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社會思品學科教研組工作總結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中學社會思品學科教研組工作總結
一晃一學期又過去了,仔細思量,本學期教研組的工作較之往年,略有不同:即以“學為中心”為推手,常規工作為支架,努力實現教學為本。
一、工作要點
(一)“學為中心”課改研究
繼上學期“學為中心”的思考與研究,本學期的研討更扎實推進。
1、開學初八年級備課組會議上兩次專門研討:確定試點段在八年級;探討本學科“學為中心”課堂變革的突破口。
2、*拿出課堂變革的第一稿《歷史教學設計中素材資源的拓展與整合策略》
3、課改小組核心成員*考察
4、全組老師第二次校本教研活動專題研討:如何在課堂變革第一稿的思路上,尋求更科學合理的出路
5、*拿出課堂變革的第二稿《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主題式載體教學策略研究》
6、提高一個月布置柯步方做課改課例的上課
7、全組老師第三次校本教研活動--柯步方上課課例的磨課研究
8、全校“學為中心”課例展示,柯步方開課,教研組長專題點評。
(二)調研工作
1、本學期以月為單位,依次對九年級、八年級和七年級進行教學調研。調研范圍包括繡山中學的三個校區。每個校區每個段的調研,我都堅持聽遍每個老師的課,課后與每位老師個別交流,再在會議上做總結匯報。
2、與個別老師的交流,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再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會議的匯報,則立足不同段的特色及要求,高屋建瓴提出觀點。如,九年級的調研,緊扣中考目標;八年級的調研,立足高效課堂;七年級調研,緊抓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等。
(三)命卷工作
1、任務承擔:本學期本學科組共承擔了三份重要試卷的命制,七年級和九年級的期中卷和九年級的百題卷。
2、人員安排:本學期教學人員嚴重不足,命卷人員安排更是困難。再加上七年級是新教材,沒有教過的老師幾乎無法命卷。所以困境中求生存,七年級的命卷我采用以“一老帶二新”的辦法,讓教過新教材的*和正在教七年級的*,兩位新老師出第一手資料,讓教過新教材的且有命卷經驗的*老師負責審卷,這樣保障了七年級期中卷的質量。九年級的期中卷同樣人手緊張。八年級的老師統統沒教過九年級,九年級的幾員干將還得留著出期末的卷,所以只能由教過九年級的現任七年級的*老師和支教的*老師來出第一稿,我自己負責審卷。這樣也保證了九年級期中卷的質量。最后由九年級的*、*和*負責百題卷,應該沒有問題了。
(四)青年教師培養
本學期青年教師人數特別多,構成也很特殊:代課大學生五位,三年內新教師三位。如何引領這些新教師快速成長,關系到學校教學秩序的穩定。
1、思想上重視:開學初,就專門召開本組新教師會議,以強化個體與組織關系,及新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和競爭的氛圍。
2、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新教師開課周”的平臺:學校在第5周和第16周專門設置新教師開課周,抓住這兩次機會,事前我提前布置任務,讓新老師重視。因開課老師多,我將七八年級分別排在兩天,且要求另兩個校區的老師連同結對的師父,一起來本部開課和觀摩,這樣既可以知道自己的實力,也可知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每半天結束,我們集中進行交流和點評。第5周的開課周集中點評之后,我借這個機會,給青年教師提出了手寫教案和每周反思的要求,對青年教師的落實起了較好的作用。
兩個開課周,對青年教師成長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五)校及市里活動組織
1、競賽組織
1)社會學科市直學校課堂教學評比
人選確定:按教齡、資歷等條件,本次比賽可出賽的有兩人:教齡都是四年的*和*。在兩位老師分別談話,及聽了各自的課之后,綜合考慮*老師正逢婚期等因素,確定由*老師參加。
準備工作:與*、*、*三位老師商議比賽可能出到的課題;召集組內年輕老師,將可能的范圍內的課時內容予以分工,請每位年輕老師為*老師提供相應備課資料。
結果:市直三等獎。
2)社會思品市直學科素養比賽
人選確定:基于本次比賽內容為八年級內容,而八年級又是第一年的新教材,所以請正在任教八年級的老師參加,分別是*、*和*,其中*老師是第二次參加學科素養比賽,以期“一老帶二新”。
準備工作:組內老教師商討確定應考方案;召開一次“學科素養比賽研討”為主題的校本教研活動;由*負責牽頭三位參賽老師的準備工作分工;根據不斷變化的比賽要求,調整準備策略等。
結果:*獲文本解讀市直二等獎,*獲單項技能市直三等獎。
3、活動參加
組織好本校老師參加以下市里活動:
1)七年級:第3周《八年級新課標新教材培訓會》
第12周《市直七年級雙周教研活動》
2)八年級:第6周《市直雙周教研活動》
第13周《浙江省公民教育研討會》
3)九年級:第7周《**初中社會思品學業考試質量分析會》
第10周《社會思品閉卷考試命題和教學專題研討會》
4)七、八年級:第4周《市直課堂教學評比觀摩》
