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期末考試結束了,現就本次考試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如下:
本次考試是二中學區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批改試卷來進行了。本套試題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知識部分,總分22分,第二部分是現代文部分總分22分,第三部分是古詩文閱讀部分總分16分,最后是作文部分,總分40分。
試題側重與基礎知識的考察,對于相應的知識點較為清晰。但是對于上半學期考察的較多,而對于下學期的學習內容則考察的較少。以至于很多孩子把復習的重點放在了后三單元進行。導致失分率較高。下面就針對我校的考試情況進行簡單的分析。
我校參與人數達到600名學生。本次語文考試平均分65分,期中90分以上的學生5名,占到0.96%。80分以上學生76人,占到14.7%。70分以上人數有142人,占到27.51%。
60分以上人數有113人,占到21.89%。60分以下人數有180人。占到34.88%。從以上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后進生的學生人說占到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還要多一點。這說明我校的培優補差的工作非常的艱巨。同時我們應該有側重點的進行培優,特別是中間的學生占到42%還有多。如果這百分之四十二的孩子能夠成長起來,那么我校的語文成績是相當可觀的。
下面就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
第一大題,是基礎知識,總分22分,可是樣本分析平均得分是11.55分。得分率為52.5%。對于這樣的一個題,得分率有些偏低。
這道大題總共考察了七個知識點。1、字音字型2、排序,3、名著,四,信息概括,5、應用文的格式,6病句。7、古詩詞默寫。
考察的是學生敘述性的知識。就是學生需要記憶的成分較多。但是很多孩子對于字音的學習缺少辨析,對于名著的學習缺少讀書和記憶。特別是古詩詞的默寫顯示出孩子們做題的不細致和心情的急躁。有一個孩子的古詩文默寫全部錯誤,不是錯在不會背誦,而是錯在易錯字方面。例如,“水中藻荇交橫”中的“荇”寫錯。還有就是“帶月荷鋤歸”中的“荷”寫成了“何”。“烽火連三月”中的“烽”寫成了“鋒”。
應用文平時缺少的是練習和使用。
字音字形平時復習的倒是很多,花費的時間很長,可是考試的時候好像都用不上,因此對于基礎知識方面的知識點,應放在平時,考前復習應該是多見題,并且多落實。
第一個閱讀是記敘文總分是12分。平均得分5.9分,得分率為49.16%。從樣本分析中我們也是可以看到得分比較低。很多時候還是練習和閱讀的能力方面的原因,以及對于程序性知識的掌握情況。
本小題共有4個小題。7小題考察的是文段的概括,8小題考察的是句子描寫的判斷及作用。9小題考察的重點語句的含義。10小題考察的是學生對于文章閱讀后的感受和看法。
出錯原因還是學生對于文章的閱讀能力方面和對于程序性知識的應用方面。因此加強孩子閱讀和程序性知識的熟練很重要。這個復習的時候,由于有說明文,復習的也不是很到位。另外,記敘文的閱讀對于孩子的閱讀量有很大的要求,現在很多孩子不愿意讀書,注意力都在電子產品上面,因此閱讀的加強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
第二個閱讀是說明文,共10分,共有四個小題,平均得分為4.425分,得分率為44.25%。得分率也是偏低的。
考察的知識點有:11小題考察了文章內容中信息的篩選。12小題考察了說明方法及其作用。13小題考察了說明文語言的的準確性。14小題考察了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就是把文章抽出的段落放到原文中。
對于11、12、13小題,孩子們都能夠得到分,但是由于語言的表述,由于程序性知識的不熟練,得分較低,但是對于14小題,很多孩子不得分,問題就在于沒有讀懂文章,對于文章作者的思路沒有理順。
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應要清楚的分析說明文的答題方法和做題技巧,以及平靜學生的心態,認真做題,同時要做好學生的閱讀量的提升。
第三部分是古詩文部分。總分16分,人均得分7.75分,得分率為48.43%。從樣本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答題還是缺少準確性。很多試題都是模模糊糊的不準確。得不到高分。
例如:15小題的詞語解釋,第一個“不蔓不枝”中要求解釋“蔓”字,很多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沒有及準確。于是就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解釋的是“不蔓”不長枝蔓。另一種是沒有記住它是名詞作動詞,“長枝蔓”。而寫成了名詞“枝蔓”。
16小題考察的是翻譯,可是關鍵詞語沒有解釋出來。
17小題考察的是寫法。正面襯托和反面襯托。
18小題考察的是人物形象分析。
19小題考察的是詩歌中字的賞析。
20小題考察的是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對于古詩文應該是復習的很細致了,背課文,背翻譯,背注釋,甚至練習了很多的試題。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可是從答題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還是很不理想。
我想,學習是以動腦筋的過程,識記的過程還有一個知識的衰減。現在的孩子都不愛學習,靠老師的逼迫是很難有大的改進的。
最后一題是作文。是語文的重頭戲。總分40分,平均得分31.85分,得分率是79.62.
