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康復治療診療方案

康復治療診療方案

2024-08-02 閱讀 8916

康復治療診療方案

運動療法:分為傳統運動療法和神經生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利用運動的方法,對身體的功能障礙和功能低下,起到預防、改善和恢復作用的一種特殊療法。是以患者主動參與為主,提高個人的活動能力,增強社會參與的適應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的一種重要的康復治療手段。

運動療法的實施是通過制訂運動處方來進行的

運動處方是在身體測評的基礎上,根據鍛煉者身體的需要,按照科學健身的原則,為鍛煉者提供的量化指導方案。它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科學鍛煉的一種形式。在有效的運動處方的指導下進行鍛煉可以達到健身或治療的效果。

運動療法操作流程:

運動療法是為了緩解癥狀或改善功能而進行全身或局部的運動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療法的主要方法之一。運動療法是針對某項疾病,具有明確醫療目的的一種主動性休閑運動,一種醫療方法。目前運動療法已在國內外醫療界得到廣泛采用,并是病人康復、治療過程的一個重要措施。

一、傳統的運動療法包括主被動運動,等張、等長和等速收縮。

主要治療可歸納為:

(1)維持關節活動度;

(2)增強肌力;

(3)增強肌肉的耐力;

(4)加強肌肉協調能力;

(5)增強心肺功能和全身對運動的耐力等;

二、神經生理療法

神經生理療法是以神經生理學為基礎,研究出來的治療運動功能障礙的方法。主要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患后的運動功能障礙。

適用范圍:

(1)運動器官傷病,骨和關節損傷及其后遺功能障礙、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腰腿痛、脊柱畸形及扁平足等。

(2)內臟器官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恢復期)、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肺結核、矽肺、潰瘍病、內臟(腎、胃)下垂、習慣性便秘、子宮位置不正、盆腔炎等。

(3)代謝障礙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病。

(4)神經系統疾病:各種原因(創傷性、炎癥性、腦血管意外)所致癱瘓、神經衰弱、腦震蕩后遺癥等。

(5)各種手術

運動療法禁忌癥

1.發熱、全身狀況嚴重、臟器功能喪失代償期。

2.運動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嚴重并發癥,如動脈瘤、血管和神經干附近有金屬異物等。

3.癌癥有明顯轉移傾向時(但氣功療法可以考慮)

作業療法:是針對患者的功能障礙,采用有目的的、有選擇性的日常生活活動、娛樂活動、職業勞動和認知活動,對患者進行反復訓練,以維持、改善和輔助患者的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最大限度地恢復正常的家庭和社會生活的一種治療方法。其重點在于增強手的靈活性、手眼協調性、對動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以進一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治療主要包括:改善上肢協調能力的訓練、文娛治療、支具輔助具的使用指導、家具環境改造的咨詢等。服務對象主要為各種疾患或損傷導致日常生活活動、認知、社會交往能力下降患者。主要治療疾病

1、腦卒中后遺癥(偏癱)2、脊髓損傷(不完全性)3、痿病(格林-巴利綜合癥)

二、適應癥:

1、疼痛

2、關節攣縮

3、軟組織損傷

4、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導致的運動障礙

5、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運動障礙

6、循環系統的功能低下

7、內臟器官的功能低下

8、神經功能異常

三、禁忌癥

1、需絕對安靜的重癥患者

2、體溫在38℃以上

3、持續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4、發作后處于不穩定狀態的心肌梗死患者

5、安靜時血壓舒張壓120mmHg以上,或收縮壓200mmHg以上.

6、安靜時脈搏超過100次/min

7、心力衰竭失代償狀態,有心源性哮喘癥狀,呼吸困難、全身浮腫、胸水、腹水患者。

8、心肌疾患發作在

9、重癥心律不齊10日以內。

10、體位變化或運動時血壓的反應顯出異常者

11、安靜時有心絞痛發作者。

12、游離性大動脈瘤

13、手術后未拆線者

14、骨折愈合不充分

15、劇烈疼痛

16、全身性疾病的急性期

康復治療和練習中的注意事項

一、練習中的疼痛:某些功能練習會引起疼痛,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疼痛程度不重,并且在練習停止半小時之內消失,或者消退到練習前的水平,就說明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但如果疼痛劇烈不能忍受或者持續很久不能消退,說明可能發生新的損傷,就必須馬上停止練習,及時去醫院就診。

二、肌力練習的疲勞

進行肌力練習時,必須每次練習到肌肉有酸脹疲勞感,完成每一項或每次練習后充分休息2至3小時在進行下一次練習。練習中應集中精神,專注于動作及肌肉收縮的感覺。這洋既可以確保練習完成的質量,使神經能夠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與運動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同事避免注意力分散造成的危險。邊練習邊看電視或說話等是不可取的既無法達到預期的練習效果,又可能早成不必要的危險發生。

