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證法概論》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自然辯證法概論》的心得體會
《自然辯證法》是一部關于自然科學的哲學著作,貫穿其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唯物辯證法與自然科學的有關問題。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技術及其與社會關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總結,是關于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發展關系的理論體系。
自然辯證法通過概括和總結科學技術的新成就,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辯證法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學習自然辯證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增強創新能力;
學習自然辯證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對科學技術領域中出現的各種哲學社會思潮的分析鑒別能力;
學習自然辯證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認識科學技術的本質和規律,加深對我國科技方針政策的理解,從而更加自覺地為“四化建設”服務。
通過自然辯證法的學習,我認識到無論是學習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以及社會科學,我們必須尊重客觀事實,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和認識世界。恩格斯說“不僅有機界和無機界之間的鴻溝縮減到最小限度,并且過去和機體種源說相對立的最根本的困難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觀的基本點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東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東西消散了,一切被當作永久存在的特殊東西變成了轉瞬即逝的東西,整個自然界被證明是在永恒的流動和循環中運動著。”
自然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普遍聯系、永恒發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和源泉。自然辯證法研究涉及的領域(自然界、科學、技術與社會)構成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對它的研究必須從辯證的觀點,也就是發展的觀點、整體的觀點出發,并且牢牢抓住系統中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既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與成果,又是改變人們的關系,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科學技術是人與自然的中介,又是人與人的關系的中介。
在自然辯證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內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規律的,即自然界的辯證法;研究和揭示人類通過科學技術實踐活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規律的,即科學技術研究的辯證法;研究和揭示作為一種認識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科學技術發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科學技術發展的辯證法。從這一方面來說,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辯證法可以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啟迪,以幫助和促進科學技術的認識和實踐。
自然辯證法為自然科學提供了唯一科學的方法論。唯物辯證法對自然科學的指導作用,主要在于它為自然科學工作者提供正確的理論思維方法,而絕不是用空洞的哲學議論去代替自然科學研究的具體實踐。“*”搞“代替論”,宜揚用哲學去“代替”自然科學,表面上好象重視哲學,實際是取消唯物辯證法對自然科學的指導作用,取消科學研究的具體實踐,結果只能是破壞自然科學的發展。幾年來,“*”形而上學猖撅,給我國科技事業造成的嚴重惡果,就正說明了這一點。我們要徹底批判“代替論”,正確認識哲學對自然科學的指導作用,特別在現代尤為必要。恩格斯說:“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今天,自然科學發展是這樣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體物理方面的重要發現、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以及一系列新興科學技術領域的出現,都說明現代自然科學正醞釀著新的重大突破,而隨著自然現象的內部聯系的被逐步揭示,現代自然科學更顯示出新的特點,那就是:各門學科的相互滲透和交叉,各種方法、手段的綜合運用,宏觀、微觀不同層次之間的互相聯結……,這就需要運用更高程度的理論思維―唯物辯證法去進行辯證的綜合工作。
科學精神的關鍵在于辯證的批判。我們要培養有條理的懷疑主義精神,不承認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東西,勇于批判別人和接受別人的批判,不輕信他人的觀點。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貝克勒爾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論,愛因斯坦創立了著名的相對論……無不是對懷疑主義精神的最好詮釋。當然,這種懷疑又是理性的、有條理的懷疑,是建立在科學的實驗及嚴密的邏輯基礎之上的。從歌德巴赫猜想到電梯問題,從宇宙大爆炸學說的證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從人體基因結構的破譯到宇宙中暗物質的追尋……都能夠說明科學實驗和邏輯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維給我的啟示是要正確地處理好對待學術權威的態度。有條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態度。
