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社團暨鄉村青少年宮活動計劃
合唱社團暨鄉村青少年宮活動計劃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提高其音樂修養及自身素質,培養學生運用合唱表達情感,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乃至和諧地和他人合作、形成一種與人共事的的團隊精神。感悟個人在藝術小舞臺乃至社會大舞臺中的角色位置,感悟個人對集體、對生活的責任,體現了藝術育人的特殊功能,特成立合唱社團。為了使活動順利高效的開展,現將20**學年活動情況作如下安排:
一、合唱對象:學校二年級至五年級40名合唱隊員。
二、訓練目標。
1、通過嚴格的氣息訓練和不同的發聲方法規范學生的聲音,使學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得到提高。
2、通過練唱中外合唱曲目,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和自身素質。
3、通過合唱姿態、舞蹈造型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表現能力。
4、展示我校的素質教育和精神風貌。
三、現狀分析。
合唱社團的成員來自三四五年級,剛入合唱團的學生都未進行過正規發聲訓練。聲音“白”而“扁”,氣吸的淺、位置低、口腔張不開、下巴緊。在音樂修養還比較差聲音的藝術性訓練起來比較有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制定與學生的審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四、訓練方法及過程:
訓練為了提高,提高為了表現。訓練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礎在于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于提高個人的基本功。為了使學生達到聲音上的和諧統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決用聲上的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現象。并逐漸擴充到音準、節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現象。
(一)科學正確的氣息訓練
氣息是發聲的動力,只有掌握正確的呼吸后,才能獲得理想的聲音。如*練習、抽泣練習、聞花香練習來體會胸腹式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訓練等。
(二)重視發聲訓練
每節課根據學生的氣息聲音水平,進行不同的發聲訓練。平穩連貫的唱法訓練、彈跳有力的唱法訓練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圓
正確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不太容易讀的字用漢語拼音標好。每首歌詞都要用普通話朗讀,隨時注意糾正不正確的咬字吐字,結合發聲訓練不同聲母、韻母的正確口形,使學生逐步學會自然圓潤的發聲。
(四)音準訓練:
音準是音樂表現的基礎,好的音準來源于基礎訓練。多聲部合唱的音準訓練較為復雜。采用先入為主的方法,讓學生先學低聲部旋律。
五、合唱曲目的選擇。
《夏夜》、《月亮月光光》。
六、教學安排
周次
內容
重點
教學準備
1周:
了解情況,定下合唱組成員的名單。
要求
曲目單
2周
確定合唱隊員名單,確定聲部。提出紀律要求。
確定訓練時間,紀律
針對性的練聲曲
3――5周:
1、進行簡單的音準模唱練習,開始固定學生的音準,并進行簡單的旋律的跟唱。2、《夏夜》熟悉旋律,分聲部,帶歌詞。
基本和聲
練習
多個聲部的配合訓練時合唱的重難點,在訓練的時候是最應該加強的練習。
6――8周:
1、繼續進行簡單的音準模唱練習之外,再加入咬字發音的練習,使學生漸漸體會頭腔共鳴,自然的唱歌發聲。2、《夏夜》完整演唱
跟唱歌曲,模唱
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音準聯系,在高音的訓練方面要多運用一定的手段。
9――13周:
1、加強頭腔共鳴的發聲,練習演唱歌曲《夏夜》;開始學習《月亮月光光》,并運用頭腔共鳴,處理歌曲的情緒。
歌曲學習,聲部配合
歌曲《夏夜》
《月亮月光光》
14――15周
欣賞全國第四屆中小學藝術展演合唱專場
提高學生的對合唱的理解。不斷的提升自我。
作品的介紹
16――18周:鞏固練習歌曲之后,進行展示
加強合作,聲部和諧
歌曲歌曲《夏夜》
《月亮月光光》
指導教師:曾淑
東孚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合唱社團
篇2:鎮鄉村少年宮教學活動質量要求
宜陵鎮鄉村少年宮教學活動質量要求
(一)電子閱覽活動。通過綠色網吧、電子閱覽活動,讓學員豐富知識,拓展視野,加強對學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科技實踐活動。通過科普知識傳授、發明創造、科技制作、科學實驗、技能培訓等活動,培養學員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求實協作的科學態度,為學員成長奠定良好的科學素質基礎。
(三)文化藝術活動。通過音樂、舞蹈、評話、繪畫、書法等活動,培養學員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藝術素養。
(四)體育活動。通過參加球類、武術、棋藝等體育活動項目,培養學員堅強的意志、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健康的體魄。
(五)生活勞動與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生活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提高學員交往、合作和服務的社會能力。
篇3:學年度第二學期體育藝術2+1及少年宮活動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學年度第二學期體育、藝術“2+1”及少年宮活動總結
不知不覺中,又過了一學期。剪紙小組在多數成員有變動的情況下,適應學生情況,圓滿完成了學校下達的活動任務。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認真制定活動方案。
受小組成員變動大的影響,我依據學生現狀制定了由淺入深,以滿足學生興趣需要為本的活動方案。由于對折剪紙是一種最簡單的剪紙方式,學生容易掌握。所以先從最簡單的對折剪紙入手,再逐步延伸到三折、四折、五折等多種折疊剪紙。而且考慮到學生喜歡新奇事物的心理,讓學生嘗試用宣紙染色的方式進行剪紙創作。現在的孩子做事往往是淺嘗輒止,缺少迎難而上的精神。我就在剪紙基礎技能的鞏固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反復練習,熟能生巧。
二、按部就班地開展活動。
1、活動用具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要求學生按時配帶尖頭剪刀,準備彩紙、宣紙、染色筆,還配備膠棒、鉛筆和橡皮。
2、活動過程:我將范作張貼在黑板上,引領學生觀察、分析作品特點,探究剪制的詳細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他們會折的,我就不多講,他們畫不好的地方,我就逐步演示講解。對于剪制的技巧,我不提前灌輸,本著“吃一塹,長一智”的原則,鼓勵學生自主實踐,我在巡視中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個別幫助。針對普遍性問題我再進行重點示范。不同層次的學生我的要求也不一樣。技巧生疏的學生,我就以鞏固為主,引導他們反復練習。技巧熟練的學生,我就鼓勵他們大膽創新,舉一反三。
3、收尾工作:盡管活動時每個小組桌上都有紙簍,依然會有學生不慎將剪下的紙屑弄到桌面及地上的情況,這就為每次活動后的整理帶來了不少麻煩。作為活動指導教師一周兩次,每次一小時的活動量,再加上日常的教學工作,其間付出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每當看到學生成長和進步時,我的心里又會涌出一絲絲的甜蜜,覺得自己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三、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通過活動不僅鞏固了學生原有的剪紙的技能技巧,又增長了新的知識和經驗。學生之間能夠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樹立了學生剪紙的自信心。但是學生缺少刻苦學習的精神,在反復練習時有應付的現象,對作品不能做到精益求精。學生創新意識不強,作品個性化特征不明顯。此外學生學習用具準備的不好,尤其是剪刀沒有尖或者是不鋒利,紙稍厚一點就剪得不整齊。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剪紙技能水平的提高就在于反復練習,所以要鼓勵學生勤動手。要結合學生實際,不能一味求新求快,使學生熟練掌握已學內容。
總之,教師要想辦法使學生學習剪紙的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為了弘揚剪紙這一優秀文化,我還要不斷努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