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分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積累和運用閱卷分析
1.祈禱,偏旁容易寫成衣補旁;鞠躬盡瘁:“革”寫成“身”,“躬”左邊寫成“身”(一撇出頭),“瘁”寫成漏掉病字頭兩點。
2.“飛蝗泥蜂”一般都能寫到,部分同學沒有讀過,或辨別不清此種動物,寫成:法布爾,飛蝗、飛蝗泥、泥蜂,第6(2)得分率也較高,但是沒有讀過的同學也是胡編亂造,甚至隨便寫一個與選段內容毫無聯系的昆蟲,甚至寫成童年的人物分析。也有同學沒有評析著作整體特點,未能審清楚題目要求,單純分析文段的詞語或句子特點。
3.默寫整體較好。滿分也不少。說明老師的重視程度很高,學生掌握的也不錯。失分主要表現在(10)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理解上,不會就4分,有點心疼;(11)題主要“柝”誤寫為“析”;另外,“琴”、“岐”、“杳”等字,也略有不同程度的錯誤。
文言文閱讀閱卷分析
總體概述:本次期末考試的文言文閱讀部分答題可以說是“有喜有憂”,“喜”的是學生們答本道題總體水平不錯,體現在平均分達到了8.17的高分上。“憂”的是學生們答題的精確度不夠,這些細節都是未來中考的巨大隱患,望老師們引起足夠的重視。
第8題:解釋加點詞。“異”字的翻譯沒能體現意動用法的大有人在,“扳”這個通假字的解釋不精確的現象則更為普遍了。
第9題:句子翻譯。有些重點生字詞沒能翻譯出來,如第一句的“立就”、“文理”、“可觀者”,第二句中的“泯然”。
第10題:分點概括。本題的審題不夠注意,一些學生沒審出“哪些”這個關鍵詞語,答題只答出了其中一點,白白丟分。
第11題:選角度,勸父親。本題發現的問題是一些學生不會抓住一個或多個角度談問題,勸話的對象也理解錯了,答案的完整性也得不到體現,言之無理。
課內閱讀包括12--15,共4道題目,來自于《偉大的悲劇》一文的閱讀理解,分值是10分,涉及到概括內容、詞句賞析等方面的考查。本部分的平均得分是6.62分,大部分學生比較好地完成了課內知識的掌握。
課內閱讀閱卷分析
1.出現課文內容的串門現象,把《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巔》和《偉大的悲劇》內容混淆;
2.對文章內容的不熟悉,個別同學把“奧茨”說成“茨威格”、“威爾遜”等,完全不知道選文的主角是誰;
3.12題概括選段內容,主要問題是概括內容不夠完整和準確,如奧茨為了不拖大家后腿獨自外出。沒有說明“外出”的真正意思是結束生命。或者是不簡潔,過于
篇2:小學六年級語文上期中考試分析總結
半個學期很快過去了,期中考試已經結束。現在簡單總結一下六年級3班語文的具體情況。
一、情況分析:應該參考人數46人,實際參加考試46人。最高分是96.5分,最低分是43.5分。優秀人數26人,及格人數43人,不及格人數3人,平均分84.5。
1、基礎知識:占50分。多數學生對第一題、第三題、第四題的試題內容掌握較好,但也有個別學生字寫錯。其他的基礎題得分率都不高。第二題中,學生對“平庸”這個詞寫錯的比較多。第五題,給多音字注音做得不夠好。第六題“濕潤的()”這個詞語搭配問題較大,學生填寫的詞語都不是很恰當。第七題修改病句練習中的第1小題,詞語搭配不當的句子,大部分同學改不出來。第八題連線基本都能連對,但寫好處時,一些學生不知道從何入手,或者沒有寫到點子上。
2、閱讀分析:占20分。閱讀一直是我們的薄弱環節。但是這一次的閱讀比較簡單,大部分學生都能的高分。相對而言,較難的就是解釋文中詞語了,減的分較多。
3、作文。占20分。以感動為話題,這是第三單元的作文主題。目的就是寫人敘事,讓人感動。作文扣的分相差很大,最少1分,最多只給了8分。主要問題是文章結構安排合理,文章條理清晰,但在敘事和寫人的時候技巧單調,突現的不足就是學生由于課外閱讀量小,缺乏積累,因此視野不夠開闊,選材略顯狹隘。由于積累的缺乏,使部分學生的表達略顯吃力,語言過于平淡,不夠生動具體。尤其是有些學生不能圍繞主題對一件事作具體細致的描寫。
4、附加題。占10分。都是課外古詩詞的填空,反映出大多學生課外讀書太少,對于古詩詞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這題的扣分是最多的。
二、改進措施
1、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平時要注重加強讀題、審題的訓練,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答題,耐心檢查,認真書寫的好習慣。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對個別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和教育,培養他們仔細認真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2、繼續抓好語文知識能力的訓練,特別是理解和閱讀能力。
平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認真思考的習慣。平時教學中多引導學生自主地對課文進行閱讀理解,引導督促學生多閱讀,多思考。要經常給學生介紹好的閱讀材料,當然,還要多從方法上指導閱讀方法。
