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蘇教版小學數學優質課評比觀摩課心得體會

蘇教版小學數學優質課評比觀摩課心得體會

2024-08-02 閱讀 3725

我有幸參加《全國蘇教版版小學數學教材第五屆優秀課評比暨課堂教學觀摩會》,雖然南京氣溫驟降,陰雨連綿,但糟糕的天氣絲毫沒仃遮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熱鬧氣氛。我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聽,詳細記,用心去體會……以下是我的感受,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為期3天觀摩課活動,我們一共聽取了來自全國的15位選手的課堂評比課和6位特級教師的展示課,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名師教態自然,語言簡潔、精煉,課堂中,他們關注每一位學生,注重激發興趣,不吝嗇表揚,每一個表揚評價都恰到好處.在課堂教學設計上也各有千秋。

首先每位教師都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了特色的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數學學習世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顧夢亞老師在教學《認識千克》時通過簡單活動(愛的抱抱)導入新課,不僅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還在不知不覺中讓生感受到人的體重有輕有重,進而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有輕有重,從而引出千克這一重量單位;還有的是華德勇老師在教學《因數與倍數》時以最近熱門的全面二孩話題導入,讓生感受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進而很自然的引出在數學中,數與數在這樣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也就是本課所要研究的因數與倍數。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趣,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教學方面,讓我特別欣賞的是吳凌艷老師上的《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她注重的是整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內涵,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學具準備了多組線段,每小組研究一組線段,有的小組可以圍成三角形,有的小組不可以),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不是所有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讓學生在沖突中研究出兩條線段長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條線段不能圍成三角形,然后很自然總結出“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這一規律,接著動手畫圖驗證猜想,體現數學教學的嚴密性,特別值得我們去學習。

王恒干老師執教的活動課《樹葉中的比》,王恒干老師以大方自然的教態,親切溫和的語言,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展示出其嫻熟的教學技能和深厚的數學底蘊,完美地向全國數學專家及教師呈現了一節組織有效的綜合與實踐領域的活動課例。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計算、比較、分析,探索并發現一些常見樹葉的長與寬的比,感受剄樹葉的形狀與它的長與寬的比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積累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據分析觀念,增強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王老師的課堂詼諧幽默,激趣,引起學生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節課堂,老師教得輕松,學得愉快。

特級教師張齊華老師的《確定位置》一課,設計新穎,層層遞進,讓生自己探索船的位置,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船的方法,不斷讓孩子產生學習探究的需求,最后更是將方向與距離提升到面、線、點的高度,深化確定位置的要素,整堂課站得高、挖得深、講的透、學得好,這正是特級教師的魅力。

特級教師張冬梅老師的《小數乘整數》一課如潺潺溪水叮咚前行,沁人心脾,她不糾纏于乘法豎式如何計算,而是緊緊圍繞著如何處理小數點的這一重點展開教學與練習,對于課堂上學生產生的錯誤,采取兵教兵的方法,讓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更深刻。接著通過各種練習層層遞進的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將所看到的所學的用在平常每一節課上,潛心學習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的專業水平,讓自己的成長之路越走越寬!

篇2:春學期教學觀摩課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規范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素質培養為核心,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工學結合、理實一體、教學做合一”的課程改革指導思想,學院將于4月份開展觀摩課活動,形成“示范帶動,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二、活動目的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本項活動旨在給每位教師搭建鍛煉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充分挖掘教學特色,通過示范作用,引導每位教師專研業務、注重課程設計、形成個人教學風格,達到“人人有特色、課課有特色”的總體目標。

三、活動主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向課堂要質量。

四、活動安排及要求

第一階段:系部推薦(3月21日---4月1日)

1.為切實把此項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要求各系部首先召集授課教師座談、交流研討,互相學習;組織教師共同選取課題、進行課程設計并推選1名主講教師;

2.要求課題的選擇能夠代表各系部的教學特色,課程設計能夠體現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素質培養為核心,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工學結合、理實一體、教學做合一的指導思想,講練結合,融實踐教學于課堂;

3.授課教師應根據本課題實際情況,充分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4.授課時長為80分鐘,授課地點為西多媒體;

5.授課教師課前要準備教案,授課結束后面向全體教師講解課堂設計思路及反思;

