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講話稿

中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講話稿

2024-08-02 閱讀 9137

期中考試及新課結束考試已經結束一個星期了,不知道我們老師是否還記憶猶新,是不是就關注一下考試成績,把試卷分析評講一下就過去了?我覺得我們應該通過這次考試好好反思一下我們前一階段的教育教學情況,縱向和橫向對照一下,有哪些收獲和哪些問題。所謂縱向比較就是和自己過去比較,有沒有進步,所謂橫向比較就是和自己的同事或其它學校比,差距有沒有縮小。同時我們還應該思考一下后階段怎樣進行調整和改進,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質量得到鞏固和提升。今天通過我平時的觀察、調研、體驗和對匯總成績的研究,我想對期中考試及新課結束考試做一個分析,目的在于總結我們的成功經驗,發現我們的結癥,給我們教師今后教育教學工作一點啟發。

一、期中考試情況分析:

1、試卷來源:七八年級的考試試卷是由常州市教研室提供,難度適中,不存在偏題和怪題,學生還比較適應;九年級的考試試卷是市區學校提供,市區大概有17所、新區大概有7~8所學校參加了這次考試,試卷出的比較活,九年級的內容比重較大,學生不是很適應,當然不適應還因為我們復習側重不同和復習還沒有到位的緣故。

2、考試成績在區內的位置。

(1)總分在區內的位置:①七年級(含寄宿班):新北區第三322(第一是呂墅326、第二是實驗324),上學期期末七年級總分位列新北區第二;七年級(本地班):新北區第一314(第二是羅溪313、第三是圩塘和孝都312)。②八年級(含寄宿班):新北區第二405(第一是實驗414、第三是呂墅403、第四是圩塘402),上學期期末八年級總分位列新北區第三;八年級(本地班):新北區第三388(第一是圩塘402、第二是百丈394、新橋與我們并列第三)③九年級:(含寄宿班):新北區第一467(第二是呂墅461、第二是實驗460)上學期期末九年級總分位列新北區第三。

(2)各學科在區內的位置:七年級:英語第一,領先第二(呂墅)有0.8分(上學期期末第二);數學第一,領先第二(羅溪)有4分(上學期期末第一);語文第十二(上學期期末第九),與第一(百丈)落差有7分(上學期期末第九);政治第九,與第一落差有6分(上學期期末第四)。七年級的政治和語文上學期期末就比較差,這次期中考試又退步了,也許有批卷上原因,我們打分可能緊一些,但差距還是明顯的,所以我們備課組一定要集中在一起反思一下,我們在教學上到底還存在哪些問題,課前的準備、課堂組織、作業的設計、作業的批改和反饋等環節要逐一梳理、反思看問題到底哪個環節上,盡快找到解決辦法,爭取在期末考試中有大的提高,為爭取總分第作一點貢獻。八年級:英語第一,領先第二(呂墅)有1.5分(上學期期末第二);數學第四,與第一(圩塘)落差有4分(上學期期末第四);語文第四,與第一落差有4分(上學期期末第十三);政治第七,與第一落差有7分(上學期期末第五);物理第二,與第一落差有0.4分(上學期期末第六);八年級整體情況還可以,相對穩定,但政治、數學沒有什么起色,還需要繼續努力爭取新的突破。九年級這次之所以有這么大的進步主要是因為英語、物理和化學這三門學科上升幅度比較大,進步神速,所以總分也就上去了,這也說明我們這階段復習比較對路,復習的效果比較好。但我們不能沾沾自喜,因為我們這次能考出這樣好的成績偶然性也比較大,況且優勢不明顯,不過我們的自信心增強了,我們要笑到最后。

3、半學期來教育教學上可喜的一面

(1)我們學校的教師非常團結,都能以學校集體利益為主,也就是說我們是一支很有戰斗力的隊伍。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論證:①我們的老師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已成為一種習慣,無論是早晨還是下午,我們老師都比較自覺,通常是早來晚走,特別是班主任和上早讀課的老師來校特別早,根據我的觀察比如七年級有孫亞燕、馬妹紅、高亞媛、錢艷、劉杏妹、郭玉亞等;八年級有張銀花、閭冰、周潔、毛晶玉、錢麗芬等;九年級有于小清、冷月、金薇、莊嚴勤、周衛東等。②設計作業備課組群策群力,毫無保留做到資源共享,特別是備課組長更是能顧全大局,從不張論做多做少,這一點在九年級顯的更為突出。例如:英語備課組金薇老師,協調能力很強,點子多,肯吃苦,在她的帶領下,我們九年級英語備課組非常團結,合作非常愉快,而且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還有以高校長為首、朱志慧為中心的化學組、以邵宏主任為首陶文仙為中心的物理組,也非常團結、非常有戰斗力,這半個學期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③我們教師對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都非常支持,盡管自身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都能克服,因為我們始終認為學校就是我們的家。如我們七八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所有任課老師都積極參與,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確保學生的安全;我們九年級兩次體育模考和英語三次模考都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大力支持,在這里我要真誠感謝他們。