在一個學術共同體內,對某些學術權威或者自己的導師給予相當恰當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因為在學術共同體正常的運行機制下,學術權威的形成不是靠權利杠桿建構的。學術權威在其共同體內的作用就如一個燈塔和蓄水池,能把從事某項研究的人員匯聚起來,并指明前進的方向。這種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權力,而是靠他的學術研究能力,因為他可以憑借自己敏銳的直覺,避免撞到前進航線上的暗礁。因此,給予學術權威和自己的學術前輩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彎路,更多地在學術共同體內得到幫助。
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更加緊密。我們要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樣才能通過它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方法對于科學技術探索活動的意義好比漁網之于捕魚斧頭之于砍柴,要進行科技創新必須借助于一定的手段,這個手段就是自然辨證法中提到的科學技術方法。科學技術方法論只講科學技術研究的一般方法,但事實上在科學研究中運用的方法遠不止這些一般性的方法,還需要哲學這種更高層次的方法的指導,自然辯證法作為一門哲學課程,其核心就是為研究生今后從事科研工作提供一種辨證思維的方法。
孟德爾運用假說方法,以“基因”來解釋生物的遺傳規律,由于方法的超前,很長時間里沒有得到重視,但后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卻證明了他的理論的合理性,假說方法作為一種能夠充分發揮思維能動性的方法而被現代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科學技術研究方法不只在自然辯證法課上得到學習,在研究生的專業課學習中也有所涉及,專業課上講方法強調的是方法的工具性,科學技術方法論也強調方法的工具性,但更強調的是方法的可批判性。科學技術方法論的這種優勢起到了補充、深化專業課方法教學的作用,讓我認識到不僅科學知識可批判,科學方法同樣有局限,科學知識需要創新,科學方法同樣需要創新,科技史上大凡偉大的科學發現或技術發明難有遵循固有的程式和運用現成的方法,科學大師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張力,或伴隨著創造出新的方法。
作為研究生,更應該深刻領會科學技術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創新意識的樹立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自己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相結合。多向導師請教他們對科研方法的看法以及在運用科研方法方面的經驗和教訓。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寫作命題論文,在思考問題、查閱資料、歸納總結等實際操作中,深刻理解科研方法與科研活動的關系。
篇2:《自然辯證法概論》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自然辯證法概論》的心得體會
《自然辯證法》是一部關于自然科學的哲學著作,貫穿其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唯物辯證法與自然科學的有關問題。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技術及其與社會關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總結,是關于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發展關系的理論體系。
自然辯證法通過概括和總結科學技術的新成就,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辯證法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學習自然辯證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增強創新能力;
學習自然辯證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對科學技術領域中出現的各種哲學社會思潮的分析鑒別能力;
學習自然辯證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認識科學技術的本質和規律,加深對我國科技方針政策的理解,從而更加自覺地為“四化建設”服務。
通過自然辯證法的學習,我認識到無論是學習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以及社會科學,我們必須尊重客觀事實,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和認識世界。恩格斯說“不僅有機界和無機界之間的鴻溝縮減到最小限度,并且過去和機體種源說相對立的最根本的困難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觀的基本點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東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東西消散了,一切被當作永久存在的特殊東西變成了轉瞬即逝的東西,整個自然界被證明是在永恒的流動和循環中運動著。”
自然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普遍聯系、永恒發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和源泉。自然辯證法研究涉及的領域(自然界、科學、技術與社會)構成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對它的研究必須從辯證的觀點,也就是發展的觀點、整體的觀點出發,并且牢牢抓住系統中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既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與成果,又是改變人們的關系,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科學技術是人與自然的中介,又是人與人的關系的中介。
