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一日活動計劃
小班一日活動計劃
一、晨間自由活動:自選玩具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積極參加晨間活動的興趣。
2.樂意和同伴合作游戲,體驗交流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桌面玩具、小臉盆
活動過程:
1.熱情接待幼兒,做好幼兒的二次晨檢工作。
2.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桌面玩具,和同伴一起玩耍。
3.孩子玩玩具的情況教師隨時關注,并引導孩子們互相交流和分享,如果有時間隨時記錄孩子的表現。
4.點評總結:某某某玩玩具有自己的想法,和好朋友合作的很棒,以后玩這種玩具時多用心一定能玩出更有創意的方法,我們要給******貼上紅點!
5.教師和幼兒一起收拾整理桌面玩具,引導幼兒將玩具擺放整齊。
二、早鍛煉:跳圈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立定跳遠,鍛煉幼兒的腿部肌肉力量發展幼兒的協調。
2.培養幼兒的創造性,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體操圈若干(同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跟隨教師兩手握圈開汽車進入活動場地,做圈操及活動關節的準備動作。
2.基本部分:練習立定跳遠動作
(1)教師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屈膝擺臂。蹬地起跳,輕輕落地。保持平衡)
(2)教師帶領幼兒分步驟練習,重點放在起跳和落地上。
(3)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練習和四散練習,重點糾正個別幼兒動作。
3.游戲:小兔跳圈
(1)教師講解并示范玩法:幼兒將圈擺成一條長龍,幼兒雙手做小兔的耳朵,一個接一個的連續跳圈。
(2)幼兒跟著教師一起扮演小兔跳圈。
4.結束部分
(1)圈的一物多玩:教師鼓勵幼兒動腦筋玩圈,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2)幼兒拿圈開火車下場。
三、晨間談話:春天來啦
活動目標:
1.利用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眼睛里的春天。
2.知道春天里開花、發芽的植物如:柳樹、桃花、油菜花、豌豆花等。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說說上學路上和小區里樹木、花草的變化,能用語言表達眼里看到的春天。
2.和孩子們討論一下春天里有哪些花和樹,他們是什么樣的。
四、集中教育活動:小班數學活動《朋友你好》
設計意圖:本教材選自小班主題《好伙伴》,(^.q
--------------------------------------------------------------------------------
u4M小班幼兒的好奇心較強,對新事物的探索欲望較強,由此,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年根據《新綱要》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積極地,主動地去探索各種事物,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由此,我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堂《朋友你好》的數學活動,讓幼兒能夠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到實踐中去。小班下學期,幼兒通過數學活動的學習,已初步掌握了點數5以內的數。但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于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這就要求活動要盡量與他們自身的日常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雖說幼兒運用視覺感受數量的能力比較強,但其他感覺器官感受性相對較弱。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一課程。以游戲找朋友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關注、捕捉生活中能觸及的數字信息,使幼兒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數學經驗,全方位地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數量,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好育園博客(U/J7}7B#`f4rDq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5以內兩組物品數量的多少,學習用“去1”、“添1”的方法使兩組物品一樣多。
2.樂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現,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黑板、小羊和草、小熊和魚的圖片各5張。
幼兒用:貼有小貓的盤子12只,小魚夾子若干,點心操作材料12份,膠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給貓媽媽送禮物
1.引導:貓媽媽生了幾只貓寶寶,我們每人準備兩盤香噴噴的魚作禮物去她家看望貓寶寶吧!(每盤夾四條魚)
指導語:小貓吃三條魚,大貓吃五條魚,看看你得盤子上有幾個點,你的貓就吃幾條魚。
2.教師檢驗是不是人人都數對點數和小魚了,體驗一一對應。
二、貓媽媽請朋友吃點心
1.引導:綿羊一家來了5只小羊,貓媽媽請他們吃草,貓媽媽咚一下放下了草,就去招待別的客人了(小羊整齊的排列,骨頭無序的擺放)(5只小羊、4叢草)
2.幼兒操作:請一個小朋友幫貓媽媽把草分分好。一一對應排列,引導幼兒比較,發現少了一叢
提問:貓媽媽拿來的草和小羊一樣多嗎?怎么辦?
