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中學思品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年第一學期中學思品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飛逝,轉眼一個緊張、充實、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教學工作,我深感緊張、忙碌、辛苦,但還算欣慰,因為我的付出還是有收獲的。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四個班和九年級一個班的思品教學任務,整天忙忙碌碌,但在忙碌中卻有收獲。今年九年級的課堂有了較大的改變,自己感覺對教材和課標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課堂上按著模式上課,但并沒有被模式禁錮,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都有所改變;八年級課堂教學,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所提升,教師講得少了,學生的感悟、活動多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提高了。**年9月份,觀摩了河北省優質課評選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如今的思品課堂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具有開放性,這也給思品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和學生的距離一直感覺很遠,這也是成績不理想的一個原因,對學生缺少熱情嚴肅但不嚴厲。感覺得學生真的很累,但面對實際的教學中,又不得不這么做。學生們自己的空間太少了,教師還得去思考,如何提高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
由于個人能力所限,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各項任務,但不能說很圓滿。作為文綜組教研組長,在大家的幫助下,組內關系和諧,大家很配合,常規工作能順利完成。但在教研活動的組織上還有欠缺,雖然按要求進行活動,但活動效果不高,今后還要做較全面的規劃,提高教研活動的時效性。
本學期在忙碌中結束了。在今后的工作中還需一如既往的努力:
落實高效課堂模式教學。與同組教師互相學習,互相剖析,找出不足,不斷改進,提高課堂效率。從常規工作入手,規范教案,規范課堂教學,落實小教研和大教研相結合的教研活動,提高教研組的活動效率,設計有創新性的課例。通過互相聽課,發現特色課堂,通過研討課的形式,使智慧共享,經驗推廣。主要倡導思辨的課堂、情感化課堂、生活化課堂。提高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加強合作學習環節問題設計的研究,設計有實效性的活動探究。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依據課標要求,制定精準的教學目標,合理使用多媒體手段,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突破重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山繡中學二學期社會思品教研組工作總結
山繡中學二學期社會思品教研組工作總結
針對開學初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青年教師培養
1、本學期市里比賽多,教學業務類的有:社會與思品兩個學科的命題比賽、“一師一優課”評比、微課評比等。我重點以“一師一優課”為抓手,推進青年教師成長。社會和思品兩個學科,各歷時約6周的上課、磨課,推出《維護受教育權》和《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兩個課例,參評市里選拔。在這期間,全組年輕老師得以鍛煉,并重點培養了兩位表現突出的青年教師。其次,命題比賽和微課評比,我則采用“分散步點”的方式,推出個別條件相對具備的青年教師參加。其中社會學科命題比賽取得市一等獎的佳績,兩節微課均獲市二等獎。
2、以期中命卷為契機,開展新教師命題培訓。我的定位為全體五年以內的教師全部參與,每個學段以一位老教師帶領,對青年教師命題進行選拔、培訓,并進行評比,擇優進行表彰,促進青年教師命題成長。
二、關于課改和校本課程
在上學期基礎上,本學期七年級段依然堅持全面啟用“任務單式學習”,在備課組長的牽頭和帶領下,有序展開,并在學校的匯報展示活動中獲得好評。
本學期的校本教研在原先課程基礎上繼續發開,以期把課程做扎實、做深入。從學生調研反饋及聽課情況來看,實效性較好。
三、關于九年級中考應對
1、組織全組校本教研活動,將新的評價方式SOLO全面推介到每個段。
2、在九年級的各類檢測中,勇于探索和創新,及早介入SOLO評價。
3、在復習最后階段,編制有效的時事政治學習資料,及考前輔導等。
篇3:山繡中學一學期社會思品教研組工作總結
山繡中學一學期社會思品教研組工作總結
本學期開學初工作思路及重點如下:
1、針對本組師資特點,本學期工作重點排首位的,是青年教師指導與培養。
2、以課改為抓手,結合市里今年校本課程的推進,利用各年段備課組活動,分別落實《歷史與社會》和《思想品德》的教研,及校本課程的落實。
3、九年級工作重點:研究中考改革方向
針對以上計劃,自查如下:
一、青年教師培養
1、開學初召集不同校區所有三年以內青年教師,鄭重推出《新教師培養方案》。
2、以期中命卷為契機,開展新教師命題培訓,包括對去年期中卷做評析、參與本學期期中卷部分試題命制,及寫命題反思。根據命題質量,評出命題優勝獎:樊恬恬,吳陳潔;命題新苗獎:張加禾,陳語涵。再根據培訓總體情況,評出優秀學員:樊恬恬,李婷婷,吳瑤瑤,吳陳潔,陳映碧。
3、以市教研員蹲點調研為抓手,開始學科組集體備課活動,同時開展青年教師上課比賽,課后集體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肯定優點,提出進步的方向。并評出一、二、三等獎各一名,分別是張加禾、陳語涵、吳瑤瑤。
二、關于課改和校本課程
1、開始初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動即啟動七八年級的小組合作課改計劃,布置了一整套比較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
2、在學期開始之前,分別約談七八年級部分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創意設計及操作方案討論,力求在學期進入繁忙的運轉之前,有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課程方案,以期在學期運作中能順利進行。從期末教師和學生反饋情況來看,本學期校本課程比較成功。
三、關于九年級中考應對
1、組織全段老師積極參加市里中考分析會,并且會后進行延續性探討。
2、組織全組校本教研活動,將新的評價方式SOLO全面推介到每個段。
3、在九年級的各類檢測中,勇于探索和創新,及早介入SOLO評價。
四、工作計劃落實不到位的地方:
1、青年教師總體比較努力,特別是有部分教師在組內良好的學習和競爭氛圍下,非常勤奮和上進。但或許是學??傮w工作量大,導致培養方案中的部分任務未能很好完成,如聽師傅的課,及請師傅來聽自己的課。下學期要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2、青年教師在教科研參與方面,意識和能力都偏弱,如何鼓勵和實踐?
4、開學初布置的小組合作課改方案,后來沒能很好實施。是老師缺乏改革的動力?還是操作的能力?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
以上問題,需要在下學期再跟進思考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