在自然辯證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內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規律的,即自然界的辯證法;研究和揭示人類通過科學技術實踐活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規律的,即科學技術研究的辯證法;研究和揭示作為一種認識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科學技術發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科學技術發展的辯證法。從這一方面來說,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辯證法可以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啟迪,以幫助和促進科學技術的認識和實踐。
自然辯證法為自然科學提供了唯一科學的方法論。唯物辯證法對自然科學的指導作用,主要在于它為自然科學工作者提供正確的理論思維方法,而絕不是用空洞的哲學議論去代替自然科學研究的具體實踐。“*”搞“代替論”,宜揚用哲學去“代替”自然科學,表面上好象重視哲學,實際是取消唯物辯證法對自然科學的指導作用,取消科學研究的具體實踐,結果只能是破壞自然科學的發展。幾年來,“*”形而上學猖撅,給我國科技事業造成的嚴重惡果,就正說明了這一點。我們要徹底批判“代替論”,正確認識哲學對自然科學的指導作用,特別在現代尤為必要。恩格斯說:“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今天,自然科學發展是這樣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體物理方面的重要發現、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以及一系列新興科學技術領域的出現,都說明現代自然科學正醞釀著新的重大突破,而隨著自然現象的內部聯系的被逐步揭示,現代自然科學更顯示出新的特點,那就是:各門學科的相互滲透和交叉,各種方法、手段的綜合運用,宏觀、微觀不同層次之間的互相聯結……,這就需要運用更高程度的理論思維―唯物辯證法去進行辯證的綜合工作。
科學精神的關鍵在于辯證的批判。我們要培養有條理的懷疑主義精神,不承認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東西,勇于批判別人和接受別人的批判,不輕信他人的觀點。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貝克勒爾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論,愛因斯坦創立了著名的相對論……無不是對懷疑主義精神的最好詮釋。當然,這種懷疑又是理性的、有條理的懷疑,是建立在科學的實驗及嚴密的邏輯基礎之上的。從歌德巴赫猜想到電梯問題,從宇宙大爆炸學說的證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從人體基因結構的破譯到宇宙中暗物質的追尋……都能夠說明科學實驗和邏輯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維給我的啟示是要正確地處理好對待學術權威的態度。有條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態度。
在一個學術共同體內,對某些學術權威或者自己的導師給予相當恰當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因為在學術共同體正常的運行機制下,學術權威的形成不是靠權利杠桿建構的。學術權威在其共同體內的作用就如一個燈塔和蓄水池,能把從事某項研究的人員匯聚起來,并指明前進的方向。這種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權力,而是靠他的學術研究能力,因為他可以憑借自己敏銳的直覺,避免撞到前進航線上的暗礁。因此,給予學術權威和自己的學術前輩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彎路,更多地在學術共同體內得到幫助。
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更加緊密。我們要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樣才能通過它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方法對于科學技術探索活動的意義好比漁網之于捕魚斧頭之于砍柴,要進行科技創新必須借助于一定的手段,這個手段就是自然辨證法中提到的科學技術方法。科學技術方法論只講科學技術研究的一般方法,但事實上在科學研究中運用的方法遠不止這些一般性的方法,還需要哲學這種更高層次的方法的指導,自然辯證法作為一門哲學課程,其核心就是為研究生今后從事科研工作提供一種辨證思維的方法。
孟德爾運用假說方法,以“基因”來解釋生物的遺傳規律,由于方法的超前,很長時間里沒有得到重視,但后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卻證明了他的理論的合理性,假說方法作為一種能夠充分發揮思維能動性的方法而被現代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科學技術研究方法不只在自然辯證法課上得到學習,在研究生的專業課學習中也有所涉及,專業課上講方法強調的是方法的工具性,科學技術方法論也強調方法的工具性,但更強調的是方法的可批判性。科學技術方法論的這種優勢起到了補充、深化專業課方法教學的作用,讓我認識到不僅科學知識可批判,科學方法同樣有局限,科學知識需要創新,科學方法同樣需要創新,科技史上大凡偉大的科學發現或技術發明難有遵循固有的程式和運用現成的方法,科學大師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張力,或伴隨著創造出新的方法。
作為研究生,更應該深刻領會科學技術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創新意識的樹立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自己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相結合。多向導師請教他們對科研方法的看法以及在運用科研方法方面的經驗和教訓。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寫作命題論文,在思考問題、查閱資料、歸納總結等實際操作中,深刻理解科研方法與科研活動的關系。
篇3:參加醫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參加《醫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一段時間里,我迷上了《解密華西》,一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從來沒有一本管理方面的書籍如此吸引我,迷戀其中的人物、感嘆其中的精神、震撼其中的力量!然而解密華西并沒有為我解開華西醫院發展的秘密,卻讓我更加癡迷、崇拜和向往!