肌力的提高是關節肢體

脊柱穩定及功能提高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認真練習,才能逐漸恢復和提高功能。

三、關節腫脹

關節及肢體的輕度腫脹通常會伴隨整個練習過程,腫脹的程度不隨練習及活動量增加而增加就是正常的反應。直到關節活動角度和肢體的肌肉力量基本恢復正常,傷病局部不再有心的刺激后,腫脹才會逐漸小腿并恢復健康。腫脹突然加重時應馬上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如還是不能緩解及時就醫。

四、遺忘

在康復的適當時候就應該學會遺忘。當功能基本恢復后,不要過分關注傷病或手術肢體局部的細微感覺。過分關注只會加重心里負擔,使很多本來可以進行的活動不敢去做,造成心因性的功能障礙。

五、動靜結合

除手術或病損肢體根據情況應該使當地制動和保護外,身體的其他部位應該盡可能的多的活動和練習。才能確保身體的基礎素質不會下降太多太快,并且能提高正格身體的循環和代謝水平,促進手術或病損局部的康復。

六、練習強度

關節及關節附近手術后,通常在術后早期不宜過多活動關節,更不應該以反復活動的方式作為練習來提高活動度和靈活性。否則記憶造成關節腫脹和積液,影響組織愈合及功能恢復。同時可能由于過渡的刺激使創傷和炎癥積累,造成異位骨化等嚴重后果。靈活性是隨著被動關節活動度的改善,以及關節周圍相關組織延展性的恢復,才能逐漸提高的。

七、摒棄

養病的觀念

傷筋動骨100天,是民間廣泛流傳的一句關于養病養傷的俗語,但現代科學的研究辨明,這不一定是正確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同事還有3分治7分養的說法。所謂楊應理解為康復,即科學的養。因為對于人的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等運動系統來說,狼嚎的工呢個來字于適當的功能練習。個過渡的臥床靜養只能加重傷病肢體的肌肉萎縮,造成關節粘連。壓瘡。深靜脈血栓。靜脈炎,人體對肢體位置和運動的感覺能力下降,協調性下降。肢體功能持續下降等不良后果。同時由于整體的活動量減少,身體的臟器功能也衰退。所以不僅傷病的肢體必須進行適當的功能聯系外,身體其他部位也應進行練習,以保持良好的整體身體素質,促進局部損傷的恢復。同時,能夠獨立完成的日常的生活活動,也不依賴他人的幫助,以免身體功能的進一步衰退。

篇2:康復治療診療方案

康復治療診療方案

運動療法:分為傳統運動療法和神經生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利用運動的方法,對身體的功能障礙和功能低下,起到預防、改善和恢復作用的一種特殊療法。是以患者主動參與為主,提高個人的活動能力,增強社會參與的適應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的一種重要的康復治療手段。

運動療法的實施是通過制訂運動處方來進行的

運動處方是在身體測評的基礎上,根據鍛煉者身體的需要,按照科學健身的原則,為鍛煉者提供的量化指導方案。它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科學鍛煉的一種形式。在有效的運動處方的指導下進行鍛煉可以達到健身或治療的效果。

運動療法操作流程:

運動療法是為了緩解癥狀或改善功能而進行全身或局部的運動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療法的主要方法之一。運動療法是針對某項疾病,具有明確醫療目的的一種主動性休閑運動,一種醫療方法。目前運動療法已在國內外醫療界得到廣泛采用,并是病人康復、治療過程的一個重要措施。

一、傳統的運動療法包括主被動運動,等張、等長和等速收縮。

主要治療可歸納為:

(1)維持關節活動度;

(2)增強肌力;

(3)增強肌肉的耐力;

(4)加強肌肉協調能力;

(5)增強心肺功能和全身對運動的耐力等;

二、神經生理療法

神經生理療法是以神經生理學為基礎,研究出來的治療運動功能障礙的方法。主要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患后的運動功能障礙。

適用范圍:

(1)運動器官傷病,骨和關節損傷及其后遺功能障礙、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腰腿痛、脊柱畸形及扁平足等。

(2)內臟器官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恢復期)、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肺結核、矽肺、潰瘍病、內臟(腎、胃)下垂、習慣性便秘、子宮位置不正、盆腔炎等。

(3)代謝障礙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病。

(4)神經系統疾病:各種原因(創傷性、炎癥性、腦血管意外)所致癱瘓、神經衰弱、腦震蕩后遺癥等。

(5)各種手術

運動療法禁忌癥

1.發熱、全身狀況嚴重、臟器功能喪失代償期。

2.運動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嚴重并發癥,如動脈瘤、血管和神經干附近有金屬異物等。

3.癌癥有明顯轉移傾向時(但氣功療法可以考慮)