引導幼兒觀察嘗試用“添1”的方法使小狗和骨頭一樣多。
3.狗熊一家來了4只小熊,貓媽媽為他們準備了魚。貓媽媽咚的一聲放下魚,又去招待別的客人了。(熊有序排列,魚無序擺放)
幼兒操作:請一個小朋友幫貓媽媽把魚分分好。一一對應,引導幼兒比較,發現多了一條。
提問:貓媽媽拿來的魚和小熊一樣多嗎?怎么辦?
引導幼兒用觀察嘗試用“去1”的方法使小熊和魚一樣多。
三、幫貓媽媽分一分
1.出示粘貼板,教師介紹規則
師:貓媽媽還給客人準備了禮物(出示黏貼板),給小動物準備了食物、還有小盤子裝禮物,讓小朋友來看一下貓媽媽分對了嗎?是多了還是少了?教師邊說邊演示介紹材料。每個盤子放一個點心。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指導語:有幾個盤子就要裝幾份禮物;有幾個小動物就要給幾份食物,數一數,一樣多了嗎?請檢查好的小朋友把貓媽媽的禮物放到黑板上,可以等小動物來拿。
3.完成的幼兒將點心放到黑板上,教師與幼兒共同檢驗。
師:小兔來了;來看看他們的禮物,一個盤子一份禮物,四個盤子四分禮物;一只兔子一個蘿卜,四個兔子四個蘿卜,都對了,謝謝小朋友幫助貓媽媽。
四、回家幫助媽媽整理。
今天我們學會了幫毛媽媽整理物品,回去也幫媽媽整理整理吧!
五、課間操:
活動目標:
1.學習聽著音樂有節奏的模仿老師的動作,知道動作有力與大家保持一致。
2.積極參與做操,體驗早操活動帶來的樂趣。
指導要點:
1.教師用語言動作提醒幼兒積極參與做操,感受活動的樂趣。
2.能仔細聽音樂并模仿老師做動作,在做早操的時候能做到動作有力、整齊,與同伴保持一致。
六、生活活動: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飲水機取放溫開水的方法,能有序地排隊喝水。
2.知道洗手前應推高袖口,以免水弄濕衣物,洗手時應放小水,不浪費水。
指導要點:
1.提醒幼兒接水時,注意冷熱水量和先后的控制,以免燙手或喝不完浪費水。
2.觀察幼兒洗手情況,是否手心手背搓干凈,是否在水槽中將水甩干等等,并隨機指導。
七、游戲活動:音樂游戲《碰一碰》
活動目標:
1.會唱歌曲《碰一碰》,能聽音樂合拍地游戲。
2.啟發幼兒創編不同的相互觸摸的動作,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碰一碰》音樂、韻律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幸福拍手歌》。
教師:“音樂已經響起了,小朋友快快站起來,我們一起做游戲吧!”
二、嘗試與同伴進行互動游戲,體驗身體接觸的快樂。
1.教師:老師今天想和你們玩一個“碰一碰”的游戲。這個游戲要兩個人才能玩,所以我要先找一個好朋友。
教師唱:“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唱完后叉腰站到某一小朋友面前。)
教師:現在,誰是我的好朋友?
(教師右手叉腰,伸出左手來問“碰哪里”,鼓勵幼兒回答“小手碰小手”。)
教師:我的小手已經伸出來了,怎么碰呀?
(教師和選中的幼兒相互拍一下手。)
2.再次示范。
教師再一次找新朋友。教師停在某一幼兒面前時,故意停頓,讓全體幼兒問“碰哪里”,教師回答“小手碰小手”,并與幼兒互相拍一下手。
(重復第三次游戲。)
3.交流小結。
教師:剛才老師是怎么玩游戲的?我們先是唱“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然后是你們來問我“碰那里”,老師來回答“小手碰小手”。這樣我們就可以碰一碰了。“那你們會玩這個游戲嗎?誰來試一試?”
