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學期語文復習計劃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學期語文復習計劃

2024-08-02 閱讀 5495

根據新課標理念、依據北師大教材的特點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復習計劃

第一階段:語文基礎知識的單項復習。

第二階段:閱讀和習作的復習。

第三階段:自由復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第四階段:綜合測試。

復習方法:集中復習與自主復習相結合。

復習內容:語基部分、閱讀部分和習作部分。

具體安排:

(一)語基部分

要求:全員參與,自主復習,個別強化。

依據教材和試卷內容,對字、詞語、句子方面所涉及到的項目進行歸類概括。大概分為以下幾項:

①看拼音寫詞語。

②多音字、形近字組詞

③填字組詞。

④一字組多詞。

⑤換偏旁組詞、添偏旁組詞。

⑥照樣子寫詞語、選擇近義詞填空。

⑦寫出帶有數字或意思相反相近的詞語。

⑧擴句、縮句、變化句型、修改病句

我根據學生在復習中的一些比較大的問題進行強化練習單項驗收,這樣能做到發現知識的漏洞及時彌補

(二)閱讀部分

練中有導導中有練

一、背誦和默寫

1、要求背誦的部分必須人人過關。

2、把背誦的段落交給學生,讓他們選擇易錯字、重點詞語進行按原文填空的練習。

3、默寫不可忽視的,一定要落實在筆頭上,可以進行一些小型的突擊性的默寫比賽,學生也感興趣。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1、不動筆墨不讀書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讀書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隨時用筆圈點勾畫出來。在讀不懂的地方隨時用筆作個記號,待通篇讀完后再認真思考或向別人請教。

2、勤查字典、詞典

課外閱讀時一般沒有老師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同學們很可能會遇到許多生字詞語,我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自學,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知識。

3、記筆記或寫閱讀心得

在讀書過程中,把書中優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知識。讀完書后,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啟發寫在筆記本上。這樣不僅提高了閱讀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而且還養成了勤于動筆的好習慣。

4、勤于思考,積極討論

讀完一篇文章要回過頭來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什么,還要想一想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說明什么。遇到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讓別的同學也讀一讀那篇文章,然后共同討論。發揮大家的力量,可較好地解決疑問。

我認為閱讀能力的培養在于平時的教學中形成,復習只能是一個加強、提升的過程。所以我復習的重點不是放在怎么讀,而是放在怎么審題、解題方法上。做每一道題時,我都幫助學生審清楚題目要我們做什么?怎么做?對于回答問題的訓練,我訓練學生要抓住問題的核心,找關鍵。要理解文章,從文章中去找答案,養成他們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及做題方法。

三、閱讀本冊教材,進行歸類練習

我要求學生熟讀教材并分組進行歸類:

1、內容要點歸類:可以編成填空題進行練習。

2、人物特點歸類:可以編成連線題進行練習。

3、寫作方法歸類:可以編成選擇題進行練習。

(三)習作部分

1、日記方面:

A、寫好日記:我讓學生從四個一練習寫日記

(1)一事一議(練習寫事的,把過程寫清楚)

(2)一景一描(練習寫景的,抓住景物特點)

(3)一人一寫(練習寫人的,要讓人活起來)

(4)一感一想(練習想象的,想象事實結合)

B、堅持日記交流:

每天三至五個人進行日記交流,交流日記的方法是自己讀、自己評、同學評、老師導相結合。這樣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逐漸提高習作水平,而且不乏味。

2、作文

A、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事

(1)圍繞一個意思去寫,要把步驟交待清楚。

(2)可以運用“先、然后、接下來、最后”等關聯詞語。

(3)還可以抓細節、抓動作使文章更生動。

B、按方位的變化寫景

(1)我們看到的景物不是靜止不動的一個畫面,沒有一個單純的景物,我們要注意方位的變化要交待清楚。

(2)寫各處的景物要抓住特點。

(3)注意詳略得當。

C、動靜結合寫植物

(1)文中不但要有靜態描寫,還要有動態的襯托,這樣形象才生動。

(2)運用恰當的形容詞和數量詞。

(3)運用合理的修辭方法使文章更加充實。

D、抓住特點寫動物

(1)描寫動物要抓住它的特點。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其非他物。

(2)描寫動物的外形要按順序。

(3)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的寫作手法。

3、看圖作文

(1)正確理解把握圖意:明白圖中說的是一件什么事?根據圖畫找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