第8周《市課堂教學評比觀摩》
5)臨江中學送教活動:由柯步方老師送教《沙漠綠洲》
二、反思與建議
1、“學為中心”課改研究:在本學期集中“點”的研究的基礎上,下學期可以考慮“面”的鋪開,即八年級課改小組成員每人選一課題進行“學為中心”教學嘗試,相互交流,提升總結。
2、調研工作:若可以,讓本組沒課的老師與教研組長一起聽課,課后一起交流,這樣更能促進本組教學進步。
3、命卷工作:本組青年教師多,且在閉卷考的形勢下,教師的命卷能力直接關系到對學生考試的指導。所以下學期要利用老教師資源,對青年教師進行命題培訓。
4、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利用學科博客,新教師反思直接發上面;夯實基礎,有序跟進教學成長。
5、重視比賽及市里活動:繡山社會思品組的師資特點是:有三兩個有實力的骨干教師,但淡泊于名利追求;中間段的青年教師個性差別大,有積極奮進者,也不乏安于現狀,不求上進者;兩三年內的新教師會有一撥,急待成長。先對這樣的師資隊伍,比賽壓力比較大。所以下學期的定位是:致力于教學成長,關于比賽,盡人事,聽天命。另外,有可能的話,組織承擔市里活動,以增強學科組活力,促進教師進步。
6、重視備課組長引領:切實落實集體備課、一周一次備課組會議的效能及記錄等。
7、關懷教師生活:市直學校教師工作壓力相對大,在盡力干好工作的同時,盡可能關懷教師生活,最終讓工作為生活服務。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州溫藝術學校社會思品教研組第2學期活動總結
州溫藝術學校社會思品教研組第2學期活動總結
這學期我們全組教師認真貫徹《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突出促進有效學習、初高中教學銜接和提升執教能力三個基本點。積極踐行以“學為中心”的課程理念,研究學生的有效學習,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進一步增強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的工作重點有以下幾點:
1.開展**年初中社會.思品考點分析。特別是對C級要求的考點進行探討,研究其知識和能力覆蓋的點,指導教學的部分方向,追求學、教、評目標的一致性,學習目標的可檢測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完成情況:一、積極參加市初中社會.思品學科畢業升學考試復習會議;二、4月15日組內開展主題為“中考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動。
2.開展“同課同構”教研活動。目的是在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方面,從“同課異構”關注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到“同課同構”關注教師的實現能力的提高。同樣通過互幫互組互學互長,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研組建設。以主講老師為主,組內其他老師聽課評課,大家就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的滲透等提出反思,推動課堂教學的變革。
完成情況:一、5月6日組內開展地理教學“同課同構”的校本教研活動;二、6月3日、6月17日組內開展思品教學“同素同構”的校本教研活動(為了更符合思品學科的學科特色,這里微調了主題,將同課同構改為同素同構)。
3.繼續開展初高中學科教學的的銜接的研討活動。立足課標,分清初高中的學科教學要求的側重點和核心素養,協調初高教學內容的銜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完成情況:一、部分老師參加州溫市地理(歷史與社會)初高銜接研討活動,然后組內匯報學習心得;二、部分老師參加州溫市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研討活動(高二政治復習,然后組內匯報學習心得)。
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科組連續榮獲校級優秀教研組,市直中考成績名列前茅。對于不足之處全組教師積極反思,希望在下個學期有積極的實踐和進步。
教研活動完成情況表
周次日期內容參加人員完成情況
32.29-3.6
社會教研員(教研組長)會議暨新常規學習會
43.7-3.13
校本教研活動1:制訂教研活動計劃
全組教師
53.14-3.20
州溫市地理(歷史與社會)初高銜接研討活動(地點翔宇中學)
63.21-3.27
校本教研活動3:地理教學“同課同構”
市直雙周活動(九年級)
5月6日
73.28-4.3
社會思品學科畢業升學考試復習研討會
84.4-4.10
校本教研活動2:中考研討
全組教師
4月15日
94.11-4.17
州溫市歷史與社會特級教師教學展示活動
課程申請未通過
104.18-4.24
期中考試
114.25-5.1
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研討活動(高二政治復習)
165.30-6.4
校本教研活動4:思品教學“同素同構1
186.13-6.19