4.個別幼兒嘗試。
在提問、回答處暫停,讓全體幼兒分清楚誰問誰答。教師可請幼兒換一個朋友再玩,結束時,可突然改變口令如“鼻子碰鼻子”。
(提醒幼兒來問“碰哪里”,教師回答“鼻子碰鼻子”)
5.再次交流小結。
教師:一開始的時候老師和你們玩的是“小手碰小手”,后來是怎么玩的?(鼻子碰鼻子)。在我們玩“鼻子碰鼻子”時,是誰來問?(小朋友)是誰回答?(老師回答)。
6.全體幼兒嘗試。
教師:你們想玩這個“碰一碰”的游戲嗎?請你找一個好朋友一起來玩一玩。找到好朋友以后,你們一起問“碰那里”,聽到我的回答后,你們可以碰一碰。
(播放MP3音樂,幼兒一起玩游戲兩遍,鼻子碰鼻子)
三、探索各種用身體接觸的方法。
1.討論交流。
教師:剛才,我們玩了碰一碰鼻子的游戲。那么,我們還可以碰身體的哪些地方?
2.幼兒自由交流、探索。
幼兒每講到一種游戲方法,教師就帶領幼兒一起嘗試,并強調游戲規則
篇2:中班一日活動記錄(1)
中班一日活動記錄
一、晨間活動
串珠、積木、桌面游戲等各類區域游戲。
二、晨間鍛煉
早操集體游戲室外:玩球升旗儀式,國旗下談話
三、點心、點名、談話
四、教學活動
學故事《七彩蝦》唱歌(教新歌)《螃蟹歌》再復習之前學過的歌曲
五、游戲活動
桌面游戲
六、飯前游戲-----開飛機
七、午飯
八、午睡(聽完一個故事,再午睡)
九、起床、點心
十、午操
十一、游戲(室內傳聲游戲)
十二、戶外大型器械活動
十三、離園
以上是我對我所在班級-----中一班的一日活動記錄。通過一整天的觀察,我發現老師在這幾個環節中,做的是非常到位的,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學習和改進的,不管是在日后學習中,還是實施過程中,我都要更加努力,爭取做一個出色的幼兒教師。
篇3:教科研論文:游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科研論文:游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摘要:幼兒天性好動,游戲是他們的主要活動,在游戲中他們不僅收獲快樂,也能積累經驗、發展智力,因此游戲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重視游戲對幼兒的價值,將游戲貫穿于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中,如音樂、閱讀、體育等教學活動,過渡環節活動以及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動,讓幼兒在游戲的帶動下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持積極放松的情緒。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一日活動
一、游戲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指南》中提到“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游戲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主要載體,游戲是幼兒教育的主要途徑。幼兒天性愛玩愛鬧,視游戲為生命,一日活動也都以游戲為主。在游戲中不僅鍛煉了肢體動作的精準性,也讓身體變得靈活、強健;在游戲中不僅獲得了玩耍的樂趣,也在集體交往、合作中促進了其自身的社會性發展;游戲中不僅積累了人生經驗,也在創造性的游戲中豐富了想象力和探索能力。游戲是令人愉悅的、促人發展的,是遵循幼兒身心發展、滿足幼兒身心需要的,因此新時期的幼兒園都十分重視開展各種室內外的游戲活動,將游戲貫穿于一日活動之中,讓幼兒跟著游戲“動”起來,并在情緒高漲中學會知識、積累經驗、體驗快樂、收獲成長。
二、游戲在一日活動中的應用
《指南》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我們嘗試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通過游戲活動“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而幼兒因此對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興趣與參與度都令人滿意。
(一)教學活動中
1、音樂活動:創設游戲情境打造活力教學