(2)我們一些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不怕苦,不服輸,敢于與我們的骨干教師比。我們有些教師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有些教師工作也只有2~3年,但他們的教學成績卻比較突出,令我們這些所謂的骨干教師感到有壓力。如七年級的孫亞燕、高亞媛、錢艷老師,八年級的毛晶玉、范玉蘭老師、九年級的金薇、冷月老師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肯吃苦,好鉆研,敢比拼,不服輸。我們年輕教師首先要肯苦干,苦干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你才能巧干,所以我們年輕教師不能浮躁,不能一開始就想走捷徑,沒有學會走路怎么可以跑呢?我在這兒給我們年輕教師提個醒,只有經過3~5年的奮斗、摸索和積淀,你才會提升到一個高度,你才可能會獲得成功。同時也提醒我們的“老教師”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自己的老本,我們應該不斷進取、創新從而取得更大的成績,否則我們就會被淘汰。

4、盡管我們在教學上整體還可以,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1)同一年級、同一學科落差比較明顯。

七年級:數學本地班與本地班之間的落差比較大,最高有5分;希望嚴教導和教研組長孫老師會同七年級備課組好好坐下來分析分析,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平時的集體備課、集體研討是不是到位,課堂、作業、補差各個環節是否有漏洞。英語寄宿班之間差距也很大,也有4~5的差距,希望有關老師做好準備,分析原因,向我說明情況;八年級:數學本地班與本地班寄宿班之間也有一定的差距,英語本地班之間雖然差距已縮小但還很明顯,物理本地班之間也存在著一定差距,希望我們相關學科行政領導及教研組長多關心,多給予他們幫助,同時落后的老師要多反思,要迎頭趕上;九年級這次整體上進步明顯,學科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將差距縮短到最小。

(2)學科落差大導致了班級總分落差就比較大,七年級平行班落差最大的有10分左右。八年級平行班落差最大的有20分左右。九年級平行班落差最大的也有20分左右。責任到底在誰?恐怕不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班主任,我們任課老師有責任有義務來分擔。但我們班主任要感到著急,要敢與別的班級爭,千萬不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是混日子的態度。光著急也沒用要有改進方法,要動腦。我們班主任應該主動做好任課老師之間的協調工作經常與他們開班級情況分析會議,共同出謀劃策,要向班級的弱勢學科適當傾斜,盡力幫助任課教師。任課老師也應該抱著對班級負責的態度,在管好自己這門學科的同時,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幫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確實做到雙贏。

(3)備課組的研討活動要落到實處,不能僅僅停留在統一進度、討論討論題目或者議議作業上,應該加強如何構建清晰的課堂、提高課堂的效率方面的研討。通過平時的公開課和隨堂課,一階段確立一個重點或主題,展開研究發表自己的看法,撞出智慧的火花,從而互補不足共同提高。我們教研組、備課組特別要多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要多幫助,多提攜,多促進,使他們少走彎路,迅速成熟起來。

二、今后我們應該改進的方面

1、落實好日常的教學常規,將事做細、做實、做好。如:公開課的不落俗套、隨堂課的互相學習,教研組、備課組的有效研討等,要扎實做好,我們教研組、備課組一個團隊才有凝聚力才有戰斗力。

2、注重基礎,精講精練。在教學中,我們教師都把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訓練做為重點,能夠多次嚴格訓練以求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但事實不完全如我們所愿,仍存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基本技能與學生的創新能力相脫節的現象。所謂夯實基礎,絕不只是背熟課本,增加練習題的數目而已,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能夠進行知識遷移,能夠熟練地運用,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才叫夯實基礎。因此,我們要在進行新課和復習課時,要精選代表性強,質量高的例題和習題,以便及時有針對性地安排專項訓練。現在試卷的量得到了控制,試卷的質量有沒有得到保障甚至提高呢?我們老師要在選題、編題上都下功夫。

3、經常查缺補漏,提高能力。要通過檢測題和試卷講評及試卷分析,找到學生知識缺漏點和能力薄弱點,積極尋找新方法和途徑,并在下一次考試時進行針對性的重復測試,讓知識點多次在學生眼前重復。讓學生有多次訓練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建立“典型例題”庫,和“錯題記錄本”。對錯題進行記錄,整理、分析、改正。抓住易錯題對其進行深究也不失為提高復習效率的好辦法。最終達到減少或杜絕二次相同錯誤的發生。

