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扶貧攻堅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扶貧攻堅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確保我縣所有貧困人口到20**年如期脫貧,按照縣委、縣政府指示,扶貧辦安排,5月2日,全縣103名干部前往四川大學參加了“縣20**年扶貧攻堅專題培訓班”。為期7天的培訓短暫而緊湊、適用而有效,對基層工作的我來說,加大了對農村貧困現狀的了解;認識了當前扶貧開發工作所面臨的歷史機遇;學習了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相關實用技巧與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和思考。
一、政策吃透很重要
七天培訓時間中,有一半的課程在解讀政策、分析利好。蔣青的《精準扶貧與農業產業化發展》、蔣永穆教授的《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鄧蓉教授的《深化農村改革與現行農村政策梳理》、呂志輝教授的《扶貧開發思想》、毛克寧教授的《領導干部溝通與協調》、王沖教授的《鄉村旅游規劃設計與產品打造》、朱恪鈞教授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正確認識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等把扶貧工作分別從內容到形式再到規模進行講解。具體要做到“四個切實”,扶持對象“六個精準”,精準實施“五個一批”,集中力量解決10個貧困突出問題,在有效打好3+10的組合拳的同時需將中央、省、市、縣各級政府精準扶貧的各項政策措施傳達給每一個農戶,讓他們家喻戶曉、領會政策、吃透精神,共謀思路、找出路、求發展、鼓實勁。
二、思維打開是必須
我縣縣域經濟實力弱,教育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比較單一,經濟收入渠道有限,綜合指標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通過此次培訓,認識到一味的閉門造車不能轉變農民的生活條件,現階段農民的脫貧致富,除了依靠國家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自食其力,拓寬路子。可從過去主要依靠土地增加產量、提高價格轉向提高效益、擴大就業,從依靠農業轉向依靠特色經濟和勞動力轉移。
(一)因戶施策開展技能培訓,思想扶貧增強就業能力。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定點定向培訓為重點,開展家電維修、家政服務、餐飲服務、建筑等技能培訓,通過培訓可使每個鄉鎮每個村組都有一批農村致富產業發展的技能型帶頭人。
(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產業帶動轉,就業扶貧拓展收入渠道。
推進農業生態園、依托旅游景區、農家樂等,組織農民從事導游、餐飲服務、旅游產品銷售等工作,以拓展他們的收入渠道。
(三)因勢利導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建立長效扶貧模式。
大膽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合作股份的形式,讓貧困農民多渠道增加收入。以“合作社+農戶”模式,使貧困戶入社讓合作社帶動農戶,使農戶增加收入。這次培訓過程中,參觀了中國酒村,該村落位于四川省成都邛崍市臨邛古城南麓,距邛崍市區約3公里,是一處融“邛酒文化體驗、釀酒高粱種植、原酒加工釀造、觀光旅游休閑”于一體的活化的“原酒原鄉文化博物館”。農業、釀酒、旅游三大產業在這里交融互動;“酒香里的中國,記憶中的老家”的形象定位和“最中國、最鄉村、最田園、最國際”的開發理念,成就一方繁華褪盡的世外桃源:萬畝紅高粱、千年釀酒坊、百年老村落、還有“中國邛酒文化體驗農莊―大梁酒莊”以及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老游戲的“草藝中華童趣園―田園樂翻天”?,F在,中國酒村的農民不僅改善了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速度,還做到了戶有增收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也得到改善,新型城鄉形態顯現。
(四)引導農民創業示范轉,發揮金融扶貧作用。
優化返鄉創業環境,梳理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綜合運用扶貧貼息、財政補助等扶持政策,吸引農民返鄉投資興辦各類經濟實體,帶動貧困戶自主發展就業創收,以此來促進鄉村經濟全面發展。
(五)構建互聯網+農業思維,強化科技扶貧支撐。
為服務農村,創新農業,可建立農村電商等營銷途徑,突破信息和物流的瓶頸,解決農村買難、賣難的問題,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農民通過電商渠道可更優惠的獲取農資和城鎮制造的各類商品,農產品也可打“綠色生態牌”,走現代農業的路子,通過電商渠道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價格銷售給加工企業和終端消費者,讓農產品足不出戶賣到全世界,由輸血到造血做到可持續發展。