6.各系部請于4月1日前上報以下信息:主講教師、授課課題、授課教案(含課堂設計思路)、聽課班級(1-2個)。

第二階段:學院審核(4月2日---4月5日)

教務處將組織學院領導、教授委員會成員、學院名師等進行聽評審核,審核通過者將于4月份面向全院教師進行示范課,時間暫定為4月份每周周五的7、8節課。

第三階段:組織觀摩課(4月8日---4月26日)

1.各系部做好觀摩課前的組織工作,確保會場有序、多媒體等設備使用狀況良好,選派一名主持人介紹各系特色及主講教師等;

2.全體觀摩教師做好聽課記錄及評價(聽評記錄由教務處負責制作);

3.會后各系部要召開教學研討會,交流學習心得,并進行綜合評價,取長補短。

五、獎勵

1.各系部結合教師參與程度自行對所屬單位的教師進行考評。

2.通過選拔審核的主講教師在學期教師業務考核中加3分。且同等條件評優、晉級時優先考慮。

3.本方案由教務處負責解釋說明。

教務處

*年03月20日

篇3:一節優質課應該把握關鍵點(公開課觀摩課賽課磨課)

教研講座材料到底該怎么樣上一節課才算是優質課?公開課該怎么準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當前新課標的條件下,一節課的優劣,可以從一下三個層面加以判斷。

一、理念層面

(一)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1、自主學習的程度。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己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一種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程度如何,具體要看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能動度、時間度和創新度。自由度就是看學生的學習目標、方法、進度以及對結果的評價多大程度上由自己決定;能動度就是看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時間度就是看學生有沒有自學時間,自學時間有多少;創新度就是看這節課中學生是否有創新。一般來說,自學課學生是容易創新的,但不是每節自學課學生都能有創新。

2、合作學習的效度。合作學習是指共同的學習目標、采用小組或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的學習活動。它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建立的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通過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組的選題是否科學;分組是否合理;是否互賴互動;是否有預設生成。所謂選題科學,就是所選主題符合重要性、探究性、開放性和生活化這四個標準;合理的分組一般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人數也不能過多,以4-6人為宜,每人都應有明確的分工;互賴強調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都是小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他們對共同努力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貢獻,小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個人成功的基礎上的,有一個人不成功,小組就沒有成功;互動強調的是面對面的交流、幫助、支持;沒有預設的課是不負責任的課,沒有生成的課是不精彩的課,在預設中有生成,在生成中有預設。

3、探究學習的深度。從本質上說,探究學習是一種發現學習,具有深刻的問題性、廣泛的參與性、豐富的實踐性與開放性。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科學研究的情景。探究學習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學生有無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問題的數量是否多、質量是否高。一節課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說明教師善于啟發;教師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越多越好,說明學生的探究有深度。

(二)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堅持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所謂“一個中心”,就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時時問自己:“我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有用嗎?什么時候有用?這樣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嗎?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們傳授的知識、教給的方法、培養的能力以及價值導向,都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2、“兩個基本點”之一,就是堅持依標施教?!耙罉耸┙獭本褪歉鶕n程標準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因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一個課程標準可以編寫多套教材,我們在教學中所依據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課程標準。另外,在當前學業考試命題中,我們依據的也不可能是那套教科書。所以,評價一節課,主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實質,至于該節課是不是“講通學透”了教科書,不應是我們所關注的。

3、“兩個基本點”之二,就是堅持體現人文性、綜合性、開放性和實踐性。所謂人文性,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個性化(選擇性)、有地方特色等,教學形式豐富多彩。所謂綜合性,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一節課本身應體現綜合性,可以是相關知識的綜合,也可以是學教目標的綜合,也可以是看問題的角度綜合,等等。所謂開放性,就是要求教師的教學思想應是開放的,而不是只固定在某一種思想或理論上,要博采眾長,為我所用;教學目標是開放的,目標設定不僅限于教學內容的完成度,而是從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養等多方面入手;教學內容是開放的,改變學科教學的單一性,體現社會學科的綜合過程是開放的,一節課結束時應在總結、升華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或問題產生繼續學習的欲望,并使學生在課后主動收集信息、解決問題。所謂實踐性,就是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學以致用,培養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二、操作層面