2021年5月,非常幸運,在李陽總會計師的帶領下,我被醫院選派參加了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為期三天的醫院管理能力提升培訓。醫院績效管理實務、以科室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形勢下醫院運營管理創新實踐、手術室運營管理、醫院人才戰略、醫療不良事件管理、以質量控制為抓手,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等九項內容,九名來自華西的資深老師,三天封閉式培訓,讓我真正意義上走近華西、深入了解關于華西管理的方方面面,破解了華西為何能成為與北上廣醫院PK的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醫院之謎。感慨老師們講的太好但是學習時間太短,意猶未盡的期待下次,如果再有下次學習,我會聽的再仔細一些、記錄的再認真一些。太多感受和心得請讓我細細回憶,“華西人”的“華西精神”且聽我娓娓道來:
超越當下:華西尚處在發展期
“如果把醫院發展過程的生命周期分為初創期、成長期、發展期、穩定期、衰退期,我們華西應該處在哪個期?”臺下的學員們幾乎異口同聲回答“華西一定是穩定期”時,老師說:“不,華西還處在發展期,如果一個醫院的發展到了穩定期,那就離走向衰敗不遠了!”
華西有今天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巨人,就是擁有120年歷史的華西醫院,懷揣夢想、拼搏實干的歷代華西人,身負使命、開拓創新的歷屆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每一位講者,都代表了華西醫院整個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點一個面,他們分享著不一樣的內容,但人人身上充滿一股子沖勁、闖勁、拼勁、韌勁,他們統一把自己稱為“華西人”,有超強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現在很多年輕人抱怨沒有機會,但我認為機會到處都是,關鍵看你有無準備和能否抓住!”機會總是留給懂得“居安思危”的準備好的奮進人。
從人入手:管理者要食人間煙火
作為管理者,既要能頂一攤事,也要學會“把球傳出”,在醫院形成授權文化,因為群眾才是英雄。但授權不等于放養,前者需要決策者奠定必要的基礎——構建起縝密的行事規則,被授權者在既定的框架內點亮智慧、查缺補漏,改進工作方法、流程等。“傳球”第一階段:把球傳給科室主任和部門主管,鼓勵提升能力并委以重任,再凝聚團隊熱火朝天地拼搏。第二階段,把球傳給基層員工,促進他們破舊立新。不斷接到球的中層和基層員工,內心的激情被點燃,上下共謀創新的氛圍就會由口號走進現實。
管理者要食人間煙火,主動放棄“命令式”、“運動式”的傳統管理,把自己定位于服務者的角色,要從原來的“拉車”轉為“推車”,由拉到推,效果迥然不同。過去,常由行政領導拉著大家做,領導想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而且領導在前面拉車,根本不知道身后人的狀況,他們或許坐車,或許推車卻出工不出力。領導推車則不一樣,時刻知道前面人的表現,進而及時給出力者精神鼓勵和更多的物質回報,在這種情況下,懶惰者就會情不自禁地想“為何我沒有得到奶酪”。若領導拉車,每次回頭,員工則會想, “壞了,又要動我的奶酪”。
管理者“推車”顯然會促使更多員工自我革命——跟著用力推車。
筑巢引鳳:打造人才正三角
林子大了,有時也缺鳥。2000年,華西醫院的人才結構呈菱形,即兩頭弱,中間強。怎樣把菱形轉向合理的正三角形,即如何擴增住院醫師和補強資深專家?“內培外引”成為突破口。通過情感打動、藍圖感染、提供卓越的事業平臺幾招,以及華西醫院內可感可見的拼搏氛圍,吸引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醫療精英共同編織夢想。在引進院外英才期間,培養院內潛苗,一邊培養其業務能力,一邊用引進人才的那套標準武裝其頭腦。
如何盡可能合理地反映每個人的價值?只有不斷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將全院職工劃分為醫師職系、護理職系、醫技職系、管理職系、支援保障職系、科研職系六大類,在縱向的職系分類基礎上,對每一個職系進一步橫向分為基本層、中間層、骨干層、核心層進行分類分層管理。在績效評估與分配中,遵循“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和“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原則,完全結合各職系、不同層級人員的業績、貢獻等,通過合理的管理與績效分配制度認定員工勞動與創造的價值,激勵員工從追求獎勵到主動敬業,淘汰“僵尸”員工。目前,華西人力資源已經擁有一套基本完整的管理體系,也形成了正三角型人才梯隊,為醫院發展釋放出強大的埋頭苦干、你追我趕的人才建設力量。