三、落實舉措是關鍵
為穩步落實扶貧工作,必須做到精準識別到村、到戶,把握好時間節點,謀劃好項目安排,落實好經費使用,加強宣傳培訓。具體做法如下。
(一)摸清底數。
精準扶貧,一是要掌握詳細情況。必須深入一線,逐村逐戶面對面的了解實情,對貧困村的基本情況、貧困狀況、致貧原因、基層組織建設情況等做到胸中有數,按收入等次等相關指標準確衡量劃定貧困戶。對貧困戶的家庭基本情況、經濟狀況、生產生活條件、幫扶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掌握,確保對象精準。二是要建檔立卡。將劃入貧困戶的群眾登記造冊,以便進行動態管理。同時將年度減貧任務明確到戶、到人,并明確年度計劃脫貧人口數和做好相關公示工作,切實為開展精準幫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二)科學謀劃。
分析和總結致貧原因,列出需求清單,根據10個扶貧專項方案,有針對性的搞好貧困村、貧困戶的發展規劃和幫扶計劃,落實幫扶人員、幫扶方式,確定產業項目,明確年度增收目標,確保扶貧對象及時得到有效扶持。
(三)金融支持。
通過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扶貧資金和社會捐助等多種途徑,多渠道籌集資金,幫助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特別是大力爭取惠農貸款、婦女小額貸款等小額信用貸款的落實,為貧困群眾解決融資難題。在吃透掌握當地金融扶貧的各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向群眾做好宣傳工作,做好資金的運用、監管工作,保證各項扶貧資金安全、落實到位。
(四)發揮主導作用。
各鄉鎮(區)黨委政府是當地“精準扶貧”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要發揮扶貧攻堅的主導作用??山⒎鲐毠ぷ麝牴芾頇C構,落實專職人員,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營造良好的幫扶工作環境,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作為基層一線的干部,我將以這次扶貧精準識別為起點,履職盡責,積極投身扶貧攻堅主戰場;主動作為,全力協調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確保我縣(鎮)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同步實現小康。
篇2:縣扶貧攻堅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扶貧攻堅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確保我縣所有貧困人口到20**年如期脫貧,按照縣委、縣政府指示,扶貧辦安排,5月2日,全縣103名干部前往四川大學參加了“縣20**年扶貧攻堅專題培訓班”。為期7天的培訓短暫而緊湊、適用而有效,對基層工作的我來說,加大了對農村貧困現狀的了解;認識了當前扶貧開發工作所面臨的歷史機遇;學習了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相關實用技巧與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和思考。
一、政策吃透很重要
七天培訓時間中,有一半的課程在解讀政策、分析利好。蔣青的《精準扶貧與農業產業化發展》、蔣永穆教授的《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鄧蓉教授的《深化農村改革與現行農村政策梳理》、呂志輝教授的《扶貧開發思想》、毛克寧教授的《領導干部溝通與協調》、王沖教授的《鄉村旅游規劃設計與產品打造》、朱恪鈞教授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正確認識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等把扶貧工作分別從內容到形式再到規模進行講解。具體要做到“四個切實”,扶持對象“六個精準”,精準實施“五個一批”,集中力量解決10個貧困突出問題,在有效打好3+10的組合拳的同時需將中央、省、市、縣各級政府精準扶貧的各項政策措施傳達給每一個農戶,讓他們家喻戶曉、領會政策、吃透精神,共謀思路、找出路、求發展、鼓實勁。
二、思維打開是必須
我縣縣域經濟實力弱,教育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比較單一,經濟收入渠道有限,綜合指標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通過此次培訓,認識到一味的閉門造車不能轉變農民的生活條件,現階段農民的脫貧致富,除了依靠國家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自食其力,拓寬路子。可從過去主要依靠土地增加產量、提高價格轉向提高效益、擴大就業,從依靠農業轉向依靠特色經濟和勞動力轉移。