校本教研活動5:思品教學“同素同構2
校本教研活動6:學期總結,設計暑假作業
206.27-7.3
期末考試,學期結束工作
217.4-7.10
7月4日暑假開始
篇3:州溫藝術學校社會思品教研組第1學期活動總結
州溫藝術學校社會思品教研組第1學期活動總結
這一學期我們社會思品學科教研組在市教研員、校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全體組員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以“促進有效學習”為核心,團結務實,認真工作、積極研討,較好地完成預定教研目標,提高了核心素養意識,適應了新教材教學和學科教學新常規。重點完成以下幾項工作:
1.做好新常規和新教材的學習、研討。首先,組內人手一冊《初中新常規》和《州溫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法律手冊》開展自主學習。其次組內開展主題研討,加強對新常規新教材的理解,并將其基本內涵內化為自覺意識,轉化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主要活動:一是教研組長參加市初中新常規的培訓;二是組長組內開展常規學習、主題研討;三是凌華、溫海波老師參加市直思品七年級新教材培訓會;四是溫海波、林小瑜老師參加州溫市初中法治教育研討暨教師法律素養培訓會議;五是延伸常規意識,討論出學科學生常規要求。
2.深化課改,研究課堂,把“學科核心素養的解讀與實踐”作為切入點,開展多次校本教研“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主要活動:一是積極參加市直以“綜合思維”、“空間感知”、“歷史意識”、“核心素養解讀”等為主題的多個教研活動;二是林小瑜、王為老師同樣以歷史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為主題開展校本教研。
3.開展**年社會?思品畢業升學考試質量分析。主要活動:一是九年級老
師全體參加市社會?思品畢業升學考試質量分析議;二是組內開展了**年中考試卷的分析教研活動;三是溫海波老師開展組內思政復習策略的研討。
總的來講,教研組活動開展充分、深入,獲得學校的肯定,繼續榮獲校級優秀教研組。同時,還有很多的不足,個別學期計劃目標未能完成,如評價研究教研目標、市直的各項比賽未能積極參加等。希望新的學期,在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初中社會思品教研組各方面能夠更上一層樓。
教研活動完成情況表
周次日期活動完成情況地點參加人員
18.29-9.4
校本教研活動1:擬定教研組活動計劃√
9月2日
109辦公室
全組教師
29.5-9.11
教研員會議(市直初中教研組長會議)暨社會?思品教研論壇、初中教學新常規培訓√9月9日
州溫四中
49.19-9.25
思品七年級新教材培訓會√10月25日
州溫第二實驗中學
歷史與社會優秀微課作品展示
無
59.26-10.2
校本教研活動2:思品七年級新教材研究√
與”州溫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后備干部研修班’走進課堂’專場活動”相結合
9月26日
七年級1班109辦公室
全組教師
z主講
610.3-10.9
校本教研活動3:“綜合思維”培養
學習“新常規”√
10月21日
109辦公室
全組教師
z主講
市直思品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州溫四中
無
710.10-10.16
社會?思品畢業升學考試質量分析會議√
10月11日
810.17-10.23
市直雙周教研(九年級,主題:“綜合思維”的培養)12月9日√【運動會沖突】
仰義中學
無
910.24-10.30
州溫市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無
1010.31-11.6
期中考試
1111.7-11.13
校本教研活動4:評價研究
改為思品教學研討12月29日√
八年級3班
全組教師
z主講
1211.14-11.20
市直中學雙周教研活動(九年級)
省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評比11月10日√
繡山中學
州溫越秀中學
市直雙周教研(七年級,主題:“空間感知”的培養)10月28日
待定
無
1311.21-11.27
校本教研活動5:“歷史意識”的培養√1月5日
增加:州溫市初中法治教育研討暨教師法律素養培訓會議√11月25日
八年級教室
109辦公室
z第一中學
全組教師
z主講
1411.28-12.4
市直雙周教研(八年級,主題:“歷史意識”的培養)√11月25日
州溫中通國際學校
1512.5-12.11
初中學生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小論文評比活動
初中學生
1712.19-12.25
新常規:思品“精品百課”評比
增加:歷史與社會核心素養解讀與教學實踐活動√12月19日
無
1812.26-**.1.1
元旦放假(12月31日-1月2日)
校本教研活動6:思政的復習策略√
11月8日
八年級2班
109辦公室
全組教師
z主講
201.9-1.15
期末考試
211.16-1.22
寒假開始