4、分類指導,分層輔導,個別輔導。

各科在進行整體教學的同時,要分層抓好三類生的工作(優、中、學困生)如優生的培養,突出他們的優勢學科,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相對的弱勢學科,給他們定比較高的目標,鼓勵他們多鉆難題,多向老師提問。中間生,要常抓不懈,課堂教學時,要盯緊不放,課外輔導工作更應做細做實。首先要求他們穩定,不能有大的起伏,其次培養他們的優勢學科,使他們穩中有進。學困生的工作,難度最大,也是一直影響我們整體成績的組成部分。這些學生,需要我們教師要有耐心,細心和愛心,把學困生成績提高工作,當做一場持久戰爭去考慮。要更注重非智利因素,要多提倡情感教育,用我們的真誠、我們的實際幫扶行動來感動這些學生,單考高壓、強制是沒用的。

5、另外還有幾個問題需要提醒一下:

(1)七八年級的本地班要注意準時放學,不要讓學生在教室里長時間逗留,即使有的老師要留個別學生下來補差,也要注意時間的把握。

(2)放學后或吃過晚飯后經常有學生在操場上打籃球,不立即回家,這也會造成安全隱患,班主任加強教育。

(3)放學后有的教室相當狼藉,臺凳不整齊,地面不整潔,紙籮里及周圍到處是紙屑,有時飲水機電源也不關。

(4)九年級學生吃晚飯的事情。

(5)晚自習紀律問題。

篇2:小學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學校整體期末考試分析)

小學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學校整體期末考試分析)

我鎮中心校組織了*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工作,考試結束后對我校全體教師要求認真分析自己的學科成績并要求寫出自己的試卷分析與反思,我們也通過分析各班和各個學科的的成績和上學年期末和本學年的期中考試進行比對分析,現將期末考試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數據統計

1、一年級、二年級,無論是從平均分還是從優秀率方面都在后面,二年級數學及格率處于中游。從數據分析來看,一二年級和前幾名對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平均分相差最多18分,及格率相差最多20個百分點。一二年級我們不止要保證及格率還應該保證優秀率。對于學差生的培養和提升是我們一二年級老師應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二、數據分析

2、三年級較好,數據顯示我們的各項統計都處于中游,和前幾名的優秀年級對比我們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就在5分左右,語文數學的及格率存在很大差距,英語及格率很好100%。這就要求我們三年級老師把好及格率這一關。

3、四年級:語文成績統計不好,各項都比較靠后。數學英語處于中下游。語文數學平均分和前幾名對比相差在12分左右,英語相差在5分左右。四年級也主要體現在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差距上尤其是及格率相差很多。

4、五、六年級從各項數據上看,都處于中游,其中六年級語文及格率偏低。五、六年級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同前幾名對比分數差距不是很大。

三、總體分析

學生總體來說考的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及格率和兄弟學校對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三、五、六年級相對較好,佟*的英語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看了一下各位老師的試卷分析,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匯總如下。

1、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試的內容是面向所有學生的考試,題隨靈活但萬變不離其宗,一張試卷并不只是針對學習較好的同學的試卷,讓每一個學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是我們老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2、試卷分析中老師們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就是書寫潦草、答題不認真仔細,中高年級審題不清。這確實也是我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們平時要嚴格要求,使之形成習慣,尤其一二年級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一點很重要。

3、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們的各項數據統計都很低。小學階段我們不能讓大部分學生掉隊,及格不應是我們對學生要求達到的最終目標,而應該是在85分優秀以上的人數占的比重大。如何抓中間、促學優、消滅不及格是我校全體教師急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4、通過我們觀看試卷語文寫作方面。學生的作文分數普遍較低。平常教師訓練的不夠,致使作文題學生對于作文的整體把握不夠,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是在一味的要求字數的多少。

5、通過看老師們的試卷分析,老師們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就是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差,所以很難形成能力,致使這方面丟分太多。各個年級在閱讀理解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也就很難答題。

總之基礎、習慣、能力是我們面臨提高的三個重點。

三、改進措施:

1、各位任課教師要狠抓基礎知識。認真督促學生完成家庭作業,對于學生的作業要求一定要嚴格,今天要學生學會什么、要學生掌握什么、要學生預習什么、通過作業和檢查要做到心中有數。這一方面我們通過(翟倩倩、張微、佟麗偉)三位教師平常的做法和考試成績不難看出。