(一)因戶施策開展技能培訓,思想扶貧增強就業能力。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定點定向培訓為重點,開展家電維修、家政服務、餐飲服務、建筑等技能培訓,通過培訓可使每個鄉鎮每個村組都有一批農村致富產業發展的技能型帶頭人。
(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產業帶動轉,就業扶貧拓展收入渠道。
推進農業生態園、依托旅游景區、農家樂等,組織農民從事導游、餐飲服務、旅游產品銷售等工作,以拓展他們的收入渠道。
(三)因勢利導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建立長效扶貧模式。
大膽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合作股份的形式,讓貧困農民多渠道增加收入。以“合作社+農戶”模式,使貧困戶入社讓合作社帶動農戶,使農戶增加收入。這次培訓過程中,參觀了中國酒村,該村落位于四川省成都邛崍市臨邛古城南麓,距邛崍市區約3公里,是一處融“邛酒文化體驗、釀酒高粱種植、原酒加工釀造、觀光旅游休閑”于一體的活化的“原酒原鄉文化博物館”。農業、釀酒、旅游三大產業在這里交融互動;“酒香里的中國,記憶中的老家”的形象定位和“最中國、最鄉村、最田園、最國際”的開發理念,成就一方繁華褪盡的世外桃源:萬畝紅高粱、千年釀酒坊、百年老村落、還有“中國邛酒文化體驗農莊―大梁酒莊”以及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老游戲的“草藝中華童趣園―田園樂翻天”?,F在,中國酒村的農民不僅改善了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速度,還做到了戶有增收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也得到改善,新型城鄉形態顯現。
(四)引導農民創業示范轉,發揮金融扶貧作用。
優化返鄉創業環境,梳理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綜合運用扶貧貼息、財政補助等扶持政策,吸引農民返鄉投資興辦各類經濟實體,帶動貧困戶自主發展就業創收,以此來促進鄉村經濟全面發展。
(五)構建互聯網+農業思維,強化科技扶貧支撐。
為服務農村,創新農業,可建立農村電商等營銷途徑,突破信息和物流的瓶頸,解決農村買難、賣難的問題,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農民通過電商渠道可更優惠的獲取農資和城鎮制造的各類商品,農產品也可打“綠色生態牌”,走現代農業的路子,通過電商渠道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價格銷售給加工企業和終端消費者,讓農產品足不出戶賣到全世界,由輸血到造血做到可持續發展。
三、落實舉措是關鍵
為穩步落實扶貧工作,必須做到精準識別到村、到戶,把握好時間節點,謀劃好項目安排,落實好經費使用,加強宣傳培訓。具體做法如下。
(一)摸清底數。
精準扶貧,一是要掌握詳細情況。必須深入一線,逐村逐戶面對面的了解實情,對貧困村的基本情況、貧困狀況、致貧原因、基層組織建設情況等做到胸中有數,按收入等次等相關指標準確衡量劃定貧困戶。對貧困戶的家庭基本情況、經濟狀況、生產生活條件、幫扶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掌握,確保對象精準。二是要建檔立卡。將劃入貧困戶的群眾登記造冊,以便進行動態管理。同時將年度減貧任務明確到戶、到人,并明確年度計劃脫貧人口數和做好相關公示工作,切實為開展精準幫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二)科學謀劃。
分析和總結致貧原因,列出需求清單,根據10個扶貧專項方案,有針對性的搞好貧困村、貧困戶的發展規劃和幫扶計劃,落實幫扶人員、幫扶方式,確定產業項目,明確年度增收目標,確保扶貧對象及時得到有效扶持。
(三)金融支持。
通過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扶貧資金和社會捐助等多種途徑,多渠道籌集資金,幫助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特別是大力爭取惠農貸款、婦女小額貸款等小額信用貸款的落實,為貧困群眾解決融資難題。在吃透掌握當地金融扶貧的各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向群眾做好宣傳工作,做好資金的運用、監管工作,保證各項扶貧資金安全、落實到位。
(四)發揮主導作用。
各鄉鎮(區)黨委政府是當地“精準扶貧”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要發揮扶貧攻堅的主導作用??山⒎鲐毠ぷ麝牴芾頇C構,落實專職人員,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營造良好的幫扶工作環境,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作為基層一線的干部,我將以這次扶貧精準識別為起點,履職盡責,積極投身扶貧攻堅主戰場;主動作為,全力協調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確保我縣(鎮)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同步實現小康。
篇3:公司接待禮儀培訓講義