3、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材中出現過的訓練形式,要指導學生舉一反三,在反復練習掌握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拓展練習。要重在教規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訴學生某題的正確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練習。在小處把握好學生的解答中的細小語病,在大處要教活激活學生的思維,要求要嚴,方法要活,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4、在寫作指導上仍應多下功夫。
隨時引導督促學生動筆寫一點,方式方法可以靈活多樣一些,多進行習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寫作習慣。
篇3:高三語文期末考試分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一、試題總體評價
本次考試以最新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精神為指導,試題結構、題型、分值主要是以新課標卷為依據。考查涉及知識點較為全面,且范圍廣泛。考試內容均選擇貼近實際生活的相關材料,并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內容。另外難度適中并且有一定的區分度。
試題具體考查內容:
現代文閱讀考查《習家池的禊習俗》;
文言文閱讀選文選自《宋史.李師中傳》,傳主李師中;
詩歌鑒賞考查吳文英《唐多令》;
名句默寫考查北宋詞;
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汪曾祺的《鑒賞家》;
實用類文本閱讀考查傳記《永不熄滅的燭光》,傳主陳伯吹;
語言文字運用涉及成語、病句、語句銜接、簡明連貫得體和語言得體五個小專題;
成語考查“細大不捐”“慘淡經營”“搖旗吶喊”“一念之差”四個成語;
作文考查材料作文“耐心等待才能成功”、“急躁往往會事與愿違”“要善于控制自己”。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失分原因:
1、態度不端,不會就不作答,就一字不寫。
2、個別同學由于書寫零亂而導致老師看不清字跡而失分。
3、部分同學審不清題目,導致答非所問而失分。例如題目中要求不得超過一定的數目,但是學生完全沒有注意這個要求。
4、答題不分層次,不按點作答。
5、概括不全不準而失分.
6、作文字數不夠、書寫凌亂而失分。
7、作文結構混亂、審題偏差。語言貧乏、內容空洞。
三、下一步計劃:
(一)認真備課,研習高考題,研究高考動向,充實專業知識。
作為教師要研究考綱,研究五年的高考卷。還要研究學情。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解學生學習的困難與盲點所在,從而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進行教學。
(二)加強訓練意識
(三)面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重點訓練審題、做題方法、時間分配。
(四)加大檢查力度
教師發動學科長、學科助理對學生進行三單完善、課本批注、多色筆運用、方法技巧總結的檢查,加強對必背詩歌背誦的檢查落實。對每一套題要扎實落實,把文言文、詩歌、成語、病句、仿寫句子嚴格落實到改錯本上,并加以思考內化,教師進行督促檢查。
(五)加強學生基礎意識訓練。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要求學生每日積累一道高考成語題,教師一周要對學生積累情況進行檢查,要求學生積累答題技巧。
(六)加大學生閱讀量。通過圖書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加大學生的閱讀量,要求學生廣泛涉獵知識,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身邊的人和事,關注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積累優美語言,積累寫作思路。
(七)訓練學生規范答題的意識.規范書寫,規范審題,規范表達,培養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以及規范答題的習慣。
(八)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培養學生的七項技能,訓練學生三項基本功,提高學生審題思維能力,加強審題的訓練,從抓關鍵字詞句入手,培養學生規范答題的習慣,提升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善于思辨、聯系、類比類推的思維能力。
通過這次考試與分析,讓我更認清了學生目前的學習現狀,并掌握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況,使得我在下一步的教學中有了新的依據。以確保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