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規范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作業書寫策略》心得體會
經過兩個月的學習,我發現我教的班級有部分學生在寫作業時經常是敷衍了事,只圖速度不求質量,令我很是煩惱。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收獲很多。
一、寫作業時,教師要明確數學作業書寫要求。
①規范漢字、數字及數學符號的書寫。數學作業中漢字、數字、數學符號的書寫要美觀工整,書寫時漢字與數字、數學符號間距離要適中。要正確使用數學符號,小學低年級數學中會經常用到數學運算符號“+-×÷”其中“+”號和“×”很多學生要寫錯,不是因為不分區分,而是寫的潦草看錯。
②規范作業格式。不同類型的作業有不同的格式要求,但每種規范格式教師要嚴格要求。如:數學豎式分行寫,位數對齊,加減乘式下的橫線要畫直,與橫行平行,低年級要求用直尺助畫,不是一次算完的,第二道橫線與第一道橫線等長;除號橫線也在與橫行線平行,左斜線角度適中,各題要大體一致。數學練習本上作業,一律要求學生抄寫題目,抄明題號及要求,特別是應用題題目要求抄寫端正工整,不漏標點,做到專心抄寫,這樣有利于學生邊抄題邊思考,提高解題水平。其演算式的書寫要略低于題目,并且一行行對整齊,答案應獨立一行對齊書寫。遞等式計算的題目,按題目運算順序逐步運算,等號右端與原題目左端對齊,每步等號長短大小一樣并對齊。在小練習本做數學作業時每做完一小題都要隔開一行,接著做第二小題,每次作業的錯題訂正要寫在老師批改處隔開一行,并注明“訂正”兩字。若做下一次作業應再隔開兩行再寫。
二、注重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規范書寫”的樂趣。
作業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一種方式,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優秀數學作業的展評
選出班中優秀的數學作業進行展評,可以通過PPT、也可以投影或貼在墻讓學生學習。同時教師強調為什么他們的作業能展示:數字寫的漂亮、格式正確、拿尺連線等,讓其他學生明確自己哪些地方還寫得不夠好,只要下次按照要求做,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業。
2.及時生動的評價
學生在做作業時教師及時巡視,發現書寫規范的學生要及時表揚,比如說“你的字寫得真漂亮,大大的。”“你不僅會正確畫出圓圈的數量,面畫的圓圈都像排著隊,讓老師一看就知道是多少了”。及時表揚同時還可以進行小小的獎勵,比如貼笑臉、發五角星等,讓其他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規范作業書寫很喜歡,引導他們自覺認真書寫。
篇2:學習《規范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作業書寫策略》心得體會
經過兩個月的學習,我發現我教的班級有部分學生在寫作業時經常是敷衍了事,只圖速度不求質量,令我很是煩惱。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收獲很多。
一、寫作業時,教師要明確數學作業書寫要求。
①規范漢字、數字及數學符號的書寫。數學作業中漢字、數字、數學符號的書寫要美觀工整,書寫時漢字與數字、數學符號間距離要適中。要正確使用數學符號,小學低年級數學中會經常用到數學運算符號“+-×÷”其中“+”號和“×”很多學生要寫錯,不是因為不分區分,而是寫的潦草看錯。
②規范作業格式。不同類型的作業有不同的格式要求,但每種規范格式教師要嚴格要求。如:數學豎式分行寫,位數對齊,加減乘式下的橫線要畫直,與橫行平行,低年級要求用直尺助畫,不是一次算完的,第二道橫線與第一道橫線等長;除號橫線也在與橫行線平行,左斜線角度適中,各題要大體一致。數學練習本上作業,一律要求學生抄寫題目,抄明題號及要求,特別是應用題題目要求抄寫端正工整,不漏標點,做到專心抄寫,這樣有利于學生邊抄題邊思考,提高解題水平。其演算式的書寫要略低于題目,并且一行行對整齊,答案應獨立一行對齊書寫。遞等式計算的題目,按題目運算順序逐步運算,等號右端與原題目左端對齊,每步等號長短大小一樣并對齊。在小練習本做數學作業時每做完一小題都要隔開一行,接著做第二小題,每次作業的錯題訂正要寫在老師批改處隔開一行,并注明“訂正”兩字。若做下一次作業應再隔開兩行再寫。
二、注重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規范書寫”的樂趣。
作業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一種方式,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優秀數學作業的展評
選出班中優秀的數學作業進行展評,可以通過PPT、也可以投影或貼在墻讓學生學習。同時教師強調為什么他們的作業能展示:數字寫的漂亮、格式正確、拿尺連線等,讓其他學生明確自己哪些地方還寫得不夠好,只要下次按照要求做,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業。
2.及時生動的評價