2、老師課上所教的知識除了我們的課上鞏固練習以外、課下的作業、練習同樣很重要。課上教師要精講多練,最大限度的實現課堂的高效性。教師每講完一個問題要輔助相關的訓練。所謂的精講多練,還需有教師在課下備課時多下工夫,今天我要講什么,要讓學生學會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另外我們在練習課和課下還應該有針對性的多做有效題,練習題的設計不能盲目性的貪多,更主要的還是應該有很好的針對性,從而培養學生在鞏固基礎的同時增長能力。

3、對于平時學生的學習一定要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嚴格把關,日日有檢查、周周有小結、月月有回顧。讓學生養成不拖欠的好習慣。

4、家是學生學習的第二環境,但也是學生學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和家長勤溝通,及時反映學生的在校表現并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只有我們和家長齊抓共管才能收刀良好的效果。

總之,我校這次期末考試不單考了學生,同時也考了教師。檢查了教師在前一階段的教學情況,同時也是一次練兵。我校教師將以此為契機,認真總結經驗,爭取下個學期更上一層樓。

篇3:八年級期中語文考試質量分析1

學校通知明天下午開備課組長會,主要分析期中考試各科質量。

我們八年級分了層,按理說每個層間的差距不會太大,特別是語文這門學課。實事卻并非如此。而且就全校而言,也只有我們八年級的語文的差距是最大的。實驗班有6分的差距,平行班有7分的差距。其實這種差距我個人認為是正常的,因為實驗班有五個班,平行班有七個班,平均每個班高出下一個班1分,不就有可能出現這些個分數的差距嗎。其實問題的關鍵是在實驗班中,最高分的平均分是89分,其次是85分,最低的是83分。也就是說,有一個班的語文可以歸屬為火箭班。

先還是來談談試卷中學生存在一些成績和問題吧。試卷分三大塊:積累與運用、閱讀和寫作。得分可觀的出現在積累與運用中的前20分和現代文閱讀。在考前,我曾就課內的字詞句段文中可能考到的點出了兩張復習試卷,發給每班進行復習準備。也告知部分班級區教研室出試卷的習慣,在他們的資料里將出現一篇現代文的文本。有些學生將《百分》中可能考到的課外現代文進行了閱讀。第二篇現代文層次清晰,情感明確,學生很容易把握,所以對于一般的學生來說在整張試卷中有近45分能得個36到45分。

問題主要存在于三處:綜合性學生、文言文和作文。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表現出的問題有兩點,一是對選題的概括及理由的表述不準,二是在口語交際中,可能是由于平日里說話的表達習慣,及少數學生在表達中能表現出對對方的尊重情感。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有關“中秋與文化”的,學生對于文化的范疇沒有意識,所以在表述時不準確。在口語交際中,學生隨心所欲的講,有同學講:你這是崇洋媚外,自己的節不過,想著去過洋人的節。這些個類似的語言和內容表達出現很頻繁。學生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不懂得尊重和肯定他人,在沒經過思考后,很自然的就表露出自己的本意來。綜合性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在今后的大量練習中得到解決。在臨近期未進行考試時,我將會匯集大量有關類似本次綜合性學習的題型來做訓練。

文言文的試題,告訴我們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不再考查手頭所學,而是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長期記憶和積累。如:試題中考查的詞和句,都是初一教材中《論語》和《扁鵲見蔡桓公》中出現的詞句。在沒有經過復習的前提下,絕大多數學生是處于遺忘的狀態。文言文共15分,稍好一點的同學可得個11分左右;一般的學生不會超過8分。應對文言文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是老師將初一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匯集,再布置學生準備一個文言積累本,將同步所學的內容抄在積累本上,利用早自習時間或是練習的方式來進行反復的記憶。以求在學生大腦中開成的較為牢固的記痕。

作文的問題是最不能容忍的,那就是學生跑題。當然跑題的問題一般出現在平行班之中,作文材料是一組比喻排比句。本體只有兩個字“忠告”,而喻體則有近十六個字,學生在沒有認真細心審題后,加之前面的現代文閱讀《雨的四季》的影響,很多學生都是圍繞雪花、細雨、冰雹等自然之物來行文。其實作文中也有一種好的現象出現,那就是卷面及字數的達標率較高。針對作文跑題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多作相關材料作文的審題訓練,在訓練中告訴學生審題的步驟和方法。

此次試卷是嚴格按照今年中考的模式,所以我認為在現代文的講解中,老師有必要提前將九年級才學的5個考點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做到知已知彼,知道別人在考查他什么。比如這次的現代文考查中,共有七題,其中有11、15兩題是在考查要點概括,12、16兩題是在考查詞句理解,13、14兩題考查的是文意把握,17題考查的是作品感受。如果學生知道了考查的目的及答題的有關技巧,那么在今后的現代文考查及中考中一定會做到得心而應手的。

