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上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考試分析

學年度上學期高一語文期末考試分析

2024-08-01 閱讀 1487

本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的語文試題,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側重考查學生基礎,夯實基礎,檢測學生該階段的學習效果的要求。在題目的設計上也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符合學生的實際;此外,在總體把握上,適當地控制難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間留給主觀試題。整套試卷設計嚴謹,整體性強,其基本特點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總體結構模式與高考卷的總體結構模式基本相似。全卷滿分150分。全卷16個小題中很少出現偏題、怪題,沒有超級難題!

試題結構及賦分:

(二)1、本試卷有很多題目來自課本,例如:文言文閱讀,名句默寫等,都來自課本,這些都比較符合最近兩年高考重新回歸課本的趨勢

2、注重基礎。試卷第二大題對詞語、病句進行考查,詞語考查在具體語境中辨別正誤的能力,句子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以上小題均考查常見常用且容易出錯的語言基礎知識,符合中學語文教育“落實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要求。

二、通過以上的數據及卷面分析,學生答題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一)積累與運用方面

1、詞形題和成語題目不盡如人意。

例如:第12題成語題中: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忍氣吞聲的區別運用。

2、默寫題完成較好,主要是錯別字的問題。

(二)古詩文閱讀與鑒賞方面

1、學生整體情況不錯,平均得分為5分左右。但是還有部分同學沒能作出正確的答案。

3、詩歌鑒賞題滿分為11分,思想感情方面大部分學生都能把握,只有少部分同學沒有完全讀出題意。但由于設問方式較以往更加含蓄,所以學生的答題方向不明確,答案也就不夠規范。如第一小題的時間、空間安排,解答的不夠理想。

(三)現代文閱讀方面

科技文閱讀得分率較高,反映出學生做題比較仔細,但第3小題失分的不少。

(四)作文

作文題難度適中,學生都有話可說。但不足之處是:

1不寫標題,偏題離題,有的有套作現象;

2不少同學占有了材料,但忽略了對材料的整合,所列舉的材料缺乏典型性,選材太繁瑣,且重復現象嚴重,普遍缺乏“自身體驗”;

3語言比較乏味,大多數學生的語言四平八穩,記敘文缺少文采,議論文不夠深刻,表現手法單一,缺少警句、佳句,整體單調空洞;

4審題不夠清楚,常見錯別字出現頻繁。這些現象的存在,直接導致了缺少優秀作文較少。其中二班的李宜鴻寫的不錯。

三、對今后教學的啟示:

語文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己任,“回歸語文本位,回歸語文教材”。因此今后的教學要切實作到:

1、平常的教學中應結合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引導學生確立學習語文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2、在教學中應始終重視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和語感培養,重視教材的使用,加強語基語用的學習,不要擴大范圍,應側重于運用。

3在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篩選語言信息的能力、對現代文閱讀快速閱讀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學中應加強古詩文閱讀能力的訓練。

6、寫作教學仍要加大審題立意,強化文體意識,特別要加強議論文的訓練。

篇2:小學三年級數學上期中考試分析總結

一.命題意圖

本次試卷命題以“課程標準”3年級學段目標為依據,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等方面進行了命題,測試內容以三年級期中前的教學內容為主,涉及數與圖形、實踐與運用領域,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與思想,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優化過程,能考查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它為學生提供了鮮活的直觀情境,便于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二.答題情況

本次命題共五個題,其中第1題是填空(28分)。典型錯例如:主要錯誤是第2小題填合適的單位名稱或數字,學生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理解的不夠透徹,導致學生在填體重時都是兩千克,一百千克,大量失分原因:學生對飛機、火車這類交通工具缺乏體驗,另一方面學生,不能整體感知速度的描述,也反映出教師在平時訓練中,只重千米與米的單位區別,而對前進的數量缺少整體性區分.6小題一根繩子長6米,正好饒桌面兩周,求這張桌子的周長是多少米?大部分學生都算出了方桌的一周沒有理解兩周的意思也是大量失分。。第9小題學生在做的過程中不知道把3元換成30角導致無法計算出最多能買幾本?以上兩小題的這么高的錯誤率,說明學生生活經驗少,收集新信息能力不強,第二說明學生感受理解能力不足,第三反映學生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第11小題有兩個一樣的長方行拼成一個新的長方形,這在教學中是一道有難度的思考題,學生剛接觸周長再加上審題不準確導致全部失分。一大題的得分率是77.3%

第二題判斷對錯,此題也是學生對一些概念模糊,有判斷錯的現象,此題的得分率是65.9%

第三大題是選擇題最主要是考查了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和有余數的除法。學生由于讀題不認真,理解不透徹,以至于胡選亂選。例如花脯里放著菊花,4盆4盆的數,正好數完,6盆6盆的數,最后剩下3盆,共有多少盆花?學生根本不理解題意導致錯誤百出。

第四題第1小題是直接寫出得數。此題是學生做得是本次得分最高的,但也有個別同學的計算不夠認真還有的同學的計算不夠認真。第2小題筆算學生得分率也較好,說明教師平時訓練有效,教學扎實,方法與能力并重。典型錯誤的現象是①是計算有誤②驗算的“驗算”二字。3是驗算之后把驗算的結果寫在橫式上。此題的得分率為82.9%。

第五題是動手操作我規范。第一小題先量一量再計算周長,大部分學生沒有把量得的結果寫在長和寬上或有的學生量出來沒有寫單位名稱。第二小題畫長、正方形,有的學生不使用鉛筆畫圖或不使用尺子導致扣分。此題的得分率為72.6%。說明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要求不嚴格,可行可不行,模糊的感覺。今天要嚴格要求,強調學生用尺子鉛筆作圖。

第六題“實踐與運用”部分,共(22分)共5個小題。總體感覺題型偏難,對于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思維與創新能力很好的適應,盡管得分率相對不高,縱向比也略有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有所綻現。學生思維較二年級有條理,體現了解題方法多樣化。其中第1題題的敘述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敘述,故失分較小,做的比較好。第2小題學生cm指的是什么?cm不在教學范圍之內,導致全面失分。3小題至少要租幾條船?學生不理解題意,想的余兩人就再租兩條船,導致出錯。最后一小題考驗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由于學生初次接觸有余數的除法對知識理解不透,所以本小題學生做得很不好。

篇3:秋小學四年級數學上期中考試分析總結

從數據上看,判斷、選擇和作圖題的整體得分率較低,其原因與平日教學中引導不到位,訓練較少有關。在平日里的教學中由于過多的關注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對數學課本中概念的閱讀與理解,特別是在對數學概念的知識建構以后沒有加以鞏固和靈活的訓練,致使他們的認知不能得到鞏固和提升,所以導致這三種題型的得分率普遍偏低。學生的計算,解決問題相比之下掌握的稍好一些,在以后的學習中仍需繼續加強。

【錯題記錄及分析】:

1: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分析:學生對數的極限思想認識理解不夠

2:兩個因數末尾都沒有0,它們的積的末尾也一定沒有0()

分析:沒有靈活的掌握筆算乘法中記得確定規則。

3:大于90度的角都是鈍角()

分析:對鈍角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忽視了鈍角的度數的界定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