學生在做作業時教師及時巡視,發現書寫規范的學生要及時表揚,比如說“你的字寫得真漂亮,大大的。”“你不僅會正確畫出圓圈的數量,面畫的圓圈都像排著隊,讓老師一看就知道是多少了”。及時表揚同時還可以進行小小的獎勵,比如貼笑臉、發五角星等,讓其他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規范作業書寫很喜歡,引導他們自覺認真書寫。
篇3:骨干老師培訓班數學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維
依據**市骨干教師的整體培訓精力,遵守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成長法則,浸透“教學科研型”人才培育的教育理念,充足應用中國教育學會、市教科所、區教培核心資源,保持按需施教,學、研、用聯合,凸起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和進步性,摸索優質、高效、開放的培訓模式,以“研究課堂教學、尋求高效教學”為主要實踐內容的教師文化;領導學生自動地與教學實際對話、與骨干班成員對話、與自我對話,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從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學生、教師的行動;從重組織運動到重在培養研究狀況;從關注狹窄教訓到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盡力造就適應21世紀教育改造和新課程實行須要,存在現代教育素質能力和翻新精神的**市小學數學骨干教師,以促進我市小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推進我市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二、工作目的
1、研究課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深入實踐,晉升教師的素質和實踐智慧。
3、連續發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4、經驗重組,促進骨干教師回學校后對校本教研的縱向發展。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師德素養”為中心。詳細分為以下三大板塊:1、新理念;2、理論與技能;3、課堂實踐。
1、新理念
懂得社會跟時期對教師的請求,進行教師職業道德、心理培訓,提高參培教師的職業涵養,增進進先生的成長。
2、實踐與技巧。
針對數學學科的特色,進行現代教育理論、相干學科常識、課堂教養技能、課堂察看技巧、古代教導技術等內容的培訓,進步參培老師理論文明素養,開辟視線,確破現代數學教學觀點,加強理論思維水溫和自我發展才能。
3、課堂實踐。
學員深刻到各個學校,通過課堂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慣例,追隨指導教師聽隨堂課,在領導教師的指點下備課、說課、評課,每人至少上一節研究課。
四、研究方法
利用課堂視察技術,改進行為的行為研究為主要辦法。以“問題”為中心,將課堂中的問題轉化為專題,整合相關資源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五、研究道路
(一)專題研究課
采用“舉動教育”模式開展工作,專題研討“**教師大比武”的各種課題。以課例為載體,強調專業引領和行為跟進,通過骨干班學員共同研究,來改良教師的課堂教學。
第二階段的專題研究課重要從以下多少個步驟發展研討:
1、由“**區教師大比武”上交的預賽中提拔出研究的課例;
2、分成26個培訓班學習小組,裝備導師,并和加入賽課的教師隨機抽簽造成“學習獨特體”;
3、針對抽取的課例研究并繚繞主題,學科組進行群體研究,構成同課異構研究計劃;
4、“學習共同體”根據研討內容,撰寫課堂教學反思,上傳博客圈;
5、由學員組長招集組員對活動進行總結,指定推舉組員就每次活動進行專題綜述。
(二)課堂問題研究方法門路
以“**區數學教師大比武”的課例為研究載體,研究這些課例中產生的事件或存在的景象,以迷信的立場、應用科學的方式及教育學、心理學原理,進行當真的考察、研討、剖析,力求探究事件或現象背地的實質起因,從而改進課堂中的教師行為以及與課堂相關的組織治理行為。
1、多情勢經驗重組。提倡團隊研究,形成“**骨干教師學習共同體”,共同體由三方面的職員組成,一為教培中央根據“**教師大比武”發生的26名總決賽參賽選手及其本校的學科教研組,二為在**區參加培訓的“**市骨干教師數學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個團隊,三為選取的**區數學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該共同體的導師。由“學習共同體”抽取課題落后行優化組合,進行校本研修,環繞課題進行上課及以上課為中央的教學設計、說課、評課、撰寫教學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動,突出“**市骨干教師培訓”研究的團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