公司接待禮儀培訓講義
1.當面接待扎儀
上級來訪,接待要周到。對領導交待的工作要認真聽、記;領導了解情況,要如實回答;如領導是來慰問,要表示誠摯的謝意。領導告辭時,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見"。
下級來訪,接待要親切熱情。除遵照一般來客禮節接待外,對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聽取,一時解答不了的要客氣地回復。來訪結束時,要起身相送。
2.接聽電話禮儀
語氣平和,禮貌問候;認真傾聽,真誠交流;
明晰內容,準確記錄;靈活應答,干脆利落。
【電話接待的基本要求】
(1)電話鈴一響,拿起電話機首先自報家門,然后再詢問對方來電的意圖等。
(2)電話交流要認真理解對方意圖,并對對方的談話作必要的重復和附和,以示對對方的積極反饋。
(3)應備有電話記錄本,重要的電話應做記錄。
(4)電話內容講完,應等對方結束談話再以"再見"為結束語。對方放下話筒之后,自己再輕輕放下,以示對對方的尊敬。
3.引見時的禮儀
到辦公室來的客人與領導見面,通常由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引見、介紹。在引導客人去領導辦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員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數步遠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給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見領導的這段時間內,不要只顧悶頭走路,可以隨機講一些得體的話或介紹一下本單位的大概情況。
在進領導辦公室之前,要先輕輕叩門,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切不可冒然闖入,叩門時應用手指關節輕叩,不可用力拍打。進入房間后,應先向領導點頭致意,再把客人介紹給領導,介紹時要注意措詞,應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著對方。介紹的順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紀輕的介紹給身份高、年紀大的;把男同志介紹給女同志;如果有好幾位客人同時來訪,就要按照職務的高低,按順序介紹。介紹完畢走出房間時應自然、大方,保持較好的行姿,出門后應回身輕輕把門帶上。
4.介紹禮儀
屬于社交場合的介紹有兩種:即為他人做介紹和自我介紹。
為他人做介紹時五指并攏,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紹人。掌握介紹的先后順序:一般情況下先將職位低的人介紹給職位高的人;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先將晚輩介紹給長輩;先將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先將客人介紹給主人;先將非官方人事介紹給官方人士;先將個人介紹給團體,如個人身份和地位明顯高于團體,應將團體先介紹給個人。
自我介紹要先向對方點頭致意,再說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時遞上名片。自我介紹時要把握分寸,既不過分自謙,也不夸大其詞。
5.握手禮儀
握手順序按照“尊者為先”的原則。在正式場合,以上級先伸手為禮;在日常生活中,以長輩、女士、已婚者先伸手為禮;在社交場合,以先到者先伸手為禮;在接待來客時,以主人先伸手為禮;客人告辭時,以客人先伸手為禮。
6.接送名片禮儀
名片的遞送。交換名片的順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當與多人交換名片時,應依照職位高低的順序,或是由近及遠,依次進行,切勿跳躍式地進行,以免對方誤認為有厚此薄彼之感。遞送時應將名片正面面向對方,雙手奉上。眼睛應注視對方,面帶微笑,名片的遞送應在介紹之后,在尚未弄清對方身份時不應急于遞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時應起身,面帶微笑注視對方。接過名片時應說:“謝謝”,隨后有一個微笑閱讀名片的過程,閱讀時可將對方的姓名職銜念出聲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張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帶名片,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在對方離去之前,或話題尚未結束,不必急于將對方的名片收藏起來。
7.稱呼禮儀
【姓名有別】
記住對方:是否重視的表現。
不出差錯:不讀錯姓名,不寫錯姓名,不張冠李戴。
不宜濫用:不戲言接待對象的名字;不要借用接待對象的姓名。
【稱呼有別】
稱呼正規:稱呼行政職務最正規
稱呼技術職稱:稱呼具有高級、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者,以示敬意。
稱呼學術學位:增加被稱呼者的權威
稱呼職業名稱:不清楚以上信息時,如稱呼“老師”、“大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