(2)加入合理的想象

無論是單幅圖還是多幅圖,都是靜止的畫面,如何讓畫面活起來,使圖中的內容還原于生活呢?就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置身于當時的環境中,我們的頭腦中要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就是途中的主人公。想象在這種特定環境中所想、所言、所聞、所感。這樣的文章就會生動。

綜合復習

及時補漏,自助復習

根據學生的實際,我把前邊的單項復習進行綜合檢測,可以是單元檢測,可以是整體檢測,主要是做一些綜合練習卷子、做一些綜合試卷。

篇2:中學語文復習找提高突破點

中學語文復習,找提高的突破點

海口市第十四中學陳蔚

語文教學面臨著尷尬的現象:雖說是母語,但學生根本不重視,認為學不學都沒關系,特別是到了高三復習階段,學生寧愿花更多的時間用學理科,把語文拋到腦后。當然造成這個原因的有語文教學上的不足,但最重要是學生認為語文復習提高不快,不如花時間做數學,于是就出現了理科學生不學語文的現象。當然,高三復習階段是絕不允許有這種偏科現象的存,否則高考是將全軍覆沒。根據這種情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必須摸索出對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作法是:在進行常規復習的同時,尋找提高的突破點。

我在復習中的突破點是:

1、重視文言文閱讀

①、忠實于課本

文言文閱讀備考必須立足課本,加強積累。文言文閱讀可以說是學生的弱項,學生把它戲稱為第二門外語。但高考必考,學生也必須認真。我分析了近幾年的高考試卷,雖然高考考的文言文是課外的,但所有的文言知識的考查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對應之處,考的實詞、虛詞都可以從課文中找到影子,如文言實詞考查一般以直接解釋實詞和選擇非正確答案的題型出現,而其所列解釋義項均能在課本里找到相同的用法;虛詞往往以例句與文段選擇項結合的方式出現,這里的例句大多出自課本,即便少數不是出自課本,也一定能在課本內找到相同的用法。所以熟悉課文是必須的,讓學生在做題時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復習時,我沒有撇開課本,而是重點放在復習課本,且重點課文要學生必須要熟讀,盡量能背下來。因為文言文的語感是靠讀出來的,而能把經典文言文篇目背誦如流,這對懼怕文言文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奇跡,他們定會對這一“奇跡”驚嘆不已,而這種驚嘆也正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迸發學習激情的動力,那么文言文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②、訓練內容多樣化

多做文言文閱讀。文段選取多樣化,史傳類、議論類、抒情類及其他文學作品都要進行適度的訓練,史傳類散文已考查了多年,有可能退出高考舞臺,且文章短小的段落很難表現出傳記的人物性格而使命題者很難取舍,且考查形式缺少變化,而古代抒情性或議論性散文卻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文言閱讀試題理想的文段。當然,在復習文言閱讀的同時要高度重視課本中出現的各種文體樣式。此外,除專題訓練,每周都要用一節課的時間做一篇高考文言文閱讀的模擬題。閱讀時,在注重理解的同時,應該學會回頭看看,作錯的應及時總結。

③、相關的文言句式理解即可

在做文言文閱讀時,不常見的文言現象只需帶過,不必深究,掌握文言現象重點不在各類術語,而在于多多積累典型的例句。學生一般需要掌握的文言實詞的考查點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就行了,有些文言文的語法講不明白的,沒關系,只要學生知道這種句式如何翻譯就行了,如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等等,學生弄不明白就算了,高考考的是理解,不涉及語法。

④注意掌握答題技巧

首先要樹立整體閱讀觀念,將文言選段、試題、作者等作為一個整體看待,不作孤立的理解。特別是要認真閱讀文段,決不能脫離文段做題,更不能肢解文段,注意上下文的聯系,特別是翻譯這一題,更應該注意關鍵詞的理解。其次要注意將所考的文言知識和課內知識結合起來思考,盡量利用課本中相同的意義或用法去推斷。最后要將考題與原文一一對應,仔細排查,認真篩選,耐心做完題目,養成嚴謹的答題習慣。

2、文言名句的默寫

這個考點盡量不讓學生失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默寫是規定篇目。所以要求學生必須背熟。我一般規定學生在什么時間里背熟幾篇,就在這個時間段里檢查,背不熟的,默寫不出來的,教師就必須多下點功夫進行監督,一定讓每位學生過關。我的作法是高三第一學期把規定的篇目背熟,第二學期每節課前十分鐘進行默寫,篇篇默寫篇篇改,不允許錯一個字,然后從背誦篇目中抽出名句印發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在這題上不丟一分,可以說這是一道送分題。