作業療法:是針對患者的功能障礙,采用有目的的、有選擇性的日常生活活動、娛樂活動、職業勞動和認知活動,對患者進行反復訓練,以維持、改善和輔助患者的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最大限度地恢復正常的家庭和社會生活的一種治療方法。其重點在于增強手的靈活性、手眼協調性、對動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以進一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治療主要包括:改善上肢協調能力的訓練、文娛治療、支具輔助具的使用指導、家具環境改造的咨詢等。服務對象主要為各種疾患或損傷導致日常生活活動、認知、社會交往能力下降患者。主要治療疾病

1、腦卒中后遺癥(偏癱)2、脊髓損傷(不完全性)3、痿病(格林-巴利綜合癥)

二、適應癥:

1、疼痛

2、關節攣縮

3、軟組織損傷

4、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導致的運動障礙

5、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運動障礙

6、循環系統的功能低下

7、內臟器官的功能低下

8、神經功能異常

三、禁忌癥

1、需絕對安靜的重癥患者

2、體溫在38℃以上

3、持續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4、發作后處于不穩定狀態的心肌梗死患者

5、安靜時血壓舒張壓120mmHg以上,或收縮壓200mmHg以上.

6、安靜時脈搏超過100次/min

7、心力衰竭失代償狀態,有心源性哮喘癥狀,呼吸困難、全身浮腫、胸水、腹水患者。

8、心肌疾患發作在

9、重癥心律不齊10日以內。

10、體位變化或運動時血壓的反應顯出異常者

11、安靜時有心絞痛發作者。

12、游離性大動脈瘤

13、手術后未拆線者

14、骨折愈合不充分

15、劇烈疼痛

16、全身性疾病的急性期

康復治療和練習中的注意事項

一、練習中的疼痛:某些功能練習會引起疼痛,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疼痛程度不重,并且在練習停止半小時之內消失,或者消退到練習前的水平,就說明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但如果疼痛劇烈不能忍受或者持續很久不能消退,說明可能發生新的損傷,就必須馬上停止練習,及時去醫院就診。

二、肌力練習的疲勞

進行肌力練習時,必須每次練習到肌肉有酸脹疲勞感,完成每一項或每次練習后充分休息2至3小時在進行下一次練習。練習中應集中精神,專注于動作及肌肉收縮的感覺。這洋既可以確保練習完成的質量,使神經能夠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與運動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同事避免注意力分散造成的危險。邊練習邊看電視或說話等是不可取的既無法達到預期的練習效果,又可能早成不必要的危險發生。

肌力的提高是關節肢體

脊柱穩定及功能提高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認真練習,才能逐漸恢復和提高功能。

三、關節腫脹

關節及肢體的輕度腫脹通常會伴隨整個練習過程,腫脹的程度不隨練習及活動量增加而增加就是正常的反應。直到關節活動角度和肢體的肌肉力量基本恢復正常,傷病局部不再有心的刺激后,腫脹才會逐漸小腿并恢復健康。腫脹突然加重時應馬上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如還是不能緩解及時就醫。

四、遺忘

在康復的適當時候就應該學會遺忘。當功能基本恢復后,不要過分關注傷病或手術肢體局部的細微感覺。過分關注只會加重心里負擔,使很多本來可以進行的活動不敢去做,造成心因性的功能障礙。

五、動靜結合

除手術或病損肢體根據情況應該使當地制動和保護外,身體的其他部位應該盡可能的多的活動和練習。才能確保身體的基礎素質不會下降太多太快,并且能提高正格身體的循環和代謝水平,促進手術或病損局部的康復。

六、練習強度

關節及關節附近手術后,通常在術后早期不宜過多活動關節,更不應該以反復活動的方式作為練習來提高活動度和靈活性。否則記憶造成關節腫脹和積液,影響組織愈合及功能恢復。同時可能由于過渡的刺激使創傷和炎癥積累,造成異位骨化等嚴重后果。靈活性是隨著被動關節活動度的改善,以及關節周圍相關組織延展性的恢復,才能逐漸提高的。

七、摒棄

養病的觀念

傷筋動骨100天,是民間廣泛流傳的一句關于養病養傷的俗語,但現代科學的研究辨明,這不一定是正確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同事還有3分治7分養的說法。所謂楊應理解為康復,即科學的養。因為對于人的骨骼。關節。肌肉。韌帶等運動系統來說,狼嚎的工呢個來字于適當的功能練習。個過渡的臥床靜養只能加重傷病肢體的肌肉萎縮,造成關節粘連。壓瘡。深靜脈血栓。靜脈炎,人體對肢體位置和運動的感覺能力下降,協調性下降。肢體功能持續下降等不良后果。同時由于整體的活動量減少,身體的臟器功能也衰退。所以不僅傷病的肢體必須進行適當的功能聯系外,身體其他部位也應進行練習,以保持良好的整體身體素質,促進局部損傷的恢復。同時,能夠獨立完成的日常的生活活動,也不依賴他人的幫助,以免身體功能的進一步衰退。