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運用感性經驗,通過情境演示化抽象為具體,使幼兒的情感與音樂內涵相結合,幼兒因此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體悟,在此基礎上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歌唱活動“小羊”,活動一開始,教師先出示羊媽媽和小羊的卡通圖片,為幼兒創設了相關情境,幼兒們一下子就被小羊可愛的形象以及小羊和媽媽親昵的動作吸引了。然后播放音樂,讓孩子們仔細邊聽音樂中的歌詞邊觀察圖片。聽完音樂后,教師邊念歌詞邊進行相對應的肢體動作,模仿小羊咩咩叫的樣子,幼兒們在教師的引導下也開始架著羊角做吃草的動作。之后教師就讓兩個活潑點的幼兒一個扮演小羊一個扮演小羊媽媽跟著歌詞內容進行自主角色扮演游戲。幼兒們都被他們的表演吸引了,對歌詞的印象也加深了,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這首歌曲,直到結束活動。
教師通過創設貼近主題的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自主感受,自主體會,讓幼兒與情境、同伴、教師之間產生良性的游戲和情感交流,在此基礎上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音樂課堂中活動起來。
2、閱讀活動:表演繪本游戲提高幼兒興趣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嘗試將繪本內容改編成戲劇,讓幼兒以表演的形式來表達、再現繪本中的情節。在表演或觀看表演的游戲體驗中,幼兒必然對繪本內容加深了理解,降低了閱讀和理解的難度,閱讀起來自然輕松有趣。
在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閱讀之前,我準備好道具大餅和動物頭飾,在活動開始前,我給幼兒們開了個頭:小豬做了一張好大的餅,還沒來得及吃一口就累得睡著了,等他一覺醒來后發現大餅被咬了一口,是誰咬的呢?之后,幼兒們戴上帽子開始了表演:“小豬”逐一問:“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兔子”、“大灰狼”都用夸張、有趣的動作在大餅上咬了一口,而其他觀看的幼兒也對各種動物的表演印象深刻。表演完之后,我問大家:“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不同的動物牙齒都長得一樣嘛,他們咬過的牙印又是怎么樣的呢?帶著疑問開始了尋求答案的閱讀之旅,認真觀察圖片,從而了解了不同動物的嘴巴和牙齒的區別。
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體驗和感性認識,之后教師的提問讓他們的閱讀有了明顯的目的性,因此利用表演游戲,先演后讀既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又提升了閱讀的效果。
3、體育活動:增加游戲情節創新運動內容
在體育活動時,活動的內容容易一成不變,那么再有趣的游戲也會讓人覺得枯燥、無趣。教師要敢于打破常規,勇于創新,積極探索有利于提高幼兒體育興趣和實踐能力的游戲活動,這將保持幼兒對體育的新鮮感。
“追躲”是戶外體育活動中經常開展的進行身體鍛煉,促進身心發展的重要活動之一,但這種活動簡單單調,不易引起或長時間保持幼兒游戲熱情。對此,我想到了增加游戲情節,讓幼兒邊游戲邊進行體育鍛煉。我先給幼兒們創設了這樣一個游戲情節:“小兔子”要去森林里采蘑菇,可是去采蘑菇的路上有個隧道,里面住著只“大灰狼”,“大灰狼”會隨時醒來抓“小白兔”,只有跑的比“大灰狼”快才能達到安全地帶采到蘑菇。在這樣的情境中,幼兒們都興致勃勃的參與到游戲中,并認真有序的穿越“隧道”,“大灰狼”醒來就開始逃跑,逃到了安全地才開開心心去“采蘑菇”了。
新的游戲情節給幼兒新鮮感,參與的欲望和積極性大增。因此,教師在幼兒園戶外體育的組織中,應該注重創設寬松有趣的游戲環節,讓幼兒與游戲、同伴、教師之間產生良性的情感交流,在此基礎上充分調動幼兒體育活動的主動性。
(二)過渡環節:組織手指游戲避免消極等待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過渡環節需要部分或者全體幼兒等待,如幼兒來學上學離園回家的時間不一,用餐進度不一,這些時間段的管理較為松散,幼兒自身狀態也較為放松,常規觀念比較淡,稍不注意就出現失控現象,既增加了管理難度,又容易形成安全隱患。此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操作,娛樂性強又相對安靜,活動量小,使幼兒動靜結合的手指游戲,以迅速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放松心情,穩定情緒以避免出現消極等待。