下面我想就開篇所提到的“火箭班”談一點自己的想法。自陳娟老師進入我們四中,我個人認為就出現了一個“陳娟現象”,有的老師可能認為我言過其實了。事實上,只要我們稍稍回憶一下就能印證。無論是小考還大考,陳娟老師所帶的班級總是遙遙領先。我和蘇老師都曾和陳娟老師帶過同一年級,也都曾領教過陳娟老師的厲害。這一次同樣如此。我在平日里很注意觀察她的工作和教學,也找過她所教的學生進行了詢問。從她的所作所為中,我得出了一個感受和一個結論。感受是,學校完全不需要學習遠在江蘇的洋思經驗,只需學習陳娟老師的所作所為即可。得出的結論則是語文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學出來的。

先讓我來比較一下實驗班中考第一名的陳娟老師和最后一名的雷丹老師。陳娟老師是從小學調至我校的,而雷丹老師,據我所知,她是鄭店中學一位非常優秀的語文老師,在聽她的公開課和聽她評課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她的優秀。這一次的語文試卷,在教研室給出的答案中有一個不易看出的問題,雷丹老師很快就意識到了,并打電話告訴胡老師,胡老師還就此向她表示了感謝。按一般的邏輯推下去,結局一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其實這也是很多老師的困惑。也是我上半年教初三時的困惑。下面我來講述一下陳娟老師的工作和教學情況,相信我講完后,在座的老師們就能解惑了。

通過詢問,我了解到:陳老師在每上一篇文章之前都會讓學生回家去預習,通讀課文三遍,并讓家長簽字。講到這里,很多老師心里會想,這是小學老師的作法,初中用不著。其實對于教學不管是哪個階段,只要能促進教學都是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新授課之前多次感受了文章的內容,這本身就是在進行自主的學習。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說陳老師很注重他們的感受,會在課堂上留出很多時間讓學生來提問。課下,陳老師有好幾個作業情況記載本,對每次的作業情況,她都會給出評價和總結。上課時會點名表揚作業有進步的學生。作業中,陳老師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學生的任何一個問題,不是找到辦公室,就是下課到班督促學生改正。背書,在陳老師班上每一位學生都要背兩遍,先到條組長那里背,再到她這里來背。我問她的學生,是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要在她這里背,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還強調,說每一篇要背的內容,我們都要背兩遍。問到作文的教學時,學生說,一般都會花三節課來應對作文,講、寫、評環環到位。學生的初稿需經她的同意方能謄到作文本上,我問學生,一般作文本什么時候發下來,學生說是交本子后的第二天,全班學生的作文就都發下來了。我問學生,有沒有超過一個星期才發的時候,學生否定了我的猜測。我問學生,最期待陳老師上什么樣的課,學生說是每周一次的評摘抄。每周她都會布置固定的作業,兩篇摘抄和一篇隨筆。學生們很樂意將自己所喜歡的文段抄下來,經老師的評選在全班宣傳。詢問完她的學生,我瞬間回憶起了和陳娟的一段對話。記得上上個星期學校進行賽課,我們力推她來參賽,她說很忙,沒時間。我反駁她,我們都做一樣的事,有么事忙的喲。現在想來,她確實很忙,她在忙學生的落實。想到此,我真的感到很慚愧。其實很多老師都會有個想法,陳娟帶一個班語文,有的是時間,而有的實驗班老師帶的是雙班,本身就很忙。這肯定是事實。聽陳娟的爸爸陳孝東老師講:她常會的把作業帶回家,也常會找副課老師要課上;每次考完后,不是很得意,而是更加的焦慮和擔心;說她的心理壓力很大,總擔心教不好。事實上,她教得相當的好,她做得也相當的優秀。

在此,我想說的是,位置值的推行,更加突出了語文的重要性,透視陳娟老師的作法,我覺得學校應增加語文的課時。據我所知,五里界中學每周的語文課有九節,而我們學校每周的語文課只有六節。他們學校在學習洋思經驗,只有課時保證了,經驗才能實行,否則就是形式,就是空話。其實增加課時的想法,在我教初三時,劉艷老師就曾提出過。再就是,我個人認為,學校在查老師教學活動時,不應把重點放在環節量上,而應放在老師是否落實上。

說了太多了,其間一定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希望老師能原諒,同時也想讓大家知道,我資歷很淺,人也很蠢,想法自然還很幼稚,不妥的地方,你們就全當我是個小孩子不懂事。不好意思!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