二次工作會議(理論學習)

余藝苑

邵謐白

7

4.5~4.11

1、“經典誦讀”黑板報評比

2、班級誦讀活動計劃

邵謐白

各班主任

劉超雄

8

4.12~4.18

1、“詩文共讀”班容班貌第二次布置

2、課題組成員第三次工作會議(上課、評課)

章金立

劉超雄

9

4.19~4.25

1、學生誦讀比賽

2、班級經典詩文手抄報收集

朱麗娟

章金力

10

4.26~5.2

1、經典誦讀黑板報評比

2、課題組成員第四次工作會議(匯報班級誦讀情況)

邵謐白

各班主任

11

5.3~5.9

1、誦讀實驗第一次檢測(學生)

2、教師誦讀活動

黃秀娥

12

5.10~5.16

1、“甌越之春”辯課活動

2、班級誦讀手抄報評比

邵謐白

胡小紅

13

5.17~5.23

學校“經典誦讀”大型活動計劃制定

邵謐白

14

5.24~5.30

1、課題組成員第五次工作會議(經典朗誦比賽)

2、教師成長記錄冊檢查、評選優秀組員

劉超雄

15

5.31~6.6

學校“經典誦讀”大型活動啟動

朱麗娟、邵謐白

16

6.7~6.13

1、《金色童年成長足跡》收集

2、評選班級誦讀之星書香班級

朱麗娟

17

6.14~6.20

課題組成員第六次工作會議(總結)

劉超雄

甌北第五小學

*年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