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新勞動法關于辭職最新規定

新勞動法關于辭職最新規定

2024-08-01 閱讀 6207

一、勞動合同法關于辭職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關于辭職的規定

第四條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一)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二)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三、新勞動法辭職工資

1、按勞動法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并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工作時間和加班工資:

a.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c.加班工資的計算:

每天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實際工作時間-8小時)×小時工資×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200%

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300%

2、按上述規定你的工資應為:

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應為:約定的月工資÷21.75天)×8天

平常加班12小時的工資:日工資÷8小時×12小時×150%

公休日加班的工資:日工資÷8小時×13小時×200%

3、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規定支付工資,屬于克扣勞動者工資的違法行為,解決辦法有三:

第一,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并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第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0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三,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勞動仲裁解決(不收費,不用律師),仲裁時,你可盡量收集一些相關證據,有利于裁定,沒有也不要緊,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的規定,勞動糾紛案件舉證的主要責任在用人單位,到時會責令用人單位出示有關證據,你不用擔心。

4、辭職理由建議你參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來提出,比如不簽勞動合同、不按國家規定安排勞動時間、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加班不給加班工資、不按時為勞動者建立國家法定的社會保險等。

5、辭職通知可以這樣寫:

茲有某某部門某某,與用人單位自年月至年月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因用人單位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列舉上述違法事項任意一條或兩條都行)。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有關規定,提出解除勞動關系,請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足額支付拖欠的工資,

按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并按勞動合同法第50條的規定,結清工作期間的工資及時辦理離職手續。

篇2:公司員工辭職補充規定

公司關于員工辭職的補充規定

為規范管理,使公司的各項工作得到很好的接口,公司規定所有高層管理人員、及專業人員(銷售、技術),辭職須提前六個月提交書面申請;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崗位管理人員,辭職須提前三個月提交書面申請;生產車間管理員工、及生產車間的技師、庫房管理人員,辭職須提前二個月提交書面申請;生產員工、及普通員工(清潔、花工、保安、駕駛人員)須提前一月提交書面申請,經主管及公司領導批準方可離職,本規定從即日起實施。

EE電池有限公司

二O**年五月四日

篇3:公司員工辭職管理規定范本

員工辭職管理主要是為保證公司人員相對穩定、維護正常人才流動秩序,下面是詳細的公司員工辭職管理規定,供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公司人員相對穩定、維護正常人才流動秩序,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辭職程序

第二條員工應于辭職前至少1個月向其主管及總經理提出辭職請求。

第三條員工主管與辭職員工積極溝通,對績效良好的員工努力挽留,探討改善其工作環境、條件和待遇的可能性。

第四條辭職員工填寫辭職申請表,經各級領導簽署意見審批。

第五條員工辭職申請獲準,則辦理離職移交手續。公司應安排其他人員接替其工作和職責。

第六條在所有必須的離職手續辦妥后,到財務部領取工資。

第七條公司可出具辭職人員在公司的工作履歷和績效證明。

第三章離職談話

第八條員工辭職時,該部門經理與辭職人進行談話;如有必要,可請其他人員協助。談話完成下列內容:

1.審查其勞動合同;

2.審查文件、資料的所有權;

3.審查其了解公司秘密的程度;

4.審查其掌管工作、進度和角色;

5.闡明公司和員工的權利和義務。

記錄離職談話清單,經員工和談話經理共同簽字,并分存公司和員工檔案。

第九條員工辭職時,人事經理應與辭職人進行談話,交接工作包括:

1.收回員工工作證、識別證、鑰匙、名片等;

2.審查員工的福利狀況;

3.回答員工可能有的問題;

4.征求對公司的評價及建議。

記錄離職談話清單,經員工和談話經理共同簽字,并分存公司和員工檔案。

第十條辭職員工因故不能親臨公司會談,應通過電話交談。

第四章辭職手續

第十一條辭職員工應移交的工作及物品:

1.公司的文件資料、電腦磁片;

2.公司的項目資料;

3.公司價值在40元以上的辦公用品;

4.公司工作證、名片、識別證、鑰匙;

5.公司分配使用的車輛、住房;

6.其他屬于公司的財物。

第十二條清算財務部門的領借款手續。

第十三條轉調人事關系、檔案、黨團關系、保險關系。

第十四條辭職人員若到競爭對手公司就職,應迅速要求其交出使用、掌握的公司專有資料。

第十五條辭職人員不能親自辦理離職手續時,應寄回有關公司物品,或請人代理交接工作。

第五章工資福利結算

第十六條辭職員工領取工資,享受福利待遇的截止日為正式離職日期。

第十七條辭職員工結算款項:

1.結算工資。

2.應得到但尚未使用的年休假時間。

3.應付未付的獎金、傭金。

4.辭職補償金。按國家規定,每年公司工齡補貼1個月、最多不超過24個月的本人工資。

5.公司拖欠員工的其他款項。

須扣除以下項目:

1.員工拖欠未付的公司借款、罰金;

2.員工對公司未交接手續的賠償金、抵押金;

3.原承諾培訓服務期未滿的補償費用。

如應扣除費用大于支付給員工的費用,則應在收回全部費用后才予辦理手續。

第六章附則

第十八條公司辭職工作以保密方式處理,并保持工作連貫、順利進行。

第十九條辭職手續辦理完畢后,辭職者即與公司脫離勞動關系,公司亦不受理在3個月內提出的復職要求。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公司辦公室主任解釋、補充,經公司總經理批準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