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青少年中心少兒舞蹈班教學計劃

青少年中心少兒舞蹈班教學計劃

2024-08-01 閱讀 7272

一、班級特點分析

少兒舞蹈班招收的都是1~3年級左右的學生,這個年齡的學生主要也是培養(yǎng)興趣為主要目的。進行舞蹈基本功訓練,身體各個部分軟開度訓練,學習舞蹈節(jié)奏、舞步組合,節(jié)拍練習及舞蹈小節(jié)目,以學習動作協調能力為訓練重點,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地氣質,提高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提高藝術修養(yǎng),增加學生對舞蹈的了解。

二、教學重點

針對此年齡層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編排和教授這門課程,希望通過這門課程中簡單的站位,舞姿,動作及小的舞蹈組合訓練,讓學生更充分、正確的活動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學生在學完這節(jié)課程以后,在柔韌性,模仿能力和表現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歡這門課程。

三、教學效果

1、軟開度達到一定的標準(橫、豎叉、下腰、壓腿)完成。

2、模仿手段(能夠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師的動作)

3、表現力(跳舞蹈小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教學手段

1、有計劃的制定出每節(jié)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

2、每次教授新課由老師表演示范導入教授新課內容。

3、有步驟的教授課程內容。如:壓腿練習(10分鐘)步驟:(1)教授正確的把握壓腿方法;(2)教師正確示范,口數節(jié)拍;(3)口數節(jié)拍,教授學生壓腿練習;(4)口數節(jié)拍,學生單獨完成;(5)配合音樂,完成組合。

五、教學計劃

根據每期課時,分為四大階段進行訓練。

1、通過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動組合,由頭到腳的引導學生們活動身上的每一個關節(jié),每一寸肌肉,進行單一舞蹈動作的訓練。

2、由單一的動作練習過度到音樂組合中,主要通過單一的動作講解,示范和反復練習完成,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這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訓練階段,在以前課程的基礎上,大量加大組合的訓練,同時還要不斷鞏固復習基礎課程練習,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練習,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舞蹈表現力,全面的復習本學期學習的課程內容。

篇2:現代多媒體技術在舞蹈教學中應用

現代多媒體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化的蓬勃興起與發(fā)展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征。舞蹈教學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根據自己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充分應用現代教育媒體。現代教育媒體因其具有的優(yōu)勢完全可以成為舞蹈信息的載體被引入舞蹈教學之中,用以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課堂結構,形成舞蹈教學應用現代教育媒體的特色模式,培養(yǎng)學生舞蹈的綜合素質,對于突破傳統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現代教育媒體、舞蹈教學

近些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各類學科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也如火如茶地進行,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學科教學,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巧妙結合,已經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中心,在許多學科領域,其理論也趨于完善。現代教育媒體的應用對舞蹈教學過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舞蹈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首先,現代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使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重復性勞動,使教師站在一個較高層面,更好地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幫助教師更有效、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對教師的整體素質現代教育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在傳統的舞蹈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采用“口傳身授”教學法,即通過教師口頭講解、示范動作來傳遞舞蹈知識。雖然在教學中也會運用到一些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沒有老師的示范指導,光憑文字和圖片,學生是很難掌握舞蹈技術要領的,這是舞蹈教學和其它學科教學的不同之處。這樣的教學方法能產生極強的現場感,讓教師有針對性地臨場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當堂提問,充分發(fā)揮師生間的教學互動。但問題是教學的范圍會受場地、環(huán)境的制約,同時舞蹈教學形象直觀的特點,也會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作用;重視教師的教學設計,忽視學生的學習設計,從而束縛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不利于發(fā)揮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提高全面素質。

作為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輔助手段,多媒體的一些特點和優(yōu)點是常規(guī)教法所沒有的。多媒體技術是把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媒體與通過計算機集成在一起的技術。它有著其它媒體無法代替的優(yōu)越性與科學性,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調用教學所需的各種媒體,使學生同時接受視聽等多方位信息,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促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觀念的改變。利用多媒體的存儲容量大,直觀性、交互性和共享性來輔助舞蹈教學,對學生掌握舞蹈專業(yè)技能和理論知識,促進全面發(fā)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可被用于教學的設備和手段也在不斷發(fā)展和更新。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對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并對學校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已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舞蹈教學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與學雙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利用媒體教學,體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并具備多方面的教學功能,在舞蹈教學中體現出其他教學手段難以替代的優(yōu)勢,它是信息傳播工具,也是舞蹈學習的認識工具,隨著舞蹈教學實踐的深入和認識的提高,現代教育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本文主要探討現代教育媒體運用于舞蹈教學中,對教師、學生及教學效果所產生的影響。