作為從書寫,審題,立意,語言。以及寫作的技巧都是評價的內容。
評價的時候,最基本的是材料和內容符合,有明顯的敘事。
比較好的是事件敘述的清楚。內容緊扣主題。首尾呼應,語言通順又沒,格式新穎。使用題記式,小標題串聯式等都能夠吸引人的眼球讓人眼前一亮。
但是得分較低的是因為,書寫潦草,篇幅不夠,卷面臟亂。涂抹的較多。
最后,對于學生的學習建議三個方面進行調解。
1、狠抓學生的學習習慣,針對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和落實。
2、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
3、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有意識的讓孩子進行閱讀。這個閱讀是一個沒有明顯進步的事情。但是還要做。
當然還有很多困難,家長的不理解,外界的誘惑爭奪孩子的心,老師的身體心理健康狀態的調整。但是正如生活一樣,我們努力的做一點,是一點。
篇2: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這次期末考試八年級語文試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卷滿分為120分。由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20分)、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5分)、現代文閱讀理解與鑒賞(1個課內閱讀與1個課外閱讀)(25分)、寫作與表達(50分)四部分組成。試卷結構簡約、合理。試題強調基礎,也注重能力。整套試題偏容易,此次考得相對較好。
一、學生答題情況
1、從基礎題的答卷中看,學生的基礎,基本語言運用能力還需有針對性地夯實、提高。字詞是從課文中節選出來的,但學生對一些字詞等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對病句的辨析能力也不強,部分學生對典型的病句都沒有判斷能力,因此得分率不是很高。名著閱讀出題簡單,得分率較高,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仍然需要語文老師的重視。默寫題的題型符合常規,學生認識理解較為充分,基本會背,默寫準確度較高。這主要得益于平時的訓練和積累。綜合性學習的兩個考題,學生對題意理解不到位,找不準材料的共性,導致失分現象比較普遍,以后必須加強引導。
2、課內古詩文閱讀,一篇是陳與義的《登岳陽樓其一》,考察知識點簡單,但學生對古體詩這一體裁還比較陌生,造成失分嚴重,今后課堂上教師還要注重知識的拓展;一篇是《湖心亭看雪》,題目較為容易,主要考察學生平時的背誦積累以及賞析語言的能力,得分率較高。
3、課內現代文閱讀,是一篇說明文,幾個常規題型,難度系數較低,學生對文體知識及考察題型較為熟悉,因而得分率較高,但對文段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還有待加強。課外閱讀是一篇記敘文,故事情節通俗易懂,主題突出,加上題目難度不大,指向性明確,學生答題情況良好,但由于考慮問題還不太周全,部分學生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失分。今后要重點訓練常見的幾種語言運用題型,講清解題的思路與方法,提高得分率。
4、作文
題一屬材料作文,有較強的靈活性和自由性。作文題目貼合學生的生活,能讓學生有話可說,適合學生尋找個性的生活體驗進行寫作,便于學生抒發自己的感情,并且能夠使學生寫出真情實感。但高分作文很少;題二為擴寫,不容易離題,但不容易寫好,沒有新意,幾乎沒有高分作文。下學期作文訓練將是重點。
二、考試后發現的教學問題
1、基礎知識不夠扎實,首先是字詞,掌握得不夠牢固;其次如一些常見的病句,判斷不準。
2、寫作能力還比較差,相當一部分同學不能按要求寫出令人滿意的作文來。對作文的章法了解甚少,不知道怎樣謀篇布局,怎樣布置作文結構,使用何種表現方法,運用何種修辭手法,對自己的體驗缺少形象化的描繪,也沒有深刻的感悟。內容空洞,語言粗糙,詞匯匱乏,表述簡單,語法不通,錯別字層出不窮。
3、部分學生審題不準,做題大意馬虎。字跡潦草,書寫臟亂,卷面狼籍。
三、考試后將采取的教學措施
1、加強字詞,背誦的督查評估過程,爭取做好字詞背誦的檢查工作,對個別偷懶的學生要單獨督促,分別檢查,限時保質保量的完成此項任務。督促部分學生練字。
2、精講多練,充分利用好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加深對課文知識的理解程度。
3、加強寫作練習,要求每位學生寫好日記。提倡多寫多練。鼓勵互相學習,互相修改,挑選一批較優秀作文講評、張貼。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4、多跟同學科的老師互相探討教學問題,搞好我校的有效課堂,爭取走出一條能更好適合我校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