3、作文

作文在語文卷中占的比重很大,寫好作文,關系到語文分數的高低。高三的作文不是在“改”而是在于“導”“用”和“評”。作文提高的突出在于:

⑴審題

作文的關鍵在于審題,題都沒審好,多好的作文也是離題。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重在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

(2)、材料。

學生的作文中沒有事例,而是在那里為某種情緒而抒發,或是議論文就在空喊口號,這樣的作文沒有可讀性。要讓學生的作文內容充實,就必須讓學生心中有材料,學會應用材料:

①、積累的材料

如感動中國的人物、與高考相關的社會熱點等等,一個班分八個小組,自己搜集材料,整理、歸納、積累。做到心中有“材”,靈活運用。

②、材料的運用

教師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讓學生學會列出觀點,或用一句話把材料概括出來。或是教師出話題,然后學生根據話題搜集材料,教師進行指導,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理解材料,運用材料?;蚴且圆牧系挠^點去搜集相關的材料,注意材料的相關性。

做法:

教師印發一些材料,每則材料上要求學生完成下列幾個問題:

a、列出材料的觀點(多元化)

b、擬二個標題

c、寫出文章的頭尾

d、學生寫文章,學會運用這些材料。

(3)平時注意細節的規范

抓字體,字體不清晰,不工整、不美觀,會影響作文的得分;抓標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題目是成功的一半;定時間,時間把握不好,會影響寫作的質量和數量,字數不夠,扣分也比較重。

語文復習并不是沒有提高的可能,關鍵是教師如何針對學生、針對學科特點,做一些確實有效的復習,找到了突破點,自然就會見成效。這樣學生在備考時就充滿了信心。

高考試卷,正確答案,高三復習,??谑?文言文

篇3:小學語文教師隨筆提高語文復習有效性

如何提高語文復習的有效性

四小李會麗

我們復習首先要從教材整體性出發,按知識體系或按單元,抓住重點與難點,考慮復習目標,使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把握,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做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緊扣住得分點。其次依據學生實際。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因村施教,使他們各有所得。實際教學活動中,就某一節課的目標而言應有所側重,不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要有計劃地將課堂復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知、能力的某一方面,從而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如何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在復習階段用最少的時間去完成課后的復習工作,達到最佳的效果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通過實踐發現,“及時回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復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回憶,對于學困生,回憶的方式最好是采用結對子的方法,兩兩合作,互相啟發、補充;回憶的線索最好按課堂程序方式,這樣可以使回憶上升到對課堂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升華,把學生的遺忘率降到極致。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回憶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其次就是及時整理錯題本。讓每個學生都準備錯題收集本,收集錯題并加以錯誤的原因分析,知道學生突出重點、難點、考點地去收集錯題,并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有意識地加強對易混、易錯部分的辨析。并使錯題收集在有限而緊張的復習階段中成為他們進行復習的重要途徑。

再次還可以利用早讀時間復習四字詞語,強化易錯的字(通過讀音或字義),先全面檢查,如:舉辦一次四字詞語填空比賽。從中找出依然有錯誤的詞語,每天與其他類型的題目作為作業。反復強化。

最后以練習為主,: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練出新花樣: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對比練習。做到: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讓學生有常學常新之感,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總之,把住一個原則:內容要“全”,習題要“精”,方法要“活”,時間要“足”。

另外在復習過程中,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求實。首先,對字詞句篇、標點等各種知識和聽說讀寫等能力培養的標準要清楚,在復習訓練中要嚴格落實“課標”中的要求。其次,復習的過程要踏踏實實,嚴格指導,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不能走過場。再次,要講求實效。復習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每一節復習課都要精心設計,精心安排,使學生每次復習都有所得,每節課都有新的收獲。

第二、要求活。機械重復是復習的大忌,應該努力避免。所謂求“活”,就是要在復習中,引導學生通過“變式、變序、綜合”的方法,把知識活學活用。在“活”中求得扎扎實實的復習效果,在“活”中提高學生的能力,在“活”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還要注意分析試卷,把握試題類型,訓練學生正確審題做題,教給審題的方法。

第三、教師要采取各種形式,讓學生去積累梳理,讓學生去訓練對照,讓學生去反思檢討,積極主動地加入到復習中來,在主動的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學語文。

第四、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也不是知識的另一種形式的再現,它的出現一定要具有深度。這種深度體現在知識上、能力上或者是語文的思維上。教師要根據學生所學的狀況把握好這一深度,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下潛”到這一深度,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復習真正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