篇3: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20xx年05月31日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煙草業干擾”,口號是“生活遠離煙草,生命擁抱春天”。我中心根據區疾控通知要求,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特制定大托醫院20xx年5。31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的重點普及煙草危害知識,開展控煙干預,以喚起人民群眾勸阻吸煙以及主動戒煙,進一步倡導人們摒棄不良習慣,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05月31日

三、活動內容與方式

  1、在醫院大門口設置宣傳咨詢臺、宣傳橫幅,向過往行人發放控煙宣傳資料。

  2、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警示牌,在門診、接診室、病房走廊等處張貼懸掛禁煙標志,向全院工作人員進行禁煙宣傳。

  3、向住院病人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醫學知識,告誡病人及家屬禁止在院內吸煙。

  4、發動全體醫務人員在工作、診療活動中,適時主動地向病人及家屬宣傳吸煙的危害性,積極勸阻在禁煙區域內的吸煙行為。

  5、積極創建無煙醫院。

四、活動要求

  活動結束后,將工作的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附]

5、31世界無煙日宣傳資料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對人們及環境的危害。目的在于警醒世人吸煙有害健康,呼吁人們放棄煙草,為人類自己創造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今年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警惕煙草業干擾控煙,口號是生命與煙草對抗。

  吸煙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對他人造成危害,特別是對青少年,大多數青少年在不同場合被動吸煙。由于青少年正在生長發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吸收外界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

  吸煙損害大腦,使思維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和工作,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心理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煙者減低10。6%。吸煙對青少年危害更大,15歲以下開始吸煙者其死亡率為19。68;20-24歲為10。08;25以上為4。08。說明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就越高。

  吸煙危害健康!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我們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拒絕香煙,爭做無煙青少年!同時我要呼吁:為了大家的健康,不要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發表的一項聲明中指出:“如今煙草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二大殺手,吸煙所產生的破壞比非典和最近的海嘯還要嚴重,如果維持當前的趨勢不變,到20xx年,每年將有100萬人因吸煙而過早去世。”既然煙草有如此可怕的危害,為什么有眾多的人吸煙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令人上癮,使人對它產生依賴,不容易戒掉;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人還沒有把吸煙看成是一個丑陋的,既害人又害己的惡習。相反,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派頭,很瀟灑的事情。因此,吸煙的人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人們對它的依賴也越來越強。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煙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香煙消費國。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煙是由中國人一口一口吸掉的。而在我國的煙民中,青少年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對青少年來說,吸煙的危害遠比想象中大得多,不僅會導致很多疾病,還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這是因為青少年正處于身體迅速成長發育的階段,身體的各器官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對各種有毒物質的抵抗力不強,受煙霧的毒害也就更深,甚至可以導致早衰,早亡。吸煙還可能使青少年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不良行為,甚至引發犯罪。反吸煙已成為我國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國政府提出了在今后25年中,將我國的煙民總數減少1。1億的總體目標。

  為了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更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呼吁:全體同學都要自覺地遠離香煙,并勸說吸煙的親友盡量戒煙。畢竟,香煙對我們有害無益;畢竟,沒有煙霧的空氣會更加清新,沒有煙草的生命會更加絢爛!

  然而,就在去年的今天,一項針對青少年煙草使用情況的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有20%以上的初中生嘗試過吸煙,近92%的學生認為吸煙肯定會損害健康,但仍有22%的男生和4%的女生表示可能或肯定會在今后吸煙。青少年吸煙在中國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吸煙是造成世界人口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國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公共衛生問題。資料顯示:成年人吸煙始于兒童期。1996年全國吸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5歲-19歲青少年吸煙率為9。7%。青少年吸煙的年齡從1984年的22。4歲提前到19。7歲。控制青少年吸煙,阻止他們加入到吸煙大軍的行列,是社會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學校是影響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場所。教師的吸煙態度和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示范和引導作用。為做好控制青少年吸煙的工作,政府在全市開展了以創建“無吸煙學校”為切入點,從教師的吸煙行為入起,通過開展多種教育活動,提高教師健康知識知曉率,控制在學校的吸煙行為,使適合戒煙的教師逐漸戒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先后有135所中小學被命名為“無吸煙學校”。“無吸煙學校”是指:在校園內(包括教室、會議室、走廊、廁所、操場等)的任何地方無人吸煙;學校不設煙具,不用香煙招待客人;對來訪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為了摘掉煙草大國的帽子,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大聲吶喊:不要讓煙霧籠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