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解讀教師資格制度

解讀教師資格制度

2024-08-01 閱讀 8595

1、什么是教師資格制度?

答: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實行的一種法定的職業許可制度。它包括三層含義:

第一,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實行的一種職業資格制度。教師資格是由國家對符合相應教師資格條件并提出申請的人員認定的資格,屬于國家資格性質。教師資格是國家對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是公民獲得教師職位、從事教師工作的前提條件。

第二,實行教師資格制度是法律規定的,必須依法實施。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的原則規定體現在《教師法》中,其他的操作性的具體規定體現在國務院制定的《教師資格條例》、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法規當中。教師資格作為國家法定的職業資格,一經取得,在全國范圍內不受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適用的效力。教師資格的喪失和撤銷,必須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第三,教師資格是教師職業許可,自實行教師資格制度之日起,凡在教育行政部門依法批準舉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必須具有依法取得的相應教師資格,沒有相應教師資格的人員不能聘為教師。同時,具備教師資格者只有在被某個學校依法聘任后,方能成為教師,享有國家規定的教師權利,履行相應的義務。教師資格是國家對準備進入教師隊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的基本要求。

2、教師資格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答:教師資格制度是一項國家法律規定的職業資格制度。教師資格制度的法律法規、政策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國務院頒布的《教師資格條例》和教育部頒布的《<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關于首次認定教師資格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和《黑龍江省實施<教師法>條例》。省教育廳根據上述法律法規和規章,研究制定了我省教師資格認定工作的實施細則以及其他具有可操作性的規范性文件,是我省實施教師資格制度,開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的政策性依據。原國家教委頒發的《教師資格認定的過渡辦法》不再適用于教師資格制度的實施工作。

3、教師資格如何分類與融通?

答:根據《教師法》第十一條和《教師資格條例》第四條的規定,教師資格分為幼兒園教師資格、小學教師資格、初級中學教師資格、高級中學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和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共七種。關于教師資格的融通有兩種情形:

(1)各級教師資格向下融通的原則。規定可以向下融通,有利于鼓勵高學歷的教師到中小學任教。但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人員只能在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中專、技工、職業高中、初級職業中學)擔任實習指導教師。

(2)高中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可以相互融通。

4、教師資格與教師職業的關系是什么?

答:教師資格雖然是一種國家規定的職業許可資格,但它只是一種對個人是否適合擔任某種教師工作的基本素質、能力水平上的認定。第一,教師職業是一種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職業。第二,教師的聘用和解聘都需要有法定的條件和程序。第三,聘任教師還要受學校編制、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學科結構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具有教師資格只是具備了擔任教師工作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5、教師資格制度與職務制度、聘任制度的關系是什么?

答:教師資格是從事教師職業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而不是全部條件,所以并不是所有具備教師資格的人都一定從事教師工作,受聘于教師崗位。還要受隊伍結構、聘任條件等方面的限制。教師資格是教師的準入條件,教師職務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崗位,教師聘任是在雙方平等的原則下,學校與教師的契約關系。因此,教師資格制度是實施教師職務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的前提,三者互相依靠,必須配套實施。

6、實行教師資格制度有何意義?

答:實行教師資格制度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有利于政府的有關部門依法管理教師隊伍,嚴把教師隊伍的“入口關”,從根本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2)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是形成多渠道培養和聘任教師的重要環節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吸引優秀人才從教,為社會人員從教開辟一條渠道;有利于形成高質量的教師儲備隊伍,為真正實施教師聘任制,優化教師隊伍奠定基礎。

(3)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是推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調整優化教師隊伍的制度性措施,是使教師的任用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軌道的重要保證,有利于解決不合格教師問題,優化教師隊伍。

(4)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是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標志,有利于體現教師的職業特點,有利于全社會充分認識教育事業和教師職業的重要性,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使教師地位、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質量形成良性循環。

7、教師資格工作的管理體制是怎樣的?

答:《教師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教師工作”。《教師資格條例》第三條規定:“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教師資格工作。”這樣規定,明確了教師資格的管理體制。

按照《教師法》和《教師資格條例》的規定,教師資格管理體制,是在教育部的統一管理下,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和各自的職責,由省、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分別管理。

8、教師資格分哪些種類?

共分七類:幼兒園教師資格;小學教師資格;初級中學教師資格;高級中學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9、申請認定教師資格有哪些程序?