眾星拱月:以學科建設為引擎拉動醫院全盤發展
學科建設是立院之本,也是衡量醫院水平和學術地位的標尺。華西醫院學科建設方略清晰:一是定方針——因地制宜打造差異。簡單模仿必定走向紅色海洋,若要走向藍色海洋,必須因地制宜打造差異化。二是強根基——遵循新銳管理思想。選走服務型管理、管理者的角色從“拉車”轉為“推車”,筑牢改革根基。如果管理理念滯后,再高明的建設策略也將淪為徒勞,哪怕費心費力搞學科建設,終究難逃曇花一現。三是造聲勢——增強改革認同感。要求團隊成員發自內心地認可專科領導人,專科領導人又反過來認可團隊的每一位成員,他們在一起認同改革可能帶來的最大化效益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四是拓思維——堅持“三個結合。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與臨床結合;臨床與醫藥企業、社會團體結合;華西醫院與區域內中小醫院結合。做好前面的幾項準備工作,華西醫院的學科建設這才切入主題。
華西學科的發展,與醫院開展創新性十足的人才隊伍建設、產業改制、提升后勤保障、創新運營模式等等密不可分,始終堅持“一盤棋”思路,一直保持“眾星拱月”的格局。如今,華西醫院的學科已生長出多座奇峰秀水,由此帶動的科研碩果同樣十分耀眼。
打破壁壘:學科要整合,職能部門更要協同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國內公立醫院掀起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張潮,住院床位猛增拉動臨床、醫技、行政、后勤等細化出琳瑯滿目的部門。當部門和科室的數量劇增,幾乎所有醫院管理者都會碰到一個共性的難題——縱向部門之間的協同越來越弱,彼此單打獨斗嚴重阻礙醫院的整體化管理,從管理學上講,只有從上到下的傳達,沒有自下而上的反饋,缺了半個環,各部門/科室獨來獨往,有些“跨界”的院內事務便無人理睬。若所有部門管理者一味只盯著自己的管轄范圍,久而久之,便無從知曉其他部門的新需求,而診療活動偏偏跟打仗一樣,迫切需要各個兵種相互配合。怎樣才能消除各科室/部門之間的壁壘進而增強橫向協同?2004年,運營管理部落戶華西。2005年5月,27名專科經營助理上崗,成為全國第一批專業化的醫院管理團隊,截至目前,華西醫院運營部工作人員130余人。專科運營助理50人,科運營秘書30人。運營管理部之于醫院運行彰顯出兩大功用:其一,與縱向的職能部門相互協同,通過提供決策依據促進醫院細化管理;其二、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饋。
醫院門診運營、住院運營、手術運營、日間手術管理等凡此種種,背后都有專科經營助理的身影,運營管理部與各科室的配合日趨默契,"運營管理部還真不是吃干飯的。”
多年來,華西管理緊緊圍繞“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以學科建設為軸,全盤激活醫、教、研和后勤的發展。三天的培訓學習,聽到的、感受深刻的還有很多:
關于愛院精神,華西說:“我要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為事業創意、為團隊奉獻、為個人成長!”
關于醫院高質量發展,華西說:“你重視它,它就重視你,其實你對國家可有可無,可國家的支持是你發展的基石!”
關于績效考核,華西說:“既要關注個人奉獻,還要關注整體質量和效益,既要注重差異性調動積極性,還要公平保證和諧!”
關于不良事件,華西說:“安全無小事,事事要重視!”
關于開源節流,華西自嘲為“家庭主婦風格”,因為“創收一塊錢很難,扣除成本后實效益很低,甚至可能是負數,而節省一塊錢就不一樣,是可支配的一塊錢!”
關于人才引進,華西說:“我們不做填空題,我們只根據醫院發展做選擇題!”
面對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全國排名第二的成績,華西說:“我們跟第一名有差距,我們一直在尋找差距,追趕超越!”.......
我們,作為新一代中心人,身上有著更多的責任和希望。當下,日新月異的時代在反復催促我們一要團結、二要有夢想、三要創新。因為,袖手旁觀就寸步難行,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來使用她們。我們去華西“補鈣”,學習了華西管理的理念和機制;我們同樣需要在醫者的身份中“補心”,面對百姓疾苦而心有悲憫的情懷、解決問題的智慧;我們更需要在自己的實際崗位中“補鐵”,硬化自己的肩、強化自己的心,踔厲奮發做好當下、超越當下,為市中心醫院的明天,用自己的擔當和所學,奉獻更多的力量、智慧和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