手指游戲種類豐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時間、場地、人數等條件的限制,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很大的靈活性。如“手指變變變”、“數數”、“手影游戲”等手指游戲。手影游戲是一種獨特又簡便的藝術形式,不要復雜的設備,只要在燭光、燈光,或是在陽光下用手做一些簡單的形狀,投影在背景上就會出現非常形象有趣的畫面,通過手勢的變化,創造出種種事物的形象。
在過渡環節開展的小游戲必須所需材料簡單、人數靈活、場地自由,幼兒無需過多的準備,隨時都可以在過渡的點滴時間內自由玩耍。最為重要的是,這些游戲要符合幼兒的興趣,易于操作,以吸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并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還可以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和體驗,安撫幼兒煩躁、激動的情緒,把他們的狀態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
(三)隨機開展:巧設多元游戲實現無形教育
幼兒園的其他時間,如進餐環節、餐后集體散步時間也可以根據時機和需要隨機開展多元化的游戲,利用各色游戲將行為習慣、文化知識滲透其中,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在排隊吃飯時間,我就讓幼兒們玩起了音樂游戲《吃飯歌》:“小寶寶吃飯了,小手快點洗洗好,細細嚼慢慢咽,一粒一粒不浪費!”通過游戲,教育他們要養成餐前洗手講究衛生,吃飯要細嚼慢咽不慌不忙的好習慣,并讓他們樹立珍惜糧食不浪費的美好品德。吃完飯后,可以播放《漱口、擦嘴歌》,讓他們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跟著節拍游戲,在游戲中潛移默化了要養成良好的餐后習慣,及時漱口擦嘴,保持口腔衛生,保護牙齒健康的教育思想。
在小班,每到孩子們進餐時,教室里經常是一片狼籍,不是這里菜碗翻了,湯碗倒了,就是那里兩手一弓等著老師喂。于是,我們馬上開展了“寶寶自己吃”“小碗扶扶牢”的游戲活動,在看圖講述中,教師將教學活動中的兒歌《羞羞羞》進行了改編:“小鴨自己吃飯飯,棒棒棒。小貓自己吃飯飯,棒棒棒。小猴自己吃飯飯,棒棒棒。寶寶要媽媽(老師)喂,羞羞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情況有針對性的自編兒歌,例如:“小飯碗,扶扶牢;不掉飯,不掉菜;一口一口吃飯飯。”結合這些兒歌游戲,在孩子們進餐中,教師還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勵孩子們自己吃,不挑食。如:“你的牙齒真厲害!”“寶寶真像一只小老虎!”等語言刺激,一段時間后,孩子們的吃飯問題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菜打翻、掉飯粒的現象少了,而且挑食的現象也很少,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可見,將簡單有趣的游戲可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隨機開展,有助于幼兒建立規則意識,規范自己的行為,形成自理能力和習慣。
三、結語
游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它對教師在幼兒中組織有效教學,規范行為,養成習慣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同時對幼兒自身的身體和智力發展也有促進作用,因此對游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合理運用的實踐研究具有現實意義,更需要深入研究,以便教師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合理安排游戲,充分體現游戲的意義和價值,讓幼兒在游戲中收獲快樂,體驗成長。
參考文獻:
1、楊哲《論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有效實施》[J].神州旬刊,**.2.
2、戴飛《以游戲形式優化小班幼兒的一日活動》[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