①申報者向本人戶籍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縣級教育局(普通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縣級教育局和大專院校統一向市教育局辦理申報手續;②資格審查;③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考試、思想品德鑒定、體檢、普通話測試、教育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測試;④審核批準;⑤發證。

10、申請教師資格者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身份、年齡、身體、學歷、普通話和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11、認定不同層次的教師資格對學歷有哪些相應的要求?

幼兒園教師資格: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的學歷;

小學教師資格: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初級中學教師資格: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具備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12、哪些人可以參加教師資格認定報名?

凡戶籍或工作單位在本地,具備《教師法》規定條件的人員均可在本人戶籍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縣(市、區)教育局指定的地點報名。各大中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初審后統一向所在地教師資格認定機構辦理手續。

13、報名時應準備哪些申報材料?

①由本人填寫的《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②戶籍證明材料;③身份證原件及其復印件;④學歷證書原件和復印件;⑤《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原件及復印件;⑥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及教育教學實踐等證明材料;⑦《申報教師資格者思想品德鑒定表》;⑧近期一寸半身正面免冠彩色照片六張。

14、補修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與自學考試的教育學、心理學考試有何區別?

補修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是資格準入考試,由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成績兩年有效。自學考試的教育學、心理學考試由省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是學歷文憑考試。

15、哪些人需要參加教育教學能力測試?

非師范教育專業畢業的申請人和師范教育專業畢業中未參加過教育實習或跨學科申請教師資格者。

篇2: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認定考試試講指導說課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的說課,即是所謂的試講環節,不是對課文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而是要你在講臺上說出你怎么給學生講課。

說課,是先在指定教室候考,到時間老師帶去抽文章,然后在專門的備考教室準備50分鐘,之后到說課教室說課10-15分鐘。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根據。從說課的內容和性質來看,它同備課、上課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其特色。這里擇其主要特點作一介紹。

說理性:

備課,可以從教案看出“怎樣教”;上課,可以從課堂教學看出“怎樣教”。而說課不僅要說出“怎樣教”,還要說清為什么這樣教”,要讓聽者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是說課區別于備課、上課,形成獨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說課要求教師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分別闡述,而且特別強調說出每一部分內容的“為什么”,即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知識去闡明道理。

關于說課準備:

首先,考試的教材是高二的與你要考的科目相應的教材,比如考語文考試就用高二的語文教材。其次是可以選上下冊,即可以選上冊,可以選下冊,不指定。然后評審老師在你選定教材里選一篇給你去準備。第三,在備考教室備考時主要時寫教案。關于教案可以在考試前幾天準備的時候各種文體(語文為例)的教案都試著寫一下,到時不會生疏不會摸不著頭。第四,資料的準備,可以到網上下,可以找相應的教師參考用書。這很重要。

說課注意環節:

注意教案的編寫;

注意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的表述;

注意是說課,時時提到怎么樣給學生講,這樣給學生講的原因和意義,時時注意是說怎么樣講這堂課,而不是直接在實踐講這堂課;

注意聲音洪亮,表情大方,動作得體;注意板書設計,以我說的這首詞為例,我僅僅在黑板中間偏上的地方把詞牌和題目以及作者寫出來,沒有多余的板書,因為很簡單,如果字寫的不是怎么好看就盡量避免過多的板書,設計重點框架就是,但要注意要抓住重點;

注意說課時不要照著教案死念,要說明,要講解,眼睛要能大方的看下面的評審老師。

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作個教案范例:

念奴嬌

篇3: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一命題考試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

1.兒童通過感覺和動作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是認知發展的()

A.感知運動階段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D.形式運算階段

2.反映測驗的可靠性程度的指標是()

A.效度B.信度C.難易度D.區分度

3.化學中鋰、納、鉀等各種金屬概念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稱為A.水平遷移B.垂直遷移C.同化遷移D.順應遷移

4.計算機輔助教學屬于下列教學策略中的()

A.個別化教學B.情景教學C.發現學習D.指導教學

5.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一個能引起共鳴的手勢或表情均能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增添無窮的勇氣,從而取得顯著的進步。這屬于()

A.第一印象B.共鳴效應C.羅森塔爾效應D.移情效應

6.遷移的經驗類化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奧蘇伯爾D.賈德

7.心理學研究認為,個體品德的核心是()

A.道德認識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為

8.學生在學習一套體操時,當他們動作的各個成分趨于分化、精確,整體動作趨于協調、連貫,各動作成分間的相互干擾減少,多余動作也有所減少時,他們進入的階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練

9.研究表明,遺忘進程是不均勻的,表現為()

A.時快時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下列哪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容易使人產生孤獨感

A.生理需要B.愛與歸屬需要C.自我實現需要D.尊重需要

11.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