一、現代教育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影響

篇3:幼兒舞蹈教學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

幼兒舞蹈教學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內容摘要: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是衡量幼兒教育機構質量的一個指標,也是幼兒心理健康的一個標志。福祿培爾早在19世紀就已經將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與兒童的精神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長期以來,在幼兒教育機構中,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教師在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何把舞蹈教學中的問題化復雜為簡單,變抽象為具體,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自己所傳授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以變化發(fā)展的態(tài)度來對待同樣推陳出新的知識。在理念上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積累成功經驗,還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方向,確保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藝術教育幼兒舞蹈教學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力

前言

教學是通過綜合性的藝術教育形式實現素質培養(yǎng)和能力開發(fā)的。奧爾夫在音樂教育中,將動作、語言、舞蹈、音樂這個不可分割的行為領域的原則進行了充分的實踐。這與筆者從傳統樂舞思想啟示下的舞蹈綜合性的特征是那么有共同之處。自古我國就有“舞者,樂之容也”的論斷,舞蹈不僅可以把音樂轉化為可見的形象,賦予新的生命,使得音樂更鮮明、深刻、感人,最終產生了單一藝術形式所無法達到的效果。“某種意義上講,音樂(節(jié)奏)本身就是舞蹈精靈的一部分,”舞蹈和音樂就如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在時空領域達到高度統一。可以說,有舞必有樂。

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最高水平,是智力培養(yǎng)的目的和歸宿。它是以一定的知識信息為基礎,由心理活動的最高水平達到較高實踐活動水平的綜合能力。幼兒已經具有了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不自覺性、不穩(wěn)定性、可塑性強等特點,利用他們的可塑性對他們進行早期教育,使其創(chuàng)造力趨向自覺性,讓其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展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舞蹈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在舞蹈活動中培養(yǎng)、扶植、激發(fā)、鼓勵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幼兒舞蹈教學的現狀

幼兒舞蹈是在音樂、繪畫、詩歌藝術大家庭中的一種非常基礎的藝術門類,和其他許多藝術門類一樣重要,一樣不可忽略,更不應該排除在幼兒藝術教育內容之外。但是在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中,舞蹈所占的比重可謂少之又少。原因有很多,幼兒舞蹈教學既沒有嚴格的舞蹈教學任務也沒有某種特定的標準來規(guī)范,只是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所采取的一種平常的教育手段,因此很多教師因為對舞蹈本體認識的不足就在實際操作上忽視舞蹈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干脆將其“大膽地”省略。但是事實上,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講這是不科學的,從藝術學的角度來講這是不完善的,從人類學的角度來講這是不人性的。“只有把舞蹈包括在內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教育。”這是從人的天性來定義的,手舞足蹈是幼兒的天性,所以舞蹈是幼兒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我國基礎教育雖然十分強調兒童的藝術教育,其中幼兒舞蹈也做了許多實踐上的探索和操作上的努力但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擺在第一位的是我們的幼兒舞蹈教學沒有一個科學系統的舞蹈教學理論作指導,目前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操作是也找不到合理、精致的幼兒舞蹈教學理論來學習,直接導致教師不能很好的引導幼兒感受這樣的一個過程:發(fā)現----嘗試----體驗----創(chuàng)作。其次表現為許多具體的實施問題,學校因為舞蹈師資的問題而在幼兒教學中就忽視舞蹈活動的加強,而幼兒教師自身的問題是對舞蹈理論與舞蹈觀念的認識不全面和比較淺薄導致把舞蹈視為對極少部分有天賦孩子的特權。舞蹈是孩子天生的能力,從他呱呱落地那刻起他天生就是會舞蹈的。幼兒教師對舞蹈本體的局限性認識是阻礙舞蹈在孩子們身上的普及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