(一)主要看學生是否做到聯系閱讀,主動問答,自主討論,自評互判。

1、聯系閱讀?!奥撓怠奔淳C合,或彼此接上關系,“閱讀”即從書面材料中提取意義并影響其非智力因素的過程。聯系閱讀,就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相關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獲得意義并影響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動。一節課是否優秀,我們要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否圍繞目標,對相關知識進行縱橫聯系、互相貫通,以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2、主動問答。“主動問答”即學生自主、積極地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有學者說:“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因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3、自主討論。討論,是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的活動。自主討論是指在教師的導引下,學生自選問題,并就這一問題自由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以解決問題,或生成新的問題的活動。討論,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自評互判。自評是指自我評價,即以自己自身作為評價主體而對自我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全面認識自我,反饋調節;互判即相互評價,是指學生們相互促進的評價,它重視相互學習和相互提高。羅杰斯認為,當學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評價為主要依據、把他人評價放在次要地位時,獨立性、創造性就會得到促進。同時,也有研究認為,初中生評價能力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同齡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關于這一點在其他年級的學生中是少見的。

(二)看教師是否做到引人入勝,精導妙引,結尾無窮。

1、引人入勝?!耙敝傅氖恰耙稣n題”和“進行指引”?!叭搿笔亲屓颂幱谀撤N狀態或境界。“引”是手段,“入”是目的,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統一。引人入勝指的就是在一節課的起始階段,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對某一課題處于最佳學習狀態或境界的教學行為。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節課是否優秀,要看是否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

2、精導妙引。“精導”即精心指導。“妙引”即巧妙引領。精導妙引就是一節課的進行中,教師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學生的閱讀、問答、討論、評判等學習活動,給予精心指導、巧妙引領的教學行為。其目的是掀起學習高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一節課是否優秀,要看是否有一個教學高潮。

3、結尾無窮。指的是一節課的結束階段,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升華的同時,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或問題產生繼續學習的欲望,并使學生在課后主動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行為。如果說開頭的藝術是為將學生引到教學勝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話,那么結尾藝術,就是要將教學小課堂帶入人生大課堂,將最佳效果從課堂之點輻射到社會之面,達到余音繞梁、回味無窮之境界!所以,一節課不僅要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而且還應有一個回味無窮的結尾。

三、策略層面

(一)能否做到開頭引人入勝,中間高潮迭起,結尾余味無窮。

一節好課,除了開頭引人入勝,結尾余味無窮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間要有高潮,不一定要“高潮迭起”,但至少要有一個“高潮”。所謂高潮,就是一節課中最興旺發達的階段(亮點),或矛盾沖突最尖銳、最緊張的階段(沖突點)。教師精導妙引,用藝術性的手法掀起教學的高潮,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有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具體說,教師掀起的教學高潮,有強烈的激勵功能、鮮明的愉悅功能、很強的促學功能和潛移默化的審美功能。所以,在一節課教學中,教師應精心指導、巧妙引領,努力掀起教學高潮。在制造高潮的過程中,切忌“信馬由韁”,隨意拖堂。該“出手”(開頭)時就出手,該“收手”(結尾)時就收手,努力做到“收發自如”。

(二)能否揚長避短,按照自己的習慣把自己的長處發揮淋漓盡致。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而且不同的人特點不同。一節課成功與否,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揚長避短,按照自己習慣把自己的長處發揮的淋漓盡致。別人可能會提出很多很有價值的意見或建議,有的甚至是專家成功的法寶。但對此決不能“照搬”。說實話,一個比較優秀的教師,只要揚長避短,發揮出揮出自己的優勢,終有一天會達到“隨心所欲,順其自然”之境界的!

(三)能否做到出奇制勝。

優質課展評,是高水平的較量。在高手如云、強手如林的情況下,要堅信“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要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氣勢,做到在戰略上藐視“敵人”。當然,也不能有勇無謀,在戰術上還是要重視“敵人”的,其中一條重要的“戰術”,就是“出奇制勝”就是要在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露一手”,以收“豁然開朗”或“拍案叫絕”之效!一般來說,“出奇制勝”的“戰術”往往是沒有“套路”或“把